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槽骨

  • 拔牙會讓其他牙齒松動嗎
    了解一下牙根在牙槽骨內的情況。牙齒就像是一棵大樹,牙槽骨就是樹根旁邊的泥土。很多人覺得牙齒就是在頜骨里面排排隊,靠互相擠壓在一起,來保證它的穩定和牢固。其實不然,每個牙齒都是一棵獨立的樹,不同牙齒的牙根,甚至是同一顆牙齒的不同的牙根之間都是由牙槽骨隔開的。牙齒能穩固的扎根在牙槽骨內,依靠的是牙周組織。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質。牙齦是緊密覆蓋于牙槽骨及牙頸部的口腔黏膜的一部分,它形成了有效的上皮屏障,很好地保護了下方的牙周組織。頜骨包圍牙根的

    健康博覽 2024年1期2024-01-15

  • 想做種植牙的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
    眾忽略,那就是牙槽骨的狀態。正是這個被埋沒在牙齦下的細節,決定了種植牙的成功與否。一起了解一下種植牙時需要牙槽骨做好哪些準備。牙齒,人體器官中的小巨人牙齒,就像人體內的小巨人,在口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并不只是用來微笑的,實際上,牙齒作為人體消化系統的一部分,承擔著咀嚼食物、維持美觀容貌以及協助語言發音等重要職責。每當我們享受美味佳肴時,牙齒是第一個踏上戰場的士兵。它們通過切割、咬碎和磨碎食物,幫助胃更輕松地完成消化工作。然而,就像其他身體部位一樣,牙

    人人健康 2023年30期2024-01-14

  • 解剖牙合型與舌側集中牙合型對下頜Ⅳ類無牙頜的牙槽骨和黏膜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
    無牙頜患者根據牙槽骨吸收程度將牙槽骨分為四類,其中Ⅳ類無牙頜牙槽骨由于上下牙槽骨吸收嚴重,不利于全口義齒修復后咀嚼過程中的固位及穩定。因此,提出了舌側集中牙合型,相對解剖牙合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反牙合情況下產生的側向力[1],增加義齒咀嚼過程中的穩定性。近年來,國內外研究對舌側集中牙合型與解剖牙合型的患者滿意度、修復治療后的維護等進行了大量研究。認為舌側集中牙合型在無牙頜修復治療后患者滿意度、修理次數等方面擁有優勢[2-3]。然而,舌側集中牙合型對Ⅳ類無牙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23年10期2023-11-06

  • 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對成人拔牙患者上中切牙壓低效率、前牙區牙槽骨及牙周膜應力的影響
    低效率、前牙區牙槽骨及牙周膜應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正畸科行拔牙矯正的80例成人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接受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治療。通過Ansys workbench 2020 r2針對患者前牙區牙槽骨、牙周膜最大應力值和移動距離進行回歸分析。結果 80例患者的A值為(3.82±0.92)mm,B值為(0.57±0.43)mm,C值為(-0.23±0.72)mm;B值、C值均小于A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

    醫學美學美容 2023年10期2023-07-11

  • 拔牙位點保存技術在口腔種植臨床中的效果分析與探究
    治療前后兩組的牙槽骨變化與口腔修復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兩組牙槽骨寬度與高度比較無較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牙槽骨寬度與高度恢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二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牙槽骨吸收量少于對照組,且美學效果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修復效果比較差異明顯(P<0.05)。結論:將拔牙位點保存技術融入口腔種植治療期間取得的修復效果理想,改善牙槽骨寬度與高度,加速患者治療后口腔功能恢復,面部美觀同時得到改善,收獲更多患者認可與滿意,

    婚育與健康 2023年7期2023-04-29

  • 成人骨性Ⅲ類錯牙合矯治前后前牙區牙槽形態的臨床研究*
    牙唇舌(腭)側牙槽骨厚度均較薄,而對于正畸掩飾治療的骨性Ⅲ類錯牙合患者,往往會進一步唇傾上前牙,舌傾下前牙,因此矯治過程中骨開裂、骨開窗的幾率變大[1-4]。本研究深入了解成人骨性Ⅲ類患者正畸掩飾治療前后的前牙區牙槽骨厚度、高度變化情況,為臨床正畸矯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選取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正畸掩飾治療的成人骨性Ⅲ類錯牙合患者30例。初診年齡18~30歲,平均(21.48±3.

    濟寧醫學院學報 2022年6期2022-12-28

  • 牙周炎患者臨床探診深度與牙槽骨吸收程度的相關性分析
    300070)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一個主要病理變化,由于牙槽骨吸收,使牙齒支持組織喪失,牙齒逐漸松動,最終脫落或拔除[1]。牙槽骨吸收程度的精確評估對牙周炎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十分重要。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構建的是牙槽骨及牙根的三維結構圖像,圖像質量優于其他成像,對牙槽骨吸收程度的評估準確性更高且無創[2-3],可以將其作為金標準,但CBCT對比常規曲面斷層,其放射劑量及價格仍較高[4]

