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臟

  • 刃針五臟俞結合拔罐療法治療失眠驗案
    教授提出的“針刺五臟俞調五臟神”理論[3],鄢路洲教授運用刃針五臟俞結合拔罐療法治療失眠,收效滿意。本文整理鄢老運用此法治療失眠醫案1則,介紹如下。1 醫案介紹患者,男,66歲,2021年9月4日初診。主訴:反復失眠半年余,加重伴頭昏乏力1周。近半年患者夜間難以入睡,多夢易驚醒,醒后再次入睡困難,每日睡眠3~4h,伴有頭頂及兩顳部隱隱作痛,心煩心悸,時有頭目眩暈,肢體倦怠乏力,哈欠頻作,納差,精神欠佳,小便量少,大便質稀不成形,舌質淡,苔薄,脈細澀?;颊呒?/div>

    中國民間療法 2023年18期2023-12-31

  • 從汗論治脫發
    的重視,他們多從五臟及精氣血津液角度論述脫發之因,針對性的治療取得可觀的成果。導師程宏斌主任醫師通過對現代人們生活習慣及臨床辨證分析,發現脫發與汗出異常??赏瑫r出現,分析發現汗與發在生理、病理上聯系密切,此類脫發患者從汗論治可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關鍵詞:汗;脫發;氣血;五臟;玄府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23)05-0122-05脫發,是指頭發的脆性增加和脫落異常的一類疾病,其中雄激素性禿發、斑禿、休止期脫發為常見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23年5期2023-06-17

  • 從《黃帝內經》五臟一體觀探究中風病因病機*
    ,認識到人體是以五臟為核心的有機整體?!饵S帝內經》中論述了五臟一體觀內涵,并基于此認知疾病,指導理法方藥體系的建立。早在《黃帝內經》中已有中風的相關記載,如“偏枯”“大厥”“薄厥”等。對于中風病病因病機的研究,能夠對中風病的臨床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1]。深入五臟一體觀內涵,研究中風病及其病因病機,以期為中風病臨床診療帶來新的發展。1 五臟一體觀《素問·臟氣法時論》曰:“五行者……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人體法相天地,五臟一體是自然界五行一體在人體的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3年5期2023-03-22

  • 五臟痹理論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系統受累中的應用探討*
    《內經》中有關“五臟痹”的論述獨具特色,對RA多系統受累的診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五臟痹首見于《內經》,在《痹論》、《玉機真臟論》、《五臟生成》等篇均有論及,五臟痹即肺痹、心痹、肝痹、腎痹、脾痹,是按人體的五臟組織部位命名的一組風濕病[12],是對風濕病的一種傳統分類方法[13]。隨著對風濕免疫疾病研究的深入,五臟痹理論逐漸被用于指導風濕病的臨床治療。本文從五臟痹理論出發,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后期多系統受累的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治法進行探討,以期為中醫藥參與R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22年9期2023-01-04

  • 張華東教授從五臟論治纖維肌痛綜合征經驗
    痛綜合征;周痹;五臟;辨證論治;經驗;張華東 張華東教授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市優秀名中醫,第三批全國中醫優秀臨床人才,從事風濕病臨床研究30余年,對風濕病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 纖維肌痛綜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種以全身彌漫性疼痛、特定部位壓痛為主要臨床特征,并常伴有睡眠障礙、疲乏無力、認知功能障礙和情感異常等多種癥狀的慢性疼痛性風濕病[1]。本病好發于中老年女性[2],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7∶1[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22年1期2022-03-09

  • 淺析《內經》中“升降出入”
    精氣;升降出入;五臟中國傳統哲學以精氣學說解釋萬物起源及發展變化,認為精氣是構成世界的本源。精氣是指宇宙中的無形可見、運動不息而又含有巨大能量的極細微物質。中國傳統醫學和傳統哲學同宗同源,也秉持著同樣的理念,認為精氣升降出入化生了天地萬物。又有《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行〈?,期有近遠。四者之有而貴常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1年8期2021-10-18

