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爾德林

  • 原創性對二元范式的超越:論荷爾德林的古今之爭
    式的超越:論荷爾德林的古今之爭葛體標(寧波大學 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荷爾德林對古今之爭的思考突破了溫克爾曼、康德、席勒的二元范式,以原創性回應古典和現代孰為優劣的問題。荷爾德林基于自身的現代處境,通過對悲劇性時間的考察,堅持以陌生性調和、激活本己之物。這一切都只能誕生于悲劇性的心靈,詩人在拆毀和重構中進行全新的創造,用純粹的言辭來建筑祖國。荷爾德林;古今之爭;原創性;二元范式法國大革命結束了,但古今之爭仍是一個問題。從溫克爾曼到康德再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23年1期2023-03-23

  • 開端、更新與精神或灰燼 ——試論海德格爾論荷爾德林詩的歷史意識
    到海德格爾論荷爾德林或特拉克爾的詩的文章,當時深感震驚——一個哲學家,一個面向存在運思之人,以這種方式來談論詩——他談的卻是在世的方式——在世的開端和終了。數年前,閱讀理查德·維克利(Richard L. Velkley)的《論源初遺忘——海德格爾、施特勞斯與哲學的前提》,又一次勾連起我的心結,他在書中表示他多年來在讀海德格爾的時候想著施特勞斯,在讀施特勞斯時想到海德格爾。事實上,施特勞斯也算是海德格爾的弟子,雖然后來他離開了海德格爾,但終身受益于海德格爾

    文藝理論研究 2022年5期2022-10-13

  • 在與古希臘意識的對峙中獲得自我
    接受與感知。荷爾德林用詩學的表達方式對“新神話”做出了回應與闡釋。荷爾德林的詩學與古希臘傳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伽達默爾認為,古希臘文化并不是荷爾德林的“教育材料”,兩者之間發生激烈的碰撞,是一種強力的相遇。荷爾德林在他的后期詩歌《餅與葡萄酒》中通過這種與古希臘意識對峙的方式展現了其“新神話”的詩學構想。關鍵詞:新神話; 荷爾德林; 古希臘; 《餅與葡萄酒》I516.24 A 0010 10一、 荷爾德林的“新神話”(一)“新神話”的誕生針對啟蒙理性的新神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1年6期2021-08-28

  • 荷爾德林
    主持人語:荷爾德林在18世紀末的質問:“在一個技術和功利占統治地位的貧乏時代,詩人何為?”至今振聾發聵。他發現了繁榮時代的最嚴峻問題,即貧乏問題。追尋隱匿的神跡,發現人內在的神圣性,用詩與思重塑心靈,人與萬有合一,天空、大地、神圣者、短暫者的合一,激情、美、詩性……這些,在今天看來,仍是一種偉大的“復魅精神”。如此,人才能“詩意棲居”。李德武的文章是與荷爾德林的一次“神交”,限于欄目篇幅,這里節選發表上半部分。(沈葦)雪落蘇州,蠟梅綻放,我決定動筆寫荷爾德

    江南詩 2021年2期2021-04-12

  • 小地方的“詩意”棲居
    浪漫主義詩人荷爾德林《在柔媚的湛藍中》有一句詩: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后來經過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海德格爾的進一步闡釋,這句詩甚至獲得了哲學層面的高度和深度。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從此深遠流傳,成為多少人一種心靈的撫慰和向往。如何才能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呢?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方式。也許,靜靜地感受走過路過或者生活過的小地方,心平氣和地思索存在于其中的意義,便是其中一種詩意的棲居吧。此稱之為小地方的“詩意”棲居。小地方·風景小地方·路過小地方·故鄉小地方·異地

    廣東第二課堂·初中 2021年2期2021-03-24

  • 經驗、對話與聽
    年以前出生的荷爾德林(1770-1843)給我們留下一句難理解的話:“我們當做一種對話以來……”(Seit ein Gespr?ch wir sind……)。我們不太清楚這位德國詩人什么時候寫過這著名的詩行,后來它成為德國文學引證最多的引文之一。這句詩出自荷爾德林的長詩《和平的慶典》(Friedensfeier),大概創作于1786年到1843年間。從德國當代哲學來看,人好像真的是一種對話。反正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海德格爾(Martin