    天津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6期2022-11-25

  • 牙槽骨厚度及牙移動中解剖界限的研究進展
    與藝術的統一。牙槽骨的三維結構與牙齒的移動速率、距離、治療效果有關,又和治療后的健康、美觀、穩定密切相關,牙槽骨作為上下頜骨的一部分,在牙齒移動時起著重要的作用,牙槽骨骨皮質間的厚度是牙齒移動的界限,決定了牙齒移動的范圍,因此對牙槽骨厚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正畸治療中牙槽骨的改建牙槽骨的高度可塑性是牙齒移動的基礎,作為頜骨的一部分,存在于牙齒周圍,形成后一直處于變化之中。矯治力經牙齒及牙周纖維組織傳遞到牙槽骨,壓力側牙周纖維受壓,分化出破骨細胞,

    寧夏醫學雜志 2022年5期2022-11-24

  • 青少年上頜前突正畸后牙槽骨形態變化
    頜前牙移動時,牙槽骨發生了生物學變化,即主要表現為骨吸收[5]。經醫學觀察,雖發生生物學改建變化,但骨增生很少,且牙槽骨變化速度比牙移動速度小。實際治療過程,也能觀察到上前牙內收后根尖牙的牙槽骨總厚度下降[6]。內收以后,上切牙舌側的牙槽骨厚度和高度均減少明顯。而上切牙是以“穿過”狀態作用于牙槽骨,其移動不是以“伴隨”狀態作用。此移動過程會對牙槽骨的改建時間與作用程度帶來影響,均缺乏全面性的觀察與研究[7]。本研究就青少年上頜前突正畸后牙槽骨形態變化的臨床

    大醫生 2022年12期2022-07-11

  • 不同種植體對糖尿病患者種植體周圍炎及牙槽骨影響的研究肖斌
    數(PLI),牙槽骨喪失(BL)百分比;同時按照是否發生種植體周圍炎將病例組患者分為周圍炎組和非周圍炎組,并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探討引發糖尿病患者種植體周圍炎的獨立危險因素。結果病例組修復后種植體周圍炎發病率為20.91%,高于對照組的8.18%( P <0.05)。病例組修復后的 SBI、PD、PLI、BL 值均高于對照組( P <0.05)。周圍炎組和非周圍炎組在血糖控制情況、種植體材料、種植體涂層材料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

    中國醫藥科學 2022年10期2022-07-11

  • 正畸-牙周治療中牙槽骨狀態的錐形束CT 評價研究
    可[1-2]。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作為牙周病病變的重要指標,通過牙槽骨指標的觀察可以反映牙齒的健康程度,較為常用的為牙槽骨密度與牙槽骨高度。在牙周病患者的治療中,測量牙槽骨高度與密度可以明確牙槽骨缺失的原因[3]。錐形束CT 又稱為錐形束容積斷層成像,在口腔正畸治療中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屬于無創影像檢查方式。在牙周病患者正畸-牙周治療中,使用錐形束CT 評價可以有效地評價牙槽骨狀態[4-5]。為探究錐形束CT 評價正畸-牙周治療中牙槽骨狀態的效果,此次研究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2年9期2022-06-24

  • 基于CBCT研究伴牙周炎患者種植牙治療同期行GBR技術對牙槽骨的影響
    行GBR技術對牙槽骨的影響。方法:研究時間2018年4月-2020年2月,研究對象:收治種植牙同期行骨再生技術患者7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伴有牙周炎分成兩組,常規組(無牙周炎),研究組(伴有牙周炎);所有患者均開展種植牙治療同期行GBR技術。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牙周健康情況,及牙槽骨高度測量指標比較。結果: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牙周健康各項指標基本相同,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6個月,牙槽骨高度測量各指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2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2期2022-05-07

  • 青年人正常前牙牙根與牙槽骨位置的CBCT研究
    在外力作用下在牙槽骨中產生的有限范圍移動。在牙齒移動過程中,牙根觸碰到牙槽骨的骨皮質時,由于骨皮質的密度較大,牙齒難以按照原有設計移動到目標位置,易導致牙槽骨缺損、牙根吸收和牙齦退縮等醫源性損傷。既往有研究通過頭顱側位片觀察前牙區根尖位置的特征,但由于頭顱側位片是二維平面影像,存在圖像重疊等問題,只能測量整體前牙位置,無法分別測量中切牙、側切牙以及尖牙[1]。隨著錐形束CT(CBCT)在正畸臨床中的廣泛應用,醫生對牙根與牙槽骨的位置關系有了更清晰、更準確的

    天津醫藥 2022年4期2022-04-21

  • 下頜中切牙區牙槽骨的錐形束CT測量及其厚度的影響因素
    動需要被控制于牙槽骨范圍內,后者被稱為解剖學界限[2],超出此界限,牙槽骨可能無法完成改建,進而造成牙根與皮質骨接觸,從而促使牙根吸收、增加正畸支抗的消耗[3],更有甚者使骨皮質吸收,導致骨開窗、骨開裂、牙齦退縮和牙根暴露等問題[4]。此外,正畸前下中切牙區牙槽骨缺損十分常見,成人骨開裂發生率為49.72%,骨開窗發生率為 27.22%[5]。因此在正畸治療前對下中切牙區牙槽骨厚度進行評估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將從牙槽骨厚度的測量方法與牙槽骨厚度的影響因素兩

