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頜面部

  • 學齡前兒童口腔頜面部外傷的調查
    醫學中心)口腔頜面部極易受到創傷損害,外傷不僅對咀嚼功能、容貌產生破壞,還會帶來社會心理障礙[1]??谇?span class="hl">頜面部外傷是3~6歲的學齡前兒童急診常見病[2-4]。近年來其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其中最常見的為頜面部軟組織外傷和牙外傷。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擇山東省濟南市、泰安市、青島市和煙臺市的學齡前兒童監護人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齡前兒童(3~6歲)口腔頜面部外傷高發年齡段和原因,為預防學齡前兒童口腔頜面部外傷的發生提出有效的建議。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3年4期2023-12-29

  • 改良埋沒垂直褥式美容縫合技術在急診頜面部外傷中的應用效果
    美容縫合技術在頜面部外傷患者早期急性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7月-2021年6月筆者科室因頜面部外傷急診行美容縫合的2 339例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皮下組織采用改良埋沒垂直褥式縫合,表皮采用小針細線的間斷縫合,術后進行隨訪及總結分析。結果:本組2 339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現局部感染,再次行清創縫合后傷口愈合良好;有3例患者術后出現瘢痕疙瘩,行注射治療后瘢痕減輕;有1例患者創緣出現張力性水皰,經換藥處理后創面愈合,未留瘢痕;瘢痕

    中國美容醫學 2023年9期2023-10-11

  • 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S及腫瘤標志物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中的診斷價值
    0011)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是指口腔、面部、頸部等部位發生的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3%~5%[1]。多數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具有侵蝕性強、生長迅速、易轉移等特點,近年來的發病和死亡病例不斷增加,已成為公共衛生領域重視的問題。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S(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S,CST4)是一種由141 個氨基酸組成的分泌蛋白,屬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超家族(cystatins,CSTs)。CST4 主要存在于腮腺和其他

    癌變·畸變·突變 2023年3期2023-06-08

  • 美容縫合技術在頜面部外傷清創處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美容縫合技術在頜面部外傷清創處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3月-2019年12月重慶市中醫院皮膚美容科收治的頜面部外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共106例,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3例。對照組給予普通清創縫合術治療,試驗組給予美容縫合術治療,兩組術后均隨訪1個月。比較兩組圍術期手術指標、術后1個月的臨床療效,術前、術后3 d、7 d的疼痛程度,術前、術后3 d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隨訪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試驗組瘢痕長度、水腫持續及切口愈

    中國美容醫學 2022年5期2022-07-12

  •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頜面部間隙感染診斷中的應用
    450052頜面部間隙感染是口腔頜面外科常見疾病之一,以起病急,感染易擴散,局部紅腫熱痛,常合并局部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根據病情發展階段,可以分為感染早期(漿液性炎期)和感染后期(膿液稀薄期及膿液黏稠期)。由于頜面部區域解剖結構復雜,當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時,可能會引發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如腦膿腫、壞死性筋膜炎、氣道阻塞、縱隔炎、心包炎、敗血癥等[1]。在進行頜面部間隙感染診斷和評估病情發展階段時往往需要借助影像學檢查。CT和MRI等目前雖然已經作為常規檢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3期2022-06-05

  • 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特征和治療措施
    文主要分析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特征及相應的治療措施。方法:本次所選取的研究樣本來自于到我院接受診治的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一共抽取樣本量100例,之后通過隨機分組法將所有樣本量分成了兩組,接受常規治療的設為常規組(50例),采用膿腫切開引流手術聯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療的設為研究組(50例);分組完成之后便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模式的治療方案,待患者接受治療后,對這些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加以統計評估,以此來對比分析兩種治療方式的干預效果及分析感染特征。結果:針對實

    醫學前沿 2022年1期2022-03-05

  • 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例的護理
    :總結1例口腔頜面部多間隙感染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結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和頜面部多間隙感染的特點,膿腫切排后密切觀察病情,血糖監控,防止感染及重視心理護理,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患者感染及血糖控制可,住院18 d后,順利出院。關鍵詞:頜面部;多間隙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口腔頜面部存在多個潛在間隙,間隙之間相通,感染發生后膿液可迅速擴散,形成頜面部間隙感染[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合并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會導致病情進一步蔓延,甚至會引起各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2021-12-23