  • 調肝止汗湯治療汗證的經驗舉隅
    關鍵詞】 汗證;五臟;經驗【中圖分類號】R256.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1)13-0100-03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no clear diagnostic basis and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weating syndrome in western medicine.TCM treatment has the advantage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21年7期2021-08-27

  • 愛生氣傷肝是真的嗎
    、水分別對應人體五臟的肝、心、脾、肺、腎。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是人類正常的心理活動,但失度就可能引發疾病。喜, 在五臟屬心; 怒, 在五臟屬肝; 憂、悲,在五臟屬肺;思,在五臟屬脾;恐、驚,在五臟屬腎。因而中醫有“大喜傷心”“多憂傷肺”“大怒傷肝”“多思傷脾”“多恐傷腎”的說法。其中,“大怒傷肝”是指經常發怒的人容易出現肝氣郁結、肝陽上亢,繼而造成一系列疾病癥狀。尤其是原本有肝臟疾病的人長期情緒不佳,更易加重病情,長此以往就是惡性循環。同時

    家庭醫藥 2021年5期2021-05-11

  • 論脾胃為五臟之本*
    之源”,而氣血是五臟功能活動維持的基本物質,同時脾胃為氣機升降的中心,故有“脾胃為五臟之本”之說,這一理論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1 本之含義《說文解字》載:“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敝赋隽恕氨尽奔床菽镜母蚩扛那o干,強調了其居于下位?!蹲髠鳌ふ压辍分^:“木水之有本原?!薄秶Z·晉語》云:“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辈浑y發現,“本”與草木有關,而且“本”對于草木的生存具有重要意義?!墩撜Z·學而》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河南中醫 2021年2期2021-04-17

  •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ve-Zang(五臟)of Secrets of Nursing a Baby(《育嬰家秘?五臟證治總論》) records that a newborn is like a bud of grass or a tree. When it is spring, its Qi is sufficient, also namely Qi of Shaoyang (少陽), so the bud can grow without stopping. The ne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0期2020-12-28

  • 基于取象比類的五行-五臟術語英譯研究
    醫學理論中五行-五臟之間模式的構建正是基于取象比類的方法論。文章通過對取象比類進行系統闡釋,結合現代概念隱喻翻譯研究,對五行-五臟中術語的英譯進行分析思考,旨在為中醫術語隱喻翻譯提供新思路。關鍵詞:取象比類;五行;五臟;術語英譯中圖分類號:R226;N04;H315.9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9Abstract: Analogism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meth

    中國科技術語 2020年4期2020-09-12

  • 基于“五臟”論治卵巢癌研究現狀
    是一個有機整體,五臟之間聯系密切。因此運用中醫藥治療卵巢癌時不可拘泥于單一臟腑,應從整體出發,分清主次,結合五臟辨證用藥?;诖?,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從五臟角度對卵巢癌相關論治進行綜述。1 從脾論治1.1 脾氣虛證,治從補脾益氣,扶正祛邪中醫認為,正氣虛弱是疾病產生的前提。脾主運化氣血,脾氣健運,則氣血運行有序,機體康健,病無所生。脾氣虛弱,氣血生化無力,遭受外邪入襲,則邪強正弱,痰濁、熱毒、瘀血等病理因素難以清除,使其長期留滯于體內,日久便可演變為癌毒。癥

    亞太傳統醫藥 2020年10期2020-02-16

  • 五臟元真通暢的實質是氣血中和 ——鄧鐵濤五臟相關理論在治未病中的應用
    州 50405)五臟相關為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提出的臟腑相關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五行作為疾病相關的說理工具。中和思想則為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孫光榮教授總結歸納,創立“中和學派”,以“氣血中和百病消”為指導思想,對中醫防病治病有良好的指導作用。筆者有幸跟隨兩位國醫大師學習,智慧的結晶相互滲透、互相碰撞,獲益匪淺。五臟相關在疾病預防方面,主要體現在五臟各司其職,共同發揮生理作用,“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與“氣血中和百病消”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五臟元真通暢方可氣

