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 淺論公共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現狀與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立足于公共圖書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現狀和實踐情況,分析了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提出了建立完善的保護機制,推動地方資源建設,鼓勵相關社會機構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豐富宣傳手段,將數字圖書館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相結合,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服務體系等公共圖書館有效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對策,以期公共圖書館能夠大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3年2期2023-05-30

  • 青島市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摘 要:公共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是圖書館的特色標識與歷史文化名片,彰顯了地域特色與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水平。在文旅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大背景下,青島市圖書館突破了當前公共圖書館在特色館藏建設方面重收藏、輕利用、少開發的局限,不僅深化了自身特色館藏建設,更是將特色館藏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相結合,探索圖書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實踐。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2年1期2022-03-18

  • 鄉鎮文化中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面,通過開展文化遺產普查、資料收集研究、文化展示、宣傳活動等,向當地人民群眾宣傳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并加強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本文將在分析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必要性的基礎上,討論鄉鎮文化中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主要工作內容和作用,并探討了仍需要加強完善的地方?!娟P鍵詞】 鄉鎮文化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內容;作用【中圖分類號】G24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

    今古文創 2021年10期2021-09-10

  • 大運河文化帶河北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1.大運河河北段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1.1大運河河北段地域概況大運河河北段位于河北省東部平原,從北向南依次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五市的17個縣(市、區),共21個縣(市、區)?!?河北段大運河歷史肇始于東漢末年曹操開挖的白溝、平虜渠,歷代均進行了系統的疏浚、整治,是隋唐永濟渠和元代京杭大運河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史上溝通南北不可或缺的重要段落。上連京津,下接魯豫,是連接雄安新區、承載京530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域。運河主河道

    理論與創新 2021年6期2021-07-19

  • 基于圖像敘事的十字挑花非遺保護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圖分類號:C9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 - 621X(2021)02 - 0098 - 11傳統挑花是中國廣為流傳的一種抽紗工藝,因其依布的經緯結構進行制作,亦被稱為“十字花繡”“十字挑花”。挑花工藝源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在不同地域風俗孕育之下的古老技藝,各美其美,美美與共。2006年,湖北黃梅挑花、安徽望江挑花、湖南隆回花瑤挑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2007年入選上海市級非遺代表名錄的羅涇十字挑花,相較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1年2期2021-04-25

  • 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群眾文化屬性,大力提升非遺保護和公共文化服務雙重效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間的聯系有待加強。本文就物質文化遺產的群眾文化屬性進行探究,積極推動非遺保護和公共文化服務雙重效能的發揮,希望可以給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公共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娟P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群眾文化;提升非遺保護;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雙重效能【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4-098-03【本文著錄格式】陳圣潔.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群眾文化屬性,大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4期2021-04-18

  • 試析高等藝術教育與非遺保護的互動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具有極其密切的關系,屬于互動關系,能夠共同的發展。高等藝術教育能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科研人才,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實意義能夠在高等藝術教育學科建設以及素質教育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講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高等藝術教育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講述發展高等藝術教育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互動的具體措施,以此來供相關人士參考與交流。關鍵詞:高等藝術教育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互動發展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以及保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1年3期2021-04-12

  • 淺析公共文化服務語境下縣域非遺館的建設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國內省、市、縣都在加快非遺館的建設力度。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語境下,縣域的綜合性非遺館作為以展示、體驗、交流兼顧的保護利用設施,在建設理念、功能定位、空間展示手段等方面都與傳統博物館有較大區別。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和非遺資源,如何把非遺館打造成地域性的文化標識,發揮其文化惠民的屬性特質,強調社區參與和普及教育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本文以湖北省京山非遺館的實踐探索為例,對縣域綜合性非遺館的建設進行了初步探討?!娟P鍵詞】公共文化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2期2021-04-01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挑戰與數字化保護的重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保護;新時期【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4-097-03【本文著錄格式】姚國章,薛銀.非遺保護面臨的挑戰與數字化保護的重點[J].中國民族博覽,2021,12(24):97-99.基金項目:2020江蘇省文化和旅游重點科研課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傳播創新研究”(20ZD03)。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作為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千百年的歷史演進中,如何做到代代相傳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24期2021-03-14