    南方周末 2021-03-182021-03-18

  • 在與古希臘意識的對峙中獲得自我 ——《餅與葡萄酒》與荷爾德林后期詩歌中的“新神話”詩學構想①
    20)一、 荷爾德林的“新神話”(一)“新神話”的誕生針對啟蒙理性的新神話可以被視為哲學領域從啟蒙運動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一條主線。古代神話在基督教早期被當作是異教的神學而被抵制和摒棄,其被認為是杜撰的、非理性的和反基督教道德的。在啟蒙運動初期,澤森(Philipp von Zesen)便在《德意志神話》(TeutscheMythologie)中將“神話”(Mythologie)稱為“對異教諸神(haidnische G?tter)的描述”。同時代的法國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01-06

  • 荷爾德林的頌歌-淺析詩的本源
    格爾認為只有荷爾德林的詩才達到了絕對物本身這一概念。關鍵詞:海德格爾;荷爾德林;詩歌本源;力量之域在先行說明里面,海德格爾認為流行的觀點對荷爾德林有一種誤解,原因在于流行的觀點都是以史學研究的方法去看待荷爾德林,容易將荷爾德林的思想性給流失掉,海德格爾認為荷爾德林的思想是可以開啟歷史的另一個開端,我們需要以一種公正的態度去看待荷爾德林,去認識他的思想。大多數人總是把荷爾德林和歷史史學研究在一起,但是我們需要的是通過赫爾德林去揭開歷史的新篇章,要把荷爾德林

    時代人物 2020年21期2020-11-18

  • 美與藝術的理想國 ——論荷爾德林的古希臘情結
    11756)荷爾德林生活在18 世紀末至19 世紀中期的德國,是一位卓越的詩人和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孤獨的“處于邊緣位置的歌者”,生前幾近寂寂無名,死后五十年才重回大眾視野,被主流學界所重視。他的詩具有純粹的詩性美,充滿了神性的光輝,同時體現著對自然之美的崇敬。海德格爾認為,他的詩蘊含了詩的本質,稱之為“詩人中的詩人”[1]。荷爾德林早期奉古希臘詩學為圭臬。青年時期的荷爾德林對古希臘崇拜的原因也可以從諸多方面進行分析。1 現實世界與理想王國的分裂荷爾德林

    海外文摘·藝術 2020年18期2020-11-18

  • 在早期浪漫派和歌德之間:論本雅明的《荷爾德林的兩首詩》中的文學思想*#
    早期本雅明的荷爾德林研究在20世紀西方文藝思想史中,對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重新“發現”成為了重要的轉折性事件。人們通常認為,這一發現者是德國當代哲學家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其20世紀中期的代表作《荷爾德林的詩闡釋》(Erlauterungen zu Hoelderlins Dichtung)影響了西方文藝界,尤其是德國和法國文藝思想家們對荷爾德林的理解。但是,自狄爾泰(Wilhelm Dilthey)以來,德語文化界的知識分子對荷爾德

    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 2020年2期2020-11-17

  • 荷爾德林的“旭培里昂”: 超逸的愛若斯 ——論詩人何以作為神圣的中保
    分裂的狀態,荷爾德林提出以柏拉圖美的學說來重建心靈與原初世界的連結。他辯駁費希特絕對自我原理的疏漏,把美感置于自我意識的源頭,試圖走出康德認識論的框架,從根本上影響了黑格爾的絕對觀念論。亨利希名之為“統一哲學”(Henrich 20)。這種對人類命運規律的完整致思在荷爾德林的兩卷本書信體小說《旭培里昂,或希臘隱士》①(Hyperion,oderderEremitinGriechenland)中得到了“最高的表述”(狄爾泰301)。荷爾德林從1792年左右開

    文藝理論研究 2020年4期2020-08-11

  • 詩人的詩人:荷爾德林
    弗里德里?!?span class="hl">荷爾德林(德語: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lderlin,1770.3.20~1843.3.7),德國浪漫派詩人,他試圖將古典希臘詩文移植到德語中去。曾被世界遺忘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20世紀,荷爾德林開始廣受關注,被認為是世界文學領域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作為一個詩人,荷爾德林曾寫下如下自白式的文字:我給予自己的唯一樂趣在于,偶爾在紙上寫下發自一個熱情靈魂的幾行字;但你知道,這種樂趣是轉瞬即逝的。在我的職業里,人們

    檢察風云 2020年10期2020-06-29

  • 荷爾德林的“與萬有合一” ——通向自然與諸神的存在論探微
    賓根神學院的荷爾德林、黑格爾等人。荷爾德林受到斯賓諾莎學說和敬虔派的影響,其詩化小說《旭培里昂》以“與萬有合一”展現了從內在塑造民族精神的新宗教構想,并體現于他參與草創的《德國觀念論最早的系統綱領》。旭培里昂代表人類與世界從分離到融合的命運軌跡,其中,柏拉圖《會飲》的蒂奧提瑪化為“與萬有合一”的美感經驗,這在他同時期哲學片段《初斷與存在》里稱為存在?!按嬖凇比∠骺投?,作為統一之基跨越了美的理性界限,荷爾德林由此根本上改寫了德國觀念論的發展道路。德國觀念

