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求助前的“內心戲”

2024-05-09 15:27施秋健
新班主任 2024年3期
關鍵詞:讀心小蕊剖析

施秋健

數學練習課上,小蕊被一道題目卡住了,愣是從上課想到下課。下課時,我跟她說不會做就來問我,但直到放學我也沒等到她。其間,我還派小蕊的同桌小坤去打探情況,并叮囑小坤:“如果小蕊還是不會做,你能否教教她?”小坤爽快地答應了。過了一會兒,小坤回來說:“小蕊的確還沒做出那道題,但是當我提到教她時,她不是很高興,所以我沒教她?!甭犅劥搜?,我決定主動找小蕊。

我給小蕊講完題目后問:“為什么不向老師和同學求助呢?”小蕊低頭沉默不語。這有點棘手,因為我無法得知她的想法。于是,我又去問科任教師,他們說像小蕊這樣遇到難題不愿尋求幫助的學生并非個例。

這讓我意識到,教孩子尋求幫助是一項迫切且必要的教育任務。小蕊這類孩子情緒不外顯,但“內心戲”豐富。我決定引導孩子正確解讀自己的“內心戲”,正視求助行為。

讓座實驗,引出“內心戲”

第二天班會課,我裝作一副虛弱的樣子走進教室,說:“今天施老師很不舒服,需要借一位同學的椅子坐一會兒,哪位同學愿意借椅子給施老師?”話音剛落,一大半學生毫不猶豫地舉手了。這比我預想的情況要好,他們沒有看周圍人的反應,而是發自內心想幫助我。這說明學生重視我的求助,也讓我對接下來的實驗充滿信心。

在眾多舉手的同學中,我有意選擇了小蕊,說:“小蕊,你把椅子借給我了,自己可能要站著上課了。我不希望你這么累,你想找一位同學和你輪著坐一把椅子嗎?”

對于小蕊的反應,我早已想好對策。如果小蕊找了一位同學幫忙,我便問小蕊為什么找那位同學幫忙,再問問其他同學會不會找人幫忙。如果小蕊猶豫不說話,那我可以問“哪位同學愿意和小蕊輪換坐一把椅子”。之后也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有同學愿意提供幫助,這恰好可以為孩子們提供一個直觀的例證,讓他們明白很多人都愿意幫助他人,引導孩子們更加大膽地向他人求助。二是所有同學都不愿意。雖然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較小,但我還是要準備。這時候,我會堅定地說:“其他同學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考慮,但是施老師永遠是你們可以求助的對象。無論什么時候,老師都愿意為你們提供幫助?!比缓蟀岩巫舆€給小蕊并感謝她。

果然,小蕊搖頭不說話,我便問其他同學愿不愿意幫助小蕊。所幸,有不少同學愿意與小蕊輪換坐一把椅子。我看到小蕊的表情有所變化,便讓她說說感受。小蕊哭著說:“我沒想到這么多同學愿意幫助我,我很感動?!?/p>

我趁機點明主題:“剛剛其實是一個實驗,老師想看一下同學們在幫助他人、向他人求助時的反應。我向你們借椅子的時候,內心其實有很多顧慮。同學們在猶豫是否向他人求助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同學們討論著,我根據他們的發言整理出了大家談得最多的4條:1.認為別人不愿意幫忙。2.被拒絕是難以忍受的。3.真心想幫我的人會主動幫我。4.求助是軟弱的表現,會讓人討厭。

逐句剖析,正視“內心戲”

我一直在注意小蕊的反應,發現她看到這4條“內心戲”后一臉震驚,仿佛在說:“這不就是我嗎!”不少同學也點頭。我說:“今天我們來當‘讀心專家,一起剖析求助前的‘內心戲吧!”