  • 內蒙古刺繡企業經營與非遺保護互動關系探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出可行性建議。關鍵詞:蒙古族刺繡企業;經營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鄂爾多斯”在蒙古語中意為“眾多的宮殿”,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截至2018年,鄂爾多斯下轄2個區和7個旗,市政府駐康巴什區。鄂爾多斯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數量較多的地級市,是中國最佳民族風情旅游城市。鄂爾多斯文化歷史悠久,是蒙古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該地區的蒙古族文化最早形成于成吉思汗大軍進入鄂爾多斯地區時,此后蒙古族宮廷文化在鄂爾多斯得以保留

    收藏與投資 2021年12期2021-01-16

  • 廣西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本文通過梳理文獻資料、開展實地調查等形式,對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廣西國家一級的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進行研究,以期為廣西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與發展提供現實可靠的理論依據,使保護與傳承有史可依、有據可查?!娟P鍵詞】廣西;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9-

    北方音樂 2020年19期2020-12-15

  • 傳統文藝的新變與臺灣布袋戲的場域經驗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東亞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關鍵詞:傳統文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場域;臺灣布袋戲中圖分類號:I23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20)5-0026-07傳統文藝的邊緣化乃至生存危機,已是當下社會難以回避的文化問題,而傳統戲劇的處境尤為窘迫。地方劇團運營的日益艱難、劇種的后繼無人,成為威脅傳統戲劇生存發展的兩大關鍵問題。如何重振傳統文藝的生命力,將傳統文藝重新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成為業界、學界、政界共同關

    華文文學 2020年5期2020-11-14

  • 從檔案學角度看青海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關鍵詞:檔案學;青海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藏族在青海的歷史由來已久。據青海地區主要的古文化遺存:小柴達木湖的舊石器遺存、舊石器和新石器的過渡—拉乙亥文化遺存、新石器文化遺存、青銅器文化遺存中的考古發現我們可以確認,藏族先民在青海的活動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唐初時,吐蕃三十二世贊普松贊干布雄才大略,一統青海諸部。然后對內強制推行民族同化政策,并在文化上要求統一使用藏族語言、文字,使得青海原有民族向

    蘭臺內外 2020年19期2020-11-02

  • 花腰傣服飾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花腰傣是云南紅河岸新平和元江兩縣的原住民,這兩地是花腰傣人口最集中的區域?;ㄑ鋈讼嘈湃f物有靈,屬于原始宗教信仰者,他們的民族沒有系統成文的文字,但是有潑水節傳統,他們一直保留著傣族對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信仰。而花腰傣的民族來歷也和他們的服飾有著密切的關聯,他們的服飾最大特點是女性的腰帶上層層疊疊的精美圖案,所以因此得名。一、花腰傣服飾在花腰傣的三個分支中,傣雅是最龐大的,這一支在民族大遷徙中被遺留下來,傣卡則是后來和漢族之間有一定融合的傣

    大觀 2020年8期2020-10-15

  • 淺談“非遺”保護與福州閩劇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閩劇中圖分類號:J82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5-0031-02一、閩劇的歷史與現狀閩劇在20世紀初發展成為獨立完整的劇種,吸收了諸多外來劇種的養分。作為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地方劇種,閩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州有許多“非遺”項目,如福州評話、福州伬藝、茶亭十番音樂等,都與閩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一)發展歷史及鮮明特色明萬歷年間,

    戲劇之家 2020年25期2020-09-26

  • 基于天津大運河沿線“非遺”文化保護與活化設計的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化設計;人才培養策略一、引言京杭大運河作為中國歷史上跨度最大的線型文化遺產,涵蓋了北京、天津、河北等8個省市27個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處遺址點,河道總長1011公里。歷史上的大運河璀璨無比,它不僅具有南北經濟交流和交通運輸的漕運功能,而且承載了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紐帶功能。2015年,在全國文物工作會議上,劉延東副總理強調實現文物活化利用。自2017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對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做出重要指示,

