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突與和解”材料作文導寫與示例

2024-05-08 13:35王學華
讀寫月報(高中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曠達外界矛盾

王學華

【題目再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我們每一次與他人的沖突、與外界的沖突,都是自己內在的沖突。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選自浙江省臺州市2024屆高三“一?!痹囶})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觀點型的新材料作文題,主要引導學生思考外在沖突與內在沖突的關系。外在沖突指人與外部阻力之間的矛盾斗爭,包含人與自然、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沖突;內在沖突指向人的情感、欲望、認知、能力等,其核心因素是人生觀、價值觀。外在沖突實際上是內在沖突的投射、顯現,解決沖突的關鍵在于調適自己的情感,把控個體欲望,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水平。主要立意方向有:①調適情感,控制欲望,突出重圍;②提升認知,增強能力,化解沖突;③提升境界,放大格局(心大了,事就小了);④與自我和解,才能與世界和解;等等。

【佳作示例1】

撥外界迷霧聆內心跫音

一考生

“我閱盡悲與喜,于是聽見自己的聲音;我走出愛與恨,于是發現自己的身影?!北A_·薩特之語擲地有聲,指引我們透過紛繁表象,聆聽內心的跫音。因此,在與他人及外界沖突的嘈雜中分辨自我靈魂的吶喊,從而紓解內在沖突、化矛盾為平和,是我輩實現自我心理健康的必由之途。

人生一世,系乎世情,染乎時序,種種沖突不可避免。與他人,我們因或大或小的緣由而發生口角,為此悶悶不樂;與俗世,我們“興觀群怨”,難免有牢騷;與命運,我們不懈抗爭,不愿屈服。與外界大大小小的分歧構成了一個又一個沖突,對此,究其本質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必須意識到:沖突看似均關涉外界,但其背后都能尋及自我與內在的身影。我們對現狀的不滿、期待與現實的落差、內心浮躁與鎮定間的搖擺,往往會借助外界的風吹草動為導火索,從而將內在的沖突投射于外部,借此掩匿自我靈魂的缺陷,甚至遮蔽了主觀意識,難以察覺?!犊ɡR佐夫兄弟》中,卡拉馬佐夫惡事做盡,但自我邏輯中總將自我歸為受害者。我們并非此等惡人,但也可以由此窺見不能自我反省、洞察內心的危害?!墩T》中杰羅姆的愛情悲劇看似由宗教造成,實則源于自我的懦弱,源于背上了自我犧牲的道德枷鎖而無法突圍。透過外界的喧嚷,聽見內心的跫音,方能使我們心亮目明,發覺沖突的關鍵所在。

發現自我的缺陷與不足之后,便應該著手自我調整,化解沖突,心平氣和,方可抵達風平浪靜的彼岸,獲得外界與靈魂的雙重寧靜。斟于古,有辛稼軒閱盡朝廷腐朽、人情冷暖后歸于恬然,留下“若問老人胸中事,除卻溪山一事無”的淡泊自適;有張岱國破家亡后披發入山,于《陶庵夢憶》中撫今思昔而名留千古;酌于今,沈從文于萬馬齊喑中投身服飾研究,終于在內心構建起了他人無法侵入的世外桃源。由是觀之,在擁有了內心的寧靜祥和之后,不論外界發生怎樣的變化,我們都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姿態永葆自我的安然。

“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本妥屛逸呌陲L云激蕩的當下,洞悉自我,化解內在沖突,以釋然之姿,擘畫人生宏偉藍圖。

【點評】

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開篇引論即提出中心論點,強調要“在與他人及外界沖突的嘈雜中分辨自我靈魂的吶喊,從而紓解內在沖突、化矛盾為平和”。本論部分先論述人生的沖突不可避免,然后指明對待沖突的正確態度,那就是認識沖突、調整自我、化解沖突,最后照應開頭,綰結全文。文章內容充實,典型素材及古今名句信手拈來,體現出深厚的積淀。語言精練老到,蘊涵頗豐,表現力強。

【佳作示例2】

深窺自我,以觀世界

一考生

培根曾言:“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現一切奇跡都在自己?!鄙硖幧鐣?,難免遇上沖突。依我之見,我們應當明了:種種沖突的本質均為自我沖突的外化,因此,如果每個人都能深窺自我,以觀世界,就能將許多沖突化解。

何為沖突?我以為這不只是尋常的爭吵或矛盾,而是個人觀念與他人觀念的碰撞,個人價值觀與普世價值取向的交鋒。一切看似是我們與他人或外界的沖突,歸根結底是自我內在多種觀點的爭斗與辯論。君可見毛姆于《月亮與六便士》中敘寫的畫家,在是追求世俗庸常的物質財富還是追求迷人靜美的精神世界的沖突中,選擇了拾起心靈的畫筆。人們對他的非議看似是他與世俗對立所付出的代價,實際卻是他選擇精神財富后,與其對立的價值觀叫囂的余韻;君可見“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縱使太多人不解她于大漠黃沙中堅守的苦,她依舊堅守著守護敦煌的初心。由此觀之,一切沖突均源于追求發展的“新我”與陳舊自我的對立。