    江西社會科學 2020年5期2020-02-11

  • 符騰堡公國“時代史”與荷爾德林筆下的希波戰爭
    學家的參與是荷爾德林研究的一個特點。20世紀以來,海德格爾、亨利希(1)迪特爾·亨利希(Dieter Henrich):德國當代哲學家,慕尼黑大學哲學教授,以對德意志唯心主義哲學(Deutscher Idealismus)的研究聞名,他關于荷爾德林的作品有《意識之基:荷爾德林思想研究(1794—1795)》[Der Grund im Bewusstsein: Untersuchungen zu H?lderlins Denken (1794/1795) 2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6期2020-01-13

  • 荷爾德林和德意志的命運
    格爾的緣故,荷爾德林成為哲學學者最愛閱讀和解釋的詩人,尤其是荷爾德林的詩歌在海德格爾的哲學構造中的意義(馬克思230—37)。但因著海德格爾概念的晦澀難解,有些問題常常隱而不顯。作為詩人——尤其是德意志詩人——典范的荷爾德林,之所以能夠成為海德格爾對詩的本質探討的對象,根本原因在于,他在荷爾德林的詩中讀到此在的根本特征:“當荷爾德林談到棲居時,他看到了人類此在的基本特征?!倍谌说拇嗽诮Y構中,詩人具有尤其特殊的地位,因為唯有詩人才能洞悉此在的本質,也即“作

    文藝理論研究 2019年1期2019-12-24

  • 詩歌與民族共同體的生成與維系 ——海德格爾第一次荷爾德林講課的核心問題與思路
    學期的課程《荷爾德林的頌歌〈日耳曼尼亞〉與〈萊茵河〉》中,海德格爾說過這樣一段話:“祖國”(Vaterland)乃是存有本身,它從根基上承載并構造著一個在此存在著的民族的歷史,也就是它的歷史之歷史性。[……]祖國之存有,亦即民族的歷史性此在,被經驗為真正的、獨一無二的存有,面向存在者整體的基礎立場從這種存有中生長出來并贏獲其整體構造。(《荷爾德林的頌歌》 144)熟悉海德格爾哲學的人會覺察到,海德格爾在此提出了一個十分驚人的說法。他把第一哲學的核心論題“存

    文藝理論研究 2019年3期2019-12-24

  • 荷爾德林:大地之上可有尺規
    比寂寞的詩哲荷爾德林那樣,在年輕的歲月里即開始用生命來追尋生存的意義。1770年3月20日,在德國南部尼卡河邊的小城勞芬,荷爾德林出生了,但他的命運一生下來就充滿了坎坷和荊棘。兩歲的時候,他的生父死于中風,九歲時,繼父也離開了人世。荷爾德林在母親精心而辛勞的撫養下,在家鄉完成了基礎教育之后,于1788年進入圖賓根神學院,五年后,他獲得了碩士學位。并因此具備了擔任神職人員的資格。但他并沒有聽從母親的人生設計,而是聽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去做了教師,做了詩人,想以

    愛尚書香 2019年4期2019-08-23

  • 符騰堡公國“時代史”與荷爾德林筆下的希波戰爭
    陳郁忠摘要:荷爾德林雖然是一位哲學詩人,但他的詩歌創作同時扎根在現實土壤之中。1800年前后符騰堡公國的“時代史”是荷爾德林詩歌創作的重要動力來源。然而,荷爾德林并不直接在詩歌中表現“時代史”,而是借用古希臘的希波戰爭作為詩歌意象,以“借古喻今”的方式來展現拿破侖戰爭時期符騰堡公國的政治現實,并表達當時德意志人的民族情感和他對德意志未來的憧憬。這一手法在他1800年寫就的長詩《愛琴?!分械玫搅顺浞煮w現。關鍵詞:荷爾德林;符騰堡公國;時代史;希波戰爭;《愛琴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9年6期2019-02-28

