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癌

  • 糖尿病發病越早,胰腺癌風險越高
    2DM)個體中胰腺癌的發病率,并評估胰腺癌風險與糖尿病發病年齡和糖尿病病程的關系。這項縱向隊列研究納入了上海的428 362例新發T2DM患者,并使用東亞人群中的孟德爾隨機化(MR)來調查這種相關性。計算所有患者和亞組的胰腺癌發病率,并與一般人群進行比較。在連續八年的隨訪過程中,共發現了1 056例胰腺癌病例。T2DM患者的胰腺癌總體年發病率為55.28/10萬人年,高于一般人群,標準化發病比(SIR)為 1.54。胰腺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T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23年2期2023-08-15

  • 腹痛疾病之一如何識別“善于偽裝”的胰腺癌?
    隱秘而又兇險的胰腺癌胰腺癌,顧名思義是指發生于胰腺的惡性腫瘤。由于其進展迅速、易轉移、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差,故被稱為“癌中之王”。絕大部分胰腺癌患者的發病年齡集中在40~80歲之間,老年患者發病風險顯著高于年輕人。然而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也出現了年輕化趨勢。在過去25年中,全球胰腺癌發病率增加了一倍,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胰腺癌年發病率約為4.29/10萬,較15年前大幅升高。隨著人口不斷增長、社會老齡化加重以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的影響,胰腺癌發病

    科學生活 2023年3期2023-07-10

  • 胰腺癌流行現狀和影響因素的研究
    150081)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惡性程度很高,死亡率非常接近其發病率[1]。胰腺癌在晚期和不可治愈階段之前沒有具體可觀察到的癥狀,因此會隱匿地發展[2]。由于診斷較晚,胰腺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是所有癌癥中最低的。目前,胰腺癌死亡人數正在逐年增加,預計到2030 年,胰腺癌將成為美國癌癥相關死亡的第2 大原因[3,4]。同樣,據報道[4],歐洲人群的胰腺癌死亡率也有所上升。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從2000-2011 年穩步上升[

    醫學信息 2022年11期2022-11-23

  • 胰腺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一位長輩檢查出胰腺癌。請問,胰腺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答鄭某讀者: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腫瘤領域素有“癌癥之王”的稱號。據柳葉刀雜志記載,胰腺癌確診后的五年生存率約10%,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胰腺癌的確切成因仍然不明,許多研究文獻都指出,胰腺癌和糖尿病、高血糖有高度相關,目前已知糖尿病、肥胖、吸煙、脂肪肝、遺傳,都是胰腺癌重要危險因子。另外,如長期飲酒而有慢性胰臟炎者,或胰臟內有水瘤者,罹患胰腺癌的危險也較高。1.糖尿病。年過50歲,

    家庭醫學 2022年17期2022-11-04

  • 胰腺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一位長輩檢查出胰腺癌。請問,胰腺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答鄭某讀者: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腫瘤領域素有“癌癥之王”的稱號。據柳葉刀雜志記載,胰腺癌確診后的五年生存率約10%,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胰腺癌的確切成因仍然不明,許多研究文獻都指出,胰腺癌和糖尿病、高血糖有高度相關,目前已知糖尿病、肥胖、吸煙、脂肪肝、遺傳,都是胰腺癌重要危險因子。另外,如長期飲酒而有慢性胰臟炎者,或胰臟內有水瘤者,罹患胰腺癌的危險也較高。1.糖尿病。年過50歲,

    家庭醫學 2022年14期2022-05-30

  • 吸煙會讓胰腺癌發病提前10年
    一、1/3的胰腺癌可能與吸煙有關吸煙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煙草燃燒釋放的煙霧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包括芳香胺、多環芳烴等,這些致癌物質可能通過血液或者膽汁回流到達胰腺,從而誘發胰腺癌。一項研究表明1/3的胰腺癌可能與煙草有關。與不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罹患胰腺癌的風險要高出2-3倍。吸煙不僅會增加胰腺癌的發病風險,還會使死亡風險增加7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均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二、吸煙會讓胰腺癌發病提前10年胰腺癌與年齡存

