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球

  • “隱蔽政策”與17-19世紀中日琉關系的變化
    治政府單方面宣稱琉球廢藩置縣為止,琉球從屬于中日兩國。隨著清朝國力日益強盛,江戶幕府放棄同化政策,施行“隱蔽政策”,避免得罪清朝。清朝雖察覺日琉關系的異樣,但因日本未干預中琉宗藩關系,琉球也按時遣使朝貢、保持聯系,遂佯裝不知,卻時刻注意日琉關系的變化。(1)[日]巖井茂樹:《清代の互市と「沈黙外交」》,載《中國東アジア外交交流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出版會,2007年,第354-390頁。中外學界普遍認為琉球為兩屬之國,但學者們對“兩屬”的定義卻意見紛歧

    海交史研究 2023年3期2024-01-26

  • 明清時期中華傳統文化向琉球傳播的途徑、特征及其影響
    外交等方方面面。琉球是位于中國東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自明代初期就開始與中國進行往來。為解決琉球國造船技術與航海水平落后的問題,陸陸續續有一部分“閩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聚居于久米村,并將中華傳統儒學與詩詞歌賦、先進生產技術、福建民間信仰、閩人生活習俗等帶入琉球,促進了中琉之間的文化傳播。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下,琉球這一原本未聞詩、書、禮、樂的“蠻夷”之地,終被譽為“守禮之邦”。一、中華傳統文化向琉球傳播的歷史背景與途徑自明初琉球被納入東亞宗藩體系后(1)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8-21

  • 國民政府“收復琉球”計劃為何流產
    北四省、臺灣以及琉球?!笨闪钊艘苫蟮氖?,到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的《開羅宣言》里,對于中國領土問題只提及“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琉球之事只字未提。這一年多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么?蔣介石計劃收復琉球蔣介石最早提及收復琉球,是在1932年9月間的日記中,“預定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中秋節以前……解放朝鮮,收回臺灣、琉球”。1942年11月,無論是蔣介石的計劃,還是外交部公開表態,都有將琉球群島主權收歸中國的意愿。1943年3月,蔣介石

    文萃報·周五版 2023年32期2023-08-19

  • 清代朝鮮漂流民與琉球知識情報的收集* ——以朝鮮漂流民的琉球之旅與相關見聞記錄為中心
    言朝鮮歷來重視與琉球的關系。從高麗時期開始到17世紀初,朝鮮和琉球一直保持著友好關系,但隨著1609年薩摩侵占琉球之后,朝鮮和琉球的關系迎來了新局面。此后,琉球使節無法直接訪問朝鮮,朝鮮和琉球的交流僅限于兩國使節在北京的接觸。因此,到了清代時期,漂流成了維系朝鮮和琉球交往的主要通道,漂流民的琉球見聞成了朝鮮獲取琉球情報的主要來源。此時,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漂流的重要性尤其凸顯。由漂流民帶回朝鮮的琉球資訊,是基于漂流民在琉球較長時間的體驗和觀察,其時效性較強

    海交史研究 2023年1期2023-07-24

  • 蔡璋與琉球問題
    琳關鍵詞:蔡璋;琉球;美國;日本摘 要:自194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后期,蔡璋是國民黨與琉球聯系的重要紐帶。蔡璋心系琉球政治命運,反對琉球歸屬日本。1948年蔡璋曾與國民黨高層取得聯系,表達琉民“內向”心意。他抨擊作為美日利益交換結果的“剩余主權”說,稱其為“帝國主義的回光返照”。隨著局勢發展及國民黨對琉球政策的務實化,蔡璋轉而盼望琉球成為東方的瑞士、太平洋上的冰島,保持獨立而中立。但美國對日本在琉球活動的縱容使其覺醒,蔡璋指出琉球不能成為美國錯誤的遠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23年4期2023-07-17

  • 琉球往事
    里,聞一多寫到了琉球:“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琉球群島位于西太平洋琉球海脊上,距離上海約700多公里。陸地面積為3611.08平方千米,由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琉球諸島、大東諸島和先島諸島等5個島群構成弧狀群島。琉球群島與中國有地緣關系基礎之上的傳統歷史淵源,我國釣魚島隔沖繩海槽與琉球群島相望。

    新民周刊 2023年21期2023-07-05

  • 中琉書法交流史考
    時期中國書法傳入琉球的主要途徑為切入點,探討中國書法對琉球文化的影響,探究中琉書法文化交流對當代的借鑒意義?!娟P鍵詞】 琉球;書法;文化交流【中圖分類號】J29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2-0080-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26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東亞各國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一方面作為一種獨特的造型藝