  • 試析《返鄉——致親人》中的“虛靜”
    摘要:荷爾德林的《返鄉——致親人》描寫了詩人返鄉的過程,而在這過程中,透過詩人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一幅靜謐的畫面。詩中所表現出的靜與老子虛靜的美學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處。本文試從老子虛靜的美學思想窺視該詩中的“靜”。關鍵詞:荷爾德林 老子 虛靜荷爾德林的《返鄉——致親人》描寫了詩人返鄉的過程,我們可以將其看作一首返鄉詩,也可以說這是一首哲理詩。海德格爾曾評價道:“……這樣一些詩節所包含的‘返鄉,大概就不僅是說返鄉人已到達‘出生之地的河岸了?!盿 的確,該詩所要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8年7期2018-10-20

  • 從單純到教化的和諧 ——試析《許佩里翁或希臘的隱士》中的教化之道
    浪漫主義詩人荷爾德林重燃光熱,在如今這個貧乏的時代吟詠隱去的神的蹤跡,為在黑夜中迷惘的無家可歸之人道出神圣的出路。自啟蒙運動之后,人類的理性教育和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人的位置被抬高到無以復加之地,而人的主體性過度突顯必然會導致自然的對象化,處于自然中的人卻把自然當作可以任意擺置的對象,內在的分裂由此產生,從而喪失了古希臘時期的人之為人的完整意義。而技術時代使我們身處的世界變成了宇宙中的一顆行星,大地和天空喪失了存在基礎,科學的教育理念是一切皆可計算并把

    大眾文藝 2018年16期2018-07-12

  • 血以后是黑暗:海子和荷爾德林詩歌中的人與神
    組詩)——給荷爾德林》①究其一生,海子將荷爾德林視作其詩歌上的偶像之一。盡管眾所周知的事實是,海子近乎宗教徒式地將歷史上眾多詩人——從荷馬到惠特曼,視為其知己和導師,但是荷爾德林在其中的地位仍舊非同尋常?!恫恍摇芬辉妼懹?987年,海子于山海關自殺的兩年前。巧合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階段,海子和荷爾德林一樣,一直被精神分裂的痛苦困擾。實際上,從二人的經歷來看,盡管所處時代和置身的文化體系有天壤之別,但他們身上的共同點不勝枚舉:二者都出生并成長于鄉村,而且幾乎

    江漢學術 2018年2期2018-04-14

  • 也是因為他,荷爾德林(Friedrich H?lderlin),剛好和貝多芬出生于同一年?;蛟S,在一七七○年的德語世界里,命運不止一次叩響了西方文化的門扉。因為在那一年,還有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也誕生了:黑格爾。既然已經提到了荷爾德林的哲人好友,不妨從文化史上最完美的一次宿舍安排說起。兩人就讀神學院期間,曾與謝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共居一室?;蛟S這也不盡然是命運的操縱。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個年

    書城 2018年1期2018-01-18

  • 海德格爾的詩人與世界歷史
    之中,尤其是荷爾德林的言說中。對荷爾德林詩的解釋伴隨了海德格爾思想最為成熟的30多年,通過解讀荷爾德林,海德格爾力圖表明,歐洲民族要名副其實地成為形而上學的民族,必須從當下的歷史處境出發,把握住歷史賦予自身的機運。憑靠“詩意的棲居”說,海德格爾的歷史哲學對“世界”和“歷史”以及“世界歷史”的理解,比此前的任何歷史哲學都更有形而上學味道,形而上學在他那里也因此更為徹底地歷史化。關鍵詞:海德格爾;荷爾德林;自然意識;歷史意識;世界歷史中圖分類號:I206.2

    江漢論壇 2017年10期2017-11-10

  • 以本有沉思詩歌:論海德格爾的詩學理論
    ;第二,詩人荷爾德林所處于的命定時刻及其所承擔的歷史性命運促發了海德格爾對于作為本有的詩歌的拯救觀念的形成;第三,海德格爾賦予詩與思以近鄰關系,并讓其歸屬到本有的“四方”環舞中且彼此本質性地進入對方又相互分離地持有自身的本質。故而,詩與思的同一性論述是一種既不同于詩的哲學觀,也有別于詩的文學理論論述的海德格爾式詩學理論。海德格爾;本有;拯救;思與詩20世紀30年代在海德格爾思想生成、衍化的過程中具有非同一般的特殊意義。自此時始,海德格爾就處于與詩人荷爾德林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 2017年2期2017-05-03

  • 季羨林的荷爾德林早期譯介研究
    德國原版的《荷爾德林全集》,閱讀和翻譯了荷爾德林這位德國詩人的許多詩歌,先后發表了《現代才被發見了的天才:德意志詩人薛德林》和《近代德國大詩人薛德林早期詩的研究》,對荷爾德林在中國的早期譯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關鍵詞] 季羨林 荷爾德林 譯介 艾克 石坦安[中圖分類號] G23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7) 02-0112-05Study on Ji Xianlins Early Translation and

