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新媒體藝術中的審美活動

2024-05-09 10:42房倩格
文化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靜觀人造觀念

房倩格

隨著科技對于藝術創作活動影響的日益普遍化,新媒體藝術逐漸成為了藝術領域的研究熱點。如今的新媒體藝術活動已經對藝術的創作與接受的全過程構成了覆蓋。同傳統藝術審美活動比較而言,新媒體藝術中的審美活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一、新媒體藝術的創作方式特征

(一)科技性

新媒體藝術以科技為手段進行藝術創作,科技性是新媒體藝術最顯而易見的特征,也是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的根本性區別。一方面,新媒體藝術借助科技實現創意,在科技的賦能下大大拓寬了新媒體藝術的邊界。首先,新媒體藝術創作具有虛擬性,科技打破了現實中的物質桎梏,實現了各種無法落地的藝術構思。例如“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展覽中,作品《平行進化的花園》借助數字技術創作出在冰塊內部生長的玫瑰、反重力生長的發光植株等一系列虛構星球上的虛構植物。其次,新媒體藝術創作具有動態性,虛擬物種可以在動態環境中無限存續。例如在2008年“合成時代——國際新媒體藝術展”展覽中,作品《生命維持》通過傳感器監控實體蘭花成長過程,并根據收集數據創造一個虛擬蘭花有機體,創造出的新的虛擬蘭花有機體能夠以數碼狀態永遠存活。

另一方面,科技改變了藝術作品的傳播方式與鑒賞方式。首先,科技性使得藝術承載媒介擴張,先前需要在特定場合、特定范圍內觀看的藝術作品當前可以在可移動設備中觀看。作品復制簡便,傳播門檻降低,傳播力極大提升。其次,觀眾借助移動設備可以隨時隨地鑒賞新媒體藝術作品,作品輻射的觀眾數量指數增長,注意力顯著上升。

(二)公共性

新媒體藝術需要借助公共文化空間完成作品的最終展示,公共文化空間對于新媒體藝術的制約較高,其公共性在創作過程中也有一定體現。一方面,創作手段前置于創作過程。傳統藝術是作者在腦海中構思出作品,而后借助一定藝術表現技巧和材料將腦海中的構思變為現實。新媒體藝術的落地依賴技術手段支持,作品在構想之初作者就會思考運用何種技術手段將藝術構想落地為現實,運用選定的技術手段又能否充分地實現腦海中的藝術構想,若因為技術原因不具備可行性,作者可以考慮更改藝術構想。新媒體藝術因技術繁盛也受技術框定,創作手段前置于創作過程是新媒體藝術的必然限制。

另一方面,展陳空間前置于創作完成。公共空間是新媒體藝術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除了實體展陳空間之外,線上虛擬展示空間同樣具備公共文化空間的相應特征。這一公共空間屬性是新媒體藝術作品中的一部分,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擠占新媒體藝術所必需的展陳空間,作品將殘缺不全、內核喪失,甚至失去應有價值。

(三)交互性

新媒體藝術中觀眾與作品交互共生,大量作品創作時就給觀眾預設了交互的可能。一方面,觀眾參與了作品意義形成。在2010年“編碼與解碼:國際數字藝術展”展覽中,作品《樹》將觀眾的肢體動作投射到作品中,通過觀眾的肢體動作與作品產生交互,晃動樹木并使其落葉,配以仿真聲音、動畫。因而在作品展出時,其尚未完成,反而是觀眾與作品的交互活動促進了作品的完整。面對作品,觀眾必須調動肢體,與作品進行交互,才讓作品的價值顯現出來。甚至對于有些新媒體藝術作品來說,是不存在完全完成的狀態的,只是在與人的不斷交互中處于正在完善的狀態。與環境進行交互,例如溫度變更、時間流逝等,均令作品出現了全新的樣態。

另一方面,交互性強化了觀眾身體的中介性。新媒體藝術的參與性,不僅僅是對于作品的觀賞、想象與主觀領悟,而是要求觀賞者不斷通過身體的各種感知獲得沉浸式體驗。觀眾需要以身體為中介參與領會作品。沉浸式的新媒體藝術作品為觀眾打造出一個同現實環境相對割裂的場域,引導觀眾進入場域,全方位多通道地感受作品表達的意蘊。這之中的意識不是傳統藝術欣賞中的獨立化精神,而是將身體與意識聯結更為緊密的感知。借由VR眼鏡、動作捕捉等技術,不斷模擬、擴大和重組身體在體驗中發揮的作用。