    口腔醫學 2022年3期2022-03-29

  • 正畸治療中牙槽骨骨開窗骨開裂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賈亞麗摘要:牙槽骨骨開窗骨開裂為正畸治療常見口腔問題,開展早期診斷、施治,確保正畸治療效果,現針對牙槽骨骨開窗骨開裂發生因素進行分析,規范正畸治療流程,開展早期防治對策。關鍵詞:正畸;牙槽骨;骨開窗;骨開裂【中圖分類號】R3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1骨開窗指舌腭側與唇頰側牙槽骨局部缺損,部分牙槽骨、牙齦根部暴露,形似一扇“窗”而得名,骨開裂主要指為舌腭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1期2022-03-23

  • 成年高角女性下前牙區牙槽骨形態分析
    顯示,下前牙區牙槽骨形態與面部生長型和矢狀骨面型均存在一定聯系[5-6]。高角患者發生骨開裂的風險更高,且最多見于下前牙區的唇頰側[7]。而成年女性作為正畸治療的主要群體,尚未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成年高角女性下前牙區牙槽骨形態特征的系列研究。本研究通過錐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及頭顱側位片對成年高角女性下前牙區牙槽骨形態特征進行分析,并初步探討高角女性牙槽骨形態的增齡性改變,為正畸醫生設計牙移動方案提供依據。1 資料和方法1.1 研究對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1期2022-01-17

  •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進展
    531400)牙槽骨指上頜骨下緣、下頜骨的上緣鑲嵌牙根的部位。上、下頜骨的牙槽突部分,由骨皮質、骨松質和固有牙槽骨構成。在正畸治療過程中有重要意義。正畸治療過程中主要依靠牙槽骨的可塑性進行移動,以此實現患者的正畸。但是如果患者過度傾斜移動,則會導致牙齒間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齦退縮鄰接不緊或出現“黑三角”等牙周問題。而且牙槽骨高度也是目前對牙槽骨質量評估以及牙周情況判斷的主要依據,對于口腔正畸治療有重要意義?;诖宋恼轮攸c對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進行研究,旨在為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2021-12-01

  • 牙齒松動,別忘了查查骨密度
    竟是骨質疏松。牙槽骨也要動態平衡人的牙槽骨支撐著牙齒,對于牙齒的穩定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了適應口腔咬合的需要,牙槽骨也處于不停地塑形過程中。骨質不斷被吸收,同時又有骨質形成,以適應咬合咀嚼的需要。隨著年齡增長,牙齒附著的牙槽骨逐漸萎縮,牙齒慢慢松動起來,逐漸掉落,最后不得不安裝假牙才能正常咀嚼。剪不斷的牙周病和骨質疏松正常情況下,牙槽骨的吸收和形成處于平衡狀態。如果有牙周炎,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牙槽骨的吸收超過形成,導致牙槽骨骨量減少,最終導致牙齒松動和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21年9期2021-09-17

  • 不同垂直面型骨性Ⅲ類患者切牙牙槽骨骨量的研究
    其移動范圍受到牙槽骨骨皮質的限制[5-6],若牙齒移動超出牙槽骨界限,會造成牙周支持組織的喪失,影響牙周健康。約有一半的Ⅲ類錯牙合畸形患者的面型存在垂直向的異常,且有研究報道,牙槽骨的骨量與面部的生長型相關[7]。Sadek等[8-9]發現高角患者磨牙及前磨牙區牙槽骨較薄,牙槽嵴較低。過往對骨性Ⅲ類錯牙合畸形患者牙槽骨骨量的研究多基于厚度和高度等線性距離值,分析對象也多為下頜切牙,而對于Ⅲ類錯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療需同時移動上下切牙,垂直面型對上下切牙牙槽

    口腔醫學 2021年5期2021-05-31

  • 上頜不同區域牙槽骨頰舌向傾斜度的CBCT測量分析*
    2]。種植體在牙槽骨中的良好三維植入位置,是獲得理想修復的重要基礎,缺牙位點牙槽骨的形態、高度、寬度、傾斜度及與對頜牙槽骨的位置關系等客觀骨質條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種植體的三維植入位置,其中種植體植入的頰舌側軸向與不同區域牙槽骨的頰舌向傾斜度關系密切[3]。牙槽骨是頜骨包繞牙根的突起部分,由牙槽基骨和突起兩部分組成,相對于頜骨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頰舌向生理傾斜度,在牙齒脫落后該傾斜度雖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但仍然存在并影響種植體植入軸向的選擇。全部牙齒順序排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20年5期2021-01-06

  • 黃芩提取物局部治療實驗性牙周炎的研究
    其IL-1β和牙槽骨骨密度等的影響。方法:建模組(牙周炎組和黃芩提取物組)在大鼠上頜第二磨牙腭側局部注射牙齦卟啉單胞菌液(P.g.W83),絲線結扎牙頸部,再局部涂抹菌液,飼以軟食;8周后采用50mg/L黃芩提取物局部給予藥物治療,4周后檢測齦溝液和唾液中的IL-1β含量及牙槽骨骨密度等變化。結果:8周后建模組大鼠雙側上頜第二磨牙腭側牙齦組織紅腫,易出血,牙周袋約3~4mm;齦溝液和唾液中IL-1β明顯升高;Micro CT顯示牙槽骨吸收達根1/2處,根分

