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風眠

  • 色不礙墨,墨不礙色
    合藝術的探索,林風眠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林風眠一直探索中西融合之路,試圖從自己的畫面里找到理性、感性的平衡與安定。他在吸收西方繪畫色彩知識后,將水墨和色彩結合起來進行創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色墨結合的彩墨畫,同時增加光影層次,依然保持了畫面在二維空間中所表現出來的平面性,而不是立體性,使作品既有西方審美又兼具東方韻味。正如潘天壽所說,林風眠水墨“既清秀又渾厚”。這正是其中西融合與探索所形成的別具一格的藝術特征。關鍵詞:彩墨畫;林風眠;中西融合一、中西融合的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3年9期2023-11-20

  • 林風眠的情感論與“豐收”題材圖像
    域的泛化使用,林風眠的藝術情感理論未能在學界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陷入了觀念化、主觀化的循環論證之中。本文試將林風眠的情感論放在民國初期文藝現代性轉化的廣闊視域下,揭示其與彼時文藝思潮的互文性特征。除此之外,本文還將探討林風眠“豐收”系列作品與林氏情感論及卡米爾·畢沙羅圖像之間存在的相關性。[關鍵詞] 林風眠 情感論 現代性轉化 唯情哲學情感研究已經成為中西方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聚焦到藝術領域,相關研究既包括由西方“情感轉向”激發的關于藝術理論話

    中國美術 2023年4期2023-09-06

  • 林風眠《漁夫與魚鷹》作品中道家思想的體現
    摘要:林風眠在1958年至1960年期間赴多地走訪寫生,積累了大量的繪畫素材,基于對自然的觀察進行提煉再創造,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漁夫與魚鷹》。文章從其個人經歷展開,將林風眠的教育思想和具體實踐融合探究,以“中西調和”為線索,論述中國傳統道家思想和西方現代藝術對他的影響,通過筆墨、意境、特寫式構圖以及符號化的形象進行分析。關鍵詞:林風眠;道家思想;中西調和;漁夫與魚鷹林風眠作為20世紀著名的藝術家、美術教育家,不僅創作了大量融合中西的作品,也提出了許多先

    東方收藏 2023年3期2023-06-09

  • 從藝術心理學淺析林風眠畫作《仕女與蓮花》
    國畫的藝術家。林風眠作為“中西融合”的倡導者,發揮自己強大的力量,為中國畫的變革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使中國畫的革新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從藝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其本人必然會受到當時文化環境、社會狀況、經濟水平的影響和制約。林風眠的藝術風格與他自身的人生經歷有著密切的聯系,正是由于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影響,他在藝術創作中致力于調和中西方藝術。在林風眠的眾多藝術作品中,除了畫山水、花鳥、靜物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他還創作了許多仕女題材的藝術作品。這

    東方收藏 2023年1期2023-05-30

  • 林風眠彩墨山水畫探析
    西的全新風格,林風眠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提出調和中西、融合中西的藝術主張,由此開辟了東西方藝術在中國交匯的藝術發展模式,使中國繪畫邁上新征程。彩墨山水畫題材貫穿了林風眠整個藝術生涯,并且成就極高,將中國傳統山水畫藝術推向了更加廣闊的層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林風眠;彩墨山水畫;中西結合一、林風眠“中西調和”藝術理念1.取東方之神韻1900年11月22日,林風眠出生在廣東省梅縣白宮鎮閣公嶺村。梅縣是古代嘉應州的州府所在地,這座古城是粵東古老的重鎮,是

    東方收藏 2023年1期2023-05-30

  • 民間藝術視域下的林風眠美術繪畫作品意境探討
    陳妍摘要:林風眠是中國現代美術的杰出代表,他的美術作品注重表現人物內心情感,通過細膩筆觸和豐富色彩,展現了人物性格、心境和氣質。林風眠美術作品涵蓋了油畫、水彩、素描、版畫等多種形式,他的創作風格既受到西方藝術影響,又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本文中筆者首先分析了民間藝術的概念和內涵,其次對林風眠美術繪畫作品特點進行分析,再基于民間藝術視域下對其繪畫作品意境展開探討,最后提出其美術作品對現代社會的重要啟示。關鍵詞:民間藝術? 林風眠? 美術? 繪畫中圖分類號:

    藝術評鑒 2023年8期2023-05-21

  • 重新發現林風眠
    烈。盡管如此,林風眠作品卻在市場疲弱的態勢下有了不俗且亮眼的表現,這讓人們開始重新發現林風眠。林風眠 ︽敦煌樂伎︾ 鏡框,2022年佳士得,1845萬港元成交,張宗憲舊藏林風眠《秋林》,2022 年佳士得,1125 萬港元成交林風眠(1900 ~1991)2022 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佳士得共推出13 件林風眠的作品,成交10 件,其中有三件作品價格突破了千萬港元,它們是:林風眠《敦煌樂伎》鏡心1845 萬港元成交;林風眠《秋林》鏡框1125 萬港元