    今古文創 2023年2期2023-05-30

  • 明清時期媽祖信仰在琉球的傳播與式微
    是,東洋航線上的琉球王國,在明初便與明廷建立極為穩固的朝貢關系,一直持續到1879 年被日本吞并,琉球與明清政府保持了500 多年密切的官方關系。媽祖信仰隨著閩人36 姓,明清政府23 次遣派的冊封琉球使團,以及多達884次①謝必震、陳碩炫:《琉球天妃信仰狀況及其嬗變》,《莆田學院學報》2005 年第3 期。琉球進貢使團,傳播到了琉球,對琉球社會產生了持續的歷史影響,并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在地化。此為學界的主要關注點,研究代表者如謝必震、陳碩炫②謝必震、陳碩炫

    八桂僑刊 2022年1期2022-11-22

  • 《思草紙》的成書及版本演變
    】 《思草紙》是琉球第二尚氏時期的歌謠集,以琉球古語及少量漢字書寫。伴隨琉球歷史發展,《思草紙》經歷了編纂、重編、流傳的歷程,由單一政治導向型的祭祀歌集變為匯聚民謠的歌集?!端疾菁垺返陌姹驹谥鼐幹?,分為尚家本和安仁屋本演變,現沖繩方面已出版有校訂本?!娟P鍵詞】琉球;版本;歌謠集;《思草紙》【中圖分類號】K23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45-0060-04【DOI】10.200

    今古文創 2022年45期2022-05-30

  • 19世紀中葉西方傳教士與西醫在琉球傳播初探*
    19世紀上半葉的琉球與西人東漸19世紀以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于東方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擴張與殖民從未停歇,打開東方大國中國和日本的門戶成為以英國為首的諸多國家的迫切想法。琉球因其地理位置距離日本與中國本土較近,成為列強眼中的絕佳跳板。據統計,1800年到1846年間有超過二十艘西方船只以補給、風浪等種種緣由到過琉球Teruya Yoshihiko, :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1969, p.5.。18

    海交史研究 2022年1期2022-05-20

  • 清代涉琉中央機構考述
    動的重要內容。在琉球向明、清朝貢的過程中,琉球使團須先前往福州,然后北上前往北京朝見皇帝并完成朝貢活動。琉球使節在北京受到了隆重招待,清政府對琉球朝貢極為重視,中央各機構相互配合,對琉球使節的衣食住行以及禮儀活動均有妥善安排,體現了清政府“懷柔遠人”“厚往薄來”的外交理念,也是中琉關系良好發展的體現。關鍵詞:琉球;朝貢貿易;清朝中央機構明、清兩代琉球定期向中國進貢,或不定期以謝恩、慶賀等形式,向中國進獻方物,而明、清皇帝則對琉球國王、貢使、隨從等進行賞賜。

    學習與科普 2022年9期2022-02-22

  • “萬國津梁”琉球變身記
    ”與之相應的是,琉球獨立的聲音又在近期見諸日本國內外互聯網上。在1879年被日本強占為“沖繩縣”前,琉球群島上曾有一個可考歷史約800年的獨立國家—琉球王國。從1372年向中國朝貢開始,琉球在此后的500多年里一直是明清兩朝的藩屬國,并一度因海貿昌盛而被譽為“萬國津梁”。如今沖繩那霸市里隨處可見的石敢當、石獅子,琉球人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與福州頗為相近的飲食習慣等,無不昭示著中國曾經對琉球的影響。琉球國的衰落,與中日兩國近代的國力和外交策略變換不無關系

    看世界 2022年3期2022-02-19

  • 明清鼎革之際琉球對外邦交在南明與清之間的艱難抉擇
    祖之命,渡海招諭琉球國。同年,琉球國中山王察度派遣其弟泰期到大明,奉表稱臣,與明朝建立了宗屬關系,此后琉球“國王嗣立,皆請命冊封”[1]卷105,朝貢二·琉球國。朝貢冊封體制穩定了琉球與明朝之間的交往。有明一代,中國向琉球遣使二十余次,而琉球向大明朝貢三百余次,《明史》中以“后兩京繼沒,唐王立于福建,猶遣使奉貢。其虔事天朝,為外藩最云”[2]卷223,528為評價,可見琉球對大明的重視程度。但是這種交往并非一帆風順,17世紀初琉球遭到日本薩摩藩侵略,17世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6期2022-02-17

  • 《中山傳信錄》版本與價值考述*
    00081)古代琉球地處太平洋,位于今日本西南部沖繩一帶。琉球,“《隋書》《宋史》皆曰‘琉球’,《元史》則曰‘瑠求’”。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遣史詔諭琉球,“此琉球通中國之始”。明朝與琉球正式建立了藩屬關系,琉球成為了與明清政府往來最為頻繁的藩國之一。明清兩朝五百年間(公元1372—1866年),中央朝廷共遣赴琉球冊使24次,正副冊使44位[1]。冊使多留有使錄和志略,包括張學禮《中山紀錄略》、汪楫《中山沿革志》、徐葆光《中山傳信錄》等,這些藩