    江西中醫藥 2020年7期2020-02-12

  • 從形氣神論中醫五臟*
    一不可。中醫學對五臟的認識應區別于西醫學的人體解剖學,其是在解剖學的基礎上建立在象思維上形成的中醫五臟。筆者從形、氣、神的角度來認識五臟,探討五臟形、五臟氣、五臟神及三者之間的關系,介紹如下。1 從形氣神論五臟1.1 從形論五臟形是指人體的有形實體,是生命活動的房舍,其包括臟腑組織、形體官竅、皮肉筋骨、四肢百骸及具有濡養作用的精微物質[1]?!峨y經·四十二難》曰:“肝重二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中醫研究 2020年7期2020-01-10

  • 周慎教授從“五臟相關”論治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經驗
    環缺血性眩暈病涉五臟、以肝為主,五臟之病皆可致眩,非獨肝也。在治療方面,提出在疏肝、柔肝、養肝、清肝、平肝的基礎上,依據病機選用宣肺、健脾、養心、滋腎等法,療效顯著。 〔關鍵詞〕 后循環缺血性眩暈;五臟;肝風內動;肝腎陰虛;心氣不足;周慎 〔中圖分類號〕R255.3? ? ? ?〔文獻標志碼〕B? ? ? ?〔文章編號〕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9.02.015周慎教授為湖南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名中醫,全國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年2期2019-09-10

  • 從中醫“心主神明”理論探討情緒調節與紅細胞調控水平相關的方法探析
    心主神明;血脈;五臟;情緒調節;紅細胞水平;視頻誘發實驗;量表中圖分類號:R223.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1.048中醫藏象理論認為“心主神明”“神明”“血脈”皆由心所主。臨床上“血液”的充足程度是“神明”功能正常發揮的關鍵?,F代臨床研究[23]發現,紅細胞調控水平與人體情緒調節密切相關,不同紅細胞調控水平人群在面對相同的情緒刺激時可能表現出差異。因此,將現代心理學對情緒研究實驗方法與紅細胞調

    世界中醫藥 2019年1期2019-09-10

  • 黃帝內經
    黃帝曰:愿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歧伯曰:五臟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俞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觀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臟之氣,已絕于內,

    家庭醫學·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8-16

  • 從中醫五臟論述重癥肌無力
    獨特優勢。所謂“五臟使人痿”,中醫認為,本病的病變部位雖是筋脈肌肉,但病變常累及五臟,其發病和五臟虛損關系密切。本文在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從中醫五臟入手,深入探討重癥肌無力的病因病機及治療方法,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娟P鍵詞】重癥肌無力;五臟;病因病機【中圖分類號】R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8-0006-03Abstract:Myastheniagravisisacommonclinicaldiseasewith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9年4期2019-07-08

  • 五音療法與中醫藥的創新性雙向治療研究
    ,把五音階與人的五臟和五志等多方面內容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相應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通過音樂刺激大腦,調節患者情緒,達到醫心的功效;在中醫學理論的基礎上,配合中醫藥治療患者疾病,達到醫身的功效。在治療患者疾病的同時,為患者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強治療效果,提高康復效果,造?;颊??!娟P鍵詞】音樂治療;中國古樂曲;中醫;五行;五臟中圖分類號:J639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

    戲劇之家 2019年15期2019-06-27

  • 結合“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談五臟病導致咳嗽與現代醫學關系
    祖國醫學則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由此可見咳嗽的診斷治療可能并不局限于單一的系統。筆者長期從事診療臨床工作,體會到現代醫學的成果與祖國醫學有通融可取的部分。結合中醫整體觀念與臨床體會,現將五臟病導致咳嗽與現代醫學關系進行淺析?!娟P鍵詞】五臟;咳嗽,中醫學,現代醫學【中圖分類號】R18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026-01咳嗽,中醫認為既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又是其他疾病的一個癥狀;西醫則認為既是呼吸系統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2期2019-03-28

  • 東垣渴癥辨治發微
    為主要病位,并依五臟虛實傳于心、肺、肝、腎,從而得出東垣辨治口渴的主要思路是以脾胃為中心的五臟虛實傳變。探討東垣對渴癥的辨治,有助于后世更好把握其脾胃論,可尋到辨治渴癥及其相關疾病的方便之門。[關鍵詞] 渴;火熱;脾胃;五臟[中圖分類號] R22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1(c)-0136-04[Abstract] Thirst is a common clinical sym