    中國美容醫學 2020年10期2020-11-30

  • 牙齒松動了,拔還是不拔
    ,49 歲患者牙槽骨長不回來蔡女士今年49 歲,之前因右下前磨牙松動影響進食到院檢查,結果顯示牙齒呈現Ⅲ度松動,牙槽骨吸收至牙齒根尖1/3 處,被確診為中重度牙周炎。醫生建議她拔除松動牙進行牙周治療,等3 個月后牙槽骨恢復、骨質較致密時再種牙修復。但蔡女士舍不得自己的天然牙,拒絕了該方案。幾個月后,牙齒松動致使蔡女士進食疼痛明顯,不得不再次就醫,但此時牙齒的牙根都已經浮出了牙槽骨,只能拔除患牙,3 個月后再種牙。然而復診時卻發現,缺牙區域的牙槽骨還沒長出,

    人人健康 2020年21期2020-11-13

  • 種植牙,你的牙槽骨準備好了嗎
    植牙是將口腔內牙槽骨作為基礎,有著支持、固定位置的作用,將上部牙修復體(也就是假牙)置于牙槽骨之上。種植牙有兩個部分,一個是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另一個是上部的牙修復體。種植牙往往采用陶瓷以及金屬等人工材料,制成類似于壓根形態的種植體,利用手術的方式,將其植入到上下頜(一般情況下)組織內,經過一段時間,骨組織將其牢固住,固定之后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或者裝置將上部的牙修復體連接在一起。簡而言之,就是將制作的假牙埋植在牙槽骨之中,經過一段時間,假牙的根部與牙槽骨

    康頤 2020年8期2020-11-03

  • 牙齒松動,越拖越難治
    引起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當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牙齒支持組織量減少,失去穩固“根基”時,便開始松動、搖晃。牙齒的l度松動一般感覺不到,但炎癥的侵蝕不會停止。如果不進行治療,牙槽骨吸收加快,牙齒松動度加大,僅僅1年就會變為3度,只能吃軟食和流食了。而牙槽骨一旦萎縮,就不可逆轉,一拖再拖,想保牙也沒牙可保了,而且種牙更是難。

    科教新報 2020年27期2020-07-31

  • 靜止期牙周病大鼠牙齒移動后上下頜牙槽骨骨微結構的差異
    齒移動后上下頜牙槽骨骨微結構的差異。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半),實驗組建立靜止期牙周病動物模型,近中移動上、下頜右側第一磨牙。各組于加力0d、7d、14d、21d各處死6只動物,取材,行Micro-CT掃描。結果:加力0d、7d,實驗組大鼠上頜牙槽骨骨密度(BMD)、骨體積分數(BV/TV)、骨小梁厚度(Tb·Th)低于下頜,骨小梁數量(Tb·N)高于下頜(P[關鍵詞]牙槽骨;牙周病;靜止期;骨微結構;牙齒移動;差異[中圖分類號

    中國美容醫學 2020年7期2020-07-29

  • 成人安氏Ⅱ1 分類錯切牙牙槽骨高度及厚度研究
    果沒有對前牙的牙槽骨狀況作出正確的判斷,在內收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牙槽骨破壞吸收的嚴重后果,牙齒想要在牙槽骨內安全的移動必須要有足夠厚度和高度的牙槽骨支持。過去對于安氏Ⅱ1分類,尤其是前牙牙槽骨與垂直方向的相關性的研究比較缺乏,對安氏Ⅱ1分類切牙牙根周牙槽骨形態特點與垂直骨面型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不足。因此,本實驗的目的是利用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為研究手段,分析成人安氏Ⅱ1分類牙根牙槽骨與垂直骨面型之

    天津醫科大學學報 2020年3期2020-06-15

  • 磨牙根柱對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響
    。牙周炎會造成牙槽骨吸收,附著喪失,常見癥狀有牙齦出血,嚴重時造成牙齒松動脫落,影響口腔功能。磨牙牙根形狀復雜,根分叉處不易清潔,容易堆積菌斑,加重局部牙槽骨吸收。本文擬采用CBCT方法檢測成年牙周炎患者磨牙根根分叉結構和局部牙槽骨吸收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納入2015~2017 年就診于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確診為牙周炎并進行CBCT檢查的患者291 例,年齡20~90 歲,男性185 例,女性106 例。納入標準:CBCT清晰顯示磨牙及牙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06-05

  • 牙齒缺失患者常規種植和即刻種植修復后療效比較
    觀察兩組修復后牙槽骨及種植體周圍情況。結果:兩組治療后,常規種植組總有效率為100%,即刻種植組總有效率為100%,兩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種植組PES得分(12.3±3.32)分,即刻種植組為(11.8±3.19)分,兩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牙槽骨吸收情況:常規種植組總體吸收程度1.14±0.58,即刻種植組為0.94±0.4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牙齒缺失;常規種植;即刻種植;牙槽骨;滿意

