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神賦

  • 洛神賦
    洛神賦圖》由東晉顧愷之所作,原卷已失?,F存的四件是宋代的摹本,其中兩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余兩件分別藏于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span class="hl">洛神賦圖》是顧愷之根據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加以想象而創作的,被認為是現存的我國古代繪畫中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全卷共分為三個部分,生動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了曹植與洛神之間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整幅畫作的畫面奇幻而絢麗,真切而感人,富有極強的浪漫主義色彩。責編:夏初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3年8期2023-08-22

  • 洛神賦》的永恒藝術價值及意蘊之跨界分析
    【摘要】《洛神賦》是漢魏文學家曹植的代表作,距今恰好一千八百年。此賦歷來受諸多贊譽,蘊含意象豐富,主旨表征也復雜多樣,在學界眾說紛紜。結合此賦帶有的上古神話元素,考量作者曹植承襲的上古“天人文化”影響浸潤,“空無通天說”是一種較合理的解釋。其中涉及人類集體潛意識心理功能,將“原始意象”凝聚而投射。如此,《洛神賦》本身也蘊含了諸多跨界知識元素,是其具備永恒藝術價值的一份加成?!娟P鍵詞】曹植;《洛神賦》;意象;空無通天說【中圖分類號】I207? ? ? ? ?

    今古文創 2023年24期2023-07-21

  • 葉露盈,“90 后”插畫家演繹中國古代經典
    目睹經典畫作《洛神賦圖》的風采;1800多年后,在西子湖邊,一個“90后”女孩兒,運用傳統的壁畫、紋飾等技法,再加上現代藝術的重構與創新,展現自己的風格魅力,完美地詮釋了新世紀的洛神之美。憑借《洛神賦》,她一舉拿下有著“全球華人動漫界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獎金獎,其繪本《洛神賦》被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收藏。她還受邀登上央視《國家寶藏》舞臺,她的作品和宋人摹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同時展現在大屏幕上。節目中,她成為國寶《洛神賦圖》的今生守護人。她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23年14期2023-07-17

  • 葉露盈:“90后”插畫家演繹中國古代經典
    目睹經典畫作《洛神賦圖》的風采;1800多年后,在西子湖邊,一個“90后”女孩兒,運用傳統的壁畫、紋飾等技法,再加上現代藝術的重構與創新,展現自己的風格魅力,完美地詮釋了新世紀的洛神之美,創造出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綺麗世界。憑借《洛神賦》,她一舉拿下有著“全球華人動漫界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插畫獎金獎。其繪本《洛神賦》被慕尼黑國際青少年圖書館收藏。她還受邀登上央視《國家寶藏》舞臺,她的作品和宋人摹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同時展現在大屏幕上。節目中,她成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23年5期2023-03-16

  • 中國繪畫欣賞(二十四)
    李恒濱洛神賦圖 東晉 顧愷之 絹本設色 27.1 cm x 572.8cm 故宮博物院藏東晉·顧愷之 洛神賦圖曹植美文《洛神賦》,寫了曹植路過洛水,遇到了洛水之神,與之相愛,可惜因人神相隔,只能悵然分離的動人故事。畫家把故事移植到畫卷上,進行了浪漫的藝術再創造,并且在畫幅中讓他們喜結良緣。全幅畫作結構巧妙、設色古艷,處處抒發了詩一般的情調,表現了中國人獨具的審美追求,追求大團圓的結局。在人物造型上,體現了顧愷之“以形寫神”的藝術思想,是古典繪畫的典范之一。

    視野 2022年24期2023-01-11

  • 現代舞編舞技法與中國古典題材的碰撞之創作手法比對分析 ——以《洛神賦》和《水月洛神》為例
    創新。本文以《洛神賦》和《水月洛神》兩部作品進行比對分析,通過分析同一題材不同表現手法的舞劇,對現代舞及中國舞編舞技法進行研究與探索。體味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魅力,探究舞蹈藝術的創新發展。1 編舞技法是編舞必備之術好的舞蹈作品是魂與形兼備的,舞蹈作品的魂是舞蹈的思想,在創作中是“道”,舞蹈作品的形是舞蹈的表現力,在創作中是“術”,要讓舞蹈的形引人入神,好的編舞技法必不可少。編舞技法是通過編導列出清晰的結構,結合題材內容及個人創作靈感、動作、調度等綜合考慮