    圖書館學刊 2022年3期2022-02-17

  • 美國海軍佩里艦隊在琉球所涉刑事案件研究*
    美國海軍艦隊到訪琉球的年代。1853年7月8日,美國海軍準將馬休·卡爾布萊斯·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艦隊進入日本江戶灣,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開國,這即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黑船來襲”。而5月26日,佩里艦隊在前往日本途中先于琉球那霸港靠岸,在當地進行補給。自此算起,佩里艦隊先后五次到訪琉球。(1)佩里艦隊五次到訪琉球的時間分別為1853年5月26日、1853年6月23日、1853年7月25日、1854年1月21日、1854年7

    蘇州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11-30

  • 明代琉球中介貿易對東亞經貿活動的影響
    73165)引言琉球(沖繩)位于中國南海和東海的連接處,面向華南和日本的九州[1]。琉球介于日本與中國臺灣之間,四面環海多優良港灣,具有無與倫比的天然海上貿易優勢。琉球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向明朝上表,貢方物,成為中國朝貢體系中的一員之后,便通過明政府的人力物力扶持,大力發展海上交通運輸業,開始在東亞經貿活動中嶄露頭角,而明朝此時所實行的海禁政策為琉球在東亞貿易活動的擴大提供了機遇。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開始實行至隆慶元年(1567年)廢止的海禁政

    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5期2021-11-28

  • 清代冊封琉球使與士大夫相關交游詩文考論
    位正、副使臣往封琉球。他們分別是:康熙二年(1663)張學禮、王垓,康熙二十二年(1683)汪楫、林麟焻,康熙五十八年(1719)海寶、徐葆光,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嘉慶五年(1800)趙文楷、李鼎元,嘉慶十三年(1808)齊鯤、費錫章,道光十八年(1838)林鴻年、高人鑒,同治五年(1866)趙新、于光甲。眾所周知,明朝冊封琉球使的選派,例在位列七品的行人司行人或各科給事中選擇。而入清后,汪楫遂成了第一個以翰林院詞臣的身份受命往封琉球者。此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7-19

  • 琉球教育研究中的“官生”研究
    :本人在對國內“琉球教育”研究進行分期之后,對“琉球教育”中的“官生”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對“官生”這一類進行具體研究。關鍵詞:琉球教育;官生以“琉球教育”為主題在知網上進行搜索,結果共有101篇論文,其中,“官生”類共10篇論文。通過整理“官生”類中的論文,我們可以大致將其細分為以下七類:“封貢體制”2篇、“第四批官生”1篇、“東國興詩”1篇、“中國教育”3篇、“琉球動因”1篇、“勤學生”1篇、“國際教育”1篇。從數量上看,其中數量較多的兩類分別為“封

    錦繡·中旬刊 2021年7期2021-07-17

  • 中國琉球方言研究現狀
    李娜在研究琉球的語言時,有的學者使用琉球語,而有的則使用琉球方言。外間守善在《沖縄の言葉》一文中提到“語”這個結尾詞都是基于國家這一背景使用的,但在之后的闡述中又用了“沖繩語”這個說法,但事實上并沒有“沖繩國”。這種前后矛盾,引起了我的深思。很顯然“琉球語”和“琉球方言”的概念不同。于是以“琉球方言”為主題關鍵詞在知網上進行了搜索。以“琉球方言”為主題搜索下的知網文獻共有51篇。最早的論文是2000年的《對《日本琉球的中國語課本〈廣應官話〉》一文的一點商榷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6-28

  • 中國琉球語研究現狀
    9年,中山國統一琉球之后便正式宣布建立琉球王國。王族姓氏沿用了明朝所賜的“尚”姓,并一直保持向中國進行朝貢。明朝皇帝讓一批善于造船駕船的福建居民前往琉球定居,這些居民建立了自己的村落——“唐營”,也就是現在的久米村。同時,中山國國王被明政府冊封為琉球王。明亡后,琉球繼續向清政府朝貢。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冊封,從此琉球使用清朝年號,向清朝納貢,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其官方正式文字也都是漢文。1609年,日本德川幕府垂涎于琉球王國的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2021-05-14

  • 中琉歷史關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謝忱 謝必震琉球古國早已不復存在,然而中琉歷史關系的研究卻延綿不絕,近年來還呈現出盛極一時的情景。由于歷史上留存卷帙浩繁的琉球史料,研究中琉關系的歷史,涉及到中日釣魚島的爭端、琉球獨立的問題、古代中國造船航海的歷史、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中外移民、文化交流諸多的方面。由此可見,中琉歷史關系的研究有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一早在清末,中國學者就開始注重琉球歷史的研究及檔案資料的收集。1891年,清人王錫琪編纂了《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叢書收有冊封琉球的使

