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形

  • 湖北鄂州“研薑疊”銘研磨器
    期遺址中,陶質,器形主要有缽形、盆形、罐形,部分研磨器帶流。因該類器物常與盆、罐等共存,應為生活用具的一種。對于定名問題,部分學者從功能考慮,稱其為“研磨器”“澄濾器”“沉濾器”。有的學者從器形特征考慮,稱其為“刻槽盆”“刻槽器”。中國國家博物館安家瑗研究員在《擂缽小議》一文中提出,此類器形應統一定名為“擂缽”,并指出考古發現的擂缽是以龍山文化和商代早期為主,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范圍。唐宋元時期,研磨器出土位置有墓葬、窯址、窖藏等。瓷質,器形有缽(碗)形、盤形

    大眾考古 2022年6期2022-11-27

  • “爵”“雀”考
    器之一的爵,常見器形為前有流,后有尾,中為杯,側有鋬,下有三足,上或有柱?!墩f文解字》中的“爵”字有兩形(圖一),解釋為:“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即略切?!鼻叭藢Υ硕挝淖种袃商帯跋缶簟钡慕忉尃幷擃H多,然并未形成共識,今不揣淺陋,續考之。圖一 《說文解字》中的“爵”字字形一、前人“象爵”之解王黼《宣和博古圖》中錄有商代青銅爵的器形,并將爵之器形同雀之形體進行類比,前流視為雀之喙,后尾視為雀之尾,三足視為雀之雙足。其云

    文物春秋 2022年4期2022-10-14

  • 江蘇常州前橋村遺址古井群
    土器物種類豐富、器形完整,是一批較為重要的古井材料。商周古井12口,均為圓形土井,年代集中于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期。井內出土器物主要有陶器、原始瓷器和石器,以陶器數量最多。陶器按質地可分為夾砂、泥質和硬陶器,以泥質陶居多,夾砂陶次之,硬陶器最少。器形有罐、壺、缽、釜、鼎、紡輪,雙系罐、雙系壺占多數;原始瓷器有盅、碗、缽等;石器較少,主要有礪石、石刀。唐代古井發現3 口,年代應為唐代中晚期,其中2 口有磚砌井圈,1 口為土井。井內出土石器、瓷器和木器,以瓷器為主

    大眾考古 2022年4期2022-09-22

  • 煙臺市博物館藏青銅器全形拓評析
    又名“全角拓”“器形拓”“立體拓”,是一類將古器物的三維立體效果展現在紙面上的特殊拓片品種,主要以傳統墨拓技法為主,同時結合素描、繪畫、剪紙等手段。全形拓的傳拓對象多是青銅器,也包括陶器、石刻。煙臺市博物館收藏有數萬件古籍碑帖,其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器全形拓。本文選取10件尚未發表的清代至民國時期拓本進行評析,對古代青銅器、傳拓技藝及拓工的研究具有參考意義。1.鄭同媿鼎(圖1)西周晚期器。清代金石家陳介祺(簠齋)舊藏,《簠齋金文題識》載為葉志詵(東卿)所贈,

    收藏家 2022年6期2022-07-14

  • 《集成》所收兩件亞獏父丁鼎來源辨析
    第三件器物,附有器形、紋飾、銘文的照片或拓本。、《殷周青銅器綜覽·鬲鼎》(8)林巳奈夫:《殷周青銅器綜覽》,吉川弘文館,1984、1986、1989年;又中文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019年。(簡稱《綜覽·鬲鼎》)64,銅鼎傳出于安陽。為便于瀏覽,將上述“銘文說明”總結如下:《集成》號銘文說明01843著錄:總集0571;匯編8.994;高本漢(1958)38頁圖1現藏: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館(韋森氏藏品)01844著錄:總集0568(0569)

    殷都學刊 2022年2期2022-06-15

  • 歷年西沙出水文物鑒賞
    ,能夠識別質地和器形。而打撈出水的瓷器因長期沉沒在海水中的礁盤上,器物表面已黏附白色珊瑚石物質,少量還被珊瑚石全包裹著,要經過一定的修復技術處理,才能辨認其原來的質地、器形和紋飾圖案。瓷器按其釉色不同,可分為青白瓷、青瓷、青花、白瓷、黑釉和醬釉等。其中,以青瓷最多,青花瓷次之,其余的則較少。器形主要有碗、罐、壺、盤、盆、瓶、洗、盒、碟、軍持、杯、盂和器蓋等,它們都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上陶瓷貿易的傳統外銷商品。瓷器時代,從五代起,歷經宋、元、明、清,直至近代都