    海外文摘·藝術 2022年21期2022-09-02

  • 試探唐詩中漢水神女和洛神的差異及原因
    水神女;洛神;洛神賦;唐詩【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1-0032-03漢水神女和洛神的故事源遠流長,前者因解珠鄭交甫而為人銘記,后者因曹植的《洛神賦》而聞名。兩者同為水神,存在相同特征,但因形成背景不同,也存在明顯差異。本文試通過梳理神女形象演變的過程,努力探究二者在唐詩中的異同及差異原因。一、神女形象的演變(一)漢水神女形象演變漢水神女是漢水流域的女神,

    今古文創 2022年1期2022-02-03

  • 葉露盈:千年共鳴,成為國寶守護人
    之,遂成經典《洛神賦圖》。兩千年后,西子湖邊,90后杭州女孩葉露盈拿起畫筆,以現代漫畫的形式重新詮釋《洛神賦》,將詩詞歌賦與繪畫融為一體,創造了一個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綺麗世界。她說:“我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國文化?!?992年,葉露盈出生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她從小就對繪畫表現出了超于常人的天賦和熱情。2010年,葉露盈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又以四年全系第一的成績,被保送本校碩士研究生。2015年,葉露盈前往挪威奧斯陸大學學習,她主動和老師、同學交流

    意林·少年版 2021年22期2021-12-09

  • 淺析《洛神賦圖》的藝術性
    001)一、《洛神賦圖》——顧愷之《洛神賦》由曹植所作,曹植,字子建,沛國譙縣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名氣非常大,當時大詩人謝靈運就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說:“天下才華有一石,曹植獨占八斗。后來經常說的成語”才高八斗”其實說的就是曹植。而在他的作品中,最好的便是《洛神賦》?!?span class="hl">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所畫,故宮博物院的這一北宋臨摹本相對于其他的臨本更加忠實原作的面貌,融入

    魅力中國 2021年25期2021-11-29

  • 淺談繪本插畫《洛神賦》的活化經典創新表達
    摘要:《洛神賦圖》是顧愷之的傳世之作,作者以類似連環畫的長卷形式分三個部分描繪了曹植與洛神之間真摯而純潔的愛情故事。青年插畫師葉露盈在古本《洛神賦圖》的基礎上以現代審美的視角將中國古代的文風、畫風和現代漫畫技藝相結合,重新創作了新插畫繪本《洛神賦》,新版本的繪畫作品在創新思路和創作技法上對活化經典的插畫創作具有借鑒的價值。關鍵詞:洛神賦;插畫;活化經典;創新表達《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在曹植原文中借對夢幻之境中人神戀愛的追求,抒發

    東方收藏 2021年11期2021-11-25

  • 洛神賦圖》與《洛神賦》之間的差異與聯系
    周萍摘要:《洛神賦圖》是顧愷之依據曹植《洛神賦》進行創作的,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它們在詮釋這個愛情故事時表現出了共性與個性,本文主要以《洛神賦》和《洛神賦圖》為研究對象,對比它們兩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時間與空間的處理以及情感表現的不同,探究作為文學作品《洛神賦》和作為繪畫作品《洛神賦圖》之間的差異與聯系。關鍵詞:《洛神賦》? 《洛神賦圖》? 差異? 聯系中圖分類號:J205?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

    藝術評鑒 2021年14期2021-08-30

  • 淺談《洛神賦》中曹植的幻想與現實
    位。其代表作《洛神賦》虛構了自己與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得到彼此,就像自己的人生理想一樣,受外界事物的壓迫,終究需要自己的心境解脫。本篇從《洛神賦》中人神愛戀、獨特美中,感受到曹植在幻想與現實中所做的抉擇,并且對后世文學創作的影響。關鍵詞:人神愛戀;音韻美;女性美;自我;超我;美學精神]曹植的文學創作共分為前后兩期,前期創作時才思橫溢,主要抒寫想要建功立業的宏偉壯志,但后期由于曹丕的迫害,生活境遇遭到了重創,抑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6-28

  • 洛神賦》中的隱喻世界
    隱喻理論,對《洛神賦》中的隱喻表達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和分析,探討語言背后的隱喻模式及其與魏晉時期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1.文中的29例隱喻表達大多數屬于存在鏈隱喻,且下行隱喻明顯多于上行隱喻;2.愛情隱喻模式主要有“吸引力”“整體”“旅程”“美玉”4種類型;3.《洛神賦》中的概念隱喻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魏晉時期的文化精神特征;4.通過與《詩經》對比發現,二者在隱喻創造力上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關鍵詞:《洛神賦》;概念隱喻;存在鏈隱喻;愛情隱喻一、引言

