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力

  • 肌皮神經損傷后屈肘肌力與針極肌電圖指標的相關性
    海 200040肌力檢查是能直觀了解肌肉骨骼系統和神經系統病損情況的常規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徒手肌力評定(manual muscle test,MMT),最早由美國LOVETT 教授提出[1]。MMT 自創立以來,因操作簡便、快捷在國內外各相關學科獲得廣泛沿用,目前仍是臨床醫學和法醫臨床鑒定實踐中最普遍采用的肌力評價方法。然而,該方法對檢查者的經驗以及受試者的配合程度要求較高,不同檢查者對同一受試者的結果很可能存在差異,難以客觀、準確地反映被檢查者的

    法醫學雜志 2023年2期2023-07-06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12個月大腿肌肉等速肌力特征
    個月大腿肌肉等速肌力特征時會娟1,2張東霞2任爽2梁子軒2李翰君1黃紅拾2,?敖英芳2,?1.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北京 100084; 2.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 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 運動醫學關節傷病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191; ?通信作者, E-mail: huanghs@bjmu.edu.cn (黃紅拾), aoyingfang@163.com (敖英芳)為了分析前交叉韌帶(ACL)重建術后 12 個月患者的大腿肌肉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等速技術在功能性踝關節不穩患者肌力評估和肌力訓練中的應用進展
    。等速技術是等速肌力測試和等速肌力訓練技術的簡稱,在評估肌肉功能和肌肉力量訓練過程中具有客觀性、安全性和重復性好等優勢[7]。根據等速肌力評估結果,FAI患者踝關節周圍肌力較健康人下降[8-9],同時等速肌力訓練也被證實在改善FAI患者踝關節周圍肌力和殘留癥狀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10-11]。本文就等速技術在FAI患者肌力評估和肌力訓練中的應用進展綜述如下。1 FAI概述1.1 FAI的定義FAI是指在日常生活和體育活動中由神經肌肉控制功能下降引起的踝關節

    中醫正骨 2023年1期2023-04-06

  • 腰椎術后硬膜外血腫致下肢癱瘓1例
    雙下肢活動良好,肌力、肌張力正常。術后3 d患者感覺左下肢疼痛、無力,左小腿外側及左足麻木。查體:左側股四頭肌肌力Ⅲ級,脛前肌、腓骨長短肌、足拇長伸肌、足趾長伸肌肌力Ⅰ級,其余肌力正常。行腰椎MRI檢查顯示手術區域液性包塊壓迫硬膜囊。結合患者癥狀,高度懷疑腰椎新發硬膜外血腫。在全身麻醉下行急診手術,術中可見硬膜及神經根背側大量血凝塊,清除血腫約150 ml后見硬膜隆起。術后給予激素、脫水、營養神經等藥物治療,左下肢肌力逐漸恢復。4周后左下肢疼痛、麻木明顯減

    臨床骨科雜志 2022年3期2022-11-24

  • 非特異性頸痛患者肌力評定方法的研究進展
    非特異性頸痛。而肌力改變與頸痛密切相關[3],目前臨床常用的幾種肌力評定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如解剖定位不精準、臨床運用局限、性價比低、難以精確量化等,因此尋求一種高效、經濟、可定量的肌力評定新方法迫在眉睫[4],本文將圍繞非特異性頸痛的病因及肌力評定意義、肌力評定方法進行回顧及討論,現綜述如下。1 非特異性頸痛的病因及肌力評定意義頸部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癥狀[5],而非特異性頸痛是指既找不到確切組織結構病理改變,又無法明確病因的頸肩背痛。關于其發病原因的探討,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22年1期2022-09-27

  • 老年人不可缺少肌力訓練
    運動生理學表明:肌力是保持老年人獨立生活的重要因素,肌力訓練對老年人健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肌力鍛煉能保證老人生活質量肌力訓練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肌力減弱會增加老年人從事各種日常生活的難度,如上肢肌力減弱會影響進食、洗澡和穿衣能力;下肢肌力減弱則會影響出行走路、做飯、搞家務、購物等。肌力訓練還可有效地防止老人跌倒。跌倒是高齡老年人骨折的原因之一,上下肢的肌力減弱是造成跌倒的主要原因。實踐證明,長期進行肌力訓練的老人很少發生跌倒,肌力增加可提高老人的平衡能力