    美與時代·上 2020年6期2020-09-14

  • 白族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與學習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建筑裝飾;文化傳承;大理白族村落時代發展,對傳統的白族村落影響較大,白族村落文化的傳承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護洱海,開發大理地區的生態旅游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白族村落文化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符號,它影響著白族村落的民居建筑形制和裝飾陳設等。大理地區保護洱海的三線劃定方案,開啟保護洱海搶救模式,生態移民等都對白族村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傳統白族村落文化逐漸淡薄,村落文化是白族悠久的文化根基,其傳承與延續關系到白族獨有的文化的傳承。一、一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8期2020-09-10

  • 貴州丹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情況調研報告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貴州丹寨文化泱泱中華五千年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歷史的見證者之一,在中國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次調研活動,調研小隊以丹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為題目,來到貴州省丹寨縣,調查丹寨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情況。一、丹寨縣三種非遺的制作工藝:卡拉鳥籠,蠟染和古法造紙本次調研的丹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卡拉鳥籠,蠟染和古法造紙。首先是卡拉鳥籠,卡拉鳥籠制作工藝復雜,要經過砍竹、破竹、除濕、定型、編織、上色等十幾道工序。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2020-09-10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旅游互動發展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蚌埠楊氏微雕的藝術特色和文化意義,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旅游互動發展進一步研究探討?!娟P鍵詞】 楊氏微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城市旅游發展【中圖分類號】J3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5-0058-02基金項目: 本文系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編號:S201910378663。當前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已經成

    今古文創 2020年25期2020-09-10

  • 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國家文化發展有關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家文化發展;綜合思考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要求我國對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遺產保護重視起來,對我國優質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傳承,實現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單位不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與國家文化發展使密不可分的,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在實際文化傳承與保護工作中,應當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國家文化發展雙方需要出發,選擇合適策略促進我國文化水平整體提升。一、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建立文化保護機制目前,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與五年計劃的正確施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期2020-09-10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中湘西苗族鼓舞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湘西苗族鼓舞;傳承與發展中圖分類號:TP399-C1;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9-0146-01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苗族鼓舞歷史悠久,溯源可至先秦時代。湘西苗族地理位置偏靜,歷史文化落后,苗人多居住于荒山峽谷之中,鮮少外出,閑暇時,以鼓舞為樂,裨益身心健康,實乃生活中一大樂趣。苗鼓作為苗族部落的象征,每每遇到需決策生死存亡的大事時,必將舉行“吃牛合鼓”的典禮儀式,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個部落,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2020-08-13

  • 人口較少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區域性文化空間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要采用生產性保護、表演性保護和博物館保護三種模式,這也是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模式。然而由于人口較少民族的人口規模小,隨著社會發展的加速,其文化的存續空間不斷壓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形勢極為嚴峻。對林芝地區人口較少民族這三種非遺保護模式的利弊進行梳理和分析發現,人口較少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當跳脫以民族為單位的保護思路,代之以區域性的文化空間為單位來進行思考,使這三種模式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在文化空間的大環境當中互相促進,

    民族學刊 2020年3期2020-07-20

  • 人物紀念館敘事策略與認同建構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國分類號:C9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 - 621X(2020)04 - 0142 - 08人物紀念館在空間上表現為以精神性人物紀念為主導功能的公共紀念性建筑,同時具有搜集、保管、研究、展覽、教育等博物館職能,是見證、傳承名人歷史功績及其精神的重要載體[1]。名人紀念館與名人故居、歷史事件紀念館共同歸屬于紀念類博物館,是中國博物館的主要類型之一,亦是我國博物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發展以及博物館事業的勃興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0年4期2020-07-16

  • 論廟會活動方興未艾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因“文革”的影響而沉寂多年的廟會民俗文化活動,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又開始興盛。我市許多集鎮、鄉村民間集資修建廟宇熱情高漲,大廟、小廟星羅棋布。以廟宇為依托的廟會活動紛紛恢復,廟會猶如鄉間民眾的狂歡節,盛大而隆重的傳統節日,甚至不亞于春節,活動多樣、內容豐富、精彩紛呈、人流如潮,親友聚會、熱鬧非凡。廟會嚴然成為了一個集休閑娛樂、商貿交易、人文交流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區域服務中心。一、廟會活動滿足了人的基本需求廟會是一種以廟宇為依托,在特定日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7-09

