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年代的“人民力量”

2024-05-10 08:15陳銘海
檢察風云 2024年8期
關鍵詞:運糧沂蒙解放軍

陳銘海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遙想戰爭年代,八路軍、新四軍及后來的解放軍,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驚人戰績:積少成多打敗了精銳日軍,摧枯拉朽打垮了數百萬國民黨軍。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民群眾鼎力支持,有力保障了后勤供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沂蒙“紅嫂”情意長

沂蒙“紅嫂”們大仁大義、大智大勇、無私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催人淚下、蕩氣回腸的壯歌。

啞女明德英出生在山東沂南一個貧苦家庭,年幼時因病致啞。1941年,日偽軍大掃蕩,包圍了駐扎在該村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部,戰士小彭在突圍中身負重傷。明德英發現后,急忙將他藏在窩棚土炕上,并冒著生命危險騙走了鬼子兵。小戰士因失血過多嘴唇干裂、奄奄一息。情急之下,明德英用自己的乳汁救了他。小彭歸隊后,在戰斗中不幸犧牲。戰友在他口袋里找到一張皺巴巴的字條,上面寫道:“男女授受不親。大嫂能用乳汁救我這個傷員,該是多大的勇氣!我會永遠記住這位給了我二次生命的大嫂?!?/p>

聶榮臻元帥曾親筆題詞,盛贊明德英為“先進婦女光輝形象”。

1939年夏,為免除部隊的后顧之憂,沂蒙女子王換于主動要求建立戰地托兒所,挑起了撫養和照顧抗戰將士子女的重擔。

一次,王換于看到一位烈士的孩子身體瘦弱,就抱回家,交給正在哺乳期的兒媳。而她的兒媳當時正撫養著自己的孩子和另一個孩子。王換于說:“要讓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得上奶?!本瓦@樣,前后有近百名革命烈士子女,在王換于及其家人的精心呵護下健康茁壯地成長起來。

支前物資裝車忙

偉大“紅嫂”們的奉獻遠不止上述記錄。據不完全統計,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沂蒙地區婦女共做軍鞋315萬雙、軍衣122萬件,舂米碾面1億多斤,動員參軍參戰20萬人,救護傷病員6萬名,掩護友軍9.4萬人,瓦解敵軍9.8萬人。

男女老少支前忙

國民黨軍的失敗是必然的。千百萬百姓用獨輪車、扁擔、鉤擔等農具和毛驢、耕牛等家畜,向共產黨領導的解放軍送去各種給養。

村里的壯勞力都去支前,留守的婦女兒童和老人也沒享清福,大家都在為支前盡最大的努力。村村婦女都通宵達旦、夜以繼日地磨米磨面,縫制軍鞋。她們在鞋幫上繡上振奮人心的口號:“將革命進行到底;為人民殺敵立功;立功光榮?!濒斨心蠇D女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就縫制了100多萬雙軍鞋。

領到任務,董青墩村女村長董力生挨家挨戶收糧,作動員,一上午就收集了數千斤優質小麥,迅速裝上獨輪車。董力生推著小車,意氣風發,走在隊伍的最前列。獨輪車上插著幾面小旗,上面寫著:“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支援前線!”(這輛小推車后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董力生又接到區委的緊急命令:馬上往前線送5000斤白面!小麥在店子莊,必須馬上運來,磨成面粉,要求在6天內完成。但是,青壯年都去支前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

董力生率領識字班、兒童團出發,后面跟著幾位老大爺。她帶領運糧隊日夜兼程,往返運糧,自己家中的那頭驢累倒了。他們拉來小麥,分配到各家磨面粉。婦女頂起一片天,兩天兩夜連軸轉,家家響起磨面聲。區委預定6天的任務,董青墩村用5天就完成了。董力生從鄰村借來幾頭毛驢,這支特殊的運糧隊就這樣步履堅定地向著前線出發了。

