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宏州糧食產地機械化烘干設施發展現狀和對策

2024-05-08 12:14李鳳英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4年1期
關鍵詞:德宏州烘干機產地

張 東,李鳳英

(德宏州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云南 德宏 678400)

德宏州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地區,年平均氣溫18.6~21.0 ℃,年降水量1 366.1~1 606.6 mm,年日照時數2 119.1~2 318.7 h,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國土面積11 526 km2,位居云南省第16名。德宏州是云南省糧食自給平衡并外調的唯一州市,且與緬甸接壤,位于糧食進出口通道的關鍵位置,提升糧食機械化烘干能力對德宏州乃至全省糧食安全十分重要。探討了促進德宏州糧食產地機械化烘干設施發展的對策,以前為德宏州糧食產地機械化烘干設施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1 德宏州機械化烘干發展現狀

1.1 機械化烘干設施主要集中在水稻產業

德宏州2021 年種植生產的58.55×104t 主要糧食品種中,稻谷產量36.47×104t,小麥產量0.51×104t,玉米產量20.42×104t,豆類產量1.15×104t。其中小麥和豆類產量分別約占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的1%和2%,且以小戶分散種植為主,基本不存在烘干需求;玉米產量雖占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的35%,但多為鮮食玉米,采摘后直接加工或食用,無烘干需求。由此來看,約占主要糧食作物產量62%的水稻是機械化烘干需求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1.2 德宏州糧食產地機械化烘干設施現狀

德宏州2021 年有谷物烘干機177 臺(循環式175臺,連續式2臺),其中:芒市72臺(其中連續式1臺),梁河8 臺,盈江62 臺,隴川21 臺(其中連續式1 臺),瑞麗14臺。烘干機總噸位0.39×104t,其中連續式烘干機總噸位0.06×104t,循環式烘干機總噸位0.33×104t,年實際烘干量16.64×104t。

1.2.1 烘干機械化水平較高

烘干機械化水平一般指的是機械化烘干糧食量與糧食總量之比。2021年實際烘干量與水稻總產量的百分比為45.6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2.2 產地糧食烘干能力

產地烘干能力是指現有烘干機按額定處理量作業的烘干量占糧食總量的百分數,計算公式為:

式中:C為產地糧食烘干能力;p為循環式烘干機總噸位(萬t);h 為烘干批次,循環式烘干機按1 批次/d計算;e為連續式烘干機總噸位(萬t);d為作業天數,按45 d作業天數計算;W為年度糧食收獲總量(萬t)。

按式(1)進行計算,德宏州產地糧食烘干能力為:

C=(0.331×45+0.06×45)/36.47×100%=48.25%.

可以看出,德宏州產地糧食烘干能力約高出烘干機械化水平3個百分點,提高德宏州產地糧食烘干能力已迫在眉睫。

2 糧食烘干設備缺口情況

糧食產地糧食烘干缺口依然存在。2021 年德宏州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2.93×104hm2,完成糧食產量69.72×104t,其中水稻種植面積5.78×104hm2、總產36.44×104t。按烘干能力60% 測算,烘干需求達21.86×104t,年糧食烘干需求量缺口5.22×104t。

2.1 設備缺口

結合需烘干的水稻數量在時間點和區域分布均不集中,能夠讓連續烘干機持續使用的時間段少,現有設備利用率低的情況,根據德宏州目前發展需要,在既節約投入成本又不影響實際烘干需求的前提下,按每批次在30 t左右的循環式烘干機進行測算,初步測算烘干機缺口46 臺,其中:15 t/批次及以下10 臺,占總需求的22%;15~50 t/批次36臺,占總需求的78%。

補齊循環式烘干機缺口需配套設備176臺(套),其中:配套清選機23臺(套)、烘前倉26臺(套)、烘后倉27臺(套)、除塵設備25 臺(套)、提升機32 臺(套)、皮帶輸送機41 臺(套)、地磅21 臺(套)、烘干廠區(房)占地面積2.17×104m2。

2.2 資金缺口

根據市場機具價格、購置補貼目錄及調查數據分析,新增的烘干機46 臺、配套設備176 臺、新建或改造廠房面積2.17×104m2,需投入資金3 130.5×104元,其中烘干機投入1 078×104元、配套設備投入471.5×104元、廠區建設投入1 581×104元。

3 機械化烘干設施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發展不平衡

一是區域分布不平衡,一般在相對發達的鄉鎮谷物烘干設備充足,有的地方重復建設,造成產能過剩,在相對水稻種植分散的地區或山區,谷物烘干設備分布少,造成了機械化烘干能力不足,運輸成本上升等問題。二是時間分布不平衡,糧食烘干存在一定的季節性,只有在收獲季節使用,烘干機利用率低,烘干設備需要場地、設備、燃料和專業人員等投入,利潤低、回收周期較長,整體建設烘干設備的積極性不高[1]。