二、新媒體藝術對靜觀美學的突破

(一)突破靜觀美學的如畫審美框架

如畫式自然的審美,實際上是以一種主觀主義的眼光去審視自然,即所謂將自然經過人為觀念的加工使之符合觀念中的如畫式自然審美,本質上是一種對自然的有框審美。這種審美框架由人類界定,屬于人為觀念創造出的畫框,帶著人的審美觀念把自然作為對象進行加工,使之符合人為觀念以滿足自身的審美需求。是一種自然對人為藝術觀念的符合,是人的藝術審美觀念作用于自然這個對象上的反映,帶有濃郁的主觀主義色彩。

對風景做出“如畫”的評價,是基于西方美學的脈絡提出的。中國的傳統美學思想則更多可以用“境界”來概括。一片風景,無論風格是雄渾、沖淡,還是纖秾、沉著,只要能夠亦真亦幻,就都是如畫的。從西方美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不具備粗獷、變化、無序的風格特征,無論是繪畫還是風景,就都不能說是如畫的。如果具備這些特征,就都是如畫的[1]。如畫是人的特定觀念加之于自然對象得出的審美結論,“如何界定如畫”影響著自然界是否具備如畫美,而圍繞這種“何以如畫”的論爭也可以看出最終決定自然是否如畫的關鍵在于人為觀念中如何界定如畫的標準,這客觀地承認了如畫的主觀主義性質。

新媒體藝術突破了傳統如畫式的審美框架,對是否如畫不做要求,如畫美學僅是其中的一個美學方向,還有更多、更廣的美學方向可供選擇。雖然目前新媒體藝術中依然存在符合如畫式審美觀念的作品,但是當前的新媒體藝術可以選擇是否遵循如畫的審美框架,能夠選擇性摘取、利用如畫的概念完成作品。新媒體藝術將傳統的如畫美學作為創作的參考,而不是必定要遵守的鐵律。

(二)突破靜觀美學的視聽重視傾向

受康德超功利的靜觀美學的影響,傳統靜觀美學強調人的視(覺)與聽(覺)對審美對象的觀照[2]。靜觀美學帶有濃重的視聽重視傾向,認為視覺與聽覺在藝術鑒賞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強調運用視覺與聽覺對作品進行靜觀鑒賞。

新媒體藝術開拓了更多的審美感官進行藝術鑒賞。其必然導致觀眾接受信息的深度與廣度提升,傳統的靜觀美學重視視聽的傾向被打破,鑒賞新媒體藝術需要的感官擴展至所有感官,即是在環境中體驗美、鑒賞美,身臨其境體驗藝術作品,而不僅僅是利用視覺與聽覺的靜觀欣賞。

新媒體藝術傾向于讓人全身心進入作品中,調動多感官主動鑒賞作品。同時,新媒體藝術不再倡導人對作品鑒賞的靜觀,而是倡導動身體驗,調動五感與肢體領會作品。注重多通道、多感官的共同作用,運用全身聯覺進行作品鑒賞。

(三)突破靜觀美學的審美主客對立

傳統的靜觀美學明確區分了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認為二者是分立的兩個部分。只有當審美主體的注意力作用于審美客體,才能夠產生審美。新媒體藝術從對作品的靜觀欣賞,到倡導動身欣賞作品,突破了靜觀美學的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對立,主體與客體的邊界變得模糊。

新媒體藝術中不乏需要沉浸、互動才能鑒賞的新媒體藝術作品。例如1995年查爾·戴維斯的經典作品《滲透》(Osmose)。觀眾通過佩戴數據頭盔進入虛擬世界,虛擬世界營造出一種漂浮的無重力感,觀眾通過使用自己的呼吸和平衡探索池塘、森林、地下土壤等場景。通過技術設備測量肺活量和運動,在虛擬世界中實時作用,觀眾在作品的虛擬世界中自主探索,幾乎能夠達到瞬息萬變的審美體驗,觀眾感知到的信息則是千人千面,各有所據。由此可見,新媒體藝術中的主體與客體已難以分割,審美活動中的主客分界線變得模糊,但已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客對立。在作品內容上,主體有時就是客體的一部分,隨著主體視角變更,客體也在不斷變化。

三、新媒體藝術對自然審美導向的局限

(一)與真實自然的割裂

新媒體藝術的興盛也引出了更深層的自然審美導向問題。數字人造環境夢幻多姿,數字人造植株婀娜多彩,數字人造生命徜徉其中儼然構建了一幅數字生態的畫面。新媒體藝術發展到今日令人深思,人能夠造出自然嗎?自然是能夠被造出的嗎?自然作為純粹的客觀對象,自人類出現之前就預先存在著。人類能夠造出來的不是自然,而是人觀念中的自然,這便是用科技去表達自然的局限,這直接導致了一個后果,即與真實自然的割裂。