    海交史研究 2020年1期2020-12-02

  • 乾隆年間《奉使琉球圖卷》探析*
    鶴年繪制了《奉使琉球圖卷》,全圖有二十幅,描繪了冊封琉球航海往返的全過程。圖長1256公分,高32.5公分,現收藏在沖繩縣立博物館?!斗钍?span class="hl">琉球圖卷》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幅完整描繪中國對周邊國家冊封圖畫,使我們看到與文字描述相對應而又不能替代的歷史場景,為我們了解古代中國對外關系中許多重要的細節提供了真實生動的畫面,彌足珍貴。本文擬對畫卷的二十幅圖畫,一一解析,以探討其深刻的歷史內涵和價值。1.福州登舟(圖1)向來冊封琉球,去以夏至,乘西南風,歸以冬至,乘東

    海交史研究 2020年3期2020-10-29

  • 明清時期中國與琉球關系簡析
    、與中國交往前的琉球概況琉球是位于中國東南海外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亡國于1879年。因領土頗似臥龍盤踞大海之中,故《隋書》以“流虬”為其命名。傳至唐宋之際,國內皆稱流求。直至明太祖洪武五年,方正式使用“琉球”一名。關于琉球建國,在史書《中山世譜》卷一中有載,“蓋我國開辟之初,海浪泛濫,不足局處。時有一男一女生于大荒際。男名志人久禮,女名阿摩彌姑?!彼麄冇袃赡兴呐?,長男即天孫氏,傳國一萬七千八百零二年后,舜天王即位,時間大約在宋孝宗淳熙年間。琉球王國都城

    泰山學院學報 2020年2期2020-01-09

  • 三次“琉球處分”與近代以來琉球主權歸屬問題研究
    府1872年設置琉球藩①關于“琉球”和“沖繩”的使用。琉球(英文為 Ryukyu)是中國人用來指琉球王國的版圖、文化圈時的用語。沖繩(英文為Okinawa)是日本對琉球群島的稱呼,1879年“琉球處分”以后,日本在琉球群島設置沖繩縣。美國政府使用“琉球群島”這一概念稱謂包括奄美大島在內的整個西南群島地域。1951 年7 月,日本政府曾向美國政府提出,奄美大島本來不包括在“琉球群島”的范圍內,要求在對日和約中以“西南諸島”代替“琉球群島”的稱謂。美國政府為了

    日本研究 2019年4期2019-12-23

  • 蔡璋與琉球革命同志會
    00006)關于琉球革命同志會,近年來已引起學術界的關注,海峽兩岸的學者做了初步研究。中國大陸的研究文章主要有:石源華的《論戰后琉球獨立運動及琉球歸屬問題》[注]第五次中華民國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參會論文,浙江溪口,2006年7月。,侯中軍的《困中求變:1940年代國民政府圍繞琉球問題的論爭與實踐》[注]《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黃俊凌的《遷臺后國民黨當局在琉球問題上的政策演變——兼論琉球對中日釣魚島主權歸屬的影響》。[注]《臺灣研究集刊》2013年第

    安徽史學 2019年3期2019-12-17

  • 明代琉球“偽使臣”事件與琉朝關系探析
    界對中琉關系史及琉球王國史研究的不斷升溫,琉球王國與其周邊國家的關系研究也引發關注。中國臺灣學者徐玉虎的論文《明代琉球朝鮮兩王國關系之研究》[1],可謂學界對于琉球和朝鮮關系研究的開山之作。該文基于大量明代琉、朝兩國之間交往的咨文,對兩國的關系作出了詳盡梳理。臺灣學者沈玉慧的《明代朝鮮、琉球兩國于北京之交流——以致贈咨文為例》[2]、大陸學者楊雨蕾的論文《朝貢體制的另一面:朝鮮與琉球使臣在北京的交往》[3]則重點闡述了明代琉球與朝鮮使臣在北京的往來史事。韓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04-26

  • 琉球史話五百年
    朝貢體系下的小國琉球本是中國東南海中一個“至小至貧”的小國。清代外交官何如璋說,“琉球國為中國洋面一小島,地勢狹小,物產澆薄”,李鴻章則稱之為“寥寥荒島”。唐宋以來,因為海道遠險,國家弱小,琉球在中原皇帝的眼中,一直都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中華帝國周圍諸國大都被納入朝貢體系,只有琉球被排除在外。但是朱元璋卻獨具慧眼,發現了這個小國的價值。雖然急于以八方來朝來強化其統治的合法性,但是朱元璋生性多疑,在招徠“外國”的同時又對他們深懷戒懼之心。因為中華文化圈的很

    同舟共進 2019年12期2019-03-02

  • 《說略》與日本強占琉球 ——基于外交“說理”的比較與反思
    便是“公理”層面琉球的歸屬問題,這場辯論既是清琉日三國自1879年日本變琉球藩為沖繩縣以來說理成分最多且最詳細的一次,也是學界所言之“球案”發展過程的重要一步。從涉及“球案”研究的方面來說,學界目前成果豐碩,①關于“球案”的起因、清日談判的過程、“球案”懸而未決[1]的原因諸方面都有所體現。但從雙方照會即從外交辭令的角度對日本占領琉球的強制性與侵略性的研究較為少見,而《說略》作為日本對琉球歸屬問題闡述最詳細的外交文書,一直以來雖在史家的各種論著中有所提及,