1.認為別人不愿意幫忙

剛剛的讓座實驗可以有力地反擊這一想法。我鄭重感謝了剛剛舉手愿意借椅子給我的同學,動情地說:“我們往往低估了別人的幫助意愿,事實上,大多數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都愿意伸出援手?!蓖瑢W們聽后,都會心一笑。

2.被拒絕是難以忍受的

同學們在求助時猶豫不決,可能是擔心遭到拒絕。對此,我向同學們介紹了“三步走”策略來正視這類“內心戲”。

第一步:正確認識到被拒絕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有人愿意提供幫助,自然也有人不愿意提供幫助。在尋求幫助時被拒絕,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不代表關系的斷絕。我們要保持平??陀^的心態,不要過度解讀或過分在意別人的拒絕,也不必因一時的拒絕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第二步:如果第一次求助被拒絕,不要輕易放棄。很多時候,人們很難連續拒絕兩次,因為他們可能想彌補第一次沒幫忙的遺憾或愧疚。因此,我鼓勵同學們在求助時保持耐心,不要輕易放棄,這樣會增加獲得幫助的可能性。

第三步:躊躇時問一問自己,真的要留下遺憾嗎?人們往往會在事后想:“如果當時我求助了,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錯失原本可以得到的幫助才是真正的遺憾。

同學們都聽得很認真,還有部分同學做筆記。我想,學生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這些內容,所以我沒有打斷他們的思考,繼續剖析。

3.真心想幫我的人會主動幫我

有些同學覺得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求助需要對別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他們只是等著,希望有人能夠主動發現并給予幫助。這其實是“被洞悉錯覺”,即當人們意欲向他人傳遞某些信息時,傾向于高估他人對自己內心想法的洞悉水平。我笑著說:“你的‘信號真的沒那么明顯,沒那么多‘讀心專家?!蓖瑢W們聽到這兒,都被逗樂了。

接著,我播放微視頻讓學生了解“非注意盲視”,即當人們過于專注于某件事情時,他們可能會忽略周圍的其他事物。如果你不主動表達,別人可能真的不知道你需要幫助,而不是故意忽視。另外,我引導同學們換位思考:你在給予幫助之前,可能也會有很多顧慮,比如,對方是否真的需要幫助?自己能否真正幫到對方?對方需要什么樣的幫助?等等。我說:“我們不能埋怨別人不主動幫助我們,他們可能并不清楚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幫助。所以,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明確地表達自己的需求非常關鍵?!?/p>

講到這兒,一些同學開始互相鼓勵,一些同學仍然有點不好意思。也許,對于內向的孩子來說,真正采取行動還需要一點勇氣。

4. 求助是軟弱的表現,會讓人討厭

這一條是同學們提到最多的。比如,“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沒用、軟弱?”“我會不會麻煩別人?”“別人會不會討厭被我麻煩?”等等,這些“內心戲”都暴露了孩子們的想法:尋求幫助是軟弱的、羞恥的。

我注視著全班同學說:“求助不代表軟弱、無能。前面我們提到那么多‘內心戲,開口求助的人需要克服這么多‘內心戲的影響,這可不是普通的挑戰。所以,主動求助的人怎么會是軟弱的呢?懂得求助的人明白運用身邊的資源來幫助自己,是聰明厲害的人!”也許是被我的情緒感染,孩子們聽到這些話,愣了幾秒后都鼓起掌來。

趁熱打鐵,克服“內心戲”

我追問:“還有同學有克服‘內心戲的好想法嗎?”

小蕊舉手了,她認真回答:“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也能讓施助者感到快樂。比如,剛才我能夠幫到施老師,這讓我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p>

我肯定了小蕊的想法:“被小蕊幫助的我也很開心。這就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來自求助者的積極反饋或者感謝,也可以增強施助者的愉悅感,成為他們繼續助人的動力?!?/p>

小宇說:“還可以從雙方關系的角度來看,在一次次你來我往的求助與幫助中,雙方互相關愛,對彼此的認識加深,情感也會更加深厚,關系也會更加親密?!?/p>

……

我說:“不得了了,聽完大家的話,感覺你們個個都是‘讀心專家了??!”

全班同學都笑了,這是釋懷的笑。

在這節班會課中,同學們剖析了阻礙他們求助的“內心戲”,那認識有沒有發生改變呢?我想是有的。因為第二天,小蕊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思索一陣無果后,便主動請教我。同時,班里的旁觀者少了,樂于助人的人也多了。

我希望孩子們能克服“內心戲”,不再因為無法解決問題而感到無助或絕望,在尋求幫助和提供幫助的過程中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晟舍小學)

猜你喜歡
讀心小蕊剖析
車來車往的困惑
一元一次方程錯解剖析
剖析高考數列創新題
讀書讀心
“幾何圖形初步”錯解剖析
集合中的錯解剖析
神奇的字典
神奇的字典
神奇讀心表
記憶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