自然在靜觀美學中是一個靜觀對象,在新媒體藝術中是一個體驗對象。新媒體藝術中仍舊是將自然作為一種對象,只不過是從靜觀對象轉變成為了可體驗的對象。新媒體藝術之變沒有觸及到最根本的自然觀,新媒體藝術中的自然作為真實自然的對立面存在于人的審美觀念之中。

新媒體藝術中的自然凝結著人類的偏見、定見與勞動成果。新媒體藝術創造出的自然是觀念化的自然,是人為觀念中的自然,是一種人造自然。越對新媒體藝術傳達的自然表示認同,越排斥真實的自然。越沉溺于新媒體藝術的美,越遠離真實的自然。人們認同的、沉溺的僅僅是觀念中的自然,而非真實的自然。甚至越對這種觀念中的自然產生認同,對真實的自然越容易滋生厭惡,因為真實的自然不經人為粉飾,只是它原本的全貌。而人類認同的自然之美是人為賦予的觀念之美。因此,對新媒體藝術愈發認同,相關的文化資本存量積累的越多,反而愈發遠離現實中的自然。而這種與真實自然割裂的結果,未必是新媒體藝術創造之初所希望表達的本意。

(二)人造自然的蔓延

在人與科技共生的環境影響下,人與科技的界限變得模糊,濕媒體藝術應運而生。濕媒體中極具代表性的是人工生命藝術。人工生命藝術對現有生物進行人為加工,有時是對植株進行重構,有時是對動物進行改造,有時是將人的身體改造成人為觀念中的進化形態。愛德華多·卡茨在其作品《Edunia》中,將人類的血液中的DNA與牽?;ɑ蛐蛄羞M行合成,培育出一種花瓣上帶有血色花紋的新品種牽?;?。2000年,愛德華多·卡茨利用轉基因技術將水母的熒光基因注入兔子受精卵中,創造出會發出綠色熒光的兔子,并將這個兔子命名為“Alba”。2008年,澳大利亞藝術家斯特拉克提取胸腔中的皮膚軟組織,培育出人工耳朵并移植到自己的手臂上,在耳朵中植入藍牙傳導器使之成為聽力裝置,收集到的聲音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3]。人造自然的蔓延,已導致以人造自然擠占真實自然的傾向。

此外,已有學者認為,生命與非生命都能夠用信息來量化表示,一張桌子與一個人本質上都可以用信息來表示,這導致了生命體與非生命體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世界由信息組成,即世界中的符號、數字、物品可以用信息表示,情感、美感、生命也可以通過不同的信息來表示,世界的本質是信息化的。另有學者對這種信息論加以駁斥,認為身體作為承載信息的載體其作用不可忽視,離開了身體信息將變為無根之木。在這種理論傾向下,除了“身體”之外,什么是可量化的信息、什么是不可量化的信息亟需在今后研究中加以界定。這種理論認為生命與非生命的本質都是信息,自然也能夠量化表示,將自然看作是能夠通過人造信息造出的對象,加劇了人造自然的蔓延趨向。

(三)人類改造自然意愿的膨脹

新媒體藝術中的人造自然與真實自然發生割裂,人造自然愈發壯大,愈容易導致人類認為原本的自然是需要改造的,人與科技共生的自然才是更高一籌、更富美感的。人造自然具有擴張、蔓延的趨向,這種趨向下,隨之而來的是人類改造自然意愿的膨脹。

一方面,人類容易認為自然是可改造的被動性對象。進而以自己利益出發的價值尺度去衡量世界。各種現代觀念也都是以此為基礎形成的。相比于真實的自然,人們往往認為被改造過,符合特定美感的自然更美感。甚至認為真實的自然是猙獰可怖的。人類容易認為原本的自然是落后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改造必要性。在享受到了科技的便利之后,不得不說這種不斷以人化自然取代真實自然的觀念是危險的。

另一方面,人類展現出對自己的認同以及對前人改造自然成果的認同。諸多新媒體藝術作品是在人類先前的優秀藝術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再造,是認同人改造自然、人改造人體的,顯現出一種人類本位的思想傾向,忽視了人與自然本為一體,并不是改造者與被改造對象的關系。

四、結語

綜上,新媒體藝術是科技與藝術的前沿交界處的新產物,為數字時代的人類提供了新的舞臺。新媒體藝術中的審美活動牽涉審美導向變更,是數字技術發展至今人對美的理解的深層次反映。新媒體藝術聯結人與自然、美與科技,反映人類觀念中未來的發展方向,其審美活動值得特別關注。

猜你喜歡
靜觀人造觀念
維生素的新觀念
無中生有人造木
人造太原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書法
瘋狂編輯部之人造驚魂夜
詩情畫意
健康觀念治療
慢下來,靜觀自己的內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