    中國美容醫學 2020年5期2020-06-01

  • 牙齒松動 別忘了查查骨密度
    竟是骨質疏松。牙槽骨也要動態平衡人的牙槽骨支持著牙齒,對于牙齒的穩定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了適應口腔咬合的需要,牙槽骨也處于不停的塑形過程中。骨質不斷被吸收,同時又有骨質形成,以適應咬合咀嚼的需要。隨著年齡增長,牙齒附著的牙槽骨逐漸萎縮,牙齒慢慢松動起來,逐漸掉落,最后不得不安裝假牙才能正常咀嚼。剪不斷的牙周病和骨質疏松正常情況下,牙槽骨的吸收和形成處于平衡狀態。如果有牙周炎,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牙槽骨的吸收超過形成,導致牙槽骨骨量的減少,最終導致牙齒松動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20年5期2020-05-19

  • CBCT對骨性Ⅲ類不同垂直骨面型下切牙唇舌側牙槽骨面積的研究
    者下切牙唇舌側牙槽骨骨量大小。方法:選擇骨性Ⅲ類患者63例,根據下頜平面角分為高角、均角及低角型,拍攝錐體束CT(CBCT)并應用Dolphin軟件分別測量下頜中切牙及側切牙牙根矢狀面唇舌側牙槽骨面積,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低角型患者下切牙舌側牙槽骨面積、根周總骨面積大于高角型患者(P【關鍵詞】 骨性Ⅲ類 垂直骨面型 下切牙 牙槽骨 錐形束CT[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labial and lingual al

    中外醫學研究 2020年5期2020-04-27

  • 牙槽骨小范圍缺損引導骨再生術臨床效果觀察
    目的:研究分析牙槽骨小范圍缺損引導骨再生術的臨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22例牙槽骨小范圍缺損患者,作為此次研究之中的觀察主體。入院后,均予以引導骨再生術治療。結果:有1例患者冠修復12個月后,新成骨吸收,24個月加重,顯露了種植體平臺。術后創口裂開4例,對癥處理之后恢復。其他患者骨厚度超過1.5mm,穩定性良好,骨密度與植骨床接近,成骨滿意。結論:通過引導骨再生術治療,牙槽骨小范圍缺損患者可獲得滿意的骨增量效果?!娟P鍵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4期2020-04-21

  • 不同傾斜度上中切牙牙槽骨厚度的CBCT研究
    同,并且牙齒在牙槽骨中的移動范圍與牙槽骨厚度有關[5]。既往在研究上中切牙傾斜度與其唇腭側牙槽骨厚度的關系時,將釉牙骨質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根尖的距離均分為10等份,比較同一水平不同組間的牙槽骨厚度[4,6]。其局限性在于不同的上中切牙從CEJ到根尖距離不等,將此距離均分為10等份后,不同上中切牙每等份間隔距離不同,但由于腭穹隆的存在,在不同的間隔距離上測量牙槽骨厚度時會有差異[7-8]。本研究的目的為利用口腔頜面

    河南醫學研究 2020年4期2020-02-26

  • 牙周夾板對咬合創傷合并牙周致病菌大鼠模型牙槽骨的影響
    移行定植,減少牙槽骨的破壞。[關鍵詞] 咬合創傷;牙周夾板;牙周炎;牙槽骨[中圖分類號] R78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33-003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periodontal splint compound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cclu

    中國現代醫生 2020年33期2020-02-22

  • 錐形束計算機體層攝影術檢測口腔正畸中牙槽骨、牙根吸收狀況的效果
    檢測口腔正畸中牙槽骨、牙根吸收狀況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進行口腔正畸治療患者92例,均接受CBCT檢測,比較治療前、后中切牙牙槽骨厚度、牙根吸收情況。結果 ?治療前后下頜、上頜根尖部、根中部、牙頸部牙槽骨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下頜、上頜側切牙牙根長度[(20.63±1.20)mm、(19.41±0.85)mm]、中切牙牙根長度[(21.12±1.19)mm、(21.74±1.02)mm]小于治療

    醫學信息 2019年22期2019-12-27

  • 一次性與多次根管治療根尖周炎的近期療效及對牙槽骨骨密度的影響
    治療根尖周炎對牙槽骨骨密度的影響。方法:將94例根尖周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7例)和對照組(47例)。對照組采用多次性根管治療術;觀察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填充效果、疼痛持續時間、根尖處病損區牙槽骨骨密度和復診次數。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8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5.11%,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術后疼痛VAS評分、疼痛持續時間及復診次數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

    中國美容醫學 2019年12期2019-12-24

  • 上頜前牙區即刻種植術后患者牙槽骨豐隆度與牙齦形態恢復的情況分析
    刻種植術后患者牙槽骨豐隆度、牙齦形態恢復的情況,為上頜前牙的修復提供參考。方法:選取外傷引起上頜前牙區缺損行即刻種植(即刻種植組)的30例患者,以同期行延期種植(延期種植組)的30例患者為對照,分別行即刻種植及延期種植,觀察患者種植體成功情況,永久修復后6個月和1年時牙槽骨吸收量、牙齦乳頭充盈指數(PIS)及紅色美學指數(PES)。結果:兩組患者均種植體成功,成功率為100.00%。修復后6個月時即刻種植組骨吸收量為(0.67±0.05)mm低于延期種植組