  • 口述史視角中的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傳承人口述史的視角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路徑。本文以寧夏“楊氏家庭泥塑”口述史研究為例,對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的現狀、問題和路徑進行討論。關鍵詞: 口述史? ? 傳承人?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問題,其關鍵在于“傳承人”的保護。但是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過世,非遺的保護面臨“瀕危性”的挑戰,所謂“人在藝在,人亡藝絕”??谑鍪返难芯糠椒ㄗ鳛橐环N收集和構建史料的重要方法被廣泛使用在歷史學、人

    文教資料 2020年4期2020-04-20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發展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旅游發展;研究中圖分類號:G127;F59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2-0177-02一、引言作為人類文明的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但對于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其還潛藏著很大的經濟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正是我們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的基礎和體現,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是挖掘其巨大經濟價值的有效手段。因此,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游開發成了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7

  • 淺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的攝影藝術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攝影藝術;流變;紀實性1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流變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帶有深刻個性烙印、與眾不同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自形成之日開始,受其民族獨特的人文環境、區域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環境的影響,一直處在不停的流動變化之中。[1]一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極少發現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書面文字流傳,其基本是在一定區域內通過民間流傳方式傳承,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這種依附于個體本身口傳心授,通過師徒言傳身教的傳承方式,受個體因素影響太多。個體能夠影

    藝術科技 2020年3期2020-03-27

  • 人力資本視域下的黑龍江“東北大鼓”傳承機制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文化工程,行之有效的保護舉措不僅是對相關文字記錄、史料實物、音像等物質性的資料數據進行保存,更重要的是使之以鮮活樣態生存于民間。當前多元文化的沖擊使得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東北大鼓日漸蕭條,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也為東北大鼓的傳播帶來了可選擇性的生存路徑。本文以黑龍江的“東北大鼓”為主要研究對象,深入探討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性保護的傳承管理機制及其可持續發展的方針策略。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文獻留存 人力

    藝術研究 2020年6期2020-03-25

  • 淺析如何傳承、研究和推廣上海海派心意六合拳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和措施的可靠性正是當務之急了。關鍵詞:上海海派文化;海派心意六合拳;歷史沿革;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一、上海海派文化:上海海派文化是根植于祖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匯吳越及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粹,吸收消化國外的特別是西方國家的一些文化因素,創立了具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文化體系。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吳越文化)的古典與雅致又有國際大都市的現代與時尚。區別于中國其他文化,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獨特風格。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于揚棄,追求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2020-03-16

  • 文化遺產視域下的民俗傳承與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遺存。而秦淮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南京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也是金陵古老文明的發祥地。從南京歷史文化的發展演化脈絡來看,秦淮文化作為金陵文化的主要根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聞名遐邇的金陵文化。秦淮燈會是流傳于南京地區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并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做好秦淮燈會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目前的秦淮燈會,雖

    收藏與投資 2020年7期2020-02-04

  • 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非遺保護的機遇和挑戰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通過對新形勢下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提出這一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應該抓住機遇,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結成命運共同體。同時,也應積極應對一體化所帶來的挑戰,將傳承和保護推向高水平。關鍵詞:長三角一體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遇與挑戰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6.012一、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2億,占全國的1/6,

    上海城市管理 2019年6期2019-12-24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下萊蕪梆子的傳承與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下,作為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的萊蕪梆子該如何立足實際、把握時機,更好地擔負起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任,是新時代萊蕪梆子面臨的重大挑戰。一、萊蕪梆子的源流與形成考辯萊蕪梆子原名“靠山梆子”,又稱“溜山梆”“萊梆”。 因其男女腔尾音多帶“謳”,又稱“萊蕪謳”,流行于萊蕪、泰安、新泰一帶。萊蕪梆子高亢激昂,豪邁奔放,風格獨特,歷史悠久,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不僅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山東梆子劇中一個極具時代特色和鄉土氣息

    人文天下 2019年6期2019-12-23

  • 大師工作室引領下的非遺傳承人培養的問題及對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為我國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在新時代發展中正面臨一些困境。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消失、非遺傳承人數量不足、非遺技能的傳承發展系統性較差,這些問題都導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困難重重。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意識、技術和規劃,與國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為提高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質量,文章在分析當前非遺傳承人培養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了在大師工作室引領下的非遺傳承人培養策略,旨在為我國非遺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更多有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22期2019-12-23