    中國醫藥導報 2019年3期2019-03-18

  • 五臟論治帶下病
    的過程中總結出,五臟功能失調,均可導致帶下病。治療應審證求因,辨證論治?!娟P鍵詞】?五臟;帶下病;辨證論治【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21-0079-02Discusses?from?the?Five?Internal?Organs?Treats?Morbid?Leucorrhoea?SicknessZHANG?Xinyue1?ZHANG?Lijuan21.Shandong?University?of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上半月 2019年11期2019-01-16

  • 基于《黃帝內經》理論應用“填培五臟”法治療2型糖尿病初探?
    ?!秲冉洝吩唬骸?span class="hl">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說明消渴并不僅是肺脾腎三臟的疾病,與五臟皆有關。1 “五臟柔弱”是引發2型糖尿病的關鍵病機《靈樞·五變》曰:“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睆堉韭擺1]釋其意:“蓋五臟主藏精者也,五臟皆柔弱,則津液竭而善病消癉矣”,可見消渴發生的關鍵在于“津液竭”。而津液與五臟密切相關,消渴病機雖復雜,但其根本原因則歸咎于五臟。五臟虛損致津液敷布失常,引起津不上承而煩渴多飲,胃失潤而消谷善饑,津液直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9年5期2019-01-09

  • 《黃帝內經》五臟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
    帝內經》研析中醫五臟概念形成的文化背景、哲學基礎及其醫療實踐,認為《黃帝內經》的五臟,是古人將內臟形質作為物象,通過意象思維,產生功能特性“類概念”,并在天人合一觀念指導下,納入“四時法則”之中,從而形成了生長化收藏作核心內涵、精氣陰陽五行為邏輯方法的五臟概念系統。同時,概念的形成還經歷了理論與實踐互動互證過程。此外,本文還就《黃帝內經》五臟概念的科學意義進行了研討,指出中醫五臟是一種結構性功能概念,乃中國系統思維的產物,在科學技術發展到綜合階段,包括五臟

    世界中醫藥 2018年5期2018-09-10

  • 《神農本草經》療“五臟”用藥功效探析
    ,天津 000)五臟理論是《內經》中臟象理論的重要組成內容,而五臟苦欲補瀉是《素問·臟氣法時論》中論述人體的五臟與五味,以及五臟“所苦”和“所欲”相關的理論[3-4],它首次把藥物的性味與五臟聯系起來?!侗窘洝吩凇秲冉洝坊A上,不僅重視五臟與藥物氣味的關系,而且強調五臟的重要性,書中相關條目下明言能治“五臟”或“五內”有關病證的藥物共計三品,四類,47味,其中上品34味,草類26味,石類6味,另有蟲類和獸類各1味;中品9味皆為草類;下品4味皆為草類。本文試

    中醫藥學報 2018年3期2018-06-25

  • 敦煌卷子《張仲景五臟論》研究概況與探析*
    0000)敦煌《五臟論》是包括《張仲景五臟論》和《明堂五臟論》在內的中醫臟象學說經典著作,是敦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學傳承的經典內容?,F存《張仲景五臟論》卷子包括5種抄本:現藏于英國倫敦博物院圖書館的S.5614,現藏于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的P.2115、P.2755、P.2378,以及后來由李應存教授為其定名的Дx.01325V[1-3]?!睹魈?span class="hl">五臟論》卷子原件現藏于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即編號為P.3655的卷子[4]。歷代以“五臟論”命名的書目尚

    中醫研究 2018年3期2018-03-13

  • 養生:陰和陽哪個更重要
    離不開陰。具體到五臟,每個臟器都有陰、陽屬性。人們都聽說過:陰虛才陽亢,水衰才火熾,講的就是陰和陽的關系。中醫所說的陽,大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它當然與養生長壽關系密切??吹靡姷墓倘恢匾?,但看得見的是由看不見的支撐著??床灰姷谋瓤吹靡姷母匾?。長壽老人里很多都是心怡氣靜,而有病老人則氣躁神疲。中醫講:五臟要和,神怡!五臟是看不到的。如果五臟中陽亢,這個老人肯定火大;如果陰陽平,這個老人體格就健康。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陰”的部分比“陽”的部分要走得快。因