    東方企業家 2023年3期2023-03-10

  • “中”和“西”的真正融合 ——林風眠作品鑒識
    1975 年 林風眠上海中國畫院藏如果說,中國現代藝術有兩條堪稱主流的道路:一條是“融合中西”,還有一條是“引入寫實”,那么,后者的開拓者無疑是徐悲鴻,而前者的領路人則是林風眠。他提出的“調和中西畫法”,用寫實主義或表現主義手法,將其筆下的作品與傳統拉開了距離,并在藝術教育中開創了中西畫復合型教學新模式,培養了趙無極、吳冠中等享譽海內外的融合派大師。但受客觀歷史原因所限,林風眠的藝術探索和建樹一直未能得到當時主流意識形態和美術界的充分理解與認可,他就像是一

    工會博覽 2022年23期2023-01-11

  • 林風眠早期油繪壁畫研究
    摘要:林風眠,20世紀杰出的藝術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調和中西藝術”,同時也對中國現代繪畫藝術有著重大影響。林風眠的藝術創作在20世紀40年代達到一個巔峰時期,形成了人們熟知的“風眠體”,卻少有人關注到他早期的油繪壁畫作品。文章從林風眠的藝術運動出發,介紹林風眠早期的幾幅油繪壁畫作品。油繪壁畫尺幅大,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林風眠勵志讓藝術接近大眾,所以他的油繪壁畫作品具有社會性、公共性、宣傳性,早期的代表作有《摸索》和《生之欲》(水墨),回國后創作了《人

    東方收藏 2022年7期2022-05-30

  • 林風眠藝術中的情感性
    田米爽摘要:林風眠作為二十世紀中國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其藝術兼容并蓄,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了時代藝術,對中國當代繪畫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認為:“藝術是情緒沖動之表現”,藝術自產生以來,便是以表達情感或抒發情志為目的的,無論是何種形式的藝術,都離不開對人類思想情感的表現?!睂τ谇楦械谋磉_貫穿了林風眠藝術創作的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情感是豐富多樣的,而在不同的情感作用下藝術會產生不一樣的風格。本文將圍繞著自然、現實、生命以及自我等角

    錦繡·上旬刊 2022年1期2022-05-16

  • 林風眠中國畫藝術表現形式民族化之路
    黃瑩摘要:林風眠是現代美術史上著名的畫家,其繪畫有著獨特的表現形式與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林風眠的繪畫在繼承中國畫技法的基礎上,提出“中西融合”的繪畫實踐理論,通過中西方藝術文化學習,借鑒吸收西方優秀繪畫技法及思想文化,走出了屬于林風眠獨特的藝術道路。關鍵詞:林風眠 ?美學思想 ?民族化之路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6-0044-03一、西學東漸下的批判與交融林風眠是中國現代繪畫藝術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富

    藝術評鑒 2022年6期2022-05-10

  • 林風眠與陸儼少山水畫藝術風格對比研究
    有著留學經歷的林風眠在創作中也呈現出了獨具特色的繪畫風格。對比林風眠與陸儼少西湖題材的作品,對比研究兩人作品的創作初衷、筆墨語言、色彩語言和畫面構成,分析兩人作品的藝術特征,為當代山水畫創作提供更多思路。關鍵詞:林風眠;陸儼少;山水畫民國時期,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藝術與思想的沖擊,中國大批學者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交流學習,西學東漸成為當時的一種潮流。學成回國后的專家學者為人們帶來新思想、新理念,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家們嘗試將西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2年2期2022-03-30

  • 從文獻史料及數字檔案看鄭錦、林風眠的美術發展觀
    期的校長鄭錦、林風眠的美術發展觀念進行比較,并論述了二人在中國畫理念的差異性。鄭錦、林風眠在辦學模式、理念方面的差異性以及在如何繼承和發展方面的新嘗試,對當代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畫的繼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參照作用。關鍵詞:文獻史料;數字檔案;美術發展觀;鄭錦;林風眠文獻史料是歷史研究的重要支撐。近20年來,隨著民國電子數據庫和數字檔案的建設,大量難以查找翻閱的史料文獻被逐步數字化,成為當代學者進行民國美術史研究的重要參考。因20世紀上半葉的“中華民國

    蘭臺內外 2021年29期2021-11-20

  • 從文獻史料及數字檔案看鄭錦、林風眠的美術發展觀
    期的校長鄭錦、林風眠的美術發展觀念進行比較,并論述了二人在中國畫理念的差異性。鄭錦、林風眠在辦學模式、理念方面的差異性以及在如何繼承和發展方面的新嘗試,對當代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特別是中國畫的繼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參照作用。關鍵詞:文獻史料;數字檔案;美術發展觀;鄭錦;林風眠文獻史料是歷史研究的重要支撐。近20年來,隨著民國電子數據庫和數字檔案的建設,大量難以查找翻閱的史料文獻被逐步數字化,成為當代學者進行民國美術史研究的重要參考。因20世紀上半葉的“中華民國