1948年金秋,山東膠東區萊東縣(今煙臺萊陽市)西陡村分到地的農民唐和恩,面對豐收的莊稼心潮澎湃。

唐和恩被任命為該縣支前小車隊第四隊小隊長,管理10輛小車。身材瘦削的他義無反顧地挑起了這副重擔?;春鹨郾l的第三天,唐和恩所在的支前小車隊就推著糧食出發了。

行進到萊蕪縣顏莊附近時,唐隊長召開了節糧小會。他說:“上級分給我們每人每天的口糧是1斤4兩。以前咱們足量吃飯,這樣節約不下糧食。我建議咱們不行軍時,一天吃兩頓飯,早上喝稀飯,一頓5兩就夠了;晚上行軍,吃干飯,7兩就夠了。這樣每人每天能節省2兩糧,一個月能節省6斤糧,21個人就能省出126斤糧?!贝蠹遗氖纸泻?。

前方槍炮聲越來越密集,運糧任務越來越艱巨。唐和恩和隊友們顧不上埋鍋造飯,餓了就啃一口硬硬的窩頭;雪路被踩得又黏又滑,小車隊歪歪扭扭地前行,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大家你拉我推,跌倒了爬起來繼續趕路,最終完成了任務。

唐和恩和支前小車隊又接到往邳縣(今江蘇省邳州市)運送軍糧的通知,他們頂風冒雪,踩著泥濘之路急行軍,很快就趕到東河岸。他們經詢問當地人得知,如果從橋上通過,至少還要走20多里路;如果蹚水走向對岸,則快捷得多。但水深數尺,冰涼刺骨。唐和恩動員大家:“前方急著要糧,咱不能讓解放軍餓著肚子打仗。子弟兵槍子都不怕,咱還怕這河水?千難萬難,絕不能讓前線斷一頓飯!”

群情激奮,紛紛叫好。他們把棉襖綁在車頂,咬緊牙關下了河。8個人抬一輛車,往返多次,把運糧小車都抬到了對岸。大家正在瑟瑟發抖,這時敵機來了。他們連忙推起小車,一溜小跑,直到聽不到飛機聲。

1948年12月17日,華東支前委員會接到必須在8天內買齊30萬斤豬肉的命令,馬上下達到各專區。專區迅速將命令下達到各縣,轄區內所有養豬戶當即被動員起來。支前模范們馬上把家中的豬殺了,帶動了解放區所有養豬的老百姓。收拾干凈的肥豬很快就被一車車運送到徐州前線,然后變成一碗碗紅燒肉,送到戰士們的手中。

有一天,運糧隊遇到敵機,負責保護運糧隊安全的民兵隊長高全忠,迅速接過一位高齡隊員的小推車,推著拼命跑。敵機追著掃射,轟炸。高全忠舍不得放下車子躲避,不小心連人帶車翻到溝里。一顆炸彈呼嘯著落下,高全忠撲在車上保護糧食,頭部被彈片擊中,奄奄一息。這時他仍輕聲說著:“糧食……糧食?”隊員含淚安慰他,糧食好好的。高全忠輕輕點頭,面帶微笑,閉上了眼睛。

支前小車隊第四隊小隊長唐和恩

“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鼻О偃f樸實善良的農民,唱著深情感人的歌謠,推著小推車,忍受風霜雨雪,冒著炮彈槍彈,勇往直前地沖向戰場。

勝利之本是人民

解放戰爭的勝利,后勤供應起到了重要作用。大規模戰爭必須有大規模的物資供應,必須依靠大后方。

例如濟南戰役,攻城解放軍14萬多人,打了8天,殲敵10萬。雖然打的時間不長,但山東解放區發動的后方臨時補給隊員和隨軍補給隊員就達93萬多人,支援糧食1.6億斤、肥豬200多頭、蔬菜7萬多斤、麻袋7萬多條、門板(可制成擔架)近5萬塊。

淮海戰役中,各解放區人民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支前運動,其規模之巨大,任務之浩繁,動員人力物力之多,為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所罕見。華東、中原、冀魯豫、華中四個解放區共出動543萬人,在60萬作戰解放軍的背后,每人平均有9名補給隊員支援。支前百姓共出動擔架20萬副、大小車輛88萬余輛(其中小推車41萬輛)、牲畜76萬余頭、挑子5.5萬副、船只8500艘,支援糧食9.6億斤。