  • 鄉村振興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歌仔戲(薌?。┲袌D分類號:G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11-0116-02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的內涵不僅包括物質上的振興,也包括了精神上的振興。文化振興是靈魂,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要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須保留住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吨腥A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

    學理論·下 2019年11期2019-12-10

  • 河北蔚縣暖泉古鎮“打樹花”調查與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2-0165-021 暖泉樹花的起源1.1 暖泉樹花簡介“打樹花”是河北蔚縣暖泉鎮的一項傳統的民間社火活動,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以前在蔚縣境內的很多古堡都能看到“打樹花”這一傳統的民間社火活動,而如今只有暖泉古鎮還保留著這一傳統民俗。每年的正月十五傍晚,人們吃過晚飯后便聚集在了堡門下,等待著觀看表演,而此時工匠們便將熔化了的生鐵水倒入“火磚堡”內,接著

    度假旅游 2019年2期2019-10-21

  •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行闡明與分析。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少數民族;達斡爾對于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關系到各個不同民族文化的傳播傳承、社會文化的穩定及和諧發展,對于我國成為文化強國的愿望有著重要現實意義。達斡爾族是我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其中之一,主要分布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內蒙古自治區內莫利達爾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一帶。在本文中,我們將以達斡爾族為例,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進行分析和闡述。一、達斡爾族文化藝

    傳播力研究 2019年2期2019-10-21

  • 淺析數字影像對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茶基十番;傳承當前,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新文化對于傳統文化的沖擊是相當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民族文化記憶,是我們文化體塊中無法忽視的部分。數字影像以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來,對處于失傳邊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佛山茶基十番的概況佛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是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佛山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擁有多項省市級及國家級

    藝術大觀 2019年30期2019-10-12

  • 淺談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融合鄉村旅游可以傳播我國文化,發展地區經濟,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本文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旅游的融合表現入手,并分析如何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希望對相關研究具有幫助作用。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同民族世代相傳的,并且和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文化形式,其中包括了民俗活動、表演藝術以及傳統技能、手工制品等。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發展旅游業,而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也是我國旅游業可持續

    藝術大觀 2019年30期2019-10-12

  • 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VR技術保護與活化系統構建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湘西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我國的起步較晚,雖然保護意識近年來有提升,但相關立法不完善,保護措施也很欠缺,導致了很多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流失,情況不容樂觀。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再加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逐步數字化。信息技術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使得數字檔案具備了高精度、易復制、易保存等特征,三維數碼攝影技術、利用錄音設備錄音技術、掃描技術等信息技術的運用節省了大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9年3期2019-09-10

  • 漢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下的傳承與創新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的角度出發,闡述漢繡的概況,通過調查、分析等方式,較為深入地探究了漢繡的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漢繡傳承與創新的措施,促進漢繡的可持續發展。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漢繡;傳承;創新漢繡是我國湖北省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其在刺繡行業中以粗獷、濃艷等屬性特征占據一定地位,傳遞出帶有濃郁鮮活的荊楚藝術文化底蘊。早在上個世紀初期,漢繡制品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摘得金牌,。但是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漢繡逐漸退出人們的日常生活,被稱之為荊楚

    神州·下旬刊 2019年8期2019-09-08

  • 免費開放政策下文化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我國文化館的發展建設經歷了“文化為政治服務”——“文化為經濟服務”——“文化為群眾服務”三個重要的改革發展階段,這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適時轉變。2004年以來,我國文化館建設始終以“文化為群眾服務”為宗旨,為進一步推動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和發展,文化部、財政部于2011年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精神,全國文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8期2019-07-09

  • 廣場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聯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關聯性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藝術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追求以及對身體健康的保護意識增強,其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對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有效調整。在茶余飯后,廣場成為了人們實踐和休息以及放松的棲息地,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如何有效地將廣場文化給予有效的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具有很大的聯系,我們應該對二者之間的關聯性進行認真研究和分析。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介紹眾所周知,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更好的時代背景和時代文化環境,其將相關的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