3.2 硬件設施投入難度大

一是購置補貼資金不足,農戶籌資困難,補貼比例低,僅占16%~29%,且一套烘干機價格昂貴,加上配套設施和人工,需投入資金較大。二是土地使用申報困難,糧食烘干用地沒有納入設施農用地,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的噪聲、振動、粉塵、煙氣等要符合相關環保要求,場地選址、建設困難。

3.3 設備管理不規范

一方面,由于烘干設施建設資金投入量大,部分烘干設備企業烘干配套設備并不完善,例如,初級清選機、烘前烘后倉庫、除塵設備,因設備價格和運輸成本較高,為了節約成本,許多配套設備都自行設計或建造,存在生產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具體負責的人員文化程度低,管理不夠規范,沒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安全意識淡薄,存在消防設備不到位、燃料存放管理等不到位、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

3.4 農戶較多采用戶外晾曬

戶外晾曬存在諸多弊端。一是缺乏專門的晾曬場地。稻谷收獲后一般晾曬在院場空地,但隨著房屋建設增多或者改用停車場,用于專門晾曬的場地越來越少,很多稻谷都晾曬在公路邊上,既妨礙了交通又降低了糧食品質。二是受天氣影響較大。一旦遇到陰雨連綿或者暴雨,沒有足夠的場地和通風處,就會導致稻谷變質,或沒有及時收集稻谷,會被雨水沖走造成損失[2]。

4 機械化烘干設施發展對策

4.1 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拓寬企業生產鏈

一是加強整體規劃,根據烘干需求做到科學選址、合理布局、系統完善和經濟高效,主要以30 t 每批次的循環式烘干機為主,并做好配套設施的完善,科學合理布局烘干機(塔)房的服務能力和輻射范圍,避免扎堆重復建設。二是改變企業糧食烘干的單一生產方式,進一步拓展產品加工、制造、包裝、銷售等生產環節,形成高復合高質量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降低產品的材料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率,形成良好的農產品收購、烘干、加工、銷售集成的產業鏈和良性循環。

4.2 加大政策優惠力度,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一是加大烘干機及其配套設備的購置補貼力度。目前,購機補貼目錄中只有烘干機有補貼,其他配套設備都沒有補貼。建議將初級清選機、烘前烘后倉庫、除塵設備等配套設備納入購機補貼目錄,并適當增加補貼額度,減輕烘干機企業或個人負擔。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優惠政策。幫助協調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在不影響環境的前提下,放寬糧食烘干用地選址的條件,納入設施農用地,提供工業用電、用水等優惠措施,鼓勵糧食烘干企業投資建廠,帶動德宏州糧食烘干技術的發展。

4.3 加強規范化管理,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一是加強對烘干企業或組織的安全生產監管力度,指導企業規范化、專業化和科學化管理,緊盯安全隱患關鍵環節,完善生產設備的科學性和安全性,全面完善各項制度,提升企業或組織整體管理能力。二是配備專業或兼職的安全員,加強培訓教育工作,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操作執行,確保烘干作業安全高質量作業,消除生產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3]。

4.4 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機械化烘干的認知

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糧食加工企業、農機合作社、糧食加工個體工商戶深入了解國家的政策、糧食烘干機的性能特點,深入開展糧食烘干技術宣傳培訓,加快普及糧食機械化烘干的相關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認可和接受程度,加強采用糧食烘干機的費用補貼,減少戶外晾曬,避免道路晾曬,全面減少糧食損失,保障糧食豐產豐收[4]。

5 結語

德宏州的稻米質量高、產量好,盛產“貢米”“貢酒”,地理位置處在中國邊境,糧食機械化烘干的高質高效為糧食的存儲和中轉提供較好的保障。但存在投入大、利潤低、農戶接受程度低等困難,隨著土地流轉加快,農村年輕勞動力減少,及專門晾曬場地減少的發展趨勢,糧食機械化烘干逐步取代戶外晾曬的趨勢不可避免。政府應做好科學規劃和引導,加強農戶對糧食烘干的接受度,一方面加大硬件設施的建設,鼓勵企業建廠,提供便利措施和優惠政策,另一方面降低或補貼農戶的烘干費用,加強企業的綜合管理,防范安全生產隱患,全面提升德宏州糧食機械化烘干水平,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農民豐產豐收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德宏州烘干機產地
德宏州甘薯產業發展現狀及思路對策
德宏州景頗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警惕“洗產地”暗礁
食物離產地越遠越好
自動足部烘干機的設計
測定不同產地寬筋藤中5種重金屬
太陽能藏毯烘干機的研制
加強產地檢疫實現以檢促防
如何選購糧食烘干機
明陽:瞄準中國烘干機高端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