    出版科學 2017年2期2017-04-14

  • 找尋人的生活支撐
    思想主要在《荷爾德林和詩的本質》一文中提出和給予了論證。擺脫“煩惱的在世”之途何在據傳記學者的研究,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是海德格爾所獨愛的研究課題之一。作為先輩,詩人荷爾德林是海德格爾的同鄉。這位詩人與享譽世界的德國大哲學家謝林和黑格爾是好朋友,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和思考中來闡述對人和世界的看法。在荷爾德林的詩作中,經常吟誦的是關于世界的本質和人的本質這類哲學的主題。在詩作中,浮顯出一個充滿哲學意味的抽象的詩意世界,而這成了這位德國詩人的特色。在海德格爾

    世界文化 2017年3期2017-03-21

  • 還鄉詩
    想到這句來自荷爾德林的詩,愈發令自己魂不守舍。窗外,霧靄迷蒙織補青春的紗帳。倘若再往外,你會發現我童趣的迭影,手里提溜著一只僵死的幼鷹。自然而然,它已剔除了兇猛的稟賦。但日后,你還會覺察我并無多少脾性,能在此刻拒認苦楚的馳年。我深知,那是自己的頑疾2這是這,那是那——我們亟需條分縷析,個中情境有待趨避昔日之光?;枘号R近,你借絳紅的黑海,點染我于涌動的故土,及結晶的河濱。即刻,思緒透了出來,繼而朝橋面,拋擲凝凍的余暉,呈柱狀圖般愕然兀立在你我的念想下紛繁卻清

    星星·散文詩 2016年25期2016-12-29

  • 煙雨故園情
    曼“古風詩人荷爾德林”的整個一生可以用別離、傷感、幻美與悲劇幾個觸目驚心的詞語來描繪。詩人在別離之中執著還鄉,以他的詩興復活了消逝既久的古希臘之幻美。第一是別離,銘心刻骨的分別,籠罩生命的離情。不到兩歲,荷爾德林的生父,一位開明好客的修道院管家,因中風而撒手人寰,留下孤兒寡母,忍受世態炎涼。其母約翰娜虔誠至極,甚至連身陷無邊憂傷也不棄神圣信仰。荷爾德林的繼父也在內卡河的一場洪水中意外受傷,不久也凄然離世。別離的痛苦,令詩人一輩子身心疲憊,命運的詭異力量與他

    財經 2016年26期2016-10-21

  • “詩意地棲居”的文化僑易與媒介現象分析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最著名、最流行的詩句“人,詩意地棲居”在中國膾炙人口,流行到了大約受過基礎教育的人都有所聞的程度。用百度搜索“詩意地棲居”,大約可以找到140多萬個鏈接,在CNKI數據庫中用這個詩句作為關鍵詞來搜索期刊和報刊,也能搜出近千篇有關的論文和文章。①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荷爾德林的這個詩句不僅僅是中國學術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同時也是大眾媒介中一個非常流行的詩句。若無這個詩句,荷爾德林這一名字大概除了專門研究德語文學的學者及詩歌愛好者外,或許并沒有太多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16年2期2016-07-09

  • 浮生的一半
    詩/{德]荷爾德林 譯/Richard Sieburth浮生的一半Half of Life詩/{德]荷爾德林 譯/Richard SieburthWith its yellow pearsAnd wild roses everywhereThe shore hangs into the lake,O gracious swans,And drunk with kissesYou dip your headsIn the sobering holy wate

    意林(繪英語) 2016年2期2016-04-09

  • 湛藍色的生命感
    所以時,詩人荷爾德林則在詩歌中淺聲低吟呼喚人性的回歸,其創作被認為是十八至十九世紀之交德國文學的最高成就?!对谌崦牡恼克{中》(In lieblicher Bl?ue blühet)是德國詩人弗里德里?!?span class="hl">荷爾德林(Friedrich H?lderlin)(1770—1843)后期所作的一首詩歌,被譯為“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名句正是出自本詩??v觀過往的思想史,荷爾德林的詩歌在其死后得到了廣泛傳播,這得益于德國思想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

    中國周刊 2016年3期2016-03-15

  • 荷爾德林與惠特曼詩學中的希臘理念
    0058)?荷爾德林與惠特曼詩學中的希臘理念李詠吟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杭州310058)摘要:雖然荷爾德林與惠特曼之間并無直接的思想傳承關系,但是,他們對詩人與哲人的理解,對詩歌與哲學價值的規定,對生命與理性的執著探索,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追溯其思想根源,可以發現,希臘理念或希臘文化傳統,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荷爾德林與惠特曼的詩歌與詩學,事實上,這種希臘傳統是西方詩學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關鍵詞:荷爾德林;惠特曼;詩學;希臘理念;生命理想一、詩人的情思與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3-14