    青年時代 2019年15期2019-06-20

  • 秦唐雅韻 絲路錦繡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風格獨特,繡品高雅大氣,充分體現了黃土地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作為秦繡最早的研發者之一,張漪湲從事刺繡設計與研制五十余年。對于畢生用心血汗水錘煉積累的經驗和手藝,面臨即將斷檔和失傳的困境,筆者希望通過本文讓社會各界了解秦繡藝術,關注秦繡的生存和發展狀態,讓秦繡更好的傳承下去?!娟P鍵詞】秦繡 穿羅繡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刺繡秦繡,又稱“穿羅繡”,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陜西省獨有的一種精致的純手工藝術品。其表現手法獨特而新穎,工藝

    中國藝術時空 2019年2期2019-06-11

  • 文化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主力軍。本文主要闡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必要性,并對文化館的主要工作內容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點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議。關鍵詞: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用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222-01眾所周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民間文化的寶貴財富,文化館作為開展收集、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職能部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2期2019-04-26

  • 略論蘇劇的遺產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圖分類號:J82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2-0130-04蘇劇,作為蘇州的地方戲,是20世紀40年代初形成的一個新興劇種。蘇劇的前身,即蘇灘,原名對白南詞,由南詞、昆曲、花鼓灘簧合流演變而成,是一種素衣清唱的代言體戲文。五至七人圍坐一桌,分別擔任生、旦、凈、丑等角色。清康熙、乾隆年間,南詞與灘簧合流,形成蘇州灘簧。清代中葉

    藝術評鑒 2019年2期2019-03-21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生態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前言:近年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大致持有兩種不同派別的觀點。有的人認為,要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樣性,不應該進行商業化的開發活動;有的人認為,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還應跟隨時代的潮流,商業化開發有利于其更好的被保留。然而,這兩種觀點都忽略了文化生態的主體,即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地位,而被忽略的這一環恰恰是最重要的。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存在的問題1.1部分開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破壞較大現如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期2019-02-06

  • 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收錄日期:2018年9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13年10月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規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務、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部與財政部于2003年聯合國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8年23期2018-11-22

  • 均州木板年畫民間藝術初探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歷史悠久的均州,有著璀璨的文化,古苗人在此發明了制陶的簡易轉輪叫“均”,這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起源??脊虐l現多處仰韶文化的遺址,更有商周至戰國時青銅器大量出土,以及秦磚漢瓦諸多遺存。在迄今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在這片充滿神話色彩而沉浸傳統文化影響的土地上,樸實的均州人在這里辛勤勞作,繁衍生息。他們不僅有生活的體驗還有審美的靈性,在生活的自覺中有藝術的想象和創造力的發揮。一 均州木版年畫的價值體現據史料記載,均州木版年畫最早

    贏未來 2018年34期2018-10-21

  • 基于數字媒體技術的山東皮影戲保護與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相結合,共同為山東皮影戲的傳承和復興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關鍵詞:皮影戲;動畫;虛擬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148-01山東皮影戲在清代時曾經遍及山東各地,但是發展到了今天,由于諸多原因,除了泰安和濟南兩地發展較好外,其他地市的演出團體基本上已經淡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許多山東人并不知道山東還有皮影戲藝術,一談起皮影就會聯想到山西皮影戲。因此,我們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3期2018-09-28

  • 馮驥才民間文化思想的時代性特色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03年我國開始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中國人民也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當前已經形成由政府領導、社會以及人們共同參與的保護中國各民族民間文化的新局面,我國政府也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他發展規劃,進一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馮驥才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192-01當前我國非物質文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8年3期2018-09-28

  • 基于標準化理念下江西婺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開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按照國標GB/T 3935.1-1996對于“標準”的定義(《標準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第一部分:基本術語》),在一定范圍內針對特定活動形式及其后果統一制定且可反復應用的規則、特性等文件,其以科學、實踐、技術經驗為基礎,以取得最好秩序為宗旨,以推動社會最佳效益為目的。為取得以上系列目標而制定、實施、發布標準的過程就是標準化。一、標準化理念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意義對比國標規則中“標準”與“標準化”的定義,結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

    大東方 2018年6期2018-09-10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域下漢繡的傳承與創新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漢繡 創新中圖分類號:J52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670引言漢繡是湖北地區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在刺繡行業中以粗獷、濃艷獨樹一幟,富有濃郁鮮明的荊楚藝術特色。漢繡制品早在1910年南洋賽會和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就榮獲金獎,聞名中外。隨著時代變遷,漢繡漸漸衰落而遠離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漢繡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