  • 磁共振診斷頭皮-頜面部腫物良惡性的價值分析
    磁共振對頭皮-頜面部腫物良惡性的診斷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頭皮-頜面部腫物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磁共振進行檢查后,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磁共振診斷頭皮-頜面部腫物良惡性的檢驗效能。結果:經病理確診的60例良性與惡性頭皮-頜面部腫物患者,采用磁共振檢查出良性39例,惡性21例;經病理檢查確診良性40例,惡性20例。磁共振診斷頭皮-頜面部腫物的敏感度為90.48%,特異度為97.44%,準確率為95.00%。磁共振對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1年17期2021-10-23

  • 攜帶雙側顳淺動靜脈的額部擴張皮瓣修復頜面部瘢痕
    部擴張皮瓣修復頜面部瘢痕手術方法改進及效果觀察。方法:2011年5月-2018年5月,筆者醫院收治9例頜面部瘢痕患者,一期額部預置皮膚擴張器,二期雙顳淺動脈皮瓣治療頜面部瘢痕,分別采用雙軸型皮瓣、島狀皮瓣與軸型皮瓣聯合二期原位修復。結果:9例皮瓣術后成活良好,有2例因切取皮瓣略大,額部剩余皮瓣和頭皮強行拉攏,部分皮緣壞死,經換藥后愈合。本次改進方法二期即可修復,極大地縮短了治療時間。結論:顳淺動靜脈額部擴張皮瓣二期修復頜面部瘢痕是一條可行的途徑,縮短了手術

    中國美容醫學 2021年5期2021-06-22

  • 皖北地區漢族青年頜面部軟組織三維測量與形態分析
    233020)頜面部是面部審美的關鍵部位,整形外科中對頜面部軟組織形態的數據測量將為面部正畸診療及整形提供基礎數據,為科學有效地進行面部正畸診療及整形提供理論依據[1]。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人體頜面部的測量從直接測量法[2]、照片測量法[3]到后來的計算機體層成像(CT)[4]、磁共振成像(MRI)[5]的三維重建測量法,已從二維向三維轉變。目前,利用三維掃描儀采集頜面部軟組織三維圖像進行形態學測量已得到廣泛應用[6]。而不同人群頜面部軟組織形態具有種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 2020年5期2020-11-04

  • 頜面部骨折臨床分析
    【摘 ?要】對頜面部骨折進行臨床分析,對頜面部骨折的治療經驗進行總結。在病例中包含了下頜骨的骨折以及上頜骨的骨折例,其中也涉及到了上下頜骨的頜面部多發性骨折例、其中對于單純性髁狀突骨折患者仍舊使用保守治療方法,其余的病例都是使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手術治療。在對患者進行手術前和手術后均沒有產生嚴重的并發癥。根據對患者的隨訪,可以發現其中有個別的患者會出現骨折線愈合欠佳、面容欠佳以及顳下頜關節強直的癥狀,其他并發癥并沒有出現。結論是在對頜面部骨折進行治療時,可以

    介入醫學雜志(英文) 2020年4期2020-08-31

  • A型肉毒素咬肌定點定位注射聯合玻尿酸頦部填充注射微整形術重塑女性頜面部輪廓的美容效果分析
    整形術重塑女性頜面部輪廓的美容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微整形注射的100例女性求美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求美者均接受100U A型肉毒素雙側咬肌定點定位注射及1~2mL玻尿酸頦部注射填充微整形以重塑女性面下部1/3輪廓,術后隨訪3個月,分析求美者的塑性美容效果。結果:100例求美者均順利完成微整形注射,頜面部線條柔和,咬肌明顯萎縮,皮下脂肪變薄。隨訪3個月后,對手術效果滿意68例,基本滿意28例,不滿意4例,手術效果滿意度為96.0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3期2020-08-16

  • 關于顯微外科在頜面部缺損中的應用
    皮瓣移植應用于頜面部缺損修復的治療效果也較為良好,頜面部組織結構始終是對人體的面型加以支撐的主要基礎,發生在頜面部的外傷和先天畸形等屬于引發患者頜面部組織缺損的重要原因,對患者面型及骨組織缺損進行修復也當前需要關注和重視的內容[1-2]。本研究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治療頜面部缺損患者,探討關于顯微外科在頜面部缺損中的應用效果。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治療頜面部缺損患者共11例,均為男性患