    蘭臺內外 2021年29期2021-11-20

  • 林風眠對“中西融合”藝術風格的探索
    與創新的難題。林風眠將正在歐洲各國興起的、以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繪畫為代表的西方現代藝術潮流,推介到中國,并提出“中西融合”的藝術主張,開啟了中國繪畫藝術的新征程。關鍵詞:林風眠;“中西融合”;藝術風格林風眠是中國最早的對繪畫進行改革的畫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一代宗師、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他是“中西融合”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主張“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術先驅。林風眠將西方繪畫特點與中國繪畫的優勢相結合,使中國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8期2021-10-04

  • 全世界的孤單也比不上一個林風眠
    。這個男嬰就是林風眠。6歲時,疼愛他的媽媽因封建族規被族人強行送走,幼小的林風眠只得把母親的形象印刻在腦海里,后來他鐘情繪畫仕女形象,便脫胎于此。8歲時,祖父帶他去城里玩,順手買了一張彩票,竟中頭獎,解決了林風眠零花錢和西行求學的經費。9歲時,他憑一幅《松鶴圖》賣了大價錢,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畫家。15歲時,考取了梅州中學,遇見了他平生第一個伯樂——清末著名美術教育家梁伯聰先生。梁老師驚訝于林風眠圖畫過目不忘的天才記憶力,鼓勵他不要囿于國畫,大膽學習西畫。梁

    閱讀時代 2021年7期2021-08-02

  • 立于總體中的“調和”
    [摘要] 林風眠作為20世紀杰出的藝術家、藝術理論家和教育家,不僅開一代藝術之新風,而且以“中西調和”論深刻影響了當時的中國畫壇,在中國畫的改良與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貢獻。此外,“調和”的思想不單限于林風眠對中西藝術的認知層面上,也延伸至其對藝術本質和藝術與時代、社會的關系等問題的探討??梢哉f,林風眠一生的藝術思考與創作實踐,基本上都是圍繞著“調和”二字展開的。其辯證的認識論及觀點中展現出的前瞻性與包容性,不僅在中國現代藝術的轉型和理論建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

    中國美術 2021年1期2021-05-23

  • 林風眠風景畫中的“中西融合”思想研究
    論,百家爭鳴。林風眠提出“中西融合”思想并親身實踐,如大家所見,他極具個人風格的花鳥畫、仕女畫、靜物畫還有獨具韻味的彩墨風景畫等,都是經過一系列試驗探索、改革創新后誕生的作品。本文首先按照林風眠的成長階段和重大事件,大體梳理了他在藝術思想和藝術創作上的啟發和探索,其次從構圖、景物、光色、線條等繪畫語言方面分析了“中西融合”思想是如何體現在他的風景畫中。什么是藝術?怎樣繼承和發展藝術?永遠是文藝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林風眠這種敢于創新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值得現當

    錦繡·上旬刊 2021年6期2021-05-14

  • 林風眠藝術風格對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的啟示
    在這一背景下,林風眠的觀點與理念對中國當代美術發展有深遠影響。他提出了中西調和的改良思路,辯證地指出東西方藝術的區別和特點,闡述東方藝術與西方藝術長短互補的特征。他還引入西方現代主義精神,主張自由創作理念,并對中國傳統美術進行繼承與發揚。關鍵詞:林風眠;中國當代美術;中西調和;創作自由19世紀中后期,西方帶著堅船利炮“造訪”中國,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西方思想文化與東方文化進行了猛烈的碰撞??v觀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圍繞中國美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1年12期2021-03-03

  • 民國油畫家對詩意美的形式與技法探索
    要:民國時期,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顏文樑等藝術家致力于中西融合,用西方藝術的形式語言改變沉悶的中國傳統藝術狀況。他們的作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意精神出發,采用西方寫實技法、傳統筆墨技法融入油畫、現代形式語言融入本土題材等多樣的藝術實踐來表現中國獨特的情景交融、自由和諧的意境,體現生命精神的詩意美,其目的是恢復藝術的自由與獨立精神,擴展和豐富傳統藝術精神的表現形式。關鍵詞:民國油畫 詩意形式 表現技法 林風眠在中國近代史上,民國時期正值中國中西文化、新舊

    藝術研究 2020年5期2020-12-14

  • 梅州舉辦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
    2日,畫壇巨匠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林風眠家鄉廣東梅州舉行?;顒觾热莅?span class="hl">林風眠紀念館落成揭幕、林風眠美術館選址落地暨規劃設計匯報會、林風眠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大型山歌音樂劇《林風眠》、林風眠作品《無題》捐贈儀式、“世紀風眠——林風眠畫傳展暨中國美術學院‘林風眠獎學金’獲獎作品展”等。其中,林風眠紀念館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全方位展示林風眠先生生平、藝術成就與貢獻的專題紀念館,規劃用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主體分上下兩層,首層通

