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古運河幸福河湖創建思考

2024-05-08 08:29張新星
水資源開發與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古運河淮安市大運河

張新星

(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淮安分局,江蘇 淮安 223005)

河湖是最重要的地表水體,是最重要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和水空間形態,幸福河湖是指能夠維持河流湖泊自身健康,支撐流域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體現人水和諧,讓流域內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獲得感與滿意度的河流湖泊[1]。幸福河湖是永寧水安瀾、優質水資源、宜居水環境、健康水生態、先進水文化相統一的河湖,是安瀾之河、富民之河、宜居之河、生態之河、文化之河的集合與統稱[2-3]。

幸福河湖建設,是對河湖治理保護方式的深刻變革,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具體實踐,是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福祉的內在要求[4-5]。2021 年以來,淮安市持續推進幸福河湖建設進程,統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與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的關系,正確處理河湖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整體謀劃、綜合治理,全面加強空間管控、資源管護和功能管理,突出抓好河湖水系連通、黑臭水體整治、雨污排口整治、面源污染治理、斷面水質達標、船舶污染防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等重點工作[6]。著力打造老百姓身邊的幸福河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7]。本文總結了淮安市古運河幸福河湖打造過程中的創新舉措,并凝練了幸福河湖打造經驗,以期為其他城市幸福河湖建設提供借鑒。

1 淮安市古運河基本情況

淮安市古運河是原京杭大運河的組成部分,在淮陰船閘閘下與里運河分岔,在淮安市區大閘口處向南流向淮安區,在運東閘上游與里運河匯合,全長24.3km,其水位與里運河基本一致。古運河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調水的通道,也是淮安市區工業、農業生產用水的主要水源地[8-9]。近年來,淮安市加強對古運河沿線的污染整治,依托綠化景觀帶建設,在河道沿線大力推進綠化造林,打造古運河文化長廊,加強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建設美麗幸福運河。

1.1 古運河近三年水質情況

古運河水質監測斷面有淮陰(里)、板閘橋(里),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進行評價,每月監測一次,評價指標包括pH 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硫化物、氰化物、總磷、氟化物、六價鉻、汞、銅、鉛、鎘、鋅、砷、硒、揮發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20 項指標。通過分析古運河2020—2022 年度逐月水質監測數據(水質資料數據均來自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對各項水質指標質量濃度或項目值進行逐月均值計算,近三年總體水質以Ⅲ類水為主。

1.2 古運河2022 年水生態狀況

根據2022 年古運河浮游植物在淮陰(里)、板閘橋(里)夏、秋季兩次監測結果,共檢定出5 門26 種,其中綠藻門12 種、硅藻門9 種、藍藻門3 種、黃藻門1 種、隱藻門1 種。夏季共檢定出21 種藻類,上游板閘橋(里)站共檢定出17 種藻類,優勢種為綠藻門的小球藻,以及硅藻門的湖泊偽魚腥藻;下游淮陰(里)站共檢定出20 種藻類,優勢種為綠藻門的小球藻,以及硅藻門的湖泊偽魚腥藻。秋季共檢定出26 種藻類,上游板閘橋(里)站共檢定出20 種藻類,優勢種為硅藻門的尖針稈藻、雙頭針稈藻;下游淮陰(里)站共檢定出25 種藻類,優勢種為硅藻門的尖針稈藻、雙頭針稈藻。秋季生物多樣性高于夏季,群落結構差異較明顯。

1.3 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情況

河道管理范圍確權劃界是依法管理河道的重要基礎和依據。按照水利部、江蘇省水利廳關于深化水利改革的工作部署以及開展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劃定工作的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江蘇省湖泊保護條例》《淮安市水利工程管理實施辦法》,古運河已基本完成確權劃界工作。管理范圍劃定標準為:有堤段堤腳外50m;無堤段河口外80m;文渠河等順堤河段,以順堤河內河口為界。