    現代語文 2021年1期2021-05-31

  • 經典作品的打開方式
    周洋《(洛神賦)九章》戴燕著商務印書館2021年8月出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喜愛閱讀中國古典文學的朋友也日漸增多,大家對“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明眸善睞”“氣若幽蘭”等詞句一定不會陌生,它們都源自漢魏時代曹植創作的一篇名文——《洛神賦》。時間過去1000多年,我們除了在一些文學選本中讀到這篇經典作品,還能看到許許多多以“洛神”為題材的書法、繪畫、歌舞、戲劇、電影等藝術創作,可見其文學魅力歷久彌新。面對這樣一部中古時期的經典詩文,不同

    藏書報 2021年42期2021-05-30

  •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
    顧愷之的作品《洛神賦圖》,是“唐宋八大家”古文運動前盛行的文學形式,體現了文脈發展的內在相連。此圖中繪有人物、山水、龍魚、車馬、神物,并在畫面中穿插小楷書賦文。作品人物描繪細致生動,衣紋秀逸,山石以勾染為主,樹木多夾葉,稍加點染,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繪畫的藝術特點。南宋初藏于內府,明代經葉鈳、項元汴等遞藏,清初經王鐸、梁清標遞藏,后入內府,經《石渠寶笈續編》著錄。在現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中,顧愷之的《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唯一文圖并茂

    理財·收藏版 2021年3期2021-05-10

  • 會講故事的中國畫
    繪畫歷史上,《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掃碼詳細了解)。該作品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傳。如今人們看到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爺爺帶寶寶來欣賞一下,并說說畫面里的故事吧。幸福小目標《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藝術——3~4歲幼兒樂于觀看繪畫、泥塑或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幸福加點料1.《洛神賦圖》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掃描二維碼來了解一下吧。2.延伸問題:寶寶,《洛神賦圖》的繪畫者是誰?掃碼聽答案。

    動漫界·幼教365(小班) 2020年5期2020-09-02

  • 從文字到繪畫:試論《洛神賦》與《洛神賦圖》的聯系
    要: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對曹植《洛神賦》的描繪。從無形的文學到有形的視覺圖像,畫家如何表現詩中曲折的故事情節,特別是痛苦、追悔這類隱晦的情感?字畫轉換,畫家必定是對詩詞內容進行了取舍和延展。圖文轉換的成功,恰恰在于繪畫沒有對文本照搬硬套,而以追求原文的“氣韻”為要。文學和繪畫都是藝術長河里的一條分支,二者緊密相連,既存在差異,又相互融合。中國古代故事畫《洛神賦圖》,便是很好的例證。賞析《洛神賦圖》必須先細閱《洛神賦》,才能解釋畫家為何用了某個造型某種構圖

    廣告大觀 2020年9期2020-07-14

  • 洛神賦圖》中的“神獸”尋蹤
    儀摘 要: 《洛神賦圖》傳為東晉顧愷之描繪曹植與洛水之神宓妃邂逅相戀的曠世名作。作為中國古代人物畫的集大成者及山水畫的雛形,及將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再創作為繪畫的第一幅作品,《洛神賦圖》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span class="hl">洛神賦圖》是一幅充滿浪漫想象力的作品,其中除了曹植這樣的歷史人物,還融入了顧愷之時期的東晉文化元素、各路仙道人物與神秘古獸。重點引用《山海經》,并參考《淮南子》《搜神記》等古籍資料,考證《洛神賦圖》中各類神獸的來龍去脈,探索它們的神話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04-17

  • 論《洛神賦》思想中的對立性與救贖性
    化的一部分?!?span class="hl">洛神賦》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其最根本的原因不僅僅在于幻滅的愛情故事,也不在于作者自身人生理想的表達,而是在于以人神相戀的愛情故事,表現出自我與超我二元對立矛盾的沖突與超越,這種沖突既通過人神之間的愛情故事來表現,也通過作者的生平經歷、情感起伏來表現。這種二元對立的沖突與超越亦是讀者共同的心理、情感、生命體驗。關鍵詞: 《洛神賦》 “自我” “超我” 人生理想關于曹植《洛神賦》的主旨之爭論,自古以來有“感甄”“寄心帝王”以及“抒發政治理想”等主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6期2020-03-01

  • 洛神賦圖》:戀戀不忘,宇宙第一尤物
    畫家王鐸品評《洛神賦圖》《洛神賦圖》開創了中國傳統繪畫長卷的先河,被譽為“中國繪畫始祖”。它美在哪里,以何傳世歷久彌珍?這大抵因為千載之后它尚在娓娓訴說……它在訴說:邂逅、定情、殊途,一段情,三生石如果你對這幅畫作一無所知,或許是欣賞它的最好狀態。擯棄偏見,掙脫束縛,凌駕于俗世喧囂之上,以本真之心舒展卷軸——眾仙飄逸,奇獸出沒,龍駕云車,那些神秘莫測的存在穿插于山川、樹木、流水等自然景致間。動靜皆宜,疏密得當,縹緲浪漫的幻境恰好適合人們浮想聯翩……一場未能

