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與實現路徑

2024-05-08 09:35許從潔雷高偉
遼寧絲綢 2024年1期
關鍵詞:變革紅色數字化

許從潔 雷高偉

(新疆科技學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一、引言

紅色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不僅承載著革命精神和情懷,更是國家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特征和驅動力之一。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將傳統的紅色文化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實現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以便更好地促進紅色文化的弘揚,已經成為一個備受人們關注的課題。

二、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紅色文化是中國特有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總稱。紅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鮮明的政治意識,是中國革命的歷史、黨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概括,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形象和偉大精神。紅色文化的內涵主要包括革命精神、道德品質和歷史記憶。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一種精神,包含堅定的政治信念、不畏犧牲的革命勇氣、艱苦奮斗的意志品質以及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道德品質方面,紅色文化承載了中國共產黨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奉獻精神、誠信廉潔等一系列道德觀念。歷史記憶方面,紅色文化包含了中國共產黨在建黨、革命戰爭年代所留下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如紅色舊址、革命文物、英烈傳統等。紅色文化的特點在于其承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記憶和先進文化傳統,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紅色文化在中國現代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社會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總稱,是中華民族精神追求和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特點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價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當代社會,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對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特點也為當代中國社會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資源和道德支撐。在學術研究中,對紅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傳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通過對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特點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同時,在國際交流中,對紅色文化的學術探討也有助于增進世界對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促進文化多樣性和交流互鑒。

因此,對紅色文化內涵和特點的學術研究是當代中國文化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深入挖掘和傳承紅色文化,不僅能夠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更能夠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弘揚。

三、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和影響

大數據時代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大數據時代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數據規模巨大、多樣性、處理速度快、價值密集和數據真實性等方面。數據規模巨大,來源于各個領域和渠道,包括傳感器數據、社交媒體數據、網絡數據等。大數據直接處理所有數據信息而非部分數據,使用所有的數據可以帶來更高的精確性,從更多的細節來解釋事物屬性。[1]數據多樣性指的是大數據來源多樣、類型繁多、結構復雜、多元多變。[2]一般來說,大數據包括人們上網產生的各種結構化數據(指數據庫,由二維表結構對數據實現邏輯表達)、非結構化數據(網絡中的文字、圖片、視頻、圖像等多類信息數據)、半結構化數據(介于完全結構化數據和完全無結構數據之間的數據)三種。[3]同時,大數據需要快速處理和實時分析,要求數據處理系統具備高性能和高效率。大數據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可能隱藏著商業信息、科學研究成果、社會趨勢等。數據的真實性來自于數據的廣泛來源和多樣性,使得數據更具有說服力和可信度。

大數據時代對商業、科學研究、社會管理、個人生活以及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等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商業領域,大數據時代為企業帶來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機會,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挖掘客戶需求、優化產品設計、改善營銷策略,推動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在科學研究方面,大數據時代促進了科學研究的發展,可以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挖掘,實現對科學問題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拓展科學領域的邊界。在社會管理方面,大數據時代為社會管理提供了更為科學、精準的手段,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實現城市交通、環境保護、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和決策支持。對個人生活來說,大數據時代也對個人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智能化家居、個性化推薦系統、健康管理等方面,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和選擇。然而,大數據時代也帶來了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的挑戰,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問題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以其數據規模巨大、多樣性、處理速度快、價值密集和數據真實性等特點,對商業、科學研究、社會管理、個人生活及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一變革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和影響,積極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推動大數據技術的健康發展,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四、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大數據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F在,人們不再是虛擬網絡的旁觀者,而是積極參與者,數字空間已成為新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場所。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23 年6 月,我國各類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多類應用用戶的規模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到10.47 億人、10.44 億人和10.26 億人,用戶使用率分別為97.1%、96.8%和95.2%。顯而易見,泛在數字化生存與網絡的共存已經成為常態,這無疑為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帶來了巨大機遇。所謂數字化變革,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紅色文化進行數字化保存、傳播和利用,以實現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因此,二者的結合可以完美地實現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即通過數字采集、復原再現、展示傳播等方法將紅色文化中所蘊含的物質文化及非物質文化以數字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

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中國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精神價值,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體現,它對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數字化手段對紅色文化進行保存和傳播,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意設備可以更好地弘揚紅色精神,激勵全社會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困難,數字化變革可以為紅色文化的傳承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手段,可促進紅色文化的創新發展。

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可行性體現在技術手段和社會需求兩個方面。在技術手段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技術已經具備了對紅色文化進行數字化保存、展示和交流的條件,包括數字檔案館、虛擬博物館、數字展覽等技術手段。同時,數字化技術還可以為紅色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數字化文獻檢索、數字地圖應用等。在社會需求方面,當前社會對于紅色文化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加強對紅色文化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播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都應該積極參與到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中來。

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還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社會效益方面,數字化變革可以進一步激發人們對紅色文化的熱愛和傳承,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弘揚,對于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在經濟效益方面,數字化變革可以為紅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推動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數字文化產品的創新和營銷。

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實施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多方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支持紅色文化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播;企業可以積極投身到數字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中來,推動數字化技術在紅色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社會組織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推動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工作,增強社會各界對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認同和支持。