    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2-20

  • 薩琉之役對中琉日關系的影響*
    爭,薩摩藩在入侵琉球后要求其派遣使節向幕府朝賀、謝恩。日本幕府與薩摩藩為了盤剝中琉貿易的利潤,在對琉球實行監控的同時讓其繼續維持與中國的宗藩關系,從此琉球處于中、日兩屬的境地。薩琉之役不僅改變了琉球王國獨立自主的地位,還對以中國為中心的宗藩體制提出挑戰,對東亞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明朝對薩摩藩入侵琉球的反應薩摩藩入侵琉球后,琉球王舅毛鳳儀、長史金應魁等赴明報告倭情,要求延緩貢期。明朝始知琉球遭到入侵,尚寧王被俘的消息,明廷接報后,賞賜琉球使節金織彩緞,要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8年3期2018-02-12

  • 從《條款官話》看晚清時期的琉球外交
    25000)*《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影印的那霸市歷史博物館所藏同治五年(1866)寫本《條款官話》為諸多琉球“官話”之一,該書以中琉兩國官員的對話為內容,通過問答形式反映了清末琉球的外交活動。復旦大學王振忠教授談及此書時曾推測:“對于擬定的中國人之設問,琉球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預先想好了種種說辭,目的只有一個——掩飾日琉關系的真相,維持與中國的朝貢貿易,藉以繼續獲得自身的利益?!盵1]據此可知《條款官話》很可能是琉球官方層面編纂的,用以應對中國使臣的應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2018-02-11

  • 日本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及其隱蔽政策探析
    陽471023)琉球,地處我國東南,自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式成為我國藩屬,不但年年入貢,世世來朝,并且遣送官生,進獻方物,執禮甚恭。自嘉靖以后,明朝國勢衰微,而日本對于琉球也漸生覬覦之心,常存吞并之意。1609年,薩摩島津氏派兵三千,攻入琉球,國王尚寧被俘,兩年以后,國王尚寧獲得釋放,回歸故國。自此,琉球歷史進入了所謂的“兩屬時代”,表面上是中國藩屬,卻暗中受薩摩鉗制,淪為其剝削壓榨的對象,薩摩藩強迫琉球恢復與明清兩朝的朝貢貿易,均是在隱瞞中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2期2018-01-15

  • 地圖上的這個地方,不應叫“沖繩”而是叫琉球
    已習慣性稱呼的“琉球群島”變為“沖繩”或“日本沖繩”。這樣的叫法并不準確,而是日本的誤導。美國亦曾強調不對琉球群島的主權做界定。眾所周知,直到19世紀70年代末琉球群島仍是獨立的,以后才被日本強占。而美國長期不承認日本對琉球的所謂主權,也不使用日本人給起的“沖繩”名字。1943年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曾兩次提出將琉球交給中國,但未獲正面回應,此事遂寢。二戰結束之后,琉球群島在美國的管理之下,直到1971年美國和日本才簽署了《關于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將

    鐵軍 2017年11期2017-11-29

  • 東亞視野下明代朝鮮與琉球的交往
    視野下明代朝鮮與琉球的交往李明澤(東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吉林 長春130024)明代以來,琉球通過與明王朝的朝貢往來,航海技術不斷提高,同時由于明初的海禁政策,使其依靠中介貿易往來于東亞諸國,為琉球與朝鮮的交往提供了契機。兩國的交往以1524年為界可分為兩個階段,其交往方式、頻次及深度均有差異,差異形成的原因與明中后期放松海禁及日琉關系密切相關。值得關注的是,受華夷觀的影響,朝鮮對待琉球時的大國心態同以明為中心的華夷秩序產生矛盾,但朝鮮通過靈活的變通

    三明學院學報 2017年1期2017-04-12

  • 琉球地位的變遷及其復雜性
    修 斌琉球地位的變遷及其復雜性修 斌(中國海洋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近年來琉球研究持續升溫,漸漸成為學界、輿論場探討的話題。但是對琉球群島、琉球王國地位問題的探討還有待深入。超越單邊和雙邊的視角,在東亞區域的背景下考察琉球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性質和地位,辨析古代琉球、近世琉球、近現代琉球的“國家”和“區域”的特性及其復雜性,可以理清中、琉、日之間的歷史淵源和相互關系。琉球地位;全球視野;中琉關系;封貢體制一、前言學界對琉球問題的研

    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3-06

  • 琉球王國
    (明洪武五年),琉球中山王察度遣使來華,琉球正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此后500多年,中國與琉球始終保持著宗藩關系。日本之于琉球毫無合法性可言。日本政府有什么資格跟我們談琉球的疆界,談東海、釣魚群島的歸屬呢?琉球的記載最早出見于《隋書·東夷傳·琉求國》,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因到琉求國?!碑敃r寫作“琉求”。據清順治七年(1650年)琉球人用漢語自撰的第一部國史《中山世鑒》載:“當初,未(有)琉球之名。