    學生天地 2019年19期2019-12-18

  • 洛神賦》《洛神賦圖》的再造想象與創造想象
    的重要手段?!?span class="hl">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圖》是傳為顧愷之所繪的千古名畫,本文試圖對這兩部經典,一文學、一繪畫,加以心理學和哲學層面的初步探究,以求發現創作者運用想象力進行文藝創作的一點端倪。關鍵詞:《洛神賦》;《洛神賦圖》;再造想象;創造想象一、引子《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圖》是顧愷之所繪的千古名畫,目前留存于世的是宋人的摹本。當人們欣賞這些偉大作品,并為之傾倒時,內心常問這樣一個問題:這些美妙絕倫的東西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藝術大觀 2019年10期2019-10-23

  • SING女團最新單曲《洛神賦》正式上線
    女團最新單曲《洛神賦》正式上線TME三大音樂平臺。新單曲以國學經典《洛神賦》為主題,通過國風與流行音樂的完美融合重現了曹植與洛神如夢如幻的奇緣,用音樂發揚中國文化,傳播國學經典?!?span class="hl">洛神賦》歌詞唯美,曲風動感,編曲融入了婉轉低沉的古箏元素,也加入了節奏感強烈的說唱元素,曲調悠揚起伏,宛如洛神從歌聲中翩然而至,時而低聲細語,時而情緒激昂地吟誦。SING女團溫柔的聲線配合歌詞唯美浪漫的意境,為聽者重現了當年曹植和洛神之間縹緲迷離的浪漫際遇。歌曲的靈感來源于三國時

    青年歌聲 2019年8期2019-08-22

  • 淺析舞劇《洛神賦》的動作語匯與構圖
    :文章以舞劇《洛神賦》為分析對象,探討生活化動作語匯在當代舞劇創作中的運用方式以及構圖手段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舞劇敘事的推進作用。這部舞劇借經典之名,行現代之事,通過改編借用原作故事,呈現了與原作截然不同的內涵追求,為觀者展現了一段個人思考與體悟,重塑了舞者、觀者體驗。關鍵詞:《洛神賦》;舞劇;動作語匯;構圖曹植筆下的《洛神賦》,以浪漫主義的手法,描寫人神夢幻的真摯愛戀。王枚的舞劇《洛神賦》并未以文采出眾的曹植與風華絕代的洛神的美好之戀作為切入點,視角投向軟

    藝術科技 2019年7期2019-07-24

  • 魏晉時代藝術審美的覺醒
    初初年創作的《洛神賦》是這一時期十分經典的文學作品,在它之后出現的《洛神賦圖》深受《洛神賦》文本及當時文化的影響,選擇女性題材作為創作的主題,追求“傳神寫照”和“悟對通神”的藝術表現方式,具有著濃厚的魏晉時代審美特質?!娟P鍵詞】曹植;洛神賦;魏晉繪畫古代中國人審美進入自覺的時代是在魏晉南北朝時,經過漢代結束期的動蕩和黑暗,這個時期出現了影響中國審美至深的魏晉風流。曹操、曹丕、陸機、蕭統等才華橫溢的大師們所作的文學著作的相繼出現,形成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高

    美術界 2018年4期2018-11-21

  • 洛神賦》的審美探究
    彥霖摘 要:《洛神賦》作為千古名篇,學術界對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多是對《洛神賦》的詞采和思想內涵進行探討。而對《洛神賦》的文本的審美特征以及從中所體現的作者的內心情感卻少有琢磨。我認為《洛神賦》的文本中體現了三方面的審美特征:容貌之美、仙游之美、別離之美。從這三種審美特點中,可以反映出曹植內心的美好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些審美的特點也凸顯了《洛神賦》的文學價值,同時也使其為古往今來的讀者所喜愛接受。關鍵詞:《洛神賦》;審美;曹植;洛神千古名篇《洛

    西部論叢 2018年9期2018-09-04

  • 淺析曹植《洛神賦》藝術特點及藝術價值
    筆,而其名作《洛神賦》更是成為歷代所難以超越的高峰,也為后世留下許多慨嘆。關鍵詞:洛神賦;藝術特點;藝術價值《洛神賦》是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寫的浪漫主義千古名篇。曹植的作品在魏晉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其名作《洛神賦》更是成為歷代所難以超越的高峰,也為后世留下許多慨嘆。曹植素有神童之稱,他文采飛揚,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今讀起來皆令人感慨其物之神奇,其勢之龐大,其文辭之優雅! 作為魏晉時期最具光芒的詩人,曹植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他少年成名、風