    當代臨床醫刊 2020年4期2020-07-27

  • 螺旋CT在口腔頜面部創傷中的應用及價值分析
    0630)口腔頜面部創傷作為普外科疾病之一,主要因為斗毆、車禍以及高空墜落等系列因素影響造成。就其表現進行分析,在呼吸道梗阻基礎上,會合并表現出頭暈、呼吸困難、意識混亂、出血以及昏迷等癥狀[1]。對于口腔頜面部創傷患者而言,如果病情表現尤為嚴重,需要對診斷搶救的及時性做出充分保證,以對患者的通氣順暢做出充分保證,將患者死亡率降低。但是諸多患者因為骨折部位不明顯以及多處部位受損的影響,使得診斷困難度呈現出較為顯著增加,對此確定有效方法對口腔頜面部創傷患者實施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42期2020-07-24

  • 頜面部骨肉瘤的CT和MRI特征分析
    端受累,發生于頜面部者少有報道。因頜面部解剖結構復雜,探討發生于該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學征象對臨床診療該病有重要參考意義。1 材料與方法1.1 一般材料回顧性收集2009-09~2018-01經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及病理證實的頜面部骨肉瘤患者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齡7~59歲,平均年齡33歲。術后隨訪時間為4~31個月。所有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頜面部腫脹、疼痛等為主訴入院,其中11例伴張口受限。觸診可及質地稍硬的腫塊,邊界不清。1.2 檢查方法所有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9年5期2019-10-16

  • 頜面部電鋸傷急診一期整形美容修復
    要]目的:探討頜面部電鋸外傷患者的一期急診美容修復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7例頜面部電鋸傷患者,一期急診行整形美容修復,全程預防瘢痕形成,行干預治療。結果:術后隨訪4~12個月,1例術后2周出現腮腺瘺,1例患者出現凹陷性瘢痕,經干預治療所有患者術后效果滿意,無需二期手術修復。結論:頜面部電鋸傷患者盡管創面污染嚴重、創緣碾挫不齊,經仔細清創、一期美容修復后,面部結構精細復位,效果滿意。[關鍵詞]頜面部;電鋸傷;一期修復;美容修復[中圖分類號]R782.4?

    中國美容醫學 2019年6期2019-06-20

  • 口腔正畸美學的認知與臨床教學實施探討
    畸美學;矯治;頜面部;臨床教學;美學教育;美學認知[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19)03-0143-03Discussion on Clinical Esthetic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gnition ofOrthodontic EstheticsOUYANG Zhi-qiang1,LUO Ling2,XIONG Yu2(1.Department of Ortho

    中國美容醫學 2019年3期2019-03-25

  • 和田地區牙源性頜面部間隙感染臨床病例回顧性分析
    和田地區牙源性頜面部間隙感染病例的臨床特點、治療措施和治療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和田地區人民醫院接診的58例牙源性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病例資料。 結果:本研究中納入58例患者,其中72.4%為男性。平均年齡(42.8±9.7)歲,41.3%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最常見的牙源性感染的病因是牙髓病變(55.0%),最常見的間隙感染受累間隙是頜下間隙,最常見的病灶牙是下頜第三磨牙。結論:和田地區牙源性頜面部間隙感染累及多間隙患者男性所占比例

    中國美容醫學 2019年2期2019-03-13

  • 血管吻合器在游離組織瓣修復頜面缺損中的應用
    瓣移植修復口腔頜面部缺損中的應用效果。方法:34例游離組織瓣修復口腔頜面缺損患者,靜脈采用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動脈采用手工端端吻合,另選取30例同期手工吻合血管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病例的靜脈吻合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及皮瓣成活率。結果:應用血管吻合器行單根靜脈吻合平均用時(5.8±1.8)min,明顯低于手工吻合平均用時(13.2±2.2)min;兩組均無血栓形成,對照組靜脈危象發生率為6.67%,與研究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結論:血管吻合器在游離組織瓣修復