    客家文博 2020年4期2020-12-01

  • 林風眠與葉淺予仕女畫之現代性比較分析
    十世紀的畫家,林風眠與葉淺予很典型地代表了同時代中國藝術家的兩種成長歷程。此二人一位出身學院,留學西洋;一位自學而就,本土長成。對于這兩位人生境遇截然不同的藝術家,他們同為仕女畫題材的作品在現代性特征上的差異頗有意趣,具體可表現在其色彩之地位、線條風格及情感投射等方面。關鍵詞:林風眠;葉淺予;仕女畫;現代性中國的傳統繪畫容易留給我們水墨淡然不見色的印象,而事實上中國的繪畫從來不缺少色彩傳統,在唐朝及其之前,傳統繪畫的色彩是絢爛如霞的。從古至今,中國民間繪畫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0年8期2020-11-16

  • 林風眠美術教育思想淺析
    摘要:林風眠是中國美術教育史上的杰出人物,對中國美術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林風眠主張西方現代藝術與傳統中國藝術融合,他認為,近現代國畫已遠不如往,“無生路”,因此他回國后創辦了國立藝術院。他對我們最大的啟示是:美術學習者要思想自由,行動嚴謹,以免太自由而漫無目的地創作新的作品。當時國內美術界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全盤否定中國畫的傳統,只學習西方現代藝術;第二種是堅持中國畫的優良傳統,抵制外來藝術的侵入。在全國面臨這一藝術紛爭的關鍵時刻,林風眠系統分析了西方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8期2020-09-10

  • 林風眠:從客家到世界
    周曉平林風眠(1900—1991年),又名鳳鳴,出生于廣東省粵東客家梅州市的一個小山村。從福建寧化遷徙過來的客家人,大多以雕刻為生。林風眠祖輩就以雕刻為基業。在《回憶與懷念》一文中,林風眠深沉地寫道:我兒時便當上了祖父的小助手。祖父對我非常疼愛,整天叫我守在他的身旁,幫著他磨鑿子、遞榔頭;看他在石碑上畫圖案、刻花樣。祖父常說:“你將來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一雙手,有了一雙手即使不能做出多大好事,至少自己可以混口飯吃?!?span class="hl">林風眠人生中最悲痛的莫過于母愛的缺失。母

    人民周刊 2020年14期2020-08-24

  • 淺談林風眠的繪畫藝術特色
    研究和探索中,林風眠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通過對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藝術的吸收學習和深刻剖析,最終形成了一種中西藝術調和的思想和特色。本文通過對林風眠繪畫中構圖、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研究,闡述林風眠先生的藝術特色及其對當代創作的借鑒價值。關鍵詞:林風眠;中西調和:藝術特色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1-0172-02一、引言林風眠立足于傳統,吸收西方繪畫精髓,將西方現代繪畫中的表現形式與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結合起來,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4期2020-08-06

  • 試論林風眠的“中西調和”思想
    。文章主要探討林風眠“中西調和”思想對當代中國畫藝術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產生影響的基本內容及實踐反思,及對當代中國畫藝術發展過程帶來的深遠影響,幫助廣大讀者對當代中國畫藝術發展形成更理智的客觀認知。關鍵詞:中國畫;中西融合;中西調和;林風眠中圖分類號:J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5-0161-01多元藝術文化的共同發展和推動全球文化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中西交融的藝術主題已經成為很多當代藝術家不約而同的必然選擇,也深深地直接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2期2020-08-06

  • 林風眠繪畫中的現代性與民族性
    天覆地的改變。林風眠在留學歐洲時便接受了現代藝術理念,回國后,他將西方繪畫中的現代繪畫理念與中國傳統繪畫以及民間藝術相調和,通過刪繁就簡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本文通過分析林風眠在留學期間受的教育與影響,探討其創作的起點與藝術追求。對林風眠的繪畫作品進行形式分析,其中蘊含的現代性特征可得到更深的理解。這種現代性特征不僅來源于現代繪畫的固有經驗,還吸收了中國藝術中對意境的美學追求,這也體現了林風眠繪畫中的民族性傾向。本文試圖以林風眠的繪畫實踐為線索

    藝術科技 2020年11期2020-06-03

  • 中西融合藝術觀研究
    摘要:林風眠先生作為中國現代繪畫的先驅者、現代藝術教育的奠基者與開拓者之一,本文以林風眠的中西融合藝術觀為視角,論述中西融合藝術觀的時代背景,林風眠中西融合藝術觀的形成過程,林風眠中西融合藝術觀的影響和局限,揭示中國繪畫的現代轉型過程。關鍵詞:林風眠;中西融合;美學;藝術本體;時代局限中圖分類號:J11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3-0024-01一、中西融合觀念形成的時代背景二十世紀初年,外國的殖民侵略,使中國的國家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9