當然,產生沖突并不意味著我們的堅守都是絕對正確的。在與他人、外界的矛盾沖突中,我們既不能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亦不應做固執己見、冥頑不化的頑固派。于是,深窺自我恰是良方。

深窺自我,首先意味著聽清內心不同的聲音,“如烏龜一樣蜷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們內心中各種各樣的聲音或來自網絡,或來自書本,或來自現實,或出自大眾之口,或源于自我之思,它們儲于內心,一旦時機成熟,便引發一次次沖突。而欲正確處理沖突,我們應當客觀全面傾聽不同觀點,并以清醒的頭腦對其加以判斷分析,猶如唐太宗通過“三鑒”之法觀照內心,獲得治國良方。我們亦應擦亮心靈的鏡子,選擇正確而有益的觀點加以遵從。

深窺內心,堅守本真。一旦發現了真理,我們便應堅守并付諸實踐,如汪國真所言“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v使旁人譏言似火,不解如霜,亦能堅定內心的選擇,化解一次次沖突,猶如莊子守望心靈之月,寧可“曳尾涂中”。又如葉嘉瑩護佑詩詞香魂,于繁華中品味清寂。在沖突來臨時,我們自應憑練就的火眼金睛與鑄成的堅定意志,恪守正念不動搖。

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所言:“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就是黑暗,請記住太陽也只是啟明星?!眱刃某霈F沖突時,我們應以謙遜之思聽取多方面觀點,以堅定之志踐行所選之路,不懼詆毀;內心澄澈,而后以澄澈之眼觀照世界,進而發現人生與世界之粹美。

【點評】

文章以培根的話開篇,接著闡析什么是“沖突”,怎樣對待“沖突”。作者認為我們既不能完全不加選擇地接受別人的意見,也不能一味固執己見;而是要在堅守本真、聽清內心聲音的基礎上對多方面的觀點加以辨析,這樣才能化解沖突,做出恰當的選擇。文章思考辯證,表達深刻,多處運用比喻論證,文句生動而耐人尋味。

【佳作示例3】

與自我和解是解決外部沖突的前提

一考生

沖突是發生于雙方或多方之間的激烈斗爭,而我們每一次與他人及外界的沖突,都可以從自己的內心找到根源。所以我認為,與自我和解是解決外部沖突的前提。也就是說,只有先實現與自己的和解,才能找到處理矛盾的方法,解決外部沖突。

所謂沖突,一般是兩方之間因觀念不合而產生的矛盾。這些矛盾的根源常常在于人們內心的想法,那些藏在內心不肯或不敢言說的思想,或許就會成為日后形成積怨、引發矛盾沖突的導火索。所以,每個人都要增強自省精神,在洞察世事、明辨是非的基礎上實現與自我的和解。如此,則能化解許多矛盾,不至于陷入無法擺脫的麻煩。

擁有曠達的心懷是與自我和解的基礎,“走自己的路”則是曠達心懷的最好寫照。君可見,蘇軾被一貶再貶,依然能秉持樂觀曠達的心懷,寫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君可見,蘇武被匈奴放逐在邊遠的北海牧羊,忍辱負重仍不改忠于故國的初心。人生路途曲折,何能不經歷坎坷與挫???都言失敗是成功之母,唯有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良好心態,才能笑對風云變幻,不斤斤計較,不執于一時一事的得失,有大局觀,能著眼長遠,知道浮云終難蔽日,黑夜過去就是黎明,變得通透、豁達、樂觀。

擁有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是與自我和解的必要條件?!皦毫ι酱蟆背J刮覀兝ьD得喘不上氣來,此時正需要我們內心強大,能調節自我。矛盾沖突的爆發都是積久而生的,放平心態,或許就能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中豁然開朗,尋得屬于自己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从鹕Y弦在奧運會上屏蔽他人喝倒彩的言論,專注于做好自己,終于完成了運動生涯的新突破。都說“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我們所聽到的言論并不都是忠言,或許不少都是對這個“娛樂至死”時代人們無聊的評價。所以,此時,我們要學會自我減壓,和自己和解,捂住耳朵大膽地往前跑。這不是“掩耳盜鈴”,而是為了專注地走好自己的路,讓自身不再為“莫須有”的事情而苦惱。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當與自己和解,盡可能化解內心的沖突,進而恰當處理與他人、與外界的沖突。我們要善于自我調節,擁有曠達的心懷而減少精神內耗。正如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能走在自己的路上,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光風霽月的人,內心一定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

【點評】

本文以“與自我和解是解決外部沖突的前提”為標題,立論明確,角度新穎,具有啟示性。一方面,表明了正確的處世態度,同時也升華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出問題后專注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既闡析為何“擁有曠達的心懷是與自我和解的基礎”,也述說“擁有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是與自我和解的必要條件”。文章整體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論證步步深入,較好地闡釋了論題。

猜你喜歡
曠達外界矛盾
幾類樹的無矛盾點連通數
外界誘惑大 讓你轉錢必有詐
再婚后出現矛盾,我該怎么辦?
矛盾的我
對矛盾說不
曠達者
曠達者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設計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樂觀曠達 進取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