    魅力中國 2018年19期2018-08-06

  • 魏晉時期繪畫文學敘事研究 ——以《洛神賦圖》為中心
    材,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就是繪畫以賦作為題材的典型代表。一、《洛神賦》與《洛神賦圖》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根據魏晉時期曹植的文學作品《洛神賦》創作的,《洛神賦》曾名為《感甄賦》,是曹植模仿戰國宋玉《神女賦》來敘述自己在洛水與洛神相遇的故事。實際上是曹植緬懷甄氏所作,后由甄氏之子魏明帝改名為《洛神賦》,其為何改名原因錯綜復雜只做簡明概述。甄氏名門閨秀為袁氏兒媳,袁氏兵敗后其被曹氏父子三人追求,嫁于曹丕后失寵被已稱帝的曹丕賜死。而曹植這位才高八斗的詩人,可謂是

    大眾文藝 2018年15期2018-07-12

  • 洛神賦圖》與宋高宗后宮 ——南宋摹本功能與意義的再思考(第六講)
    書畫》美術館《洛神賦圖》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學敘事題材繪畫,是一件文學之美和繪畫之美交相輝映的偉大作品。舊傳它的作者為東晉畫家顧愷之(約345-406),實際上其底本產生于南朝(420—589)后期(公元6世紀前、中期)。它依賴四件南宋的摹本才得以流傳至今(分別簡稱為故宮甲本、遼博本、弗利爾本、臺北故宮本),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前兩件—故宮甲本和遼博本,分別被清代的乾隆帝題寫為“洛神賦第一本”和“洛神賦第二本”,基本上可以認為它們產生于南宋初年,即宋高宗統治時期

    中國書畫 2018年4期2018-07-09

  • 感洛靈
    女的作品,而《洛神賦》和《洛神賦圖》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歷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關鍵詞:洛神賦;顧愷之;藝術魅力泱泱華夏五千年,無論是詩書還是畫作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在這歷史長河之中,有這樣一位畫家,他被奉為中國書畫家四祖之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寫入史書作傳記的畫家——顧愷之。顧愷之的造詣不僅僅是作畫,詩詞歌賦他都精通,被稱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他十分博學,尤其擅長繪畫,精于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題材。約364年顧愷之在南京為瓦棺寺畫維摩詰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6期2018-05-14

  • 洛神賦圖》:以中國風的形式,向經典致敬
    作出了著名的《洛神賦圖》。在央視《國家寶藏》的節目中,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驚艷亮相。與這件國寶一同走紅的,還有它的素人國寶守護人,來自杭州的“90后”插畫設計師、中國美術學院老師葉露盈。當葉露盈的繪本《洛神賦》出現的那一刻,觀眾們立刻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碰撞產生的創新之美。先來看看國寶的“前世”吧,在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故事的每個部分幾乎都有對水的寫照,但水勢、水態卻用線條表現得千變萬化,絕不雷同。有時舒展自如,有時平滑光潔,尤其在洛神

    潤·文摘 2018年5期2018-05-14

  • 洛神賦》的文化衍生 ——從文本到繪畫、書法
    的文化物質?!?span class="hl">洛神賦》就如同“文化母體”,自東晉以來成為眾多文人墨客關注和解讀的話題。在《洛神賦》得到普遍關注和研究的今天,對其文本和文化衍生進行深度的歷史考察顯得十分必要,本文試作一分析。一、曹植《洛神賦》:創造不朽篇章曹植(192—232)自幼天資聰慧,博聞強識,深得曹操的喜愛。鐘嶸在《詩品》中稱贊其“陳思至于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秦笙,女工之有黼黻”[1]118。曹植身懷報國之志,在《與楊德祖書》中曾下定決心“戮力上國,流惠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8年5期2018-03-29

  • 從對儒家詩教之依違看《洛神賦》主題
    33000)《洛神賦》全篇大致以現實—想象—現實為發展脈絡,想象占了全詩的主體部分。因此,想象部分和回歸現實的過渡之處應格外受到關注。其想象發端于“感宋玉對楚王說神女之事,遂作斯賦”[1]282,終于“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沽_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盵1]284回歸現實的首句便是“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1]284-285,而本句也成為全詩最為突兀的一句,致使《洛神賦》主題之多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8年9期2018-03-29

  • 淺析曹植《洛神賦》藝術特點及藝術價值
    楚克俠摘要:《洛神賦》為曹植辭賦中杰出作品,描寫了人神相戀卻終究分離的浪漫而悲傷的故事,是被傳頌千年的名篇。它描述的是作者情場受挫,未能與所愛的人結合,而通過神話寓言,在想象的空間中讓自己與洛水邊美麗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釋放自己對失去情人的傷懷和思念。作者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描寫上多有借鑒宋賦。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麗絕倫,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結合,最后抒發了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關鍵詞:洛神賦;藝