  • 評海德格爾的文本理論及其闡釋方法
    火不容。在對荷爾德林詩的闡釋中,海德格爾稱詩的本質是一種通過語言的創建,詩與思存在著一種內在的關系,至此哲學與詩原初的關系才被徹底顛覆,對《荷爾德林和詩的本質》的分析就是為了打破傳統詩哲關系。在《荷爾德林詩的闡釋》中開篇就羅列了荷爾德林的五個詩句,這五個詩句來自荷爾德林不同的詩中,對通串講的方式來完成對詩的闡釋: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2]35。這兩句詩出自荷爾德林的《在可愛的藍色中閃爍著……》。原句為:充滿勞績,但詩意地,人棲居在這片大

    知與行 2016年9期2016-02-14

  • “詩意地棲居”的文化僑易與媒介現象分析
    1)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最著名、最流行的詩句“人,詩意地棲居”在中國膾炙人口,流行到了大約受過基礎教育的人都有所聞的程度。用百度搜索“詩意地棲居”,大約可以找到140多萬個鏈接,在CNKI數據庫中用這個詩句作為關鍵詞來搜索期刊和報刊,也能搜出近千篇有關的論文和文章。*用百度搜索“詩意地棲居”,顯示有970,000個鏈接,搜索“詩意棲居”,顯示有1,430,000個鏈接。在CNKI數據庫中,期刊數據庫檢索“詩意地棲居”,有148篇,檢索“詩意棲居”,有688篇論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2-12

  • 論海德格爾“大地”之思的根源
    格爾;大地;荷爾德林;古希臘;尼采收稿日期:2012-12-30作者簡介:孫柏林,男,云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教師。中圖分類號:B516.54文獻標識碼:碼:A文章編號:號:1671-7511(2015)01-0047-06摘要:海德格爾關于“大地”的思考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不斷演變而趨于成熟的過程?!按蟮亍币辉~最早出現于《藝術作品的本源》一文,這個稍顯“突?!钡摹按蟮亍敝荚醋院翁??有學者對該問題給出了答案:荷爾德林、古希臘悲劇、納粹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2015-12-08

  • 追憶荷爾德林(外一篇)
    譯的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選(四川文藝2010年版);一本是由美國學者、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歐文(中文名宇文所安)所著的《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鄭學勤 譯,三聯2004年版)。宇文所安的《追憶》,我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讀過的,不是現在所讀的三聯版,而是上海古籍1990年版,那是由王元化先生主編的“海外漢學叢書”中的一種,譯者也是鄭學勤先生。我為宇文所安這樣一個被譽為“為唐詩而生的美國人”對于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癡迷所感動,為他在中國古典文學

    山西文學 2014年9期2014-11-03

  • 在普魯克街(五首)
    任自己飛翔”荷爾德林紀念碑九月的清晨 我在海德堡遇到了荷爾德林 當時我正沿山上的“哲學家小徑”緩緩行走 徐徐上升秋天的薄霧輕籠著晨曦 浮埃 幽秘而神圣隱約有人在唱《海德堡的頌歌》“我已經長久地愛你,多想喜悅地叫一聲母親”那個唱歌人 叫荷爾德林他的名字睡在巖石之上他高高浮于自己的名字之上他的面孔朝上 不能被路人看到周遭盡是草叢 灌木 樹蔭盡是天空中垂下的憂柔和大地里長出的聲音荷爾德林比我想象的還要孤獨 安靜這孤獨和安靜是他在人間所獲的唯一桂冠與殊榮?還是他“

    詩林 2014年4期2014-07-07

  • 作為新神話的詩與酒神狄奧尼索斯* ——德國早期浪慢主義詩學研究
    .施勒格爾、荷爾德林等人的新神話詩論因為把藝術啟蒙與宗教意識奇特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迥異于從康德到席勒的啟蒙理路,并對尼采與海德格爾產生魔咒般的影響。德國早期浪漫主義;新神話;詩;酒神;啟蒙啟蒙運動時期,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赫爾德嘗試建立新神話學(Neue Mythologie),并得到德國早期浪漫派的追捧和建構。由此,新神話(Neue Mythen)也成為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美學和詩論中的一個關鍵詞。從概念的角度說,德國早期浪漫派的新神話學包含三個方面的確定內