    益壽寶典 2018年19期2018-01-26

  • 五臟藏而不瀉與六腑瀉而不藏
    文/麻樹文五臟藏而不瀉與六腑瀉而不藏文/麻樹文臟與腑是古代醫家對人體內臟命名的重要器官,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對五臟六腑的功能作用及特點進行了明確的論述和確定,一直延用至今仍指導著人們的醫療實踐,成為中醫學的特色理念,為人類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做出了重要貢獻。而將臟與腑功能的藏與瀉作用把握清楚,對人們的養生與防病更具重要意義?!驹摹俊饵S帝內經·五藏別論》:“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成以腦髓為藏,成以腸胃為藏,成以為府。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

    益壽寶典 2017年16期2017-09-16

  • 五臟相關術語英譯芻議
    與方法。關鍵詞:五臟,臟象,術語,英譯中圖分類號:N04;H059;R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3.008English Translation of Related Terms on Five Viscera//ZHANG Hao, L Rongju, GUO Kaiyuan, LI YijieAbstract: The theory of Zangxiang is the core th

    中國科技術語 2017年3期2017-07-10

  • 五臟者氣化之器也
    9)【理論探討】五臟者氣化之器也煙建華(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100029)中西醫內臟目視所指相同或相近,但概念卻有根本差異,中醫五臟概念是困擾業界一個世紀的難解謎團。故重點剖析五臟概念形成的過程、方法和概念內涵,提出古人對五臟的認識,即從臟之形器入手,取其物象而比類,由意象而法象,是一個特有的功能概念,并進入精氣-陰陽-五行推理模式,形成五臟理論。因其由器而名,行氣化之實,而其實又寄之于器,故五臟可稱氣化之器。此外,還對氣化之器的名實作了深度理論解析和臨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7年9期2017-01-16

  • 春季“五臟”巧調養
    雷輝志1.肝臟的調養按照中醫五行學說,肝主春屬木主升發,春天養肝特別重要。肝的涵意很廣,除了包括肝膽系統,中醫更把情志、女性月經及乳房范圍和筋骨等都列在肝臟主管的范疇。在飲食上,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食品。多吃紅棗、蜂蜜、春筍、豆芽、山藥、花生等蔬果及青綠色食物;熱性的羊肉及辛辣類的食品盡量少吃。穴位應用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是肝經重要穴位之一,能疏肝理氣、解除壓力、緩解頭痛。章門穴:人體側腹部,當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按摩此穴能幫助消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16年3期2016-09-10

  • 立腦為臟的可行性分析
    鍵詞:腦;髓海;五臟;五行;腎精中圖分類號:R22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6)05-0013-02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不少學者基于臟藏精氣而不泄,滿而不能實的生理特點,欲將腦另立為臟。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確實有值得商榷之處?!端貑枴?span class="hl">五臟別論》云:“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愿聞其說?!?。其中“方士”提出了“以腦髓為臟”,《內經》成書年代,正值“諸子蠭起,百家爭鳴”的年代,“方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6年5期2016-05-14

  • 五臟論治慢性蕁麻疹的中醫理論及治法探討
    00700)?從五臟論治慢性蕁麻疹的中醫理論及治法探討尹仲衡 段行武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皮膚科,北京,100700)摘要蕁麻疹是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病因病機復雜,易于反復發作,臨床表現為皮膚黏膜出現一過性局限性水腫,伴有明顯瘙癢感。本病在古代稱為“癮疹”“赤白游風”等。近年來中醫皮膚科對蕁麻疹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筆者查閱中醫古籍中蕁麻疹與五臟的關系的論述及現代中醫從五臟論治蕁麻疹的文獻,結合門診中所見慢性蕁麻疹患者臨床表現的不同特點,試圖對