    科教導刊 2018年5期2018-08-25

  • 非遺視覺形態的設計與轉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態轉化;視覺設計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因此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并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今后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對我國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現狀進行分析,雖然從表面上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相當大一部分傳統文化正在逐漸衰落和轉換,因此與之相連的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逐漸失去了生存

    藝術科技 2018年12期2018-07-23

  • 芻議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的措施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一、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必要性在民族文化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主要是指某一個民族在特定范圍內所進行的一種至今仍在流傳且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體育文化。我國的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中已經經歷了較長的歷史,同時也在對傳統文化進行適當的創新,在這一過程中也學習借鑒了很多西方優秀的體育文化,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擁有自身獨到的特點。所以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弘揚并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很好地促進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我國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2018-07-07

  • 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分有意義。本文深入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次提出相應的保護對策,以期對相關工作者日常工作有所裨益。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對策中國是聞名世界的古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擁有著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56個民族各具特色形成多元的文化生態,使得我國民間藝術資源多姿多彩,有些種類在全世界非物質遺產名錄中是獨一無二的。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逐步加強的今天,對非遺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保護工作也面臨嚴峻挑戰。因而需要反思非物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2018-07-06

  • 藝術人類學視域下的河洛獅子鼓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8)04-0151-06藝術是人類高級精神存在的重要表征。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民在各自的實踐中創造了不同的藝術,中華民族藝術的寶庫就是在各地區民眾的共同創造中不斷豐富的。在河南省鄭州、洛陽一帶的河洛地區流行著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獅子鼓。它融音樂、舞蹈、雜技于一體,爭斗激烈、動作驚險、節奏鮮明,被視為河洛文化的代表之一,并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中州學刊 2018年4期2018-06-16

  • 新型城鎮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之我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路徑,讓兩者并行,使非遺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社會全面發展目標。關鍵詞:城鎮化;新型城鎮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一、城鎮化進程對非遺帶來的沖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鎮化建設更是成效卓著。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60.44%,2030年達到70.99%。[1]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城鎮化被謝中元稱為“快速城鎮化”[2],“快速城

    大觀 2018年3期2018-05-24

  • 赫哲族魚皮文化數字化保護與傳播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大潮中,傳承與發展是核心目的,從而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入大眾傳播視野,挖掘其最大的藝術價值,讓藝術貼近現實生活、升華歷史文化。圍繞這一核心目的,本文以赫哲族魚皮文化保護為例,提出虛擬現實交互技術對赫哲族魚皮文化保護的技術支撐,探討赫哲族魚皮文化變革數字化信息形式的意義?!碴P鍵詞〕虛擬現實交互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魚皮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靈魂,是民族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一種反映,生動展示了民族的風俗特色。當下,新媒體時代已經

    藝海 2018年3期2018-05-17

  • 中國—東盟合作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若干問題思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語境下探討中國-東盟銅鼓習俗之傳承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關鍵詞]東盟;銅鼓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銅鼓是一種以銅為主要金屬元素鑄造成的、形狀類似于釜的金屬鼓。它是古代南方民族特有的器物,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銅鼓不斷變化發展,其文化身份也不斷演變,現今成為集圣器、樂器、禮器、藏品等多種身份于一身的打擊式樂器。銅鼓習俗指民間大眾傳承使用銅鼓的習俗,它是民間進行的、與銅鼓有關的民俗文化事象,包括敲擊使用習俗、傳承習俗、收藏習俗、對待銅鼓的民俗

    歌海 2018年3期2018-05-14

  • 民俗攝影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含義以及民俗攝影對其起到的作用進行分析,探究明確主題內容、真實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要點善于發掘問題,以及利用文字開展梳理等民俗攝影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拍攝要點,為開展民俗攝影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參考?!娟P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攝影;文化價值【中圖分類號】K890 【文獻標識碼】A民俗對于社會和人類來講,都能夠深刻體現出生活當中的民間文化,這也意味著針對民俗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具有深遠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

    中國民族博覽 2018年11期2018-05-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