2 淮安市古運河幸福河湖建設舉措

2.1 創新管護模式

淮安市明確大運河實行河湖長、斷面長、網格長“三長一體”管護機制,創新開展大運河周邊區、鎮(街道)、村(居委會)三級跨界河道聯防共治精準管護工作試點,形成清江浦區、淮安區、淮陰區3 個大運河岸線行政區“三區共治”格局,并依托河湖長制平臺組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領導小組,建立跨地區會商小組、部門聯席會議以及跨區域實施“河湖聯防聯控,多方共治共享”等多層面的保護管理協調機制,注重把握規律,運用系統思維,整體謀劃推進,統籌做好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工作,落實全社會、多方面、各要素的保障,共同打造幸福運河新品牌。

2.2 靶向發力建設生態運河

淮安市以持續保護和改善古運河水生態為目標,以河湖長制為平臺,針對關鍵問題靶向發力,梳理排查運河沿線違法圈圩、違法建設、違法排放等問題,聚焦問題清單,重抓問題銷號,推動問題解決。強力推進運河沿線生態修復、水質提升、長效管護等工作,高標準完成京杭運河生態修復項目;推進運河污水治理工程,新建工業污水處理廠,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 提標改造;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新建、改造、修復城鄉污水管網等,將“清凈運河水”“做美河兩岸”作為建設生態運河的首要任務,服務一江清水北送,讓老百姓用上清潔干凈的水,共享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生產、生活環境。

2.3 因水制宜建設文化運河

運河文化源遠流長,文化是運河的靈魂,運河因文化而生生不息。近年來,淮安市系統化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按照文旅融合發展思路,推動運河“百里畫廊”建設,串聯起大運河的全新景觀。開展馬拉松、龍舟賽、非遺展等特色活動,促進購物消費、體育休閑、淮揚美食、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集聚升級;與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交流合作,借力提升“運河之都·百里畫廊”文化品牌影響力;申辦“中國大運河文化講堂”,策劃舉辦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全國著名作家運河采風、“百里畫廊文旅同行”等主題活動,協力推進淮安大運河·清江浦省級旅游度假區、省市傳統村落和特色田園鄉村創建等工作,打造“百里畫廊”精品旅游線路。樹立以水為媒、以水定產、以水興業的理念,將大運河文化帶打造成為高顏值的綠色生態帶、高品位的璀璨文化帶、高水平的全域旅游帶,全面凸顯運河水韻之美、文旅之美、精神之美。

2.4 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傳承

古運河保留著古老的運河航道、古代水利工程遺存,是一座沒有圍墻的水利工程博物館,同時也是中國古代運河工程史的縮影。保護和傳承水利遺產,促進水工程、水景觀與水文化有機融合,喚醒人們的運河文化記憶,堅定運河文化自信,是建設幸福運河的底氣所在。

突出上善若水、以水育人、以文化人,始終是文化運河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淮安市高度重視運河水利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大力推進水情教育基地、節水科普基地、河長制主題公園、水利風景區、親水樂水載體建設,其中板閘遺址公園即將開放運營,中國水工科技館將再現“‘運河之都’千舟出閘,運河揚帆”盛景,推進河下古鎮和老西門大街改造、都天廟和石塔湖片區更新、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等一批項目。圍繞“五園三帶十點”大運河淮安段國家文化公園展示體系,推動清口樞紐、清江大閘等核心展示園及里運河、高家堰等集中展示帶建設,聚焦缽池山公園等特色展示點提檔升級,串聯起大運河淮安段的全新景觀。

3 幸福河湖建設啟示

3.1 安瀾之河是基本保障

防治水災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持續提高沿河沿岸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是幸福河湖的基本保障[10]。建設幸福河湖應把水安全保障作為根本要求,構建標準高、協調配套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推進河道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樞紐、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等工程建設,增強抵御洪澇災害能力;建立健全城區水系、排水管網與周邊河湖、水庫等“聯排聯調”運行管理模式,加強跨區域河庫水雨工情信息共享,健全流域聯防聯控機制,組合完善防洪、排澇、調水、內河整治功能。