  • 林風眠: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2日,92歲的林風眠來到天堂門口?!案墒裁吹??身上多是鞭痕?”上帝問他?!爱嫾??!?span class="hl">林風眠回答。這是林風眠去世后,黃永玉在悼念他的文章中所寫到的一幕。林風眠這輩子,當過校長,坐過牢,風光過,也落魄過。他所有的光榮和苦難都因畫畫而起,大半生都過著離群索居的日子,如同他畫中反復出現的那只孤雁。童年與母親命運留在林風眠身上的第一道鞭痕,是母親的下落不明。林風眠出生在廣東梅江邊一個小山村里,原名叫作林鳳鳴,村子前流過一彎清澈的溪水,水中荇藻青青,溪邊蘆葦搖曳。如果不

    風流一代·經典文摘 2020年1期2020-03-13

  • 他者的視角
    付雨華摘 要:林風眠的戲曲人物畫作品具有非常強烈的個性和極高的藝術價值。他的彩墨戲曲人物畫注重對中國傳統的瓷畫、漢畫像、皮影等民間美術形式的吸收,同時借鑒了西方現代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繪畫中的構成意識和色彩造型等元素,開創了近代戲曲人物畫新風。林風眠對傳統美術的注重,得益于他留法期間第戎美術學院校長楊西斯(Ovide Yencesse,1869—1947)對他提出應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誠摯諫言。這一建議讓林風眠獲得了可貴的他者視角,從而摒棄了民國社會風行的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2期2020-02-04

  • 林風眠:從客家到世界
    情結與母愛之痛林風眠(1900~1991),又名鳳鳴,出生于廣東省粵東客家梅州市的一個小山村。從福建寧化遷徙過來的客家人,大多以雕刻為生。林風眠祖輩就以雕刻為基業。在《回憶與懷念》一文中,林風眠深沉地寫道:我兒時便當上了祖父的小助手。祖父對我非常疼愛,整天叫我守在他的身旁,幫著他磨鑿子、遞榔頭;看他在石碑上畫圖案、刻花樣。祖父是對我抱有希望的,他叫我老老實實地繼承他的石匠手藝,不要去想那些讀書做官的事。他常說:“你將來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的一雙手,有了一雙手

    上海采風月刊 2019年6期2019-12-16

  • 林風眠——孤獨的靈魂,沉郁的浪漫
    孟昭詩林風眠(1900年-1991年),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學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自幼喜愛繪畫。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歷任國立北平藝術??茖W校校長、國立藝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沒有一個人的生活經歷可以脫離社會和時代,但是林風眠的精神世界和藝術創作卻可以。偉大的藝術家無論身處何種時代,他的藝術可以直入永恒而又純粹的審美天地,而他的精神可以超越一切,得到升華。林風眠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的作品,

    公關世界 2019年10期2019-09-10

  • 林風眠繪畫美學初探
    摘? 要:林風眠先生是現代美術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畫家。他一生始終走著一條學貫中西的藝術道路,其繪畫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從中反映了深刻的人性認識以及豐富的藝術魅力,他的藝術實踐過程體現了一種藝術生命精神。關鍵詞:林風眠;繪畫美學;詩意化;悠遠;和諧近現代的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一系列的革命或變革浪潮中,中國人要走出國門向西方借鑒和學習,包括生產技術、文化教育觀念等。作為藝術家的林風眠留學法國,走著一條以西潤中、中西結合的繪畫道路,堅持

    美與時代·下 2019年11期2019-09-10

  • 游得半生孤鴻去,一世溫良影歸來
    卞明影摘 要:林風眠是20世紀中國杰出的繪畫藝術大師,中國近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少年游學歐洲,學中西、慣古今,是20世紀中西融合革新的先驅,開創了中西兼容的水墨水粉繪畫的先河,形成了獨特的“風眠體”。林風眠半生孤鴻,一世溫良,見證一個民族文化的尋覓和苦難,他的藝術作品仿佛孤行在這一切之外,如一首孤寂的詩,一杯苦味的酒,安放著他那無處安頓的凄楚,悲涼,寂寥,甚至無盡頭的詩意的靈魂。本文以林風眠藝術作品中呈現的孤苦的詩意為契入點,談一談其孤獨苦味產生緣由與表現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8期2019-09-10

  • 林風眠繪畫美學思想研究綜述
    蔡雅婧摘 要:林風眠可以說是中西藝術融合的開拓者,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了“調和東西方藝術”的理論主張。他的藝術思想可以用“介紹西方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這句話來概括。他的“調和”論也并不是簡單的技法嫁接,而是站在“中西調和”的視角上,用一種包容且開放的眼光去看待各種藝術理念,使東西方藝術在融合中實現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各自發揮自己的民族性、時代性、個性,同時也為中國繪畫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關鍵詞:林風眠;繪畫美學;中