    世界中醫藥 2016年3期2016-04-06

  • 立春時節“五臟”巧調養
    須調養好自己的“五臟”。肝臟 中醫五行學說中,肝應春,屬木,主升發,春天養肝特別重要。飲食 可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食品,如紅棗、蜂蜜、春筍、豆芽、山藥、花生、李、桃等蔬果及青綠色食物。穴位應用 可取太沖穴和章門穴。太沖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能疏肝理氣、解除壓力、緩解頭痛。章門穴位于人體側腹部第11肋游離端下,按摩此穴能助消化、緩解焦慮情緒、調整氣血。心臟 心屬火,為木之子。保養著重在強母及保心氣。肝為心之母,心的健康取決于肝;心主神明,心

    家庭醫學 2016年2期2016-03-14

  • 五臟相關理論理解治未病思想*
    少瓊 陳瑞芳?從五臟相關理論理解治未病思想*常少瓊陳瑞芳鄧鐵濤教授提出的五臟相關理論,指出了五臟相通、五臟與自然、五臟與情志、五臟與人生長衰老的關系。我們從“五臟相通”“四時五臟”“五臟連七情”和“五臟系長衰”等理論重新理解中醫治未病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導四時季節調理,正確運用中醫干預方法去協調五臟功能,使得五臟和則百病不生,從而達到預防和保健的作用。五臟相關;治未??;鄧鐵濤鄧鐵濤教授早年提出“五臟相關學說”,經過大量文獻整理、實驗證明和臨床應證,該學說得到

    光明中醫 2016年7期2016-03-10

  • 從《診家樞要》論定五臟
    《診家樞要》論定五臟法潘迪(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以《診家樞要》一書為出發點,著重討論呼吸沉浮定五臟法、指下輕重定五臟法、寸關尺分候五臟法3種診法之間的關系及在脈診中的作用,發現3種脈法在診察部位、診察內容、診察對象上存在一定差異。呼吸沉浮定五臟法與指下輕重定五臟法之間,在描述及理論基礎上雖略有差異,但其實際內容與臨床意義基本相同。呼吸沉浮定五臟法、指下輕重定五臟法與寸關尺分候五臟之間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寸關尺分候五臟法較前兩者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6年4期2016-02-02

  • 《神農本草經》一詞多義淺析——胡隨瑜教授《神農本草經》講記(三)
    經》;一詞多義;五臟;邪氣;胡隨瑜一詞多義的情況在許多經典著作中均可見到,在《神農本草經》(以下簡稱《本經》)[1]中亦比比皆是。如何解析《本經》中同中有異的詞義,是《本經》閱讀中的關鍵問題。言文一體,一詞多義是《本經》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最易被誤讀之處?!爸v記(一)”中已提到,《本經》文體是古人的雅言實錄[2],雅言不是指文雅,是指上古時期的標準語,即“普通話”的意思。實際上,是用當時流傳的口語記錄下來,就成了言文一體的文章。表達特征是以“語素”(詞素)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年10期2016-01-17

  • 從心論治卵巢儲備功能下降思路探析
    脾、肺、腎乃人體五臟,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儲藏精、氣、神、血和津液。五臟之間通過經絡的聯系,相互協調,相互配合,而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發病與五臟關系密切,治療上應辨證求因、標本兼治。強調“心氣”在不同臟器失調辨證中的重要性以及對疾病預后的指導作用。關鍵詞: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從心論治;五臟;經絡;辨證論治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6.003中圖分類號:R711.7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吉林中醫藥 2015年6期2016-01-09

  • 六邪合五臟論析
    7800)六邪合五臟論析羅熙林1,馬維騏1△,劉麗霞2(1.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 610072;2.蓬安縣城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川南充 637800)依照張仲景“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所言,提出“六邪隨其所喜而得之,五臟隨其所不喜而為病”的理論,認為六邪常以2種形式影響五臟而致病:一是六邪各應四時五季而對應五臟,二是六邪對五臟各有所喜,發病各有所偏。故把握六邪特點,針對四時氣候,依照邪氣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5年3期2015-04-11

  • 五臟氣機失調與變應性鼻炎發病機制探討 ※
    五臟氣機失調與變應性鼻炎發病機制探討※王勝田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五醫院中醫科,河北唐山063000)【關鍵詞】鼻炎,變應性,常年性;中醫病機;五臟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05.045【中圖分類號】R765.213;R22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619(2015)05-0763-02作者簡介:王勝(1963—),男,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藥治療疑難病癥的研究。收稿