    新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01

  • 功能性訓練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下肢肌力的影響
    伸肌群與屈膝肌群肌力平衡的實際效果。方法:前期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并對相關專家進行訪談,確定研究方向,應用等速肌力測試方法,選取10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膝關節等速向心肌力測試,制定為期8周的下肢功能性訓練方案,實驗前后數據獲取采用重復測量,組內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前后測試數據。結果:8周下肢功能性訓練后:1)左右側促使膝關節屈的肌群,在肌力方面有顯著性提高(P關鍵詞:古典式摔跤;功能性訓練;膝關節;肌力中圖分類號:G886.2

    山東體育科技 2021年3期2021-09-13

  • 功能性訓練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下肢肌力的影響
    伸肌群與屈膝肌群肌力平衡的實際效果。方法:前期通過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并對相關專家進行訪談,確定研究方向,應用等速肌力測試方法,選取10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膝關節等速向心肌力測試,制定為期8周的下肢功能性訓練方案,實驗前后數據獲取采用重復測量,組內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前后測試數據。結果:8周下肢功能性訓練后:1)左右側促使膝關節屈的肌群,在肌力方面有顯著性提高(P關鍵詞:古典式摔跤;功能性訓練;膝關節;肌力中圖分類號:G886.2

    山東體育科技 2021年3期2021-09-13

  • 早期盆底康復治療在女性盆底功能恢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其盆底肌肉綜合肌力分級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結果對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實驗組子宮脫垂POP-Q 評分好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隨訪6個月后盆底功能障礙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組數據結果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 針對女性產后實施早期盆底康復治療,有助于其盆底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陰道緊縮度和盆底肌肉綜合肌力,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整體應用價值較高?!娟P鍵詞】早期盆底康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3期2021-09-10

  • 早期規范化康復訓練對ICU獲得性肌無力患者免疫功能及肌力恢復的護理干預效果
    練對其免疫功能與肌力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我院ICU收治的獲得性肌無力患者92例,采取1:1隨機法分為對照組46例與研究組46例,對照組護理以常規護理為主,研究組護理以早期規范化康復訓練為主,對比護理后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及肌力評分。結果:護理后研究組CD4+與CD8+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關鍵詞:肌力;免疫功能;獲得性肌無力;早期規范化康復訓練【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2021-08-02

  • 老年人肌力減少癥對不良健康結局影響的研究進展*
    研究證實,老年人肌力減少癥對多種不良健康結局有重要的預測作用[2-4]。因此,本文主要就老年人肌力減少癥(Dynapenia)對不良健康結局的影響及干預等進行綜述,以便醫務工作者能更好地評估和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進而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和護理服務,同時也為我國肌力減少癥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奠定基礎。1 肌力減少癥的概述1.1肌力減少癥的提出 肌力減少癥概念的提出源于少肌癥(Sarcopenia)。少肌癥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力量和(或)功能的減退[

    現代醫藥衛生 2021年16期2021-03-27

  • 探討醒腦靜與納洛酮在急診治療意識障礙的療效
    酮;急診;蘇醒;肌力;昏迷狀態【中圖分類號】R9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意識障礙的病因多且復雜,病因會引起意識內容、覺醒狀態、軀體運動功能障礙,發病機制與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被多種因素影響關系密切,阻斷投射功能,進而損害大腦皮質,引起大腦皮質不能處于興奮狀態[1-2]。意識障礙疾病特點包括起病急驟、病情嚴重、病情復雜、病死率高等,病情出現后患者家屬會產生急迫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3期2021-01-04

  • 補中益氣綜合干預對中醫脾虛型ICU獲得性肌無力臨床療效觀察
    數MBI評分)、肌力評分(MRC)、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評分(FAC)、靜脈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機械通氣時間及ICU住院時長。結果 干預前,兩組MBI、MRC、BBS、FAC評分、TNF-α、IL-1β及IL-6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MBI、MRC、BBS、FAC評分均明顯高于本組干預前,但觀察組各項目評分又明顯高于對照組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1期2020-12-16