    魅力中國 2018年32期2018-03-26

  • 歷代《洛神賦》書法述評①
    張克鋒曹植的《洛神賦》是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的名篇,對后世的詩、詞、曲、賦、小說、戲曲和繪畫創作都有較大影響。一些學者對此已有論述。但《洛神賦》與書法創作的關系,卻少有人關注?!?span class="hl">洛神賦》為歷代文人所喜愛,因此被廣泛傳抄書寫,產生了大量精彩的書法作品。這些書法作品與以《洛神賦》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一道,構成了《洛神賦》影響史、接受史的重要一環。對歷代《洛神賦》書法作品進行一番梳理,不僅是《洛神賦》接受研究的需要,也是書法史研究的題中應有之意。對這些 “同題共作”

    書法賞評 2018年1期2018-03-26

  • 洛神賦圖》之二 ——2018《美文》藏書票二月號
    ◎永輝《洛神賦圖》特種郵票顧愷之所繪制《洛神賦圖》的真跡已不存世,無所尋覓。迄今流傳于世的《洛神賦圖》版本尚有七個之多,根據考證判斷均為唐宋兩代之臨摹本,藏于國內的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博物館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海外的倫敦英國博物館以及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遼寧博物館藏摹本有“紹興”藏印,根據其畫風和書法風格上判斷,應是宋人摹本無疑。宋高宗建立南宋后為了宣示政治和文化上的正統地位,在紹興年間推行了大量的文化復興活動,遼藏摹本《洛神賦圖》應是誕生在此背景下。

    美文 2018年3期2018-03-01

  • 論《洛神賦》中的洛神之美
    摘要:曹植的《洛神賦》中所塑造的洛神形象具有自由飄逸之美、光明燦爛之美和自然天成之美。洛神的美,集中了自然界與人世間所有的美,是一切美的集成與升華。洛神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第一美神。關鍵詞:《洛神賦》;洛神;曹植;魏晉曹植的《洛神賦》中所塑造的洛神形象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芳華絕代、流芳百世的女神形象,受到千百年來世人的贊美和妙賞。洛神形象源自于先秦神話,至魏晉時代曹植筆下遂成千古絕唱中的女神形象。她究竟有著怎樣的美學價值,以至于能夠產生如此長久的藝術生命力?其美

    山東青年 2017年10期2018-02-01

  • 回首向來蕭瑟
    文通過對曹植《洛神賦》,顧愷之《洛神賦圖》和易至群《洛神戲水》三件文藝作品表達方式的對比,探尋易至群先生對洛神作為現代人更為理性的情感寄托?!娟P鍵詞】:易至群;洛神;洛神賦一千九百年前,一個卑微帝子對洛水宓妃涌出“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的”的盛贊;一千九百年后,易至群先生又用水墨以現代國畫的形式將洛神的意態重現。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以《洛神賦》為題材的作品是顧愷之的《洛神賦圖》,顧愷之在這幅畫里卻將結局做了修改,以帝子與宓妃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告終

    西江文藝 2017年15期2017-09-10

  • 洛神賦》創作動機探析
    摘要:曹植的《洛神賦》描寫了人神相戀卻終究分離的浪漫而悲傷的故事,是被傳頌千年的名篇。對于曹植創作此賦的動機,學界一直爭論紛紛。是如原文所說“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而作,還是感甄而發,懷念甄后呢?抑或是托思君王,表忠曹丕,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與苦悶呢?本文對此進行了系統匯總,并分析了曹植《洛神賦》的創作動機。關鍵詞:曹植;《洛神賦》;創作動機《洛神賦》作為曹植的代表作,歷代學者都對其褒獎有加,同時對這篇賦的研究也是成果豐碩。除去對其藝術成就、文化視角、傳承與

    新校園·上旬刊 2017年3期2017-06-19

  • 洛神賦圖》新考
    三國曹植的詩《洛神賦》詩文的內涵和意韻出發,重新考證東晉顧愷之的代表作《洛神賦圖》,以探究詩文畫作的關系和創造性源緣。關鍵詞:《洛神賦》;《洛神賦圖》;新考中國最早的專業畫家是東晉的顧愷之,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有作品可以考證的知名畫家,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在繪畫史上的地位相當于書法史上的王羲之。曹操有25個兒子(古代帝王將相子女多很正常,比他子女多的可以排成一個連,比如說中山靖王劉勝就有120個兒子)。在他的眾多兒子里,最知名的是心機男長子曹丕(真正