    抗癌 2021年4期2021-12-01

  • 胰腺癌早期篩查中的問題和進展
    33【提要】 胰腺癌屬少見腫瘤,高成本的人群普篩不符合經濟衛生學效益原則。家族性胰腺癌、胰腺囊性占位及新發糖尿病等高危人群的確定為胰腺癌早期篩查提供機會。通過人工智能等手段進行人群初篩,可“濃縮”高危人群,提高篩查效率。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腫瘤,早期發現并手術切除是治愈胰腺癌的唯一途徑。但胰腺癌發病率低,據2018年全球腫瘤流行病統計數據(Globocan 2018)顯示,胰腺癌僅占所有腫瘤的2.7%,居第9位,在大眾人群中進行普篩不符合經濟效益比

    中華胰腺病雜志 2021年1期2021-11-29

  • 《中國腫瘤臨床》文章推薦:日本胰腺協會《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2019)》更新解讀
    日本胰腺協會《胰腺癌臨床實踐指南》2019年版,為該指南第5次修訂更新。日語版于2019年7月發布,2020年3月該指南英文版以大綱模式在“Pancreas”雜志線上發表。指南基于診斷和治療兩大方面,整合為6個板塊進行詳述,分別為胰腺癌的診斷、可切除性胰腺癌的治療、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療、局部進展期胰腺癌的治療、胰腺癌合并遠處轉移的治療、支持與姑息治療。為此,2021年第48卷第7期《中國腫瘤臨床》刊發了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普通外科楊尹默教授撰寫的《日本胰腺

    中國腫瘤臨床 2021年11期2021-03-28

  • Linc-RoR 與胰腺癌的研究進展
    212000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起病隱匿,5 年生存率約9%[1],預后極差。隨著分子生物學的不斷進步,從基因水平闡明胰腺癌發生發展機制,給腫瘤的早期診斷和靶向治療帶來了希望[2-4]。近年來,基因間長鏈非編碼RNA-重編碼調控因子(long intergenic non-protein coding RNA,regulator of reprogramming,Linc-RoR)在胰腺癌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中發揮的作用逐漸受到研究

    中國醫藥導報 2021年6期2021-03-27

  • 胰腺癌容易纏上哪些人?
    率的情況來看,胰腺癌的發病率相對于十年之前來說有著明顯的升高,在此十多年對于胰腺癌的發病情況進行分析可知,我國胰腺癌的發病人數呈現每年比上一年新增5-6萬例的情況,并且這個增長趨勢還在不斷的加大,而這種發展現狀,和人們越來越以肉食為主也是密不可分的。胰腺癌患者的發病年齡從十多年前以60歲左右為主發展到如今多以40歲左右為主,因此對于胰腺癌的預防我們要尤其重視,那么,除了控制肉食的每餐攝入量之外,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胰腺癌還容易纏上哪些人呢?下面我們來具體分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2021-01-06

  • 胰腺癌會遺傳嗎
    常咨詢的問題是胰腺癌會遺傳嗎?在某種程度上,答案是肯定的。胰腺癌與其他癌癥一樣,是由多種基因突變及外界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研究表明,胰腺癌中存在KRAS、BRCA1、APC等多種基因突變的情況,而這些基因突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傳遞給后代,這就解釋了所謂胰腺癌的家族聚集性。此外,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胰腺癌中的突變基因與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及結直腸癌中的突變基因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這說明,家族中患胰腺癌的人群,不僅是胰腺癌發病率高于其他人,同時乳腺癌、

    保健與生活 2019年6期2019-07-31

  • 胰腺癌的“非典型”癥狀
    劉辰胰腺癌因極高的死亡率被冠以“癌王”的稱號,每100個胰腺癌患者中,僅有5?6個人可以活過5年。造成胰腺癌死亡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在于,80%的胰腺癌在發現時已經是晚期了。由于胰腺的位置特殊,一旦發生癌變,容易侵犯到其他臟器組織,因而會產生一些“非典型”的癥狀,很容易讓病人和醫生誤以為其他臟器發生了病變,導致貽誤病情。胰腺癌一般容易與以下幾種疾病混淆。1.易與普通胃痛混淆。中上腹的飽脹不適、疼痛,是胰腺癌較為常見的癥狀。胰腺癌常常會導致胰管或膽管梗阻,膽

    百姓生活 2019年7期2019-07-25

  • 《中國腫瘤臨床》文章薦讀:胰腺癌微環境治療策略的進展與思考
    胰腺癌惡性程度較高,明顯的間質纖維化及腫瘤異質性是胰腺癌的重要特征,也是胰腺癌患者對目前傳統化療應答欠佳、預后極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策略是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問題。鑒于胰腺癌“間質化”及“異質性”的特性,國內外學者致力于闡明腫瘤微環境在胰腺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及尋找有效的微環境靶向治療策略,以提高胰腺癌患者治療反應率,實現對于胰腺癌患者精準治療的目的?!吨袊[瘤臨床》2018年第45卷第6期“專家論壇”欄目,特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