  • 早期多元化干預策略在預防AECOPD機械通氣患者ICU-AW的臨床應用
    -AW發生情況和肌力評分(MRC-score),患者轉出ICU時生活活動能力(BI)評分,以及兩組平均機械通氣時間、ICU滯留時間和總住院日。結果 干預第3 d、第5 d和第7 d,觀察組ICU-AW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第7 d,觀察組平均MRC-scor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AECOPD;機械通氣;獲得性衰弱;肌力;生活活動能力【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2期2020-12-09

  • 肌肉及穴位刺激在中風伴肱三頭肌肌力下降康復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在中風伴肱三頭肌肌力下降康復治療的應用效果。方法:2012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中風伴有肱三頭肌癱瘓肌力下降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康復方法治療,觀察組在常規康復方法基礎上對肱三頭肌的起點、止點及中間點進行針刺及電刺激。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肌電圖;癱瘓肌群;腧穴;肌力肌電圖已經成為檢測癱瘓、受損肌群肌力的重要檢查方法,肌肉收縮時會產生微弱電流,利用表面肌電圖在待測

    中國社區醫師 2020年1期2020-02-28

  • 老年人下肢肌力測量方法及其研究進展
    〕,從40歲開始肌力以每10年5%的速度退化,65歲以后下肢肌力每年下降1%~2%。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與活動能力和姿勢穩定性密切相關,下肢肌肉力量對維持身體姿勢的穩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肌肉力量薄弱導致人體姿勢不穩,增加老年人發生跌倒的危險系數〔2,4〕。為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保障老年人人身安全,減少老年人因下肢肌力減退而發生跌倒甚至威脅生命安全的事件的發生,臨床研究人員常通過各種訓練方法來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如何評價訓練方案干預后的結局,這就需要下肢肌力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0年20期2020-01-16

  • 肌音信號典型時域、頻域特征與肌力關系研究
    泛應用,因此了解肌力與生物醫學信號特征之間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已有研究者研究了生物醫學信號與肌力之間的關系,其中主要為表面肌電信號(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與肌音信號(mechanomyogram,MMG)。相比于MMG,sEMG研究起步較早,吳小鷹等[5]分析了sEMG的幅值與握力之間的相關性,證明了sEMG幅值隨肌力的增大而線性升高。于在洋等[6]進一步分析了sEMG的復雜度與肌力之間的關系,使用線性模型和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9年11期2020-01-01

  • 屈肘肌力定量檢測及Micro FET2肌力測試儀信度研究
    200032)肌力測定在神經和運動系統損傷與疾病的診斷以及肢體與關節功能的評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法醫臨床學實踐中,肢體肌力水平的差異可直接影響司法鑒定意見,現行人體損傷程度鑒定及傷殘等級評定標準中有關肌肉功能的條款一般均以肌力作為評判指標。目前國際上普遍最常用的肌力評定方法為徒手肌力檢查法(manual muscle test,MMT)。MMT操作簡單,對硬件基本沒有要求,適用于各部位不同肌肉的肌力檢查,但MMT分級粗略,缺乏明確定量界限,對肌力

    中國司法鑒定 2019年6期2019-12-14

  • 腦梗死護理中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的應用及對改善肢體功能的影響
    察組,n=50)肌力改善總有效率、肢體運動功能展開對比。結果:觀察組肌力改善總有效率經評估為98%,高于對照組7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評分較前均有升高,觀察組升高程度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腦梗死;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肌力;肢體運動功能【中圖分類號】R6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7--01腦梗死為臨床腦血管疾病領域多發性病理類型,由急性腦血管循環障礙誘導所致。病發后偏癱為患者最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7期2019-10-21

