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閱讀,從圖畫書開始

2024-05-08 06:55周英
幼兒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4年4期
關鍵詞:圖畫書圖畫親子

周英

兒童閱讀能力的發展可分為圖像辨識閱讀、字詞記憶閱讀、識字能力閱讀三個階段。學前兒童的閱讀遵循從圖畫閱讀到文字閱讀的規律,因此,圖畫書是兒童早期閱讀的主要圖書類型,被稱為幼兒認識自我、人際互動、探索世界的最佳媒介之一。圖畫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圖畫書包括各類帶有插圖的童書,如插圖故事書、識字書、數數書、連環畫、圖像小說等;狹義的圖畫書主要指由圖畫與文字共同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圖書,即圖畫故事書。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孩提時代是閱讀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孩子早日遇見圖畫書,是閱讀習慣養成的第一步。

1.閱讀圖畫書的意義

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希望在閱讀中獲得樂趣。也正是因為閱讀能夠帶來愉悅感,我們才愿意主動打開一本書,成為自由、自主的閱讀者。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圖畫書研究者松居直在《幸福的種子》一書中指出:圖畫書不是用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閱讀圖畫書能夠豐富孩子的內心體驗。擁有愉快豐盈的內心,孩子就會對未來的人生充滿信心。

哈佛大學幼兒語言學家凱瑟琳·斯諾認為,圖畫書在兒童早期讀寫學習的關鍵時期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閱讀圖畫書時,兒童獲得的與語言發展相關的提升主要有詞匯、語言復雜性的增加,理解力技巧的提升,以及成功的啟蒙閱讀。同時,閱讀圖畫書能夠激發想象力,培養閱讀意愿,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如觀察、比較、分類、組織、歸納、創新思維等。另外,借由閱讀,兒童可以體會到生活中無法遇見的事,豐富人生經驗。由于兒童的社會性發展會受到他人(包括現實生活中的人,圖書、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行為的影響,圖畫書可以向幼兒示范角色在故事中的社會行為,以及不同行為導致的不同結果。兒童會反復閱讀喜歡的圖畫書,書中的畫面和文字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其內心體驗的一部分,并流露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閱讀圖畫書,兒童能夠逐漸習得符合社會性發展期待的行為模式。

2.圖畫書敘事的特殊方式

圖畫書的獨特樣態

圖畫書的樣態十分獨特,它不同于童話、兒童詩歌、兒童故事等以文字為媒介來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而是以圖畫和文字兩種媒介來進行藝術創造的。圖畫書中的文字和圖畫有著各自獨特的功能,它們各司其職又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圖畫書的藝術世界。正如加拿大兒童文學研究者佩里·諾德曼所說,圖畫書不同于其他任何語言藝術或視覺藝術的形式,這種以年幼孩子為讀者對象的書,通過一系列的圖畫,結合較少的文字或者完全沒有文字,來傳達信息或講故事。

圖畫書的敘事特點

敘事就是“講故事”,圖畫書的敘事即圖畫書講故事的方式。一直以來,在圖畫書研究中都有“圖與文孰輕孰重”的爭論。

在傳統童書中,敘事一般依靠文字來完成,圖畫只是作為文字的補充。但在一本典型的圖畫書中,文圖關系發生了變化,圖畫書的敘事功能很大一部分是由圖畫來實現的。正因如此,圖畫書中的文字也與傳統故事書有所不同。在傳統兒童故事中,文字一般追求細節生動、栩栩如生,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更好地引發讀者的聯想。而在圖畫書中,文字一般是簡潔而不具備細節的,甚至有些圖畫書的文字簡省到像是情節摘要。這恰好是因為圖畫書中的圖與文高度融合,無法分割,那些適合用畫面去表達的細節、氛圍和意境,文字便不再涉及。因此,圖畫書中的文與圖并非說明與被說明的關系,它們既互相限定,又互相補充,二者對故事的作用不同,但又總是相依相伴,是兩種不同藝術傳達形式的奇妙組合。

圖畫書的設計巧思

圖畫書一般由封面、環襯(又稱蝴蝶頁)、扉頁、正文、版權頁、封底等構成。創作者會靈活發揮每個部分的功能,使其充分參與到敘事之中。在閱讀圖畫書時,如果只關注正文內容而忽略其他部分,往往會錯過一些精彩的細節和重要的信息。比如,有的圖畫書從封面或扉頁就開始講述故事;有的書封面和封底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畫面,需要作為一個整體來賞讀;有的書則把故事的結局隱藏在封底;還有的書將裝幀設計也作為故事的一部分,如韓國圖畫書作家蘇西·李的《海浪》,書的中縫成為故事講述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此外,受讀者年齡階段的影響,圖畫書的材質非常豐富。僅就適合嬰幼兒閱讀的圖畫書而言,就有紙質書、布書、塑膠書、感覺觸摸書等類型。其中,紙質書又可根據不同的版式,分為普通紙質書、紙板書等;感覺觸摸書又可以分為發展觸覺的觸摸書,以及能通過觸摸散發出不同氣味的觸摸書等;還有專門讓嬰幼兒在洗澡時翻閱的書,為女孩設計的玩具書,如“換裝書”“手提袋書”等,這些圖畫書具備書籍和玩具的雙重功能,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在當下互聯網時代,書籍的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的紙質閱讀遭到沖擊,電子書層出不窮,閱讀感受也越來越舒適。但無論是生活常識還是科研結論都證明,過早地讓兒童接觸包括電子書在內的電子產品,對兒童發展的長期影響并不樂觀。在全世界范圍內,童年時期的閱讀仍然是以紙質書為主。