    海峽攝影時報 2016年8期2016-05-14

  • 琉球往事
    陳仲丹琉球曾經是中日之間一個不大的島國,今天它已歸屬日本,成為日本的沖繩縣。它與中國隔海相望,在歷史上與中國的民間習俗極為相似,并與中國確立過藩屬關系,長期向中國朝貢。在留存至今的古琉球“萬國津梁鐘”上,刻著這樣幾行漢字:“琉球國者,南海勝地也。鐘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涌出之蓬萊島也。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異產至寶充滿十方剎?!薄叭f國津梁”指的是琉球有優越的地緣優勢,位于幾個國家之間,長時期一直保持著與中國、日本、朝鮮的貿易往來。那

    唯實 2016年8期2016-05-14

  • 明代中琉關系史研究述評
    00)明代中國、琉球同處東亞近鄰,自洪武五年始,雙方建立起友好邦交關系,并逐步得到發展。與此同時,雙方關系先后遭遇日本、西方勢力等外力的沖擊,從而呈現出復雜多變之特點。關于與此相關的研究,涉及各個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未被重視或解決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明代;中國;琉球;關系琉球王國是位于中國東海與太平洋之間的一個群島國家,釣魚群島不屬于琉球群島范圍之內。琉球雖然國土狹小,偏處一隅,但其在歷史上卻占有重要地位。關于明代中國與琉球關系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5年3期2015-12-17

  • 琉球的民俗文化
    福建一直都是通往琉球的唯一口岸。民俗文化通過“冊封琉球使團,入閩琉球進貢使團,閩人三十六姓,在華琉球留學生和飄風難民”等途徑傳入琉球,并在琉球得到廣泛傳播發展,促進了琉球社會的開化。(一)節日節慶琉球的歲時節慶有元旦、人日(元月七日)、元宵(元月十五日)、花朝(二月十五日)、踏青(三月三日)、清明、佛誕(四月初八)、端午(五月初五)、中元(七月十五日)、中秋、重陽、冬至、小年(臘月二十四送灶)、除夕等[1]。這些節日中以元旦、清明、端午為重?!霸睘?span class="hl">琉球

    黑龍江史志 2015年13期2015-12-07

  • 湖南發現釣魚島屬中國鐵證:明代已屬中國版圖
    外發現了一本《使琉球錄》的書籍,此書為明朝陳侃所著,是民國26年(1937年)商務印書館根據國立北平圖書館館藏善本—明嘉靖刻本影印。文物專家根據書中記載的大量文字證明:釣魚島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而日本所稱最早發現釣魚島,是日本吞并琉球后的1884年,相距1534年明朝琉球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已落后了350年。endprint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6期2015-07-06

  • 悲憤琉球
    0本書是一部填補琉球史研究空白的史學專著,對琉球發展、覆滅、災難和抗爭的歷史進行分類考察,用豐富的史料肯定了千百年來琉球與中國同根同源的血脈聯系,揭露了美日對琉球犯下的暴行,揭穿了日本將這片土地更名為沖繩、并編造琉球屬于日本的偽史面目,記錄了琉球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行為,以此鞭策、警醒國人。

    全國新書目 2015年4期2015-05-11

  • 論晚清在琉球事件中的延宕外交
    000)論晚清在琉球事件中的延宕外交王宗運(商洛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陜西商洛726000)19世紀70年代,明治維新后的日本開始了吞并琉球的計劃,正在為伊犁問題與俄國交涉的清政府,由于自身實力偏弱等因素,欲保全自己的宗主國地位,故推出了延宕外交,以期等待時機予以解決。但由于此后清政府周邊問題不斷,無暇顧及琉球問題,日本最終吞并琉球,這一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日本向外擴張的野心,同時讓晚清政府對日本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也是中國宗主權開始喪失的標志。清政府;琉球

    商洛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4-11

  • 明代琉球王國與東亞國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間
    心的東亞世界里,琉球王國自始至終以睦鄰友好甚至是謙卑的姿態、小心謹慎地與明朝、朝鮮、日本這幾個近鄰國家保持著政治經濟往來,不斷擴大自身的生存發展空間。一方面,積極加入明朝為中心的冊封朝貢體系,尋求政治庇護和經濟利益,另一方面,與日本、朝鮮和平相處,互通商貿,獲取最大利益。處于以明朝為中心的朝貢體系中,琉球的國家利益始終與宗主國明朝的國家興衰相連。在明末國家勢力衰退之時,日本薩摩藩島津氏于1609年入侵琉球,體現出其試圖構建東亞日本式“華夷秩序”的野心。關鍵