    大東方 2017年11期2017-05-30

  • 只有開創者才被記住
    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他的《洛神賦圖》和曹植的《洛神賦》一樣有名?!?span class="hl">洛神賦圖》把《洛神賦》中的主要故事情節畫了出來?!?span class="hl">洛神賦圖》是一幅長卷,長度有五六米,畫完之后卷成一卷保存,欣賞時再一點一點打開瀏覽。因為這種特性,欣賞長卷不是一眼就能看清全貌,而是有順序的:按照長卷打開的方向,從頭到尾一點點看?!?span class="hl">洛神賦圖》就按照人們欣賞的順序,把《洛神賦》的情節一段一段地畫出來。說白了,這就是一幅古人的連環畫。打開《洛神賦圖》,我們看到它的第一感覺,恐怕并沒有傳說中

    特別文摘 2017年9期2017-05-17

  • 基于人物美學視角下的《洛神賦圖》賞析
    美學視角下的《洛神賦圖》賞析蔡曉楠 (中國傳媒大學 100024;沈陽體育學院 110102)王卉寧 (花旗銀行北京分行 100032)《洛神賦圖》是我國首部根據詩文創作的畫作,其中對于人物場景的創作十分傳神,具有極大的美學賞析價值。本文針對人物美學視角下的《洛神賦圖》賞析進行研究,論述了顧愷之與《洛神賦圖》,《洛神賦圖》的人物美學賞析,以及《洛神賦圖》的評價與影響。美學視角;《洛神賦圖》;賞析;人物《洛神賦圖》是我國寶貴的美學文化資源,其對中國的美術創作

    大眾文藝 2017年16期2017-03-12

  • 是誰又懂“茍活”——品讀舞劇《洛神賦
    摘 要】王玫《洛神賦》中的曹植與我們所熟知的、舞蹈形象構建中的似乎都不太一樣。這樣的不同,讓我們更能看到一個不同的焦點及主旨。我們熟知的史論與傳說為作品奠定了觀賞基礎,又從另一個方面讓作品具備了雙重線索,我們所能看到的,既是對原著的利用,同時也是對原著的摒棄?!娟P鍵詞】《洛神賦》;舞??;品讀中圖分類號:J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2-0170-01“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是一種動態與靜態的捕捉,也

    戲劇之家 2017年3期2017-03-06

  • 趙孟頫《洛神賦》探究
    具代表性,而《洛神賦》則是其行書中的經典之作。從用筆、結體、章法、審美四方面對趙孟頫的《洛神賦》進行研究,可以看出趙孟頫用筆精純、圓潤,結體嚴謹、遒媚,章法平和、瀟灑。趙孟頫師法“二王”,得其筆法,又結合自身的特點,其行書呈現出清俊、典雅之風,而其《洛神賦》將他的審美理想呈現得淋漓盡致。在《洛神賦》中“中和”之美充斥全篇,對后世書法藝術事業的發展影響深遠。關鍵詞:趙孟頫;《洛神賦》;中正平和一、圓潤靈秀的用筆《洛神賦》是趙孟頫行書的代表作品,觀其用筆流利精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6年11期2017-02-04

  • 淺論曹植《洛神賦》之情感模式
    譽,其創作的《洛神賦》為后代人留下無限想象。作為一篇抒情賦,它不僅有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有通過情感演進而表現出的簡單卻完整的情節。本文以曹植《洛神賦》的情感為主線,探討《洛神賦》之情感模式。關鍵詞:洛神賦;情感;體態之美;人神矛盾《洛神賦》是魏晉時期的一篇抒情賦,此作創作于黃初三年前后,曹植正值苦悶悲憤。而作為客觀社會生活的主觀情感的反映,文學往往是作家把客觀生活跟主觀情感相互融合后的結果,情感必將流入作家的作品之中。從曹植眾多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由青年時浪漫自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4期2016-05-30

  • 淺論曹植《洛神賦》之情感模式
    譽,其創作的《洛神賦》為后代人留下無限想象。作為一篇抒情賦,它不僅有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有通過情感演進而表現出的簡單卻完整的情節。本文以曹植《洛神賦》的情感為主線,探討《洛神賦》之情感模式。關鍵詞:洛神賦;情感;體態之美;人神矛盾《洛神賦》是魏晉時期的一篇抒情賦,此作創作于黃初三年前后,曹植正值苦悶悲憤。而作為客觀社會生活的主觀情感的反映,文學往往是作家把客觀生活跟主觀情感相互融合后的結果,情感必將流入作家的作品之中。從曹植眾多作品中可以看出其由青年時浪漫自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4期2016-05-30