蘇聯著名作家、詩人、記者西蒙諾夫專門到徐州、沈陽等多處解放戰爭主戰場考察,采訪了國共雙方的將領和士兵,揭開了解放軍以少勝多的奧秘。各條戰線,各條道路,都潮水般地涌動著支援解放軍的民眾。他們或背或扛或挑,或推著獨輪車,或趕著牛車驢車馬車,將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糧食、豬肉、蔬菜、燒餅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前線,再將傷病員拉回后方。

陳毅元帥滿懷感激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毙氯A社華東野戰軍前線分社記者沈定一,在戰地日記中寫道:“前方所需要的一切都是他們(支前人員)送來的;傷員是他們一路護理一路送走的;俘虜是他們隨解放軍押走的——成百萬支前大軍在保障著這場殲滅戰的勝利?!?/p>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民黨部隊的后勤供應低效乏力,捉襟見肘。

他們先是靠鐵路運輸糧彈,當鐵路線被切斷后,只能靠空運。但飛機數量有限,而且投放時經常遭到解放軍的火力攻擊,所以投下的糧食杯水車薪,只能優先供應嫡系精銳部隊。到后來,嫡系部隊也得不到足夠的糧草,哪里還有戰斗力?長春如此,沈陽如此,杜聿明的機械化大軍也是如此。自1948年12月4日起,杜聿明和麾下20多萬部隊被兵強馬壯的解放軍圍困在一塊絕地,彈盡糧絕,不戰自潰。包圍他們的解放軍將士則身穿棉襖,三餐吃著白面饅頭、白菜肉包、大米飯、紅燒肉,還時?!翱畲睂γ骛嚭黄鹊膰顸h軍隊官兵。

國民黨軍第12兵團第18軍軍長楊伯濤被俘后,享受到一碗白米飯和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他大發感慨:“你們這里暖烘烘,有這么多炭塊,而我們快要被凍僵了,地里的棺材都被挖出來,燒了烤火?!彼€驚訝地看到,村莊里的解放軍和老百姓住在一起,一起干活、吃飯、聊天、歡笑,像一家人那么親切。

共產黨領導解放軍為人民打江山,人民心向黨,軍民魚水情。正如毛主席詩曰:“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p>

中共軍隊有取之不盡的兵源補充,有快速豐富的物資供應,有大連新兵工廠源源不斷的軍火供應,有“耳聰目明”的情報系統,更有高屋建瓴的戰略決策。所有這些,都是國民黨軍所不具備的。

山東人民為支援前線,共輸送兵員95萬余人,出動人員1106萬人次,動用大小車100多萬輛,運送糧食11億余斤,支援了華東、中原、東北、西北四大野戰軍。單是淮海戰役支前工作中,山東解放區就貢獻了218.3萬名人員、小車38.3萬輛、擔架5.2萬副、挑子19.2萬副、牲畜17.9萬頭、食油72.7萬斤、食鹽83.9萬斤、豬肉136.2萬斤、白糖1100斤、咸魚7544斤。

當年只有420萬人口的沂蒙山,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趕往前線,有20多萬人參戰。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深情地說:“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生長在山野之間的沂蒙人,為新中國的誕生貢獻了一切,被贊譽為“沂蒙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沂蒙山時指出,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沂蒙山是黨和人民水乳交融的象征,是走向勝利的支柱,對于“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揚。

編輯:姚志剛? ? winter-yao@163.com

猜你喜歡
運糧沂蒙解放軍
本期導讀
烏克蘭稱土耳其扣留俄運糧船
解放軍來了
基于任務單元的運糧車響應調度優化
韓國漢詩中的沂蒙歷史名人形象研究
描繪紅色沂蒙新畫卷
沂蒙媽媽與八路兒子的母子情
第一次見到解放軍
結合新的時代條件 弘揚光大沂蒙精神
解放軍之稱始于何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