    天工 2022年10期2022-05-19

  • 邵陽竹簧器形制作技藝探析
    學院一、邵陽竹簧器形制作行業發展簡述(一)初現雛形,茅坪聚義據記載,邵陽的不少制坯藝人是由精細木工和篾工轉業而來。像開設了知名竹藝作坊“愛此君齋”的著名竹藝大師王樹篯,早年也是篾工,后逐漸刻制竹器。王樹篯的五個兒子俱從事竹器業,其中二兒子專事做坯,技藝高超。左瑞卿慕名前往王家學做粗坯,出師后先開設了一家粗坯成品作坊,聘請了刻工王堅吾后,于1910年開設了后來遠近聞名的“管弦室”竹器作坊,書寫、繪畫、雕刻和粗坯整套工藝一家全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受戰爭影

    天工 2021年11期2021-12-10

  • 苗宗賢鈞瓷作品欣賞
    作品為原創手拉坯器形,傳統煤窯燒制。作品造型端莊,渾厚大氣,敞口圈足,比例協調,裝飾簡潔。敞口代表中國的發展如日中天、國力強盛,耳飾虎頭象征人民軍隊堅不可摧?!抖垜蛑槠俊吩撟髌窞槊缱谫t原創造型,傳統煤窯燒制。作品造型大氣端莊,古樸獨特。器形腹大而圓,上以浮雕修飾出二龍戲珠圖案;頸短而撇口,瓶頸兩側飾以龍耳,龍頭向下,與圓滿的瓶身相呼應,又形成整體器形的二龍戲珠之態。龍是華夏文化圖騰,珠,即龍珠,可避水與火,二龍戲珠又稱云龍捧壽,不僅是吉祥的象征,更有著吉

    理財·收藏版 2021年10期2021-12-09

  • 視覺同構的“獸”與“器”
    物形象僅附于抽象器形上,不影響抽象器物形態的主體性。二,半獸形器,即部分的動物形象(比如禽首,獸足)與抽象器物形態結合。三,全獸形器,即以完整的動物形象作為器物本體,有些附加了抽象器物的部件。這三類樣式中,在半獸形器及個別全獸形器中,存在著一種有趣的器形與獸形的視覺同構現象。能夠形成視覺同構現象的獸形器一般具有以下兩個特征:首先,獸形與器形是作為有明確差異的、視覺份量感接近的兩個形并置(具象的獸形與抽象的器形),如戰國弩機構件中的承弓器(圖一),輕易就可分

    雕塑 2021年3期2021-07-06

  • 傳拓技巧初探
    。關鍵詞:傳拓;器形;技巧傳拓,是將紙附著在有文字或圖案的器物上,再用墨或色將其形態、紋理、大小打拓出來的技藝。它是我國古代長期使用的一種十分有效的物體顯像方法。傳拓技術在我國的存續歷史十分久遠。最早見于《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其中著錄了《秦皇東巡會稽刻文》一卷、東漢碑刻《一字石經》三十四卷、三國魏《三字石經》十七卷。注曰:“后漢鐫刻七經,著于石碑,皆蔡邕所書。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經,相承以為七經正字。后魏之末,齊神武執政,自洛陽徙于鄴都,行至河陽,值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1年7期2021-06-02

  • 書家玩壺二三事
    的每一款紫砂壺,器形絕不重復,而且還務必有所創新。倪寬常把創作的要求概括為“新的審美意境”,“新”是前人所不曾創作過的;同時又要是“美”的;并兼具韻味、文化內涵,三者缺一不可,才能稱之為藝術創新。這一點不僅適用于書畫創作,也同樣適用于紫砂壺創作。與書法藝術類似,紫砂壺的器形在數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各種經典器形,無論使用與觀賞都已經趨于完美,增一分嫌多,減一分則少,倪寬常常從書法中吸取靈感,在線條的長短、方圓上別出心裁地作出變化,拿捏到微妙的平衡,常給人耳目一