  • 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后早期盆底肌電值及肌力的影響
    早期盆底肌電值及肌力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8年10月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產檢并分娩的20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剖宮產組(n = 98)和陰道分娩組(n = 102),陰道分娩組根據有無側切分為側切組(n = 53)和無側切組(n = 49)。分別于分娩前、產后6周、產后12周、產后20周,比較剖宮產組與陰道分娩組、側切組和無側切組組間的盆底肌電值和肌力下降情況。 結果 產后6、12、20周,兩組盆底肌

    中國醫藥導報 2019年20期2019-10-09

  • 非特異性腰痛患者核心肌群的力量研究
    異性腰痛患者腰腹肌力、表面肌電與疼痛表現及其相互關系研究,項目編號:SWU1809385。中圖分類號:G8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10-097-011研究依據及意義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在我們生活中存在非常普遍,由于疾病長期困擾著他們,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勞動效率及生活質量顯著降低,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本研究通過對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軀干腰腹肌力研究,希望能在理論層面上,為非特異性腰痛的臨

    拳擊與格斗·下半月 2019年10期2019-09-10

  • 早期運動康復護理對改善腦梗塞偏癱患者肌力和運動功能的價值體會
    運動康復護理對于肌力以及運動功能的臨床影響。方法:將2018年3月~2019年2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68例腦梗塞偏癱患者作為本次研究主體,根據所采取的護康復護理措施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組為34例患者。研究組行早期運動康復護理模式,參照組行常規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有關信息,對比研究組和參照組的肌力恢復情況以及護理前后的運動功能評分。結果:研究組IV級、V級肌力恢復率13例(38.24%)明顯優于參照組3例(8.82%),兩組護理前的運動功能評分并無十分顯著

    中國保健營養 2019年4期2019-09-10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肌力恢復對膝關節功能的影響研究
    交叉韌帶重建術后肌力恢復對膝關節功能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該院行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治療的90例例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術后3個月測量患者肌力,分別應用Lysholm評分標準和Tegner評分評分標準評價患者膝關節功能,將Lysholm評分≥70分的患者設為A組(n=72例),[關鍵詞]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肌力;膝關節功能;運動狀態[中圖分類號] R6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

    中外醫療 2019年15期2019-08-19

  •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偏癱患者肌力恢復的作用分析
    對腦出血偏癱患者肌力恢復的作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腦出血偏癱患者,將其分成兩組,觀察組給予早期康復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肌力恢復效果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肌力恢復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腦出血;偏癱;肌力;肢體功能【中圖分類號】R84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6-185-02腦出血一般是指腦部血管因自身原因發生破裂,是腦卒中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6期2019-08-09

  • 肌內效貼對偏癱型腦癱手功能的影響
    FT)評分及徒手肌力檢查(MMT)評分。結果 兩組患兒治療前UEFT及MMT評分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兒的UEFT及MMT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 且試驗組UEFT評分為(44.80±10.27)分, 高于對照組的(39.27±9.82)分, MMT評分為(4.77±1.55)分, 高于對照組的(3.93±1.60)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肌內效貼;腦性癱瘓;手功能;肌力肌內效貼是一種彈性貼布, 不含

    中國實用醫藥 2019年12期2019-07-01

  • 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服用維生素D對肌力及跌倒風險的影響
    者服用維生素D對肌力及跌倒風險的影響。方法:將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根據是否服用維生素D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未服用維生素D,觀察組服用活性維生素D,對兩組入組前、干預后6個月、12個月的骨密度、肌力及跌倒風險進行觀察。結果:干預后12個月時,觀察組患者骨密度較對照組高(P【關鍵詞】骨質疏松癥;維生素D;肌力;跌倒風險;骨密度【中圖分類號】R3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6期2019-06-27

  • 早期功能鍛煉在預防ICU獲得性肌無力中的應用
    。比較兩組患者的肌力、ICU獲得性肌無力發生率。結果:干預組患者肌力優于對照組,ICU獲得性肌無力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應用早期功能鍛煉有利于提高ICU患者肌力,降低ICU獲得性肌無力發生率?!娟P鍵詞】 早期功能鍛煉;肌力;ICU獲得性肌無力【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206-011 基線資料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學標準,所有處置方法均取得病人及家屬知情同意。選擇2017年1月—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5-09