    中國腫瘤臨床 2019年2期2019-01-06

  • 警惕!你可能得了假的糖尿病……
    竟然是患了晚期胰腺癌。這樣的結果讓袁大媽及家人都無法理解,“不是糖尿病么,怎么半年不到又查出胰腺癌了呢?”究竟袁大媽的胰腺癌與此前的糖尿病有沒有聯系?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病情進展快、預后極差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五位,中位生存期約為4-6個月,1年生存率僅為24%,5年生存率約為5%。雖然手術切除是胰腺癌較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因其起病隱匿、缺乏有效特異的早期篩查手段,發現時多已晚期,失去手術時機

    健康管理 2017年9期2017-12-02

  • 家族成員患胰腺癌直系親屬也要“查”
    授)家族成員患胰腺癌直系親屬也要“查”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程合 虞先溶(教授)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已為大多數人熟知。但是,“癌中之王”胰腺癌也有家族聚集性,許多人就不知道了。在臨床上,根據遺傳背景,胰腺癌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家族聚集性,一種是散發性。最近,有一位患者因CT發現胰體尾占位來我院就診。在詳細詢問病史后,我們發現,患者有3個兄弟、3個姐妹,大哥患胰腺癌已經去世??紤]他們可能存在胰腺癌家族聚集性,我們建議他的兄弟

    益壽寶典 2017年23期2017-09-15

  • 多層螺旋CT掃描與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成像中診斷價值及差異
    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成像中診斷價值及差異濟鋼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影像科(山東 濟南 250101)張麗娟目的 研究多層螺旋CT掃描與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成像中診斷價值及差異。方法 回顧性分析44例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多層螺旋CT掃描與CT灌注成像檢查,其中多層螺旋CT掃描包括平掃、多期增強掃描;對比平掃、動脈期、胰腺期、門脈期對胰腺癌的檢出率,對比分析胰腺癌組織與正常胰腺組織的密度、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過時間(MTT)和表面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年6期2017-06-15

  • 新的胰腺癌分型:胰腺癌是四種獨立的疾病
    新的胰腺癌分型:胰腺癌是四種獨立的疾病2016年初,《自然》雜志發表重要研究,通過對7年中456份胰腺癌樣本基因組測序分析,最終確定正常胰腺組織惡化過程關鍵的10條信號通路和32個基因,揭示四種胰腺癌亞型,即鱗型(Squamous)、胰腺祖細胞型(Panreatic Progenitor)、免疫源性(Immunogenic)和內外分泌異常分化型(ADEX)。研究提示胰腺癌可能是四種獨立疾病,擁有不同的生存率、治療方法和遺傳學特征,鑒定不同的胰腺癌類型為胰腺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年4期2017-01-12

  • 長期反復胃痛警惕胰腺癌
    要查一查是不是胰腺癌。為什么說胰腺癌善于偽裝成胃病呢?一方面是因為“胃病”常見而胰腺癌少見,另外,胰腺癌出現癥狀時又與普通的消化道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胰腺位置深,不像食管、胃腸道那樣可以通過胃腸鏡直觀地發現最早期的癌灶以及癌前病變,而且早期一般都沒有什么癥狀,因此難以發現。胰腺癌患者會有夜間持續性腰背痛,還會有間歇性低熱的表現。絕大多數患者病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間歇性低熱常不引起注意。膽道感染時可出現寒戰高熱。胰腺癌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欲下降、乏力、

    養生保健指南 2016年9期2016-05-14

  • 多吃魚可降低30%患胰腺癌的風險
    肪酸能夠降低患胰腺癌風險,最大可至30%,主要原因可能是這類脂肪酸能夠減輕胰腺的炎癥。專家表示,胰腺癌由于早期癥狀難發現,以至胰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僅有6%,成為名副其實的“癌中之王”,此次研究的發現,對于胰腺癌高危人群來說從飲食上預防胰腺癌找到突破口。endprint

