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國際話語權提升策略研究

2024-05-08 08:18唐爽卜海操建平
標準科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國際合作

唐爽 卜海 操建平

摘 要:石油天然氣作為全球能源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標準的制定和影響力對國際能源合作和發展至關重要。通過分析當前我國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的國際地位,提出一系列提升我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國際話語權的策略,包括積極主導價值鏈提升標準化工作,推動官產研學合作及技術標準聯盟,鼓勵社會團體積極參加標準化工作等措施。本文旨在推動我國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的國際化進程,提高我國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關鍵詞:標準國際話語權,價值鏈戰略,國際合作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5698.2024.04.003

標準作為經濟技術活動的統一規則和通用語言,是國際貿易和交流的重要依據和基礎,是實現互聯互通的重要橋梁和手段,在促進合作發展、互聯互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已經成為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石油消費需求強勁。掌握了標準話語權就控制了市場經濟的制高點,反之則可能受制于人[1]。

1 石油天然氣領域國際及國外先進標準化組織現狀

國際標準主要指國際標準化組織(I S 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標準,相關資料統計,中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已近800項,擁有注冊ISO、IEC的國際標準專家近8 0 0 0人。目前,石油天然氣領域我國已基本建立ISO TC 28、TC 67、TC 193、TC 244等機構的國內對口跟蹤機構,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盡管在天然氣等領域實現了國際標準的突破,但是總體上由我國主導的國際標準和國際標準專家隊伍數量距離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2,3]。

美國石油學會(A PI)是國際石油工業界最具代表性、權威性、認可度最高的標準化機構。A PI通過制定標準支持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發展,旨在使美國的石油企業在全球競爭中具有領先優勢。API標準應用廣泛,不僅在國內被企業采用,也被美國聯邦和州法律法規以及運輸部、國防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美國海關、環境保護署、美國地質勘查局等政府機構引用,而且也在世界范圍內被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內的100多個標準組織所引用[4,5]。

2 標準國際話語權影響因素分析

國際標準的制定需要遵守ISO、IEC和ITU等國際標準化機構的制定規則,一個國際標準主要通過由各國際標準化機構中與其相關的專業領域的標準化技術會(TC)按規則運行來形成。由于標準制定背后牽扯的巨大利益,制定標準的各方通常會圍繞標準制定的多個方面和細節展開博弈,標準國際話語權主要是圍繞國際標準的制定來體現,而與標準制定相關的主要要素有TC、標準提案和標準制定過程。通過相關研究梳理國際話語權核心概念網絡并結合制定國際標準所涉及的要素[6,7],可將標準國際話語權的影響因素歸納為以下3個方面(如圖1所示)。

2.1 基礎性因素

(1)硬實力基礎

標準國際話語權的形成,依賴于國家經濟、技術和社會的發展及實際成就,需要硬實力的堅實支撐。缺乏實力支撐的話語必然是曇花一現、難以持久的,更難以形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話語權。石油領域經濟和科技實力是形成石油領域國際話語權的基礎。

(2)軟實力基礎

標準國際話語權的提升,是標準話語體系的影響力和控制力的重要標志。將我國標準化成果進行總結和提煉,并最終使其上升為系統話語,是標準國際話語權構建的基礎性工程,我國石油領域標準化水平是標準國際話語權構建的基礎性因素。

2.2 話語平臺—標準化技術組織平臺因素

標準國際話語平臺主要指標準化技術組織。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組織是在該領域內負責相關標準的起草和技術審查等標準化工作的技術組織。包括石油天然氣領域相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分技術委員會(SC)和工作組(WG)。

標準國際話語權的構建要充分重視傳播手段和技巧的運用。借助國際標準化平臺將我國標準推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不斷擴大我國標準話語的影響力。標準國際化傳播平臺構建是增強石油領域標準話語權的工具。

2.3 話語議題—標準提案和制定過程因素

國際話語權不僅取決于其擁有的資源,更有賴于對現有資源的充分運籌運用能力,國際議程議題選擇與把控能力是影響國際話語權提升的重要因素,對國際議程的設置能力無疑是國際話語權的重要內涵,而這種國際議程的設置能力是通過主動的議題選擇表現,適時選擇議程切入點,使之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國際議程議題進行把控。

3 標準國際話語權態勢評估

3.1 基礎性因素方面

我國的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化工作經過多年發展,相比改革開放之初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縱觀總體發展情況及和國際接軌的程度,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標準結構問題,標準體系中國家標準比例偏小,國際標準接軌程度不高,標準轉化率還未達到《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中的85%以上的要求[8],標準的國際化程度還不能完全適應我國油氣領域“走出去”發展戰略的要求。