  • 早期運動康復護理對改善腦梗塞偏癱患者肌力和運動功能的價值體會
    善腦梗死偏癱患者肌力和運動功能的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腦梗塞偏癱患者67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基礎組(普通護理)和分析組(早期運動康復護理)。觀察不同護理方法的臨床價值。結果 兩組患者肌力及運動能力評分比較,分析組比基礎組更為優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早期運動康復護理;腦梗塞;肌力;運動功能【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04..02偏癱作為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9年4期2019-03-20

  • 吸氣肌訓練聯合rTMS改善脊髓損傷患者肌肉和步行功能的效果觀察
    0 m步行時間、肌力分級情況。結果:治療2、4周,觀察組MIP和PIF值均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脊髓損傷 吸氣肌訓練 重復經顱磁刺激 肌力 步行 康復[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on

    中國醫學創新 2019年33期2019-02-10

  • 等速肌力訓練與測試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中的研究進展
    內容提要: 等速肌力測試與等速肌力訓練技術廣泛應用在我國康復醫學領域,且長期以來運用于運動康復醫學及骨關節康復中,目前等速肌力測試與等速肌力訓練技術也廣泛應用于神經科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國內外多篇研究報道均證實了等速肌力測試與等速肌力訓練技術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中效果較顯著,應用等速肌力測試與等速肌力訓練能夠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肌肉功能與活動能力。因此,文章總結了在腦卒中偏癱康復中應用等速肌力測試與等速肌力訓練技術的現狀與優勢。等速肌力測試與等速肌力訓練技術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9年11期2019-01-14

  • 踝關節等速肌力測試在下肢關節損傷中的應用進展
    之一。踝關節周圍肌力對于維持人體平衡、步態及日常運動具有重要意義,是近年來踝關節損傷的研究重點。各種形式的下肢關節損傷均會導致雙側肢體的不對稱性[1],不均衡的肌力分配必然導致動作結構的改變和效率的降低,這也是踝關節和其他肢體部位損傷的重要原因[2]。目前除了踝關節本身的損傷之外,下肢關節損傷對踝關節周圍肌力影響的研究多集中在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跟腱損傷術后,其他類型損傷對踝關節肌力影響的研究很少。在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9年12期2019-01-07

  • 前叉韌帶重建術后的血流量限制訓練
    患者出現股四頭肌肌力下降。盡管一次最大重復負荷(1RM)的60%~80%的阻力訓練是增強股四頭肌肌力的理想選擇,但ACLR 術后通常禁忌高負荷運動。本研究評估了ACLR 術后血流量限制性(BFR)負荷訓練對增強股四頭肌肌力的作用。研究對象為9 名在研究開始至少兩年前接受了ACLR 的患者和9 名健康對照。所有ACLR 組受試者雙下肢的股直肌厚度,股外側肌肌力和伸膝肌力至少有10%的差異。所有參與者都完成了針對手術腿的家庭鍛煉計劃。運動時使用大腿袖帶將BFR

    中國康復 2019年12期2019-01-03

  • 提上瞼肌縮短術治療上瞼下垂的療效分析與臨床研究
    2]。但提上瞼肌肌力低于5 mm的上瞼下垂患者不作為提上瞼下垂縮短術的適應證。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對48例提上瞼肌肌力低于5 mm患者進行提上瞼肌縮短術,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48例,男28例,女20例;雙眼32例,單眼16例;年齡7~35歲。均為先天性上瞼下垂。本組患者中提上瞼肌肌力為1~4 mm者共40例64眼,其中輕度上瞼下垂10例,10眼;中度上瞼下垂30例,54眼。提上瞼肌肌力為0 mm者8例16眼,其中中

    中國醫藥指南 2018年16期2018-01-20

  •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老年人下肢肌力手持式肌力測試儀評估①
    分析的老年人下肢肌力手持式肌力測試儀評估①楊鵬1,2,孫麗紅1,韓雪晶1,蔡青青1目的 對老年人下肢肌力進行量化評估。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50名老年受試者納入研究。確定了老年人下肢肌力評估指標,包括髖外展肌、髖內收肌、髖伸肌、髖屈肌、膝伸肌、膝屈肌、踝背屈肌、踝跖屈肌,并結合手持式肌力測試儀(HHD)進行等長肌力測試。建立灰色關聯分析法數學模型進行決策與評估,通過徒手肌力檢查(MMT)給出的老年人下肢肌力的分級標準進行評判。結果 能力完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7年10期2017-10-31