    外語學刊 2014年5期2014-03-18

  • 荷爾德林的狂熱希臘崇拜
    張靜荷爾德林是德國浪漫派文學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被現代思想家、文論家廣泛推崇。本文主要從《許貝利翁的命運之歌》這首詩歌出發,探討荷爾德林希臘情結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一、希臘崇拜之浪漫主義荷爾德林在《希臘的美的藝術的歷史》一文中,再一次申明了他對于希臘精神的崇拜。他認為,希臘不僅是“美的藝術的故鄉”,而且,希臘還是諸神與英雄的故鄉。其中,“美的藝術”包括希臘神話、荷馬史詩還有赫西俄德的“教諭詩”等,這種“美的藝術在那高雅的民族中的產生和成長”,“吸引著每一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3年6期2013-12-12

  • 從《餅與葡萄酒》看荷爾德林詩歌的象征隱喻特征
    與葡萄酒》看荷爾德林詩歌的象征隱喻特征張 夢 黃鳳祝荷爾德林的詩歌充滿了西方哲學、歷史、宗教的內容,因而蘊含了大量的象征和隱喻性?!讹炁c葡萄酒》作為他最長的挽歌體抒情詩富有代表性。本文嘗試從意象、結構兩方面來分析這首詩歌豐富的宗教象征意蘊,以管窺豹,以期體現荷爾德林詩歌蘊藏的象征隱喻特征?!讹炁c葡萄酒》 象征 兩希宗教一、《餅與葡萄酒》的內容以及引進弗里德里?!?span class="hl">荷爾德林 (Friedrich Holderlin 1770-1843)的哀歌《餅與葡萄酒》(B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3年12期2013-12-12

  • 藝術作品的本源何在 ——海德格爾對荷爾德林的傾聽與追問
    ○王新舒荷爾德林生前一直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但如今他已經是一位舉世聞名的詩人,這與海德格爾慧眼識珠不無關系。荷爾德林幼年喪父,在精明的母親的安排下,他先是在教會學校學習,后來進入圖賓根學院,主修神學,但他對哲學更有興趣,并在同學中與黑格爾和謝林結為好友。之后,荷爾德林一直致力于古希臘哲學、歷史的研究,并以寫詩作為自己鐘愛一生的“清白無瑕”的事業。由于他拒絕了母親替他安排的牧師職位及宗教前程,青年荷爾德林遭遇坎坷。他曾幾度以做家庭教師謀生,后來謀求大學教師

    文藝評論 2013年3期2013-08-15

  • 荷爾德林:重建神話世界
    。作為詩人,荷爾德林敏銳地體驗到了現代世界的這一分裂特征。在小說《許佩里翁》中,他寫道:我們與自然分裂了,人們相信曾經為一的東西,現在自相矛盾,主仆雙方轉換。我們往往如此,仿佛世界是一切而我們為無,可往往也如此,仿佛我們是一切而世界為無。④Friedrich H?lderlin,S?mtliche Werke und Briefe in drei B?nde,Hg.v.Jochen Schmidt.Frankfurt am Main :Deutsche K

    山東社會科學 2013年3期2013-04-07

  • 荷爾德林的詩歌看德國早期浪漫派的神學傾向
    的意義。三、荷爾德林的詩作為浪漫派詩人,弗里德里?!?span class="hl">荷爾德林①弗里德里?!?span class="hl">荷爾德林Friedrich H’ldelin(1770~1843),德國詩人。在海德格爾眼中是最純粹的詩人,他受詩的天命的召喚,直寫詩的本質。在他后期的詩歌中,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表現在與神的遠離,這是一種本體論的分裂,神的隱匿意味著人的“沉淪”和“無家可歸”。首先,荷爾德林在《萊茵頌》[3]45中懷著沉重的心情唱出的是,人離棄了神靈,離棄了那給人類行為以力量和高尚,給痛苦帶來歡樂,以默

    外國語文 2013年1期2013-03-19

  • 詩人的使命 ——關于荷爾德林的詩《在可愛的藍里》
    )青年時代的荷爾德林(Friedrich H?lderlin, 1770-1843),受到盧梭民主思想的鼓舞,開始詩歌創作。他與黑格爾和謝林一起研究法國大革命,探討在社會實踐中貫徹自由的理念。拿破侖稱帝及其發動的侵略戰爭,最終粉碎了他的政治熱情。在荷爾德林后期的詩歌創作中,希臘神話和圣經被融為一體。他尋求建立一種人的宗教,用理性的神話和教育取代暴力革命,消解賢哲與民眾的區別,實現人人平等、自由與博愛的理想?!对诳蓯鄣乃{里》[注]①Friedrich H?l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6期2013-02-14