(2)機制創新問題,主要體現在標準交叉、重復甚至矛盾的現象依然存在,急需建立基于數字化技術的標準技術條款比對校核等創新機制,對于標準的制定、審核及前期研究等工作力度仍需要進一步加大[9]。

(3)國際合作問題,在發達國家之間,石油企業相當程度上都會高度重視建立國際標準化活動同盟,利用資助國際、區域性組織的形式,主導標準化活動。參與全球標準競爭是國際石油天然氣市場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標準背后的支撐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最終結果表現為其標準國際話語權的大小[10]。

3.2 話語平臺方面

一個國家在國際石油天然氣標準化領域所占份額越大,在國際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實力就越強。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國際話語平臺數量的多少是一個國家能否主導話語權的重要標志之一。

目前,在ISO中與石油天然氣有關的TC 28、TC45、TC 67、TC 193和TC 263等組織,其中的SC和WG數量有將近100個,我國承擔秘書處的機構僅有4個(見表1)。相較于英國、德國、荷蘭、法國和美國等石油強國,我國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國際話語平臺競爭中仍面臨較大的挑戰。這些國家承擔的秘書處數量遠超我國,意味著在國際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標準主導權掌握在他們手中。

3.3 話語議題方面

由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變是今后能源發展必然的趨勢,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化國際話語議題主要涉及石油產品及潤滑劑領域、石油石化設備材料與海上結構、天然氣、沼氣、煤層氣、二氧化碳捕集、運輸與地質封存(CCS)等。在石油產品及潤滑劑領域,荷蘭(N EN)、法國(A F NOR)、巴西(A BN T)、日本(J I SC)、英國(B SI)、德國(D I N)具有較強的標準國際話語議題設置能力。在封閉管道中流體流量的測量領域,英國(BSI)、瑞士(SNV)具有較強的標準國際話語議題設置能力。在石油石化設備材料與海上結構領域,荷蘭(NEN)、法國(AFNOR)、美國(API)、日本(JISC)、俄羅斯(GOST)、意大利(UNI)、英國(B S I)、中國(SAC)、巴西(A BN T)、巴林(B S M D)、哈薩克斯坦(K A Z M E M S T)、德國(DIN)具有較強的標準國際話語議題設置能力。在天然氣領域,荷蘭(N EN)、美國(A PI)、中國(SAC)、荷蘭(NEN)、英國(BSI)、德國(DIN)、法國(AFNOR)、泰國(TISI)具有較強的標準國際話語議題設置能力。在沼氣和煤氣層領域,中國具有較強的標準國際話語議題設置能力。在二氧化碳捕集、運輸與地質封存(CCS)領域,加拿大(SCC)具有較強的標準國際話語議題設置能力。

目前,在石油天然氣領域,競爭比較激烈的主要有石油、石化和天然氣行業中用于鉆井、生產、管道運輸和液態及氣態碳氫化合物加工的材料、設備和海上結構,在此領域具有較強國際標準話語權的國家有荷蘭、法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意大利、英國、中國、巴西、巴林、哈薩克斯坦、德國。其次是包括熱物理性質計算和測量,用于天然氣、天然氣替代品、天然氣與氣體燃料(如:非常規氣體和可再生氣體)的混合物,以及濕氣從生產到交付的各個方面,液化天然氣分析方法,在此領域具有較強國際話語權的國家有荷蘭、美國、中國、荷蘭、英國、德國、法國、泰國。原油、石油基液體和液化燃料、天然或合成來源的非石油基液體和液化燃料、運輸用氣體燃料、通過制冷或壓縮液化的氣體燃料的測量、石油基潤滑劑和流體(包括液壓油和潤滑脂)、天然或合成來源的非石油基潤滑劑和流體等領域具有較強國際話語權的國家有荷蘭、法國、巴西、日本、英國、德國。加拿大在二氧化碳捕獲、運輸和地質封存(CCS)領域的設計、施工、運行、環境規劃和管理、風險管理、量化、監測和驗證以及相關活動的領域具有絕對的標準國際話語權,而中國在厭氧消化、生物質氣化和生物質發電及制氣領域、煤層氣產業領域的標準化(包括煤層氣勘探、開發、生產和利用)具有較強的標準國際話語權,但由于制定標準的數量比較少,其影響力還尚弱。另外,目前制定的國際標準主題和類型主要是石油產品的測定、儲罐測量、石油天然氣工業、天然氣裝置、基礎設施、系統設備等。

4 標準國際話語權提升路徑

4.1 主導價值鏈提升標準化工作,推進中國標準“走出去”

價值鏈主導地位對于國際標準掌控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油氣領域不乏技術實力雄厚的大型跨國公司,他們在技術和標準的轉化經驗、標準化人才和科研技術員工的儲備、國際生產鏈條治理等方面具有深厚積累,具備在本行業開展標準國際化工作的優秀基礎。充分利用價值鏈對國際鏈條標準的控制力,先在我國主導的價值鏈條中推廣中國生產標準和技術標準,然后通過不斷積累最終在整個產業范圍內的標準競爭中實現中國標準國際化。