  • 女性練肌力,護心、遠離糖尿病
    究發現,女性增強肌力訓練,有助于降低罹患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怯凇扼w育及運動醫學與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針對美國47 ~ 98 歲、近36000 位女性,調查她們從2000 年至 2014 年的健康與運動狀態,包含每周從事多少重訓/肌力訓練。研究團隊也同步追蹤這群女性是否罹患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ê呐K病與中風)。結果顯示,相較于沒有重訓的女性,有從事肌力訓練的人可減少30%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以及17%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若同時從事肌力訓練與有氧

    分憂 2017年6期2017-06-07

  • 手持型肌力測定儀測量下肢肌力的信度與效度①
    武,張世杰手持型肌力測定儀測量下肢肌力的信度與效度①賈延兵1a,劉 浩2,熊 愿1a,王楚珊1a,洪文俠1b,鐘林森3,黃戰武3,張世杰3目的測試手持型肌力測定儀OE-210測定下肢肌力的信度與效度。方法2016年3月1日至4月30日,正常青年人38名,由2位治療師分別使用OE-210進行股四頭肌和腘繩肌肌力測定,其中一位治療師在3 d后重復測試1次。受試者1 d后接受下肢等速肌力測試。計算組內相關系數(ICC),OE-210測試結果與等速測試結果進行Pe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7年5期2017-05-25

  • 產后盆底肌力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論 著·產后盆底肌力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王帥男,黃惠娟目的 評估產后女性盆底肌力的狀態,分析影響產后女性盆底肌力評級的因素。 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接受盆底肌力檢測的產后女性共2188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PHENIX 2診斷系統平臺,結合評價盆底肌肉綜合肌力的指標Oxford評分(MOS)對盆底不同類別的肌纖維進行肌力評級,并對影響肌力評級的相關因素進行相關統計學分析。 結果 ①PHENIX評估和MOS評分對盆底肌力的評定

    東南國防醫藥 2017年2期2017-05-09

  • 陰道分娩后盆底肌力受損高危因素分析
    ·陰道分娩后盆底肌力受損高危因素分析楊曉清1, 王素珍1, 肖喜榮2*1.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尿動力室,上海 200090 2.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 上海 200090目的: 分析陰道分娩產婦的產后盆底肌力改變及盆腔臟器脫垂情況,探討盆底肌力受損的高危因素。 方法: 選擇2015年4月至6月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門診進行產后復查的陰道分娩產婦288例,回顧性分析其產后6周盆底功能檢查結果。通過調閱住院病歷獲取其臨床數據,對影響產后盆底肌力的因素進

    中國臨床醫學 2017年1期2017-05-02

  • 生物電刺激治療不同分娩方式產后盆底肌力減退的比較研究
    分娩方式產后盆底肌力減退的比較研究杜鳴艷(華潤武鋼總醫院婦產科,湖北 武漢 430080)目的 采取生物電刺激治療治療產后盆底肌力減退,并對比其對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的治療效果。結果 選取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進行分娩且產后6周到我院復查的1500例產婦。根據產婦的分娩方式,將產婦分為經陰道分娩組和剖宮產組,每組各750例。對產婦的盆底肌力進行檢測,10分以下產婦均采取生物電刺激治療;對比兩組產婦治療前后的盆底肌力評分。結果 治療后,兩組產婦的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7年31期2017-01-11

  • 新型便攜式肌力測定儀測量下肢肌肉的信度研究
    發展,傳統的徒手肌力評定方法因其主觀性強、定量粗糙而逐漸有被一些新型的、能夠提供客觀資料的肌力評定方法或設備所取代的趨勢[1]。OE-210肌力測定儀是一種易于攜帶、數字顯示、能夠迅速提供四肢肌肉客觀肌力數據的肌力測試系統。本文針對OE-210肌力測定儀在正常青年人中應用的信度進行相關研究,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2015年3月1日~4月30日,在東莞市康復醫院選取健康青年職工或實習進修人員42名,其中男16名,女26名;年齡(21.62