3.家庭中的早期閱讀

選擇適合孩子的圖畫書

選擇符合孩子年齡特征和閱讀喜好的圖畫書,是親子共讀的第一步。如今,市場上的圖畫書浩如煙海,為各個年齡階段兒童創作的書層出不窮,家長需要具備一定的甄別能力,才能在圖畫書的海洋中找到相應的優秀作品。挑選圖畫書時,對作品的主題內容、藝術風格、裝幀設計等方面都要有所關注。

一般來說,在對圖畫書了解不多時,選擇經典的圖畫書是比較穩妥的做法。有些圖畫書從出版至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仍然被世界各地的孩子所喜愛,絲毫不會讓人感到“過時”,如《野獸國》《好餓的毛毛蟲》《我的連衣裙》《小金魚逃走了》等,不勝枚舉。這些圖畫書通常具備顯著的兒童視角,講述孩子能夠普遍理解的主題,加上巧妙的設計和趣味十足的敘事方式,對孩子有強烈的吸引力。

此外,建議家長盡量為孩子選擇想象力豐富的圖畫書。在早期閱讀的世界里,孩子盡情地穿梭于現實和幻想中,他們不會考慮故事是否真實,而是純粹享受故事的樂趣,這是年幼孩子獨有的“超能力”,這種能力會隨著孩子成長慢慢消逝。對幼兒來說,閱讀并不是嚴肅的學習,更像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心靈奇旅。當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要求父母為他們朗讀喜歡的圖畫書時,就像從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闖進魔法世界的哈利·波特,他們眼前的世界,早已不是大人手中那本普普通通的書了。

感受圖畫書本身的快樂

佩里·諾德曼曾指出,由于圖畫書的目標讀者是年幼且沒有經驗的孩子,所以大多數成人傾向于假定圖畫書的特質是純教育性的。然而,過分強調圖畫書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或認知等功能,一心期待教育效果,那閱讀圖畫書本身的快樂就會變弱。如果父母以這樣的觀念去看待圖畫書,那么對親子共讀本身的理解也會有失偏頗。比如,有的家長為了充分發揮圖畫書的教育價值,會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問,甚至造成閱讀的負擔。這不僅會影響孩子對故事整體性的理解,還可能傷害孩子的閱讀意愿。讀書的快樂來自精神的自由,是屬于個人的,每個人對書的喜好也有所不同。如果家長一直加以干涉,就破壞了讀書的快樂。因此,在閱讀時,家長不要急于讓孩子表達,可以選擇適當的時機,以聊天的方式與孩子分享彼此對所讀故事的感受。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讀書

圖畫書非常適合親子共讀,無論哪個孩子都想黏著給他讀書的人,膝蓋是最好的座位。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共讀圖畫書,可以給親子關系增添“另一種親密”。家庭成員共讀一本書,共享故事帶來的快樂,是一件讓人感到幸福、溫暖、安心、舒適、放松的事。一些針對家庭和幼兒園閱讀成效的研究表明,如果大人只是買書給孩子而不和他們一起閱讀,并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當年幼的孩子還不能閱讀圖畫書上的文字時,父母為孩子朗讀,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看圖畫,聲音和畫面交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世界。因此,親子共讀應該成為家庭中盡早建立起來的習慣。從孩子0歲開始,父母就可以每天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如飯后、睡前等),選擇符合孩子年齡段和興趣的圖畫書,為他們大聲朗讀。親子共讀的具體時長可根據每個家庭的情況靈活把握,一般認為15分鐘左右比較合適。

當下,很多家長認識到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并能夠在孩子學會識字前陪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但當孩子慢慢長大,尤其是進入小學后,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已經有了獨立閱讀能力,不再需要“親子共讀”了。事實上,孩子自己看圖畫書與聽家長朗讀圖畫書并不能互相替代,對孩子來講,聽父母朗讀就像是享受著語言和情感的灌溉,故事的趣味能夠更好地被感知。這不僅能夠讓孩子更為充分地吸收和感受圖畫書的養分,對建立親子間心靈互通的親密關系也大有裨益。

正因如此,家長的朗讀才尤為可貴。有的父母認為自己普通話不標準,或者不具備講故事的技巧,因此更傾向于給孩子聽故事音頻。但親子共讀的過程就像是父母與孩子一起進入故事的世界,手牽手在故事的世界中徜徉,陪伴本身就有無法比擬和替代的意義。這不僅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也是為人父母幸福的來源之一。

猜你喜歡
圖畫書圖畫親子
第一本圖畫書
圖畫書
低年級寫話,不妨從圖畫書入手
圖畫捉迷藏
花是一本圖畫書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圖畫捉迷藏
親子臉
親子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