    青年時代 2019年20期2019-08-30

  • 人物畫造型語言的構成元素研究
    人物畫的靈魂。林風眠作為二十世紀藝術家中西結合的成功典范,研究他的人物畫造型語言,對當代人物畫的創新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關鍵詞:林風眠;人物畫;造型語言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2-0027-01人物畫造型語言的構成元素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部分:形體結構、比例關系以及空間處理。但凡探討繪畫藝術,免不了涉及形體結構方面的研究,不論抽象還是具象都需要一定的形體結構作為支撐。形體結構可以視為造型語言中的骨骼,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9年4期2019-07-12

  • 試論林風眠繪畫中的畢加索效應
    楊丹妮摘 要:林風眠是提倡“中西合璧”繪畫的一代大家,他在20世紀初留學巴黎,現代藝術的浪潮促使他思考中國傳統繪畫的變革。畢加索的創作無論是從思想性還是美學形式上都對林風眠的作品有著深遠的影響。林風眠從中國傳統繪畫中尋找表現元素,運用中國畫筆墨結合色彩,同時吸取西方現代藝術的繪畫語言,創作了具有變革性卻不失抒情寫意的獨特繪畫作品。關鍵詞:中西結合;林風眠;畢加索;變革;戲曲人物畫20世紀初,中國畫也開始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如何向西方繪畫學習,特別是吸收西方現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4期2019-05-24

  • 中國畫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的發展走向
    奇峰、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為代表,倡導將西方美術的寫實及近代西方美術的創作觀念與傳統的中國畫像所融合,要走出一條改革及創新中國畫的新方向。而現代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中國畫如何以適應時代的審美需要的問題,學者們也在理論和實踐上展開了更為深刻的探討。關鍵詞:中國畫;中西結合;徐悲鴻;林風眠中圖分類號:J212;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026-01中國現代美術發端于二十世紀的戰爭背景之下。二十世紀初期,“五四”新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05-08

  • 林風眠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生涯同樣見證著林風眠的人格魅力。(一)“混賬!目無師長!戲弄國畫!”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天,杭州藝專的校園內突然爆出一聲怒吼,全校師生頓時尋聲探個究竟,是誰竟然把一向老成持重的潘天壽給氣炸了!“林先生!趙無極這個學生您不開除了,這課我是沒法上了!”只見怒不可遏的潘天壽拽著一個矮小少年來找林風眠。林風眠忙上前請潘天壽坐下后,問清來龍去脈!原來少年趙無極因為嫌國畫臨摹課程太過枯燥,竟然在課堂中跳窗逃跑,更有甚者,國畫期末考試畫山水,心浮氣躁的趙無極竟然草草幾筆抹

    藝術品鑒 2019年2期2019-04-13

  • 林風眠仕女畫風格變化階段研究
    王晶摘 要:林風眠的“風眠體”為中國畫中注入了一種新的活力。仕女圖是林風眠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通過文獻研究等方法,對林風眠仕女畫風格變化階段進行探究,從側面對林風眠的藝術成就以及在“中西調和”方面進行的實踐展開研究。關鍵詞:林風眠;仕女畫;造型;色彩一、林風眠與中國仕女畫1900年,林風眠出生于廣東梅縣的一個石匠之家,二十多歲赴法留學,接受了系統的西方學院式的美術教育,他有抱負,有理想,并躬身實踐,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而他的藝術理論在當時可以說是掀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1期2019-03-25

  • 是藝術家,也是教育家
    .1900年,林風眠出生于廣東一個貧農之家。父親兼做石匠,工于宋體碑文,給了林風眠最早的藝術熏陶。幼時起,林風眠便在繪畫上表現出超常的天賦。1917年,他考入上海美術??茖W校,并于1918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在法國,林風眠受到當時西方繪畫流派和思潮的影響,這奠定了他一生的創作方向和藝術選擇。1924年,林風眠與留法同學在巴黎共同組建“霍普斯會”,并聯合另一個旅法藝術團體,在斯特拉斯堡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中國美術展覽會。在這次展覽會上,林風眠大放異彩,《東方雜

    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 2018年9期2018-10-22

  • 趙無極救恩師
    無極非常為恩師林風眠的安全擔心。如果沒有林風眠,趙無極不可能去法國留學,更談不上留在法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趙無極十四歲就讀于杭州藝專,是藝專年齡最小的學生。而從法國留學歸來的林風眠擔任校長。趙無極年幼率真,有一次潘天壽上課,趙無極不喜歡國畫臨摹之法,便從教室窗戶跳了出去。學期結束時,國畫課考試時趙無極在紙上涂了一個大大的墨團,題上“趙無極畫石”不到十分鐘就交卷了。潘天壽給了趙無極零分,并提出開除趙無極??墒切iL林風眠曾經在一次作業展覽上,看過趙無極的幾幅