    中國美容醫學 2018年6期2018-09-21

  • 手術治療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期間收治的口腔頜面部腫瘤患者中抽取80例納入到討論中,回顧分析其病歷資料,按照其治療方式分2組,對照組40例接受放射治療,研究組40例接受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并比較。結果:研究組治療總療效85%高于對照組65%(P【關鍵詞】手術;口腔;腫瘤;頜面部【中圖分類號】R73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2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則為口腔頜面部腫瘤,包含頸部轉移惡性腫瘤、鼻旁竇、唾液腺、口腔、唇部等,在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8年5期2018-07-02

  • 醫用粘合劑配合整形外科技術修復頜面部創傷效果觀察
    合整形技術修復頜面部皮膚軟組織創傷的臨床經驗,探討其修復效果。方法:在頜面部皮膚軟組織創傷患者急診清創術中,遵循整形外科的整復原則,采用仔細清創、無張力縫合、皮瓣轉移等技術進行修復后,應用醫用粘合劑(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粘合傷口。結果:35例41處損傷創面均一期愈合,71.43%的患者經過3個月~2年的隨訪,修復傷口呈細小線狀,瘢痕輕微,外觀滿意。結論:醫用粘合劑配合整形技術修復頜面部皮膚軟組織創傷,能避免患者術后傷口錯位畸形,可有效減少瘢痕形成。[關鍵

    中國美容醫學 2018年4期2018-06-18

  • 兩種方法治療中重度頜面部間隙感染的效果觀察
    分析在中重度頜面部的間隙感染患者治療中應用不同治療方法治療的有效性。方法 選在我院治療的中重度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102例,依據治療方法差異劃分成參照組與治療組,每組51例,觀察治療的有效性。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有效率是96.08%,參照組有效率是76.47%,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關鍵詞】克林霉素;中重度;頜面部;間隙感染【中圖分類號】R7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8..01在口腔的頜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年28期2018-03-29

  • 游離皮瓣移植修復口腔頜面部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
    1000)口腔頜面部缺損以惡性腫瘤引起較為常見,一旦缺損面積較大則會影響到口腔頜面部缺損患者的面容和基礎功能[1]?;诖?,必須采用針對性手術來治療口腔頜面部缺損患者,從而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本文將綜合分析游離皮瓣移植修復口腔頜面部缺損的臨床效果。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收治的38例口腔頜面部缺損患。實驗組中有13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齡為(42.68±3.68)歲,平均體質量為(62.35±15.17)kg;疾病類型:15例口腔

    中國醫藥指南 2018年24期2018-01-22

  • 頜面部Kimura病16例臨床分析
    ] 目的 探討頜面部Kimura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方案,以提高臨床醫師對該病的認識,減少誤診。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口腔頜面外科2011年9月—2014年1月診治的16例Kimura病患者的臨床資料、輔助檢查結果、治療方案及預后情況。 結果 16例患者均表現為頜面部無痛性腫物,可伴有皮膚瘙癢(50.0%)和色素沉著(12.5%)癥狀;血象中存在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87.5%)和絕對值增高(81.2%)現象;B超、CT、MRI等影像學檢查無特異性表現

    中外醫療 2017年6期2017-06-22

  • 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診治
    人:李吉東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的診治主持人:李吉東編者按: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是口腔頜面部及頸上部潛在性筋膜間隙中所發生的細菌性炎癥的總稱??谇?span class="hl">頜面部感染是最常見的口腔科急癥??谇?、頜骨周圍、顏面及頸上部肌肉,筋膜、皮下組織中的彌散性急性化膿性炎癥,稱為間隙感染。如感染未經過控制或控制不佳可形成膿腫。其中有眶下、頰、咬肌、翼頜、咽旁、顳下、顳、頜下、口底等間隙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食欲不振,局部紅、腫、熱、痛及張口受限或吞咽困難,白細胞增高,可引起腦、肺部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7年2期2017-01-15

  • 口腔頜面部及頸部間隙感染診治的臨床體會
    目的 探討口腔頜面部及頸部間隙感染的診療特點。方法 78例口腔頜面部及頸部間隙感染患者, 回顧分析其病歷資料, 總結診斷結果及治療轉歸情況。結果 口腔頜面部及頸部間隙感染部位主要包括頜下間隙(23.1%)和眶下間隙(17.9%);膿液細菌培養檢查顯示本組患者以革蘭陰性桿菌(44.9%)和金黃色葡萄球菌(15.4%)感染為主;本組患者經抗菌治療和膿腫切開引流直流均康復出院。結論 針對口腔頜面部及頸部間隙感染患者應當積極進行抗菌及切開引流治療, 應根據診斷結果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8期2016-03-30