    古代文明 2014年3期2014-08-07

  • 明代琉球王國與東亞國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間
    亞歷史文化】明代琉球王國與東亞國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間易 紅15世紀至17世紀初在以明朝居于支配中心的東亞世界里,琉球王國自始至終以睦鄰友好甚至是謙卑的姿態、小心謹慎地與明朝、朝鮮、日本這幾個近鄰國家保持著政治經濟往來,不斷擴大自身的生存發展空間。一方面,積極加入明朝為中心的冊封朝貢體系,尋求政治庇護和經濟利益,另一方面,與日本、朝鮮和平相處,互通商貿,獲取最大利益。處于以明朝為中心的朝貢體系中,琉球的國家利益始終與宗主國明朝的國家興衰相連。在明末國家勢力衰

    古代文明 2014年3期2014-08-07

  • 琉球問題并未了結
    056012)論琉球問題并未了結劉心長(邯鄲市政協,河北 邯鄲 056012)琉球問題是一個并未了結的歷史懸案。這個懸案關系著釣魚島主權的歸屬問題,關系著二戰成果的維護問題,關系著東亞地區的安全穩定問題。琉球問題搞清了,解決了,釣魚島主權的歸屬問題也就不辨自明了。歷史上的琉球問題首先是日本挑起的。通過對日本“阻貢”和“廢藩置縣”以及清政府據理抗爭的史實的考察研究,論述了琉球問題形成歷史懸案的深層原因,提出了解決琉球問題的思路看法。要在分清在琉球問題上的是非

    邯鄲學院學報 2014年1期2014-04-08

  • 日本多次在琉球制造血案
    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事實上,琉球在晚清時被日本強行割占,且一直沒有得到任何法律的承認。為鎮壓琉球人民的獨立斗爭,日本使用的手段極其殘酷,流血事件屢屢發生。前仆后繼的琉球志士琉球人不愿對日本屈服,數百年來即如是。明神宗萬歷三十七年(1609),日本第一次侵犯琉球時,曾在明南京國子監讀書、時任琉球王國要職的鄭迵,便因反抗日軍(薩摩蕃軍隊)被處下油鍋的慘刑。清光緒五年(1879),琉球國王尚泰被日軍擄往東京,琉球王國滅亡。次年(188

    共產黨員(遼寧) 2013年12期2013-12-28

  • 琉球是怎樣陷落的
    做了“亡國奴”的琉球耳目官毛精長等3人,他們在國王尚泰被日本人擄走后,歷經千辛萬苦前來母邦求援,以“盡逐日兵出境”,但在他們的痛苦哀號聲中,他們的母邦卻無能為力,事后只能發給他們300兩銀子作為川資,讓他們設法自行回去。求助無望下,琉球國使者林世功悲憤自戕,希望以死來喚起母國的關注。林世功曾留下一份“以死乞師”的請愿書,情極可憐:“琉球國陳情通事林世功謹稟,為一死泣請天恩,迅賜救亡存國,以全臣節事。竊功因主辱國亡,已于客歲九月,隨同前往進貢正使耳目官毛精長

    讀書文摘 2013年2期2013-03-27

  • 清琉封貢關系的確立及其影響因素探析*
    一段曲折的過程。琉球因東亞局勢的變化特別是中國的朝代更迭而一度徘徊不定,但最終被納入清王朝的封貢體制當中。清琉封貢關系的確立伴隨著各方勢力的博弈。在此過程中,琉球基于現實主義的考量,選擇了最具實力的能夠保障琉球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清王朝為靠山,依靠清王朝主導的封貢體制維系國家的存續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琉球這一選擇的內在動因是“實力主義”,此外還來自數百年來中琉封貢關系的歷史積淀和價值認同,來自琉球自身“空道的性格”以及主導琉球海上貿易的海商集團的現實利益訴求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4期2013-01-22

  • 二戰后中國曾嘗試收復琉球 美產生獨占念頭
    球時報綜合報道】琉球群島位于太平洋上、東海之中,自東北向西南蜿蜒橫列在日本九州鹿兒島與臺灣島之間。歷史上,中國明清政府與琉球保持著宗藩關系,但到了19世紀70年代,奉行對外擴張政策的日本出兵琉球,于1879年將其變為沖繩縣。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后,對于這塊與中國淵源頗深的土地,中國國內發出收回琉球的強烈呼聲,只可惜因各種原因未能實現。美國產生獨占念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琉球群島約有70萬人口,彈丸島嶼,星羅棋布,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42年,美國輿論界有

    環球時報 2012-09-062012-09-06

  • 釣魚島屬中國歷史記載鑿鑿 《使琉球錄》中有記述
    記載鑿鑿,從明朝琉球冊封使陳侃以及后來的蕭崇業等著的《使琉球錄》中都可以找到根據。中國明代冊封使陳侃,是最早講述中琉海上自然疆界的人。1534年,陳侃上呈的 《使琉球錄》 中,這樣記載了其出使航程:“四月十八日,舟先發于南臺,二十六日,余等啟行。三司諸君送至南臺。五月朔,余等至廣石,大舟亦始至。九日,隱隱見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風甚迅,舟行如飛;然順流而下,亦不甚動。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一晝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矣