    中國美容醫學 2019年12期2019-12-24

  • 動態載荷與靜態載荷三維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較
    往實驗中往往將牙槽骨設定為連續、均質的線彈性體,這與現實中牙槽骨屬于非連續均質的非線彈性體具有較大差異動態載荷是依據牙槽骨骨密度與CT值的關系式,逐一測算出整體牙槽骨的密度,更加真實的符合受檢者自身的牙槽骨彈性模量,再依據咀嚼周期時問與載荷力,采用動態加載在計算機中模擬受檢者咀礙時,前、后牙齒牙根、牙槽骨的應力變化,從而能夠更加真實、直觀的觀察,牙槽骨的彈性模量是按CT值和骨密度的公式求解每個單元的彈性模量,CT值和骨密度的關系式為p=1.067*Hu+1

    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 2019年2期2019-10-29

  • 上頜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對老年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響研究
    周炎患者的局部牙槽骨吸收之間有無影響,選取慢性牙周炎患者共20例(年齡59-75歲),上頜第一、二前磨牙共80顆,其中有效的第一、二前磨牙共64顆(n-32),將其分為實驗組、對照組,每組各32顆,其中,實驗組設定為患者的上頜第一前磨牙,對照組則是同一位患者的第二前磨牙,對兩組患牙相同位點上的牙槽骨缺損類型進行比對分析。使用錐形束CT(簡稱CBCT)來檢查牙槽骨的吸收類型及吸收的程度,根據根面凹陷對局部牙槽骨的吸收進行比對,得出其影響結果。結果顯示,組1和

    科技與創新 2019年10期2019-09-05

  • 洗牙會把牙齒弄松嗎
    損傷固定牙齒的牙槽骨、牙周膜、牙齦等組織,因此不會讓牙齒變松。相反,洗牙能幫助清理牙結石,遏制牙周炎的進展,減少牙槽骨的吸收。另外,當牙結石去除后,牙縫更容易被清潔,牙結石形成的速度也會慢很多。牙齒變松,是固定牙齒的牙槽骨逐漸吸收的過程。除去外傷、腫瘤等特殊原因,牙齒變松大多是因為牙齒周圍的衛生差,堆積的牙結石持續刺激牙齦,導致了牙槽骨的吸收。想牙齒牢固,最重要的是每天做好清潔,刷牙或使用牙線,并且可以每年拍一次牙齒的 X 光片,評估牙周炎的程度,并進行洗

    伴侶 2019年11期2019-08-09

  • 拔牙后牙槽嵴位點保存在口腔種植中的臨床效果
    ,拔牙后,患者牙槽骨可遭受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刺激喪失,加之患者拔牙位點中剩余牙槽骨可出現不可逆吸收現象,致使種植區內牙槽骨高度以及牙槽骨寬度明顯減少,影響后期種植效果[1-2]。故探求有效干預手段,以控制牙槽骨吸收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筆者采取對比研究方法探討拔牙后牙槽嵴位點保存對口腔種植患者牙槽骨的保護效果。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將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梅州市人民醫院收治的接受口腔種植的60例患者按拔牙后治療方案分為2組:對照組3

    實用臨床醫學 2019年8期2019-07-28

  • 拔牙窩內即刻植入Bio-Oss顆粒聯合Bio-Gide膠原膜表面覆蓋在磨牙區拔牙中的應用
    發現牙齒拔出后牙槽骨功能性刺激喪失,出現不可逆吸收,導致種植牙牙槽骨高、寬度減少,加之軟組織也會出現明顯萎縮,不利于后期種植牙治療[1]。因此,拔牙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少牙槽骨吸收,保證種植區具備良好骨質及充足骨量,以期為種植牙治療創造良好條件。相關研究指出,拔牙過程中行拔牙位點保存術,有助于減少骨量丟失及軟組織萎縮,為后期種植牙提供良好條件[2]。本研究選取60例磨牙區拔牙患者,分析拔牙窩內即刻植入Bio-Oss顆粒,并于表面覆蓋Bio-Gide膠

    廣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9年1期2019-07-17

  • 牙齒松動,要不要拔掉
    后說,這顆牙的牙槽骨已經吸收,需拔掉。我當時未答應,因為它長在前面,一拔掉就會影響容顏,也會漏氣,影響發音。請問:什么叫“牙槽骨吸收”?這種情況,拔還是不拔?專家:牙槽骨吸收是醫學上的一個名詞,它指的是上下頜骨包圍和支持牙根的部分降低,說得通俗一點兒就是包著牙齒的軟骨變小了,這是牙周炎所致的一個重要病理變化。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齒的支持組織喪失,牙齒逐漸松動,最終脫落或需要拔除。您的情況正屬于此。就目前的醫學水平而言,牙槽骨吸收使牙齒松動,尚沒有更好的方

