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歲時的一場轟炸,讓他立志造飛機

2024-05-10 04:15羅元生
領導月讀 2024年2期
關鍵詞:顧誦芬卡脖子航空工業

◎ 羅元生

顧誦芬選擇航空研究,源于自己兒時的一個夢想,一個和國家民族命運聯系在一起的夢想——擁有“有底氣、能爭氣”的飛機。

2021年11月3日,顧誦芬榮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記者向顧誦芬問道:“為什么會選擇航空這個領域?”顧誦芬的回答意味深長:“選擇航空研究,源于自己的兒時的一個夢想,一個和國家民族命運聯系在一起的夢想。這個夢想出現在我腦海的時候,我只有7歲?!?022年時,記者問他:“現在您搞出讓您滿意的飛機了嗎?”他回答說:“現在還不滿意,要滿意了就用不著再干了,還得努力?!庇浾吆荏@訝:“您都92歲了,還在研究飛機?”顧誦芬只是簡潔又有力地說:“當然,一生的事業!”

7歲時那如噩夢般的一場轟炸,催生了他畢生為之獻身的夢想。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肆無忌憚地盤旋在中國東北、華北的領空轟炸中國兵營之時,顧誦芬正在燕京大學附屬小學讀書。7月28日,日軍出動了他們的轟炸機編隊,目標就是駐扎在南苑的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軍營。而二十九軍的駐地,距離顧誦芬家所在的蔣家胡同3號院不到2000米。顧誦芬對那一幕終生難忘:“劇烈的爆炸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了。我連忙跑出房間,只聽見天上不斷傳來巨大的轟鳴聲,抬頭望去,日本人的轟炸機排著整齊的編隊向西飛去?!?/p>

“為什么日本人的飛機這樣野蠻?我們怎么沒有飛機回擊?!”此刻,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飛機,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轟炸我們的國土,我們就只能受欺負?!爸袊挥袕姶笃饋?,才能抵御外侵?!鳖櫿b芬暗暗發誓,“一定要搞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飛機!”

1947年,17歲的顧誦芬高中畢業,他分別報考了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填報的都是航空專業。結果,顧誦芬被三所大學同時錄取。最終,他選擇了上海交通大學。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打得異常慘烈,志愿軍急需空中掩護。面對國防建設的需要和資金短缺的矛盾,國家領導人下了很大的決心,要排除一切困難,把航空事業搞起來!幾個月后,航空工業局(代號第四局,簡稱四局)正式成立。新中國的航空事業就此啟航。當時,航空工業局隸屬于重工業部,國家號召所有航空專業的師生趕赴東北,盡快開展我國自己的航空工業研究與建設工作。

這個號召正是顧誦芬期盼已久的聲音。這一年8月,21歲的顧誦芬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屬于祖國的時代。顧誦芬說:“1951年初我要畢業的時候,正碰上抗美援朝戰爭需要飛機,所以國家決定要建航空工業?!鳖櫿b芬到航空工業局報到以后,被分到生產處。航空工業局的辦公地址沒放在北京,而設在沈陽。

1952年,航空工業局機構調整,成立了飛機技術科,即第一技術科,主管各飛機廠的設計科以及飛機制造的工藝技術問題。顧誦芬被調到了第一技術科當技術員。1956年,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沈陽飛機設計室橫空出世。26歲的顧誦芬作為首批核心成員,擔任氣動組組長。當時飛機生產線雖有蘇聯援助,但自行設計卻是禁區。顧誦芬認為:“仿制而不自行設計,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我們必須設計中國人自己的飛機!”壯志凌云。顧誦芬一生立志讓中國人自己擁有“有底氣、能爭氣”的飛機。他直接組織和參與了低、中、高三代飛機中的多種飛機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他以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捧出了我國噴氣式飛機設計和空氣動力學研究的累累碩果……

顧誦芬曾在《我的飛機設計生涯》一書中動情地說:“殲-8是‘連滾帶爬’搞出來的?!币恢币詠?,外界都親切地贊譽顧誦芬為“殲-8之父”。殲-8系列飛機是中國航空自主研制的一代傳奇。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軌跡上,殲-8站在了自主研制的起點,共衍生16種型號和技術驗證機,捍衛中國領空長達半個世紀。

顧誦芬說:“我只想對年輕人說,心中要有國家,永遠把國家放在第一位?!?/p>

“大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有70%的技術可通用,通過實施大型運輸機項目,將提高我國在大型飛機的氣動力、機體結構設計、發動機、航電設備以及材料和制造技術等方面的研制能力,為大型客機的研制創造條件?!边@是顧誦芬在2006年7月參加一次高層會議上的發言。2006年夏末,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意見,大飛機專家論證開始,顧誦芬是論證會三位主持者之一。2013年1月26日,中國新一代戰略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2017年5月5日,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顧誦芬的設想得以實現,中國的大飛機已經展翅翱翔,必將飛得更遠。

2021年11月3日,顧誦芬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榮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榮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國之棟梁,為“戰略科學家”立下了鮮明的標桿。

當前,面對各種“卡脖子”的技術短板,如果沒有以強烈愛國精神爭生存、求發展,是很難在短時間內迎頭趕上的。顧誦芬院士說:“參加兩院院士大會,聆聽總書記的講話后,整夜沒能合眼,感覺壓力很大,一直在思考航空工業到底要如何突破‘卡脖子’的關鍵專業和技術問題?!彼J為,作為新時代的科研工作者,唯有胸懷祖國,才可能認識到“卡脖子”技術問題不解決,就會使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受制于人;唯有從這種生存意識和危機意識中激發精神力量,才會堅定不移地通過創新尋求突破,化不可能為可能。像靜水深流,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

猜你喜歡
顧誦芬卡脖子航空工業
志在沖天顧誦芬
顧誦芬:“90后”雙院士
本期導讀
顧誦芬:志在藍天航空報國
從小種下航空夢的顧誦芬
種子科技:打贏種業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難題
航空工業計量所60年發展史的回望與傳承
全省農業科技“五五”工程暨農業“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推進會在黃岡召開
卡脖子與保鮮問題
淬火冷卻介質在航空工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