  • 口腔頜面部嚴重銅水噴濺傷1例的護理體會
    ?口腔頜面部嚴重銅水噴濺傷1例的護理體會葉國鳳,邵麗紅,駱雅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杭州310009)關鍵詞:口腔;頜面部;銅水;噴濺傷;護理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3.036頭面部是人體的重要暴露部位,容易受到損傷[1]。損傷的原因主要有高速破片、液體、沖擊波和化學燒傷等[2]。因高壓噴射的金屬水損傷具有污染嚴重、救治復雜等特點,而口腔頜面部解剖結構復雜,血管豐富,竇腔多,這些竇腔內常存在一定數量

    護理與康復 2016年3期2016-03-08

  • 小劑量地塞米松聯合甘露醇治療口腔頜面部損傷早期腫脹療效觀察
    甘露醇治療口腔頜面部損傷早期腫脹療效觀察王雪王忠邱明月目的 分析并研究對口腔頜面部損傷早期腫脹患者采用小劑量地塞米松聯合甘露醇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取52例口腔頜面部損傷早期腫脹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6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療,觀察組26例,采用小劑量地塞米松聯合甘露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84.62%,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合應用小劑量地塞米松、甘露醇治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年30期2016-02-15

  • 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頜面部骨折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
    三維重建技術在頜面部骨折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自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位于我院治療的頜面部骨折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對這些不同類型的頜面部骨折患者進行檢查,分為密度最大化投影、重建多個平面層和重建容積三項,對比檢測結果并和手術時候骨折數據對照。結果:在普通CT和多層螺旋CT測量之后,兩種對頜面骨骨折的CT檢測方法結果不同,且多層螺旋CT的評分高于X線平片,故此,兩種檢查方法的測量結果對比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2015-10-21

  • 96例重癥頜面部外傷的早期觀察與治療體會
    玉峰96例重癥頜面部外傷的早期觀察與治療體會唐圣斌 李玉峰目的 探討重癥頜面部外傷的早期觀察的臨床征象以及治療體會, 為重癥頜面部外傷患者的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96例重癥頜面部外傷患者, 分別對其外傷分布情況、發病情況、致病原因以及頜面部外傷的早期觀察情況等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96例重癥頜面部外傷患者中, 面部深部組織挫傷42例、頭面部骨折23例、顱底骨折13例、其他18例;損傷原因有:交通意外34例、機械性損傷31例、高空墜落傷25例、其他原因6例;不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17期2015-05-08

  • 頜面部創傷患者臨床98例回顧性研究
    17068對于頜面部來說,它屬于人體的暴露區域,在遭受意外的時候,非常容易發生損傷。對于患者來說,一旦發生損傷,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會引起不同程度的并發癥,不僅治療困難,患者的恢復過程也較為復雜[1-2]。鑒于此,為了進一步研究頜面部創傷患者的臨床特點,從而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本文以該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頜面部創傷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回顧性分析?,F將相關結果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選取該院2010年12月—2012年1

    中國衛生產業 2013年24期2013-09-22

  • 老年頜面部骨折49例
    130021)頜面部骨折時,由于其解剖特殊,結構不規則,骨質密度不均,各種腔道交雜,并與視、聽、嗅及顱腦等重要臟器相鄰,還與呼吸道、食道開口為伍,所以其救治有特殊的專業要求〔1〕。既往對于全身狀態良好的老年患者,如伴有頜面部開放性損傷,一般將頜面部軟組織修復及頜面部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同時進行。我們根據老年人身體機能及創傷后應激狀態的改變特點,主張對于頜面骨折老年患者于一期單純行頜面部軟組織處理,術后1~2 w行頜面部骨折復位手術治療。1 資料與方法1.1 一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年4期2013-01-25