    長壽 2019年8期2019-07-13

  • 正畸治療對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密度及表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分析
    療對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密度及表皮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5月- 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所有牙周病患者中隨機選取66例,在進行正畸治療前患者先接受口腔宣教,在患者同意后在對患者進行正畸治療。最后,對患者治療前后上頜、下頜骨密度進行測量,同時測量治療前、后患者唾液、血液與齦溝液中表皮生長因子的濃度。結果治療前,患者上頜骨骨密度顯著低于下頜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齦溝液中表皮生長因子濃度較治療前高,特別是齦溝液中表皮生長因子濃度高于

    中國醫藥科學 2019年1期2019-06-30

  • CBCT結合三維坐標系評估正畸關閉萎縮牙槽骨間隙前后牙槽骨改建
    的延長,缺牙區牙槽骨發生廢用性萎縮,牙槽骨高度和寬度均減小,密度也會降低。長時間牙齒缺失,甚至可發展為刃狀牙槽骨,成為修復或正畸治療的難點。第一恒磨牙缺失、牙槽嵴萎縮的患者以成人居多。成人骨質改建不及青少年活躍,通過正畸移動牙齒關閉萎縮牙槽骨間隙是否會導致牙根吸收、暴露等,牙槽骨將發生何種改建值得探討。既往有研究成功將牙齒移入萎縮牙槽骨內,牙槽骨寬度、高度均增加,但大多采用石膏模型或二維X線片觀察正畸治療后牙槽骨的變化[2-4],缺乏準確性。本研究采用CB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9年3期2019-06-22

  • 老年人牙列缺失全口義齒修復后臨床效果分析
    修復;缺失, 牙槽骨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45目前, 老年人數量逐步增加, 我國也正步入老齡化發展, 牙列缺失缺損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 其口腔疾病導致老年人咀嚼障礙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牙齒缺失在臨床上并不少見, 老年人為該病的高發群體。全口義齒修復是用于治療牙齒缺失的主要方式, 能夠使患者因失牙導致外形與生理功能遭受的損害得到很好的彌補, 牙槽骨以及相關組織得到保護[1]。隨著我國老齡化愈發嚴重

    中國實用醫藥 2019年4期2019-03-18

  • 上頜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對老年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響
    局部附著喪失,牙槽骨吸收增加。本研究通過CBCT觀察分析上頜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和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槽骨吸收的關系,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采用隨機原則,選取2015~2017 年就診于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并確診為牙周炎的患者19 例, 其中,男性10 例, 女性9 例, 年齡61~82 歲。納入標準:①經臨床及影像學檢查符合輕、中、重度牙周炎診斷標準[3];②上頜同側第一、二前磨牙均存留,且牙體完整無損傷;③CBCT顯示上頜第一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9年1期2019-03-04

  • 西安地區影響成人上中切牙區牙槽骨厚度相關因素的CBCT研究
    ,與唇(舌)側牙槽骨骨皮質外緣相交點;B3(L3)點:過b點的B1L1平行線,與唇(舌)側牙槽骨骨皮質外緣相交點;B1’(B2’)點:B1L1(B2L2)連線與唇側牙根表面的交點;L1’(L2’)點:B1L1(B2L2)連線與舌側牙根表面的交點;B1B1’(B2B2’、B3b):唇側牙槽嵴頂(根中、根尖)部牙槽骨厚度;L1L1’(L2L2’、L3b):舌側牙槽嵴頂(根中、根尖)部牙槽骨厚度;B1L1(B2L2、B3L3):牙槽嵴頂(根中、根尖)部牙槽骨總厚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8年5期2018-11-09

  • 應用CBCT評價仙靈骨葆膠囊治療絕經后牙周炎女性患者牙槽骨量的影響
    牙周炎女性患者牙槽骨的影響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絕經后慢性牙周炎女性患者90例隨機分為空白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空白組患者采用傳統牙周病基礎治療方法,對照組除基礎治療外口服鈣爾奇-D,觀察組除基礎治療外口服仙靈骨葆膠囊。采用CBCT觀察患者牙槽骨高度和牙槽骨密度。結果:三組患者同一治療時間點以及同組患者不同治療時間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遠中、頰側、舌側牙槽骨高度比較均無顯著差異;第一次和第二次復診時對照組和觀察組牙槽骨密度均顯著高于空白組,但對照組和觀

    上海醫藥 2018年17期2018-09-20

  • CBCT評價無托槽隱形矯治器對牙周病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的作用及美觀效果分析
    牙周病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規律的作用及美觀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4月-2016年3月前來筆者科室就診的牙周病患者60例(共240顆患牙)。分析治療前后軸傾度、切緣中點和根尖點的位置變化,牙槽骨高度變化,牙槽骨密度變化。結果:治療后,唇側釉牙骨質界至牙槽嵴頂的距離(CEJ-BM-La)和治療前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舌側釉牙骨質界至牙槽嵴頂的距離(CEG-BM-Li)、軸傾度、切緣中點至PP平面的距離(Cu-PP)、切緣中點至PL平面的距離(Cu-