    共產黨員(遼寧) 2012年20期2012-08-11

  • 1609年薩琉之役原因探析
    可的情況下,出兵琉球,即日琉歷史上的重要的一個轉折點——薩琉之役。關于薩摩藩在1609年何以入侵琉球,其目的何在,日本學界的看法因人而異。大城立裕在《沖繩歷史散步》一書中認為,薩摩入侵琉球的真正原因一是基于確保并發展對明貿易的意志和欲望;二是借助日本戰國之余勢,與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具有共同的性質。宮城榮昌則認為薩摩侵略琉球的目的是在于支配異國的事實,向諸國大名夸耀薩摩的權威,并壟斷對明貿易利益。比嘉春潮則強調薩摩入琉的主要目標是奪取中國貿易的權利。(1)薩摩

    黑龍江史志 2011年21期2011-08-15

  • 清代中琉關系概述
    266100)琉球是中國東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在明初與中國建立了藩屬關系,開始了雙方的友好往來。到了清代,隨著政權的穩固、經濟的發展,以及清政府對外實行睦鄰友好的政策,中琉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本文試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對清代的中琉關系進行概括闡述。清代;中琉關系1.清代中琉封貢關系概述琉球位于日本九州與中國臺灣之間的海域,南北長達600海里,有大小島嶼約50多個,總面積約2000多平方千米,其重要都市是沖繩島上的那霸,距離那霸2公里的首里為琉球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 2011年1期2011-08-15

  • 琉球問題看李鴻章的海防思想
    高 暢一 琉球問題之緣起琉球群島,北與日本列島相連,南與中國臺灣相接,西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琉球與中國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交往,從明朝開始正式的宗屬關系就已確定。1372年朱元璋派楊載出使琉球,隨后中山王察度便開始向明稱臣。此后琉球每年或者隔年便會派使者前往中國朝貢,明清兩代也都多次派冊封使前往琉球冊封琉球國王。然而地理上的接近,使琉球不可避免的也和日本有所交往。1609年,日本的島津家久更是帶兵侵入琉球,將琉球置于薩摩藩下。但由于日本想通過琉球和中國進行貿

    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1年10期2011-04-07

  • 琉球而興嘆
    人不禁把目光投向琉球群島,投向歷史上的琉球王國。琉球群島位于日本九州島與中國臺灣島之間,從東北向西南呈弧形分布著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蜿蜒達1000多公里。它就像一排籬笆一樣將西側的中國東海與東側的太平洋隔開。12世紀琉球群島上出現了中山、山南、山北三國。公元1372年,明朝政府分別冊封了琉球三國國王,三國向明朝稱臣,成為明朝藩屬。幾年之后,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建立起統一的琉球王國,仍向中國朝貢。明朝皇帝還曾贈送閩南人的三十六

    世界知識 2010年21期2010-11-08

  • 琉球復國運動的歷史回顧*
    266100)琉球復國運動的歷史回顧*修 斌 常 飛(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青島 266100)琉球復國運動是琉球群島的人民擺脫和反抗外來侵略、壓迫、控制,爭取獨立的運動。從琉球歷史的發展來看,1609年“薩摩入侵”、1870年代的“琉球處分”、1940年代的戰后“琉球處置”、1970年代的“沖繩返還”是琉球與日本關系的重要轉折點,也是琉球歷史發展的重要環節。在以上各個歷史時期,琉球人民都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從長遠看,琉球依然作為一個問題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4期2010-08-15

  • 汪楫使琉球及其著述論略*
    0092)汪楫使琉球及其著述論略*方 亮1,方 媛2(1.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社會科學系,江蘇揚州225127;2.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200092)歷史上的琉球是中國東海中的島國,明清兩代,中琉之間形成一種固定的封貢關系。清康熙年間,汪楫充冊封琉球正使,率團冊封琉球國王,為中琉友好關系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通過對汪楫使團冊封琉球的史實加以考述及對汪楫撰寫的“使錄”著述的評析,可以了解清初中琉關系的概貌。汪楫;琉球;著述;中琉關系汪楫 (1636-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2期2010-08-15

  • 琉球王國是怎樣變為日本沖繩的
    太祖洪武五年),琉球三國明確表示向明廷稱臣,正式成為明朝的藩屬。幾年之后,中山國滅了其他兩國完成統一,中山國國王被明廷冊封為琉球王,成立了歷史上的琉球國。1879年,日本增派了450名軍人和160名警察,鎮壓了琉球藩王,并將王室強行遷移到東京。琉球國從此變成日本政府直轄下的沖繩縣。日本看上了中國的藩屬國琉球王國據《古春風樓瑣記》記載,琉球國位于福建以東的海上,《隋書》中稱為“流求”,《元史》中寫作“瑠求”。據說該島被波濤洶涌的大海包圍著,最初有一對夫婦住在

    百家講壇 2008年18期2008-09-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