  • 頜面部不對稱畸形統計分析
    宋光宇頜面部不對稱畸形統計分析宋光宇(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人民醫院,漯河462000)目的 對頜面部不對稱畸形患者進行統計分析,研究頜面部不對稱畸形的治療方法和臨床療效。方法 對25000例高考生體檢后發現有500例為頜面部不對稱畸形,在高考后將他們收治入院進行進一步統計分析。收集牙齒萌出史、外傷史、發育史、治療史、頜面部受傷史;評估牙齒類型和骨類型,區別好牙性、骨性及其功能性的不對稱。確定好牙齒及下頜部軟組織的累及的范圍以及程度。結果 髁狀突疾病共108人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2年18期2012-09-18

  • 口腔頜面部手術的美學治療原則
    顯露部位??谇?span class="hl">頜面部的外傷、炎癥、腫瘤常需手術治療,手術雖可解除疾病的痛苦,但可程度不同地造成機體和生理上的損害,對容貌美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頜面部手術必須在審美的原則基礎上進行,要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術后畸形。1 頜面部手術切口的設計由于頜面部手術與美容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頜面部手術切口的選擇就顯得非常重要。它要求切口隱蔽,術后愈合接近自然狀態而沒有明顯的瘢痕。根據這一原則,對腮腺手術切口,我們選擇耳前垂直向下,并繞過耳垂乳突轉至頜下區;頜下區的手

    當代臨床醫刊 2012年6期2012-08-15

  • 甘露醇聯合小劑量地塞米松治療老年口腔頜面部創傷后早期腫脹的療效
    8000)口腔頜面部創傷主要是指面部軟組織、上頜骨、下頜骨、顴骨以及顳下頜關節等部位的損傷,由于頜面部的血管較多,血液循環豐富,故口腔頜面部發生損傷后容易導致組織血腫和水腫,且其腫脹一般發生較迅速、嚴重。老年口腔頜面部創傷后早期腫脹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產生窒息等不良后果,嚴重者可威脅患者的生命〔1~3〕。本研究使用甘露醇聯合小劑量地塞米松聯合治療老年口腔頜面部創傷后早期腫脹,觀察治療效果。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23期2012-01-06

  • 口腔頜面部外科疾病住院患者疾病譜分析
    科[1]??谇?span class="hl">頜面部位于人體顏面中心,與顱腦、動靜脈大血管、神經、呼吸道起端毗鄰,一旦發生疾病,極易合并并發癥從而威脅生命;若救治不及時或處置不當,易造成咬合關系紊亂、顱頜面部畸形等一系列形態功能障礙,從而影響患者口腔功能,破壞面容,并造成心理障礙[2]。為了解口腔頜面部住院患者的發病情況及構成特點,作者收集蘭州市某綜合醫院口腔頜面外科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1 507例住院患者,對疾病類型進行分析,報道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收集蘭州市某綜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1年5期2011-06-20

  • 口腔頜面部骨折30例臨床探討
    日益增多,口腔頜面部骨折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筆者通過對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診治的30例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探討其診斷方法和治療措施,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2月—2011年2月間于我院口腔頜面外科診治的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齡22~67歲,平均42.8歲。所有患者術前均行X線平片及多層螺旋CT檢查,均無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缺陷

    亞太傳統醫藥 2011年8期2011-05-14

  • 手術治療頜面腫瘤的臨床療效觀察
    岳艷芳雖然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在全身惡性腫瘤中發病比例低,但因頜面部腫瘤發病特殊部位,造成患者呼吸、吞咽、發音等基本功能障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生活質量??谇活M面腫瘤以癌為多發,肉瘤少,鱗狀細胞癌常見[1]?,F回顧性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08年9月37例頜面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病例?,F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選擇我院2005年8月~2008年9月收治的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屬Tl或T2期。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齡35~70歲。平均年齡5

    當代醫學 2011年27期2011-04-02

  • 頜面部軟組織測量技術的發展
    楊壯群 文抑西頜面部測量技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的人體測量分析方法。中國早在2000年前即已進行人體測量工作。隨著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的改進,它已由直接測量、照片測量、X線頭影測量發展到了計算機輔助的三維空間測量。頜面部軟組織測量是頜面部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頜面部軟組織的表面解剖知識和各種測量分析方法,對于正畸、正頜外科、美容外科中診斷和治療計劃的制定、預后的估計是很重要的。本文就頜面部軟組織測量技術的發展和研究近況綜述如下。

    中國美容醫學 2004年4期2004-10-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