    雜文選刊 2017年9期2017-09-05

  • 林風眠藝術精品展“清寂鶩影”魅力
    林風眠藝術精品展“清寂鶩影”魅力三只梨 林風眠Three Pears by Lin Fengmian由中國美協、上海市美協、上海中國畫院、中華藝術宮、北京畫院共同主辦,北京畫院美術館承辦的“清寂鶩影——林風眠藝術精品展”于1月20日至3月5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展覽匯聚了林風眠20世紀40至70年代精品36件,作品涵蓋了林風眠具有代表性的靜物、花卉、仕女、禽鳥、風景精品。展品大都源自上海市美協、上海中國畫院、中華藝術宮收藏精品;北京畫院院藏的兩件作品也在

    藝術交流 2017年1期2017-07-05

  • 趙無極救恩師
    無極非常為恩師林風眠的安全擔心。要知道,如果沒有林風眠,趙無極不可能去法國留學,并且留在法國。20世紀30年代趙無極14歲就讀于杭州藝專,是藝專年齡最小的學生。而從法國留學歸來的林風眠擔任校長。趙無極年幼,有一次潘天壽上課,趙無極不喜歡國畫臨摹之法,便從教室窗戶跳了出去。學期結束時,國畫課考試時趙無極在紙上涂了一個大大的墨團,題上“趙無極畫石”,不到十分鐘就交卷了。潘天壽給了趙無極零分,并提出開除趙無極??墒切iL林風眠曾經在一次作業展覽上,看過趙無極的幾幅

    做人與處世 2017年8期2017-05-20

  • 孤獨的林風眠還會漲嗎
    :劉星辰孤獨的林風眠還會漲嗎文:劉星辰林風眠 1950-1960年代作 漁村豐收LOT號: 2512估價: 估價待定成交價: 3,974.00萬拍賣公司: 佳士得(香港)拍賣日期: 2016-11-26“捧讀畫圖濕淚花,青藍盈幅難安家,浮萍葦葉經霜打,失途孤雁去復還?!薄堆銡w來》談及20世紀中國美術史,林風眠是一個繞不過的名字。他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5年回國,20-25歲在歐洲度過。1920-1923年,他相繼在迪戎美術學院、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

    收藏·拍賣 2017年3期2017-03-29

  • 林風眠:縹緲孤鴻
    林風眠(1900~1991),原名林鳳鳴,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學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早年創作以油畫為主,兼畫水墨山水、花鳥等。三十年代后,致力于變革傳統繪畫,歷經多年,探索出一條中西融合的道路。其畫多方形構圖,線鉤色染,水墨淋漓,多畫秋騖、白鶴、楓林、睡蓮、瓶花、仕女等,別具一格。在現代變革中國畫的探索中,他的創造性勞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代表作品有藏于上海畫院的《鷺》《靜物》等。1900年11月22日,林風眠出生在廣東省梅縣白宮鎮閣公

    高中生學習·高一版 2017年2期2017-03-07

  • 理解彼此的差異
    畫壇的藝術大師林風眠受蔡元培的賞識和提攜,被聘任為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學院首任院長。林風眠主張“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林風眠上任后,決定聘請木匠出身的畫家齊白石來校任教。當時,齊白石雖已年過花甲,卻還未真正成名,甚至還被一些正統國畫家所譏笑。但林風眠力排眾議,堅持請齊白石出山。面對林風眠的誠意相邀,齊白石卻淡然拒絕:“我是個鄉巴佬,不適合去洋學堂教書?!钡?span class="hl">林風眠并不放棄,一次次地登門誠邀。最后,齊白石終于松了口: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16年24期2016-04-13

  • 拯救母親
    [文/丁皎年]林風眠大約5歲的時候,母親犯了家法,依據家族一代代傳下的家法,要被處以火刑燒死。他的母親很美,照鏡子和河邊洗頭發的樣子給童年的林風眠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但因為母親出身貧寒,在林家沒有地位,常受歧視,犯了家法,竟要遭受酷刑。人被綁在柱子上,腳下是淋了油的柴火。全村的人都來看。林風眠被拘囿在一間屋子里。就在即將點火時,林風眠突然哭鬧,大叫大喊,拼命掙扎,竟然掙脫了緊抱他的一個叔伯,跑出屋子,沖向母親。圍觀的人驚呆了,家族的人驚呆了。點火的人停住手,