  •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摭談
    的顧愷之,而《洛神賦圖》是畫家揚名立萬的作品。結合社會環境、歷史因素和文化背景等分析《洛神賦圖》的形式結構和表現方式,去挖崛該繪畫作品所蘊含的深層之美。關鍵詞:顧愷之;洛神賦;繪畫;形式魏晉南北朝,是朝代更迭頻繁的動蕩年代,經濟文化變革最為劇烈,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文學家和藝術家。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和思想意識的動蕩演化,繪畫領域出現了新的變化,對傳統繪畫題材有所突破和拓展,漢代流行的經史,列女、神話等題材受到青睞,以文學作品為題材的繪畫也趨活躍[1]?!?span class="hl">洛神賦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6年6期2016-05-14

  • 洛神賦》:從文學到繪畫、歷史
    戴 燕?《洛神賦》:從文學到繪畫、歷史戴燕摘要:《洛神賦》是三國時期曹植的作品,它本來只是曹植受宓妃傳說啟發、效仿《神女賦》而作,但由于自東晉以后,《洛神賦》也成為流行的書畫題材,畫家及觀眾的視角,使得對它的解讀發生了改變。同時由于甄后之死,在魏明帝時代就是頗受關注的話題,融入很多想象,再與《洛神賦圖》結合,便為《洛神賦》增添了傳奇色彩,既賦予它“感甄”的內涵,也創造出一段愛的歷史。關鍵詞:宓妃;神女;洛河之神;洛神賦圖“Rhapsody of the G

    文史哲 2016年2期2016-04-13

  • 洛神賦》“清陽”詞義訓詁
    :“清陽”于《洛神賦》中沒有確切統一的義釋。文章結合不同版本的注釋,討論“揚”“陽”的通假關系,結合《詩經》注釋,研究分析“清陽”詞義。關鍵詞:清陽 清揚 通假 訓詁 詞義“清陽”一詞見于曹子建《洛神賦》:“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币虬姹静町?,“清揚”與“清陽”同時存在?!对娊洝む嶏L·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薄垛⑧怠罚骸耙秩魮P兮,美目揚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猗嗟孌兮,清揚婉兮”。以《詩經》對曹植的深遠影響,《洛神賦》中“清陽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5年11期2015-11-30

  • 淺論曹植《洛神賦》的創作動機和主旨
    劉伊諾摘要:《洛神賦》是曹植的代表作,關于《洛神賦》的創作動機和主旨,一直都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關鍵詞:《洛神賦》;創作動機;主旨關于曹植創作《洛神賦》的動機,有三種說法。一是“感甄”,二是“君臣情”,第三種說法,是曹植懷念亡妻“崔氏”?!案姓纭边@一說法最早起于唐代《文選》中李善注引《記》中,說的是《洛神賦》原名《感甄賦》,曹植由洛陽返鄴城途中重涉洛水,有感于與甄皇后相遇洛水而作。在甄皇后之子曹叡繼位八年后(作賦四年后),因避諱

    環球人文地理·評論版 2015年9期2015-10-26

  • 曹植《洛神賦》的創作動機臆解
    的代表作之一《洛神賦》。該部文學作品主要描述了曹植與洛神之間浪漫的人神之戀,但是,最終又由于人神是不同的而惆悵的分離了。這是一個愛情悲劇,其中有著現實與想象兩個不同層面的創作意識的相互交匯。它是曹植通過對人神交接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時又無法逃脫掉黑暗現實的禁錮的無奈與憤懣。因此,曹植創作《洛神賦》的動機就是借此人神之戀的愛情悲劇來傳達自己試圖超越現實,實現自我靈魂救贖的遠大理想與美好愿望。關鍵詞:曹植 《洛神賦》 創作動機一 引言曹植創作的文學作品《

    作家·下半月 2015年6期2015-05-30

  • 洛神賦》企慕主旨探微
    人賦中,曹植《洛神賦》是表現企慕情境最為典范的作品,集中體現了曹植對于人生尤其是政治理想的熱烈追求和這一切失落后的怨憤。賦中的洛神是曹植一切人生理想的幻影,詩人投入了全部熱情去追求她,然而人神之道殊異,他們的愛情必定要面對分離。追求洛神的失敗正是曹植人生理想破滅的象征。關鍵詞:洛神賦 建功立業 理想破滅在魏晉美人賦中,曹植《洛神賦》是表現企慕情境最為典范的作品,也是主旨頗為玄深的作品。賦中潛隱的象征體系與現實本事之間的迷離關系一直困擾著評論者。對于《洛神賦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4年3期2014-09-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