    中國康復 2016年1期2016-03-13

  • 老年女性膝骨關節炎患者膝屈伸等速肌力及其與BMI的相關性研究
    炎患者膝屈伸等速肌力及其與BMI的相關性研究潘曉雨 傅維杰 伍勰 黃靈燕 劉宇上海體育學院運動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438)目的:探討膝骨關節炎患者(KOA)膝關節屈伸等速肌力特點及其與BMI之間的相關性。方法:利用等動肌力測試系統測試47名老年女性(KOA組25名、對照組22名)的膝關節肌力。另外,通過計算兩組受試者的BMI,考察該指標與膝關節屈伸肌力之間的相關性。結果:KOA組膝關節伸展絕對峰力矩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6年4期2016-01-30

  •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后下肢肌力變化的等速測試研究*
    叉韌帶損傷后下肢肌力變化的等速測試研究*張其亮①丁利瓊①滕學仁①劉玉新①目的:研究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后患者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減退情況及其與受傷時間的關系,為前交叉韌帶損傷重建手術時機的選擇提供依據。方法: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0月之間單側膝關節單純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194例為研究對象,應用等速測試儀進行膝關節屈伸肌峰力矩(PT)、相對峰力矩(PT/BW)、屈伸肌峰力矩比(H/Q)及總功(TW)測試,分析并比較肌力變化與受傷時間的關系。結果:患

    中國醫學創新 2015年27期2015-08-19

  • 產后盆底肌力改變與妊娠影響因素及康復治療效果
    336)產后盆底肌力改變與妊娠影響因素及康復治療效果肖 穎,徐志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上海200336)目的 對產婦產后盆底肌力改變及其妊娠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在產后早期對產婦進行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的康復治療,觀察其療效。方法 將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生產并于產后6周內進行盆底肌力篩查的510例初產婦以分娩方式分組(新生兒體重正常者)以及以新生兒體重對產婦分組,分別從這兩方面對產后盆底肌力改變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5年2期2015-06-27

  • 盆底肌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對產后婦女盆底康復的效果觀察
    42 d檢測盆底肌力不合格婦女分別行盆底肌鍛煉與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促進盆底康復,觀察改善效果?,F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9月我院門診產后42 d行盆底肌力檢測不合格的初產婦300例,年齡21~39歲,胎兒出生體重 2.5~4 kg。排除標準:巨大兒、難產史、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陰道不明原因出血或惡露未盡、既往有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生殖系統手術史患者。按患者意愿分為兩組,愿意接受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治療為研究組(148例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4年6期2014-11-27

  • 中西醫結合治療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后肌力下降的療效
    斷術(SPR)后肌力下降的臨床療效。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我院與2010-06—2012-06收治62例小兒腦癱診斷標準的痙攣型腦癱患者[1],62例均采用SPR治療,患者術后皆出現肌力降低并發癥,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齡5~14歲,平均(9.42±6.02)歲;平均病程(5.92±3.27)a。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6~14歲,平均(9.84±6.42)歲;平均病程(5.89±2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3年17期2013-12-16

  • 殲擊機飛行員頸肌肌力測試
    殲擊機飛行員頸肌肌力測試310007 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鑒定訓練中心 黃煒 呂汽兵殲擊機飛行員在飛行中經常受到高載荷、高載荷增長率、高載荷持續時間的作用,頸部非常容易受到損傷。有研究表明,頸椎是飛行員身體最易受到高載荷影響的部位[1]。保持強有力的頸部肌肉力量是保護飛行員頸椎的有效途徑。為了了解我空軍殲擊機飛行員頸部肌力,我們對144名殲擊機飛行員進行了基礎肌力測試,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 2009年來我中心進行航空生理訓練的殲擊機飛行員14

    中國療養醫學 2010年9期2010-09-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