“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與各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互聯互通和貿易往來日益密切,為我國標準“走出去”所產生的用戶鎖定提供了有利契機,通過產業“走出去”帶動我國標準向區域和國際市場“走出去”。

4.2 推動官產研學合作及技術標準聯盟,提升競爭力

建立與石油相關的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密切聯系,并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開發可用資源:做好國際標準規劃,借助已承擔的秘書處及時提交提案工作。做好后備秘書處或主席培養,在秘書處或主席換屆時,積極爭取承擔更多的現有秘書處或主席職務。研究分析還可以拓展未被現有技術組織覆蓋的技術領域,提交新委員會提案申請。

重大復雜技術的突破和國際技術標準的建立,單單依靠一方力量很難實現。參照TD—SCDMA技術標準的成功及發達國家經驗,政府可推動官產研學合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具有良好的推廣效應,能實現技術的共享。

為提高我國技術標準國際化水平,應該推動標準化教育的普及。具體而言,課程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技術層面,掌握扎實的技術基礎,而且要將語言納入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過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我國技術人員前往國際標準化組織任職做好鋪墊,通過實踐鍛煉,切實提高我國標準化人才的素質。

鼓勵相關企業和國內協會組織與美國石油學會(A PI)簽訂技術標準合作協議,互派人員參與雙方工作,增進了解。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油氣生產商協會(IOGP)標準化委員會、國際法制計量組織非水測委員會(OIML/TC8)、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NACE)、ASTM等國外標準化組織活動,提升人員的國際標準化能力。

4.3 鼓勵社會團體積極參加標準化工作,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標準研制水平

新《標準化法》的頒布明確了團體標準作為標準重要構成要素的法律地位,應鼓勵具備相應專業技術能力和標準化工作能力的相關行業協(學)會、商會、聯合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積極參與標準化工作。

各類團體組織在能源環境、新型材料、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協同推進國際、國內標準研制,同時提出國際標準研制規劃。利用與API等組織共同學習、合作的機會,提高標準化應用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在我國優勢領域及重點業務領域如:油氣提高采收率、煤層氣開采、石油鉆采設備與材料、合成橡膠和合成樹脂產品及檢測方法、汽柴油質量檢測等方面加大國際標準研制力度,“以方法標準帶產品、帶設備”的新發展模式,通過國際標準提升產品、設備的市場影響力。

5 結 語

通過對國際標準話語權提升策略的研究,我們不僅深刻認識到石油天然氣領域標準的重要性,也為我國更好地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展望未來,我國還需全面加強標準體系的國際化,創新標準制定機制,加強國際合作,提升話語平臺的數量和影響力,積極參與和引領新能源、新領域的標準制定,更好地在國際石油天然氣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為全球能源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方案。

參考文獻

[1]楊芳,陳鵬飛,孫茹. 能源企業國際標準化工作探析[J]. 創新世界周刊, 2022(12):84-85.

[2]Pike A. Global Oil and Gas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A Comprehensive Guide[R]. Elsevier,2019.

[3]曹燕,譚笑,劉冰,等. 我國油氣管道標準國際化的現狀、瓶頸與突破路徑研究[J]. 中國標準化, 2023(17):65-70.

[4]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 API 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Plants[S]. API,2019.

[5]施琴,姜冠男,張笑雪. 美國參與國際標準化的實踐及對我國的啟示[J]. 標準科學, 2024(01):33-37.

[6]呂丹紅. 中國式現代化國際傳播話語權提升及其實現路徑[J]. 思想理論戰線, 2023(06):115-121.

[7]孫吉勝. 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塑造與提升路徑[J]. 世界經濟與政治,2019(03):19-43+156.

[8]王震, 陳志鋒.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解析與思考[J].質量與認證, 2022(2): 78-80.

[9]羅勤,馬建國,廖珈,等. 油氣上游領域國際標準制定的啟示與思考[J]. 石油工業技術監督, 2023(08):20-28.

[10]邵男,杜吉洲,汪威,等. 油氣企業標準國際化管理實踐與展望[J]. 中國標準化, 2020(10):184-187.

猜你喜歡
國際合作
解決南海爭端的“雙軌思路”
關于北冰洋公海漁業資源管理的國際合作問題探討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論“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背景、風險及應對策略
關于高校如何通過國際合作提升教學質量的建議
探析農業類高職院校國際合作培養農業人才的路徑
基于bbw平臺中外校企合作背景下職業學校德育內容的實踐與研究
習近平合作共贏思想探究
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與問題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下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