    文苑 2016年1期2016-02-22

  • 拯救母親
    丁皎年林風眠大約5歲的時候,母親犯了家法,依據家族一代代傳下的家法,要被處以火刑燒死。他的母親很美,照鏡子和河邊洗頭發的樣子給童年的林風眠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但因為母親出身貧寒,在林家沒有地位,常受歧視,犯了家法,竟要遭受酷刑。人被綁在柱子上,腳下是淋了油的柴火。全村的人都來看。林風眠被拘囿在一間屋子里。就在即將點火時,林風眠突然哭鬧,大叫大喊,拼命掙扎,竟然掙脫了緊抱他的一個叔伯,跑出屋子,沖向母親。圍觀的人驚呆了,家族的人驚呆了。點火的人停住手,望向奔跑

    文苑·感悟 2016年1期2016-01-06

  • 理解彼此的差異
    畫壇的藝術大師林風眠受蔡元培的賞識和提攜,被聘任為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學院首任院長。林風眠主張“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林風眠上任后,決定聘請木匠出身的畫家齊白石來校任教。當時,齊白石雖已年過花甲,卻還未真正成名,甚至還被一些正統國畫家所譏笑。但林風眠力排眾議,堅持去請齊白石出山。面對林風眠的誠意相邀,齊白石卻淡然拒絕:“我是個鄉巴佬,不適合去洋學堂教書?!钡?span class="hl">林風眠并不放棄,一次次地登門誠邀。最后,齊白石終于松了口: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5年8期2015-08-07

  • 林風眠創作小記
    物供選擇??吹?span class="hl">林風眠這個名字時,我瞬間似被電觸了下。林風眠是第一批留法的藝術家,他提倡“學術自由,兼容并蓄”。像找到了靈魂的歸宿。自學畫以來,我一直追尋這位逝去大師的學術思想。實踐他的畫論,找到了他們的足跡。林風眠詩意惜居西湖,高徒遍布天下。吳冠中、李可染、趙無極、董希文等大師。為了畫這幅畫,我找出林風眠傳重新通讀了一遍。當讀到林風眠見到闊別三十年的學生趙無極,趙無極疾步奔到恩師面前,長跪不起。林風眠老淚縱橫,俯下身來,師生抱頭痛哭。作為外賓、作為學生的趙

    收藏界 2015年7期2015-07-09

  • 林風眠妙答“得道之人”
    □ 文 槐林風眠妙答“得道之人”□文槐日軍侵華時,不愿與汪偽政府同流合污的著名畫家林風眠隱居到重慶鄉下,當時國民黨官員劉建群久慕林風眠大名,專程趕去拜訪。當他看到林風眠竟然居住在一個簡陋的倉庫中時,不禁感慨道:“住在這種地方的人,不是白癡,就是得道之人了!”林風眠事后對人講:“我既不是白癡,也不是得道之人。我只是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正是那間陋室,那張白木桌子,那些廚刀、枯枝、油瓶、洗衣板,讓我真正變成人的。在北京和杭州當了幾十年校長,住洋房,乘私人轎

    中外文摘 2015年20期2015-03-03

  • 蔡元培巧助林風眠
    ,旅歐青年畫家林風眠回國之后,提出了在長江流域建一所藝術學院的構想,以達到普及藝術、建設美育社會的目的。這一想法,受到了時任大學院院長的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于是,林風眠便多方奔走,終于在西湖孤山腳下選到了一塊地方,建立起了一所學院,就是國立藝術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林風眠就任院長,學院于1928年3月26日正式開學。雖然林風眠才華出眾,但他當時太年輕,只有30歲,而且才歸國兩年,所以,在藝術界的聲望并不高,沒有什么名氣。蔡元培先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學

    學習博覽 2014年4期2014-09-22

  • 淺析林風眠的現代美術觀
    許延軍/文淺析林風眠的現代美術觀許延軍/文THE MODERN ART CONCEPT OF LIN FENGMIAN林風眠(1900—1991)是一位美術大師,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現代美術事業。作為中國20世紀“中西調和”美術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為中國美術的改革、創新做出了貢獻。其藝術思想成功地在其藝術創作中得到體現。本文著重從“中西調和”的角度來討論林風眠的藝術思想和特點,將林風眠的藝術生涯劃分為不同階段,并分別闡述。林風眠 現代美術觀 繪畫思想一、

    中國藝術 2013年2期2013-01-31

  • 林風眠偽作謎局
    現代著名畫家,林風眠的畫一直是美術界、收藏界的珍貴藝術作品,其拍賣價格也一直高居不下,而關于他作品的真偽卻也是業界坊間爭議最大的話題1634萬港幣。林風眠的作品《漁獲》以如此高價在香港成交。4月6日,香港蘇富比春拍,當場內為這個數字歡呼的時候,場外一些圈內人士卻對此心生質疑?!稘O獲》以及同時上拍亦取得高價的林風眠另一組作品《京劇人物》,自落槌起就陷入“偽作”的巨大爭議之中。隨著這個爭議的加劇,有關林風眠偽作的深層線索也逐漸顯露出來。蘇富比不識“林風眠”藏家

    中國新聞周刊 2009年20期2009-09-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