五、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實現路徑和關鍵技術

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文化和革命傳統進行數字化保存、傳播和利用的過程。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路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討論:建立數字化檔案庫、創建虛擬博物館、推動數字圖書館建設、開發數字展覽和推廣數字文化產品等;關鍵技術包括數字化文獻處理技術、數字化圖像處理技術、數字化語音處理技術、數字化地圖應用技術、數字化展覽技術、數字化檔案庫建設技術等。

(一)建立數字化檔案庫

建立數字化檔案庫是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重要路徑之一。數字化檔案庫是指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對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文獻、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以建立起完整、便于檢索和利用的數字化檔案庫。

在建立數字化檔案庫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利用掃描技術將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文獻、圖片等紙質或非數字化信息轉化為數字化的電子文件。這可以通過高分辨率的掃描儀對紙質文件或圖片進行掃描,然后轉化為數字化的文件格式,如PDF、JPEG 等格式,將其數字化處理并建立共享平臺,以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資源的集中管理和廣泛傳播。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或移動終端檢索所需的紅色文化信息,甚至可以直接同從事紅色文化保護工作的人員進行溝通和互動,借助大眾的力量拓展紅色資源的共享范圍。其次,通過光學字符識別技術(OCR),對數字化的文獻資料進行自動識別并轉化為可編輯的電子文檔。這可以大大提高文獻資料的利用價值,方便后續的文字檢索、編輯和利用。例如,對于紅色文化相關的文獻資料,利用OCR 技術可以將文本內容轉化為可供編輯和檢索的電子文檔,從而方便學者、研究人員和公眾進行學術研究和傳播。

總之,建立數字化檔案庫是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首要路徑之一,利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包括掃描技術、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文獻標引技術等,可以有效實現紅色文化相關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和整理,建立起便于檢索和利用的數字檔案庫。

(二)創建虛擬博物館

虛擬博物館是指利用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將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展品等內容以數字化的形式展示并向公眾開放的一種新型博物館形式。虛擬博物館是基于網絡和數字技術構建的虛擬展覽平臺,可以通過3D 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手段創建。

在紅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創建方面,可以將紅色文化的實物展品、文獻資料以虛擬形式呈現出來,并切實做好革命文物資源目錄和大數據庫,適度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增強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的互動性與體驗性,真正讓紅色文化活起來。這樣人們就能夠通過互聯網參觀紅色文化的博物館,實現時間和空間上的無縫連接,可提高紅色文化的普及和傳播效果。通過創建虛擬博物館,可以將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文物、歷史資料等內容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在網上,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讓更多的人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瀏覽、學習和研究。這種形式的博物館不僅可以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也有利于文物的保護和傳承。在創建虛擬博物館的過程中,可以利用3D 掃描技術對文物進行數字化采集,再結合虛擬現實技術呈現出逼真的數字化展品,使觀眾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參觀文物。創建虛擬博物館,可以將紅色文化的珍貴文物和歷史資料以數字化形式向公眾開放,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同時也為廣大公眾提供更為便捷的學習途徑,加深了人們對紅色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創建虛擬博物館是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重要路徑之一。

(三)推動數字圖書館的建設

數字圖書館是利用數字化技術收集、整理和展示圖書、期刊、報紙等出版物的庫房,數字圖書館建設需要利用數字化處理技術、數字化存儲技術、數字化檢索技術等手段將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圖書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和整理,建立起便于檢索和利用的數字圖書館。

在推動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圖書、文獻等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其轉化為電子文檔。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數字圖書館管理系統,包括建立起完善的文獻索引體系、分類目錄、檢索工具等。這樣可以方便讀者和研究者通過關鍵詞、作者、主題等信息快速地檢索到所需的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圖書和文獻,提高檢索的效率和準確性。通過推動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可以將與紅色文化相關的圖書、文獻資源以數字化形式向公眾開放,提高了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研究活動的便利性和效率。同時也為廣大讀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獲取和利用紅色文化相關資料的途徑。因此,推動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重要途徑之一。

因此,利用好數字化文獻處理技術、數字化圖像處理技術、數字化語音處理技術、數字化地圖應用技術、數字化展覽技術、數字化檔案庫建設技術等關鍵技術是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關鍵所在,可以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結束語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在這一時代的背景下,如何將傳統的紅色文化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實現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已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本文旨在探討大數據時代下紅色文化的數字化變革與實現路徑,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首先,探討了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特點,強調了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鮮明的政治意識。其次,重點闡述了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和影響,指出了大數據對社會、經濟和科技領域的深遠影響。接著,論述了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強調了數字化變革對于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的重要意義。最后,詳細探討了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的實現路徑和關鍵技術,包括建立數字化檔案庫、創建虛擬博物館、推動數字圖書館建設、以及開發數字展覽和推廣數字文化產品等方面。因此,本文為紅色文化數字化變革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指導。

猜你喜歡
變革紅色數字化
紅色是什么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紅色在哪里?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追憶紅色浪漫
變革開始了
數字化制勝
新媒體將帶來六大變革
變革中的戶籍制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