?

黃河首曲守護者
——記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瑪曲縣自然資源局

2024-05-08 01:58甘肅省林草局防沙治沙處甘南州林草局
甘肅林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瑪曲防沙沙化

甘肅省林草局防沙治沙處 甘南州林草局

瑪曲藏語意為“黃河”,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草地總面積849.8 萬畝、濕地378.6 萬畝,黃河環繞全境433 公里,水源補給量占黃河源區總徑流量的58.7%,占黃河流域總徑流量的六分之一,是黃河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功能區,生態地位極其重要。長期以來,瑪曲縣自然資源局將生態保護作為最大責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戰略,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常態化開展草畜平衡,加快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防沙治沙事業,持續推進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建設,全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黃河瑪曲段徑流量持續增加,形成了各族群眾共護母親河、共建綠色家園的強大合力。

保護優先,多措并舉,強力推動,防沙治沙取得新進展。一是群防群治、社會參與,加大生態資源保護力度。將12.23 萬畝沙化土地全部劃定為禁牧區,實行嚴格保護,聘用生態護林員、草管員對草原、沙化土地等資源進行管護,鼓勵民間環保組織和廣大牧民群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形成全社會保護生態的氛圍。二是綜合治理、系統修復,全力打好防沙治沙攻堅戰。2021 年至2022 年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沙化草地修復、退化草原修復、無主礦山生態修復、濕地修復、小流域治理、黃河沿岸阻沙林建設等面積37.76 萬畝。通過重點沼澤濕地圍欄保護、退化濕地植被恢復、沼澤植被恢復示范推廣和退牧還濕等措施修復濕地30.8 萬畝。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治理沙化37.17 萬畝,其中沙化土地7.71 萬畝,沙化草原29.46 萬畝;修復“黑土灘型”退化草地122.52 萬畝,退化沙化草原治理力度逐年加大,有效改善了黃河瑪曲段生態環境。三是護綠增綠、統籌發力,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通過連續兩年開展“創建五無新甘南,全民共護母親河”活動在黃河沿岸沙化區共植樹67.83萬株、草方格壓沙515 畝、植樹治沙500 畝。四是強化管理、嚴格保護,推進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在黃河兩岸沙化草原集中分布區設立了100 平方公里的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開展封禁設施建設、固沙壓沙等生態修復與治理,以及成效監測、宣傳教育與管理等工作。

瑪曲縣防沙治沙成效顯著,為維護黃河上游生態平衡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水源涵養能力持續提升。通過實施沙化退化草原綜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態保護工程,項目區林草植被逐步恢復,植被蓋度有所提高,優良牧草比例大幅提升,瑪曲草原向黃河補給水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對黃河中下游流域生態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沙化退化草原修復效果顯著。2022 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了98.34%,比2016 年提高了0.16 個百分點,沙化土地面積由2012 年的12.23 萬畝下降到現在的4.52 萬畝,減少了7.71 萬畝;潛在沙化草地面積由2012 年的67.77 萬畝下降到現在的38.31萬畝,減少了29.46 萬畝。三是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逐年增加。藏原羚、巖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逐年增多,2021 年在木西合鄉境內,藏原羚與巖羊種群數量達到5000 只。近年來狼、狐貍等食肉性動物的身影也逐漸增多,本地牧民多次發現并拍攝到了雪豹的身影,2021 年10 月份,在河曲馬場、曼日瑪鎮郎曲喬克濕地發現數量大概在30000 只左右的候鳥棲息,大量的黑鸛、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等珍稀飛禽為南遷越冬做準備,國家級保護動物的頻繁“亮相”,表明了瑪曲縣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四是牧民生態保護意識逐步提高。近年來瑪曲縣一直秉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生態理念,一手抓項目爭取和落實,一手調動群眾發揮內生動力,全面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牧民群眾已普遍意識到保護環境、減畜種草的重要意義,涌現出越來越多牧民自發組織的環境保護中堅力量參與到防沙治沙等生態保護工作中來。

多年來,瑪曲縣自然資源局全體干部職工投身防沙治沙事業,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和生態修復效果,為黃河首曲沙化探索出了一條科學可行的治理模式和治理路徑,在有效保護黃河上游綠色屏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促進了瑪曲縣防沙治沙事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瑪曲防沙沙化
瑪曲:美麗的黃河首曲大草原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綠色長城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土地沙化面積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計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萬公頃
瑪曲行吟
提高認識 總結經驗 強化責任 全面推動我省防沙治沙工作進程
我國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
我國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連續10年實現“雙縮減”
在瑪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