    中國美容醫學 2018年3期2018-05-23

  • 成人雙頜前突內收后切牙牙槽骨骨開窗率和骨開裂率的研究
    支抗內收后切牙牙槽骨骨開窗率和骨開裂率的變化。方法:選取筆者科室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成人安氏Ⅰ類雙頜前突需要減數4顆第一前磨牙、使用種植支抗內收的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齡(22.8±3.0)歲。正畸治療前后拍攝CBCT,觀察切牙牙槽骨骨開裂、骨開窗情況,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上頜切牙區共80顆牙,治療前有18顆開窗,治療后有26顆開窗,但無統計學意義;下頜切牙區共80顆牙,治療前有8顆開窗,治療后有15顆開窗,但無統計學意義

    中國美容醫學 2018年3期2018-05-23

  • CBCT在牙周炎垂直型骨吸收患者正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醫院口腔正畸科牙槽骨吸收,尤其是垂直型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病導致牙齒松動甚至脫落的主要原因,需進行正畸治療以消除咬合創傷,而了解牙槽骨的吸收程度,是制定適宜的矯治計劃使治療獲得成功的關鍵。本研究對伴有垂直吸收的牙周炎錯患者正畸治療前、后,采用CBCT進行缺損區域牙槽骨線距和骨密度測量及分析,以探尋CBCT在牙周炎垂直型骨吸收患者正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1.2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在正畸治療前、后,在同機同條件下,使用Newtom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8年2期2018-04-12

  • 牙齒松動別忘了查查骨密度
    竟是骨質疏松。牙槽骨也要動態平衡人的牙槽骨支持著牙齒,對于牙齒的穩定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了適應口腔咬合的需要,牙槽骨也處于不停地塑形過程中。骨質不斷被吸收,同時又有骨質形成,以適應咬合咀嚼的需要。隨著年齡增長,牙齒附著的牙槽骨逐漸萎縮,牙齒慢慢松動起來,逐漸掉落,最后不得不安裝假牙才能正常咀嚼。剪不斷的牙周病和骨質疏松正常情況下,牙槽骨的吸收和形成處于平衡狀態。如果有牙周炎,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牙槽骨的吸收超過形成,導致牙槽骨骨量的減少,最終導致牙齒松動

    家庭醫學 2017年11期2017-12-20

  • 插入式自體下頜骨在牙槽骨增高修復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式自體下頜骨在牙槽骨增高修復中的應用效果評價譚錫濤,宇 峰,王 維,王 佩(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廣東 韶關 512000)目的 評價插入式自體下頜骨在牙槽骨增高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82例牙槽骨缺損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1例。研究組給予自體下頜骨移植修復,對照組實施生物材料骨再生誘導技術。對比2組患者的牙槽骨修復高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修復后美學效果及修復后牙槽骨安全性。結果 研究組術后牙槽骨修復高度、并發癥發生率、修復

    實用臨床醫學 2017年5期2017-09-15

  • 拔牙位點保存技術在口腔種植臨床的應用效果評價
    組種植成功率、牙槽骨吸收情況、牙槽骨寬度、牙槽骨高度、美學效果以及滿意度等。結果:觀察組的種植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牙槽骨吸收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美學效果評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拔牙后6個月,兩組的牙槽骨寬度、高度均有所減少(P<0.05),但觀察組拔牙后的牙槽骨寬度、高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口腔種植修復中應用拔牙位點保存技術可有效減少拔牙后患者牙槽骨的吸收量,減輕牙槽骨高度、寬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7年5期2017-07-19

  • 殘根牙拔除位點保存的臨床初步觀察
    討位點保存術對牙槽骨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2年9月~2014年12月我院的12例殘根牙拔除牙后預計做種植修復患者作為實驗組,選取我院同期的12例殘根牙拔除后做傳統修復患者作為對照組。分別測量兩組術后3個月和5個月牙槽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吸收水平。結果 實驗組術后牙槽骨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吸收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關鍵詞]拔牙窩;位點保存術;牙槽骨;種植牙[中圖分類號] R78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

    中國當代醫藥 2016年34期2017-05-31

  • 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療過程中牙槽骨密度變化的CBCT研究
    正畸治療過程中牙槽骨密度變化的CBCT研究程 鵬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 吉林 130021目的分析牙周病患者在進行正畸治療過程中使用CBCT評價牙槽骨密度變化的效果。方法收集牙周病患者共40例,處于正畸治療的排齊整平階段。使用CBCT設計定點方式,對治療前以及治療后的牙槽骨密度和高度進行檢測。結果牙周病患者在進行正畸治療的過程中,牙槽骨的密度降低是有顯著性的差異。結論使用CBCT能夠對牙周病患者在進行正畸治療過程中的牙槽骨密度變化進行有效的評價和測定,并且自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4年20期2014-01-29

  • 錐束CT在年輕恒牙殘根深埋治療中的研究*
    。由于年齡小,牙槽骨和頜骨的發育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目前,錐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已經廣泛應用于牙槽外科手術[2]、正畸療效評價[3]、種植牙[4]等領域。本研究實驗組對年輕恒牙折斷至齦下5~8mm的殘根進行深埋治療與對照組的常規拔牙治療進行比較,應用CBCT進行測量,為更好的保留牙槽骨提供一個新的方法。資料與方法1 一般資料 自2001年至2006年我院治療的臨床上年輕恒牙外傷,斷端位于齦下

    陜西醫學雜志 2012年12期2012-11-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