3.2 強化水環境治理

建設宜居水環境,保護和改善自然河流湖泊的水環境質量,全面提升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城鄉水體環境質量,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幸福河湖建設的根本意義[11]。建設幸福河湖應強化水環境治理,一是加強對河湖水系自然形態保護,避免盲目裁彎取直,禁止明河改暗渠、填湖造地、非法取砂等破壞行為,因地制宜改造渠化河道,恢復自然岸線,推進水體清淤,恢復和保持河湖水系自然連通和流動性。二是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農藥包裝物回收行動。三是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統籌農村改廁和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四是全面加強農村河道水環境長效管護,打好水面漂浮物剿滅戰,專項整治河道水葫蘆、水花生和水浮萍等。五是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結合水質日常監測,深入開展城市建成區水體排查,對出現返黑返臭的,加強溯源分析,落實整治措施,實施動態治理;編制暢源活水方案,科學引水活水,控制河道流速,促進泥沙沉降,降低水體濁度;發揮河湖長制作用,加強日常巡河,強化長效管理,切實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六是建設河長制公園、濕地公園、雨水花園,積極拓展河濱公園、河濱廣場等濱水公共空間,滿足居民健身休閑和公共活動需要。

3.3 維護河湖健康水生態

維護河湖生態系統的健康,提升河湖生態系統質量與穩定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幸福河湖的最佳狀態[12]。 實施水系連通,加快水網建設,通過理順原有河湖水系脈絡,在遵循自然河流水系演變規律的基礎上,形成層級清晰、互連互通、循環通暢,集水資源調配、防洪減災、水生態保護等功能為一體的水網體系; 實施農村生態河道建設工程,通過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空間治理、綠化植草等措施,不斷提升農村河道生態環境; 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整治,有序實施生態修復和生態廊道治理,通過開展河道駁岸生態化改造、暗涵整治、水位控制,以及生物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等措施,推進生態脆弱河湖和地區的水生態修復; 加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持續鞏固岸線環境整治成果,建立健全水域岸線資源總量管控、節約集約利用和違規退出機制,優化生產、生活和生態岸線結構,打造臨水、閱水、憶水宜居家園。

3.4 推進先進水文化建設

推進先進水文化建設,尊重河湖、保護河湖,調整人的行為,糾正人的錯誤行為,傳承好歷史水文化并豐富現代水文化內涵,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這是幸福河湖的最高境界[13]。

a.系統調查梳理水文化遺產、水系變遷和治理歷史脈絡,將水文化作為河湖治理、水利建設的重要內容,著力營造水岸共生、文景共榮的城市河湖,普遍呈現生態自然、留住鄉愁記憶的農村河道,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b.依托水利樞紐和河湖水域,大力推進水情教育基地、節水科普基地、河長制主題公園、水利風景區、親水樂水載體建設,豐富水文化展示方式。常態化開放水利水運工程非核心區域場所,建立水文化公共服務體系,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河湖文化,延續歷史文脈,提高文化自信。

e.拓寬水文化宣傳教育渠道,積極開展水文化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基層等活動,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時間節點,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傳播水文化,多渠道創新傳播模式,綜合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大力傳播水文化。

3.5 強化幸福河湖建設宣傳引導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河長辦做好幸福河湖建設宣傳引導工作,落實幸福河湖建設資金投入、技術支持,梳理、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并及時總結、凝練先進經驗、典型做法和創新舉措,注重宣傳推廣優秀、特色幸福河湖打造案例,為各地河湖治理及河湖管護長效機制建設提供借鑒參考,推動河湖面貌持續改善,建設更多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強化宣傳引導,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載體,形成廣覆蓋、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格局,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努力營造加強幸福河湖建設的良好氛圍。

4 結 語

幸福河湖建設是全面強化河(湖)長制、創新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的有益探索,是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內在要求,是鞏固河湖整治成果、系統治理河湖的重要舉措?;窗彩泄胚\河近三年總體水質以Ⅲ類水為主,水生態狀況良好,全域岸線納入管理保護范圍,在幸福河湖打造過程中,提出了創新管護模式、靶向發力建設生態運河、因水制宜建設文化運河、運河水利遺產保護與傳承等舉措,為古運河幸福河湖的創建與長效管護奠定了基礎。

猜你喜歡
古運河淮安市大運河
淮安市強化“三個一” 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東林古運河人那些幸福味兒
東林古運河人那些幸福味兒
大運河:最后的絕唱
夜游清名橋古運河
古運河旁的江北水城
放歌大運河
對淮安市城區河道生態建設的思考
遇見“大運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