  • 荷爾德林翻譯思想闡釋
    00072)荷爾德林是德國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詩人、思想家和翻譯家。他十分推崇古希臘文化,翻譯了悲劇詩人索??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泛汀栋蔡岣昴芬约笆闱樵娙似愤_的詩歌。他在針對自己所譯的索??死账沟淖髌氛撌鲋嘘U述了蘊涵豐富哲理的翻譯思想。他認為翻譯所要找尋的是人類言語的根本動力,即“純語言”。語言的更新、文化的擴充,時代的發展需要經歷“異的考驗”,其方法不是通過“詩化”翻譯,而是采用異域化、陌生化的翻譯方法,即逐字翻譯方法。這表明譯者必須對原文中的每個字要虔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4期2012-01-10

  • 詩歌筆記
    給我他翻譯的荷爾德林詩選《追憶》,和特拉克爾詩選《夢中的塞巴斯蒂安》。昨天和今天我將這兩本詩選翻了翻。這兩位德語文學人物,我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讀過他們的一些詩作,對他們還算熟悉。只是時間過去二十年左右,這次重新讀到林克的翻譯,感到特拉克爾不是像八十年代讀時那么吸引我了,但荷爾德林則讓我對之有一種重新的認識。德語文學重理性,講道理,因此很多詩歌,包括歌德的作品,都給人說理的印象。荷爾德林作為一個被稱為德語詩人僅次于歌德的大詩人,盡管也在不停地說理,但他的很

    詩林 2011年2期2011-09-26

  • 在蒼穹下沿著荷爾德林的足跡
    那里……——荷爾德林:《返鄉——致親人》一條小路出現在大地與云際之間,這是施瓦本山的盡頭,海一樣的褐色森林在這里停住了它的浪濤。那奔走的人也在這里遲疑了一下,他放緩腳步,回望這熟悉的山谷,迷人的風景,眼里映進了這童話般秀麗的城市。他吟哦著,嘆息著,徘徊不前。一條路就這樣誕生了。而此時的我,就站在它與塵世連接的地方。我在心中默念著這珍貴的人,仿佛看見他在風中瘦削和佝僂著的身子,迷離而衰朽的目光,還有在風中稀疏而零亂的白發。他在吃力地攀登著,衣衫襤褸,氣喘吁吁

    延河 2011年8期2011-07-27

  • 荷爾德林、尼采與里爾克藝術精神之比較
    00433)荷爾德林、尼采與里爾克藝術精神之比較張 典(復旦大學 哲學學院博士后流動站,上海 200433)荷爾德林和尼采有強烈的先知情結, 里爾克沒有先知情結。三位詩人受希臘精神和德國新教精神的影響很大。荷爾德林是德國浪漫派詩人的代表,荷爾德林從德國新教虔敬主義的視角理解希臘,尼采接受了德國浪漫派和德國古典人文主義者的希臘觀,里爾克是從法國象征主義詩歌精神的角度接受尼采和荷爾德林的希臘觀,相比荷爾德林和尼采,里爾克更加追求藝術的唯美主義精神。荷爾德林;尼

    武陵學刊 2011年3期2011-03-20

  • 懷念永無盡時
    06年9月,荷爾德林被送進瘋人院,這標志著這個“高貴的瘋子”的靈魂完全沉入黑暗之中。荷爾德林瘋了以后,還能夠回憶起席勒和海因瑟等許多友人,奇怪的是,每次向他提到歌德的名字時,他竟然壓根想不起自己一度敬仰的這個人物。對一個精神病人而言,這正是“一種深重的敵意的標志”。歌德與下一代文人之間確有隔閡,對此已有許多解釋,可是在我看來,有過狂熱的青春經歷,步入中年之后,變得成熟和世事洞明的歌德對這幫才華橫溢的后生懷有戒心,保持距離,大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十八世紀后半

    青年作家 2006年8期2006-11-23

  • 俄狄浦斯的眼睛
    據海德格爾和荷爾德林的兩處“引語”引申出來的?!耙Z”要加引號,是因其與原文大相徑庭之故。事實上,兩處德語原文非但不能支持作者的觀點,反會幫倒忙?!耙Z”之一是海德格爾《形而上學導論》中譯本里的一句話,說俄狄浦斯“戳瞎雙眼,是讓自己走進光明”。海氏原文卻是:dass er sich selbst die Augen aussticht, d.h. sich aus allem Licht herausstellt (他自行刺瞎雙眼,即把自己置身于所有的光之

    讀書 2004年8期2004-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