    東西南北 2016年4期2016-03-25

  • 糖尿病與胰腺癌關系的研究進展
    ?糖尿病與胰腺癌關系的研究進展姜新,呂然然,謝曉娜*,高影*(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吉林 長春130021)胰腺癌(cancer of the pancreas)是一種常見的診斷與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因其發展較快、惡性程度高,所以發現時多為晚期,同時也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資料分析表明,胰腺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如 長期的吸煙、飲用咖啡及肥胖等。近年來,隨著對胰腺癌病因和發病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胰腺癌與糖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6年2期2016-01-27

  • miRNA在胰腺癌發生、發展及臨床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300000)胰腺癌是危害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侵襲與轉移是其預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其中期生存率為2~8個月,5年生存率只有3%~6%[1]。微小RNA(miRNA)是由21~25個核苷酸組成的非蛋白編碼的小RNA家族。近年來研究表明其在不同腫瘤的侵襲與轉移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miRNA在胰腺癌的發生、發展及臨床應用方面的研究作一綜述。1 miRNA與胰腺癌的發生腫瘤的發生過程同時也是腫瘤相關基因異常表達的過程,既有癌基因及其受體的活化,也有抑癌基因的滅

    山東醫藥 2015年24期2015-04-04

  • 英國癌癥研究中心開展胰腺癌疫苗試驗
    的研究人員開展胰腺癌疫苗的臨床試驗。研究人員將一位64歲的胰腺癌患者納入試驗。去年10月份該名患者被診斷胰腺癌,并于圣誕前夕進行了手術。研究人員2周前為其進行了第一次疫苗注射。首次注射為每隔兩天進行三次注射。然后將劑量減少到一周,在兩年的治療期內逐漸減少到每隔3個月注射1次。胰腺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分泌消化酶和胰島素。由于胰腺癌的癥狀包括上腹疼痛、黃疸等癥狀容易與其它消化道癥狀混淆,所以胰腺癌常被誤診。研究表明,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不到4%,是一種致死率很高的

    上海醫藥 2014年8期2014-07-02

  • 胰腺癌與糖尿病、胃腸道微生態和microRNAs關系的研究現狀
    200025)胰腺癌(胰腺外分泌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其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逐年上升。2010年,美國胰腺癌新發病例數為43 140例,占惡性腫瘤的第十位,而死亡率卻高居第四位,死亡病例數為36 800例[1]。我國胰腺癌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近20年來發病率增長約6倍,其發病率已占惡性腫瘤的第七位,病死率位居第六位。雖然近年來在胰腺癌治療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手術仍是惟一可提供潛在治愈機會的治療手段。但大多數胰腺癌發現時已失去手術機會,

    胃腸病學 2014年4期2014-03-20

  • 糖尿病與胰腺癌的相關性臨床分析研究
    邵華胰腺癌發病率低, 但誤診率高, 不易早期發現, 治療效果也較差, 因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極為重要。雖然糖尿病與胰腺癌的關系目前尚未完全明確, 但多數研究認為糖尿病是胰腺癌的病因之一, 作者的研究旨在探討二者之間的相關性, 為臨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早期發現提供科學的依據。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T2DM和胰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在胰腺癌確診前14例患者存在糖尿病, 且均為T2DM, 男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3期2014-03-06

  • 胰腺癌早期診斷研究進展
    賁其穩 李兆申胰腺癌早期診斷研究進展賁其穩 李兆申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5年總生存率一、早期胰腺癌的定義早期胰腺癌的定義有三個層次含義:(1)“可切除性”胰腺癌。根據這一定義,臨床上有15%~20%的胰腺癌可定義為早期,但該類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10%~20%;(2)小胰腺癌。癌腫直徑≤2.0 cm,臨床上只占“可切除性”胰腺癌的85%的微小胰腺癌為1期;1期或微小胰腺癌5年生存率超過75%。二、胰腺癌早期診斷的可能性胰腺導管上皮內瘤變(PanIN

    中華胰腺病雜志 2011年2期2011-11-21

  • 胰腺癌干細胞研究現狀
    劉俊 董維平胰腺癌是惡性程度非常高、預后非常差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屬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并對放化療不敏感。最近的研究表明胰腺癌干細胞是胰腺癌發生和進展的源頭,并對放療和化療導致的凋亡耐受,對胰腺癌干細胞自我更新和耐藥機制的深入研究可能發現對胰腺癌更有效的治療措施?,F對胰腺癌干細胞研究現狀作一綜述。一、胰腺癌干細胞的分離鑒定現有的方法主要應用細胞表面標志物來篩選,主要的干細胞標志物有CD44+CD24+ESA+、CD133+和ABCG2

    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 2011年2期2011-08-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