    河北中醫 2015年5期2015-03-20

  • 論“五臟之精”及其在中醫防治老年病中的意義※
    00031)論“五臟之精”及其在中醫防治老年病中的意義※郁志華林水淼*(上海市中醫老年醫學研究所,上海200031)本文通過對《黃帝內經》和《黃帝內經集注》注釋中關于“五臟之精”的條文和注釋研究,認為五臟之精是構成臟器形質和維持其功能的物質基礎,結合上海市名中醫林水淼教授防治老年病的臨床經驗總結,強調補益五臟之精是“還精”固柢、延緩衰老、防治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途徑。五臟之精雖然自古有其名,卻少有專篇[1-2]進行表述。跟師學習十余年來,對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5年6期2015-01-31

  • 從太陽氣化的角度談咳嗽的機理
    為標。同篇云:“五臟各以其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說明五臟感于寒,如若不是肺咳之時,最終亦能傳到肺而引起肺咳。 1 咳嗽的機理1.1《內經·素問》論咳《素問·咳論》:“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而為肺咳”,說明肺咳的病因是由寒飲從胃沿肺脈上至于肺引起咳嗽,其邪是以寒為本,以飲為標。同篇云:“五臟各以其治時感于寒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4年5期2014-12-02

  • 從《傷寒雜病論》探究心悸與五臟的關系
    為依托探討心悸與五臟的關系,認識到心悸病位在心,化在脾,升降在腎,通調在肺,疏泄在肝,臨床辨證論治時應全面考慮,不可單治于心,偏執于一臟?!娟P鍵詞】心悸;五臟心悸包括驚悸、怔仲,是患者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癥。臨床上一般多呈發作性,常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并且常常伴有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狀。病情輕者稱之為驚悸,多因外因誘發,時作時止,發無定時;病情重者稱之為怔忡,多無明顯誘因,呈持續性發作,以上均可為自覺或者他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年1期2014-08-11

  • 楊士瀛五臟辨證思想研究?
    要特征之一是重視五臟,他認為臨床辨證只要抓住了五臟,就能把握住疾病的脈絡,理清疾病的關鍵所在。因此,對臨床各科疾病以五臟為綱進行認識,以五臟為綱分類辨證,獨具特色。1 基于五臟相關的人體生理病理觀人以五臟為本,生命活動的各個方面雖分別為相關的臟腑所主,具有各自的規律性,但都是五臟功能相互協調配合的結果。因此,楊士瀛不僅注重每一臟各自的生理功能,而且非常重視五臟之間的功能聯系與協調,認為氣血是五臟活動的最重要物質,是五臟之間有機聯系的基礎。并指出“心肺在上主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4年12期2014-01-25

  • 淺談五行學說與五臟相關論的關系
    300193)五臟相關論對五行學說的闡發有重要的意義,但有學者認為“生克乘侮”是五行關系的全部,五行之間的聯系是單向的,并以此作為五臟相關論可以取代五行學說的依據。筆者認為,五行學說僅以“生克乘侮”4個基本聯系,作為解釋五臟關系的基本單位,而不是五行關系的全部;所謂五行聯系單向性,也是片面的。筆者不揣淺陋,簡要論述。1 五行關系是相互的1.1 五行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 《石室秘錄》曰:“五行火、木、土、金、水,配心、肝、脾、肺、腎人,盡知之也。然而生中有克

    天津中醫藥 2010年1期2010-03-21

  • 痤瘡五臟論治舉隅
    的局部病變,也是五臟內部失調的表現?!坝兄T內,必形諸外”其發生必定與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失常有著必然的聯系。從五臟入手,辨證論治,提高了痤瘡在臨床上的治愈率, 也充分體現中醫治病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在實際臨床應用中的原則性和靈活性。[關鍵詞]痤瘡;五臟;辨證論治;整體觀念[中圖分類號]R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9)01-0090-03 TCM treatment on acne in terms of Zang-Org

    中國美容醫學 2009年1期2009-02-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