    收藏·拍賣 2021年2期2021-04-12

  • 婦好墓青銅器的器物美學探析
    然離不開其獨特的器形,特別是諸如婦好鸮尊、司母辛四足觥等青銅器在整個青銅史上都有不輸后來者之風采。事實上,無論是其器形、裝飾還是其制造技藝,都有很高的藝術性。除了藝術性之外,婦好墓青銅器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功用性,婦好有王后、女將、母親三重身份,其墓中青銅器之功用除了具有殷墟第二期的時代特點外,也另有其獨特之處。下文筆者將從婦好墓青銅器的形式、紋理裝飾、制造工藝等方面分析婦好墓青銅器的藝術性;從其造型特點、重量感、宗教祭祀等角度分析其功用性。一、對稱與幾何化的

    天工 2021年4期2021-01-08

  • 哥窯弟窯的來歷和兩者的特色研究*
    兩者的區別第一,器形的不同。相對于哥窯來說,弟窯的作品器形簡單,大多都是比較簡潔流利,器形花樣、樣式簡少。而哥窯不同,哥窯的作品器形很難沒有特點,多種多樣,就常見的貫耳瓶,也是多到有:六方、八方,瓜棱、花口更是多不勝數,各種奇特的花口,哥窯器形的復雜多樣遠遠多于弟窯。器形的多樣性多變性,就使得哥窯作品更具有觀賞性,也更是適合大眾的選擇。之所以這樣說因為器形的多,種類的全則就適合各個層次的人群,古代皇宮貴族、皇后將相、商賈貴人、小街小販、平頭百姓都可以選用適

    陶瓷 2021年10期2021-01-05

  • 明初景德鎮翠青釉瓷器試析
    :永樂;翠青釉;器形;特征青釉,在瓷器燒制伊始便是最常用的裝飾方式。東漢時期就已經可以燒制釉層光亮透明、結合緊密的青釉瓷器。隋唐時期,“南青北白”的既定格局,說明青釉瓷器成為南方窯廠的主要燒制品種,越窯出產的秘色瓷釉色碧綠青翠、瑩潤悅目,成為一代名品。南宋中晚期,伴隨著龍泉窯的釉料配方從石灰釉向石灰堿釉轉變和多次上釉技術的成熟應用,古代青瓷進入了第一次的鼎盛時期,其標志為粉青與梅子青釉瓷器的成功問世。其中的梅子青釉明澈透亮,色澤青綠,猶如翠玉般溫潤含蓄,因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11期2020-12-23

  • 湖南益陽潭溪口遺址
    少量夾砂陶??杀?span class="hl">器形有釜、罐、豆等。紋飾以繩紋為主,少量方格紋。商代遺存雖然出土遺跡、遺物較少,但其器物特征與資水中下游的安化城埠坪、桃江麥子園、漢壽馬欄咀、益陽濘湖等商代遺址具有一致性,應是一種受商文化影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土著文化。戰國時期遺存以泥質陶為主,少量夾砂陶??杀?span class="hl">器形有鬲、豆、釜、罐、盆等。紋飾以繩紋為主。六朝時期陶片以泥質陶為主,以及部分硬陶和少量夾砂陶,可辨器形有鬲、罐、盆、豆等,紋飾以繩紋、方格紋為主;瓷片多為青瓷,器形有碗、罐、壺、唾壺

    大眾考古 2020年1期2020-12-21

  • 基于打散重構的陶瓷產品自設計研究
    品,首先進入陶瓷器形特征庫,尋找自己需要的器形子系統元素,重組得到陶瓷器形立體模型,定義器形肌理及色彩;接著進入陶瓷紋樣特征庫,尋找紋樣,對紋樣進行重組,定義色彩、質感等參數設置;隨后進入設計版面,對紋樣在陶瓷容器上的布局、比例等進行設計。若設計圖符合用戶需求,則輸出設計結果,進行實物燒制;若不能,則可返回器形子系統特征庫或紋樣特征庫重選器形或紋樣,更改相應的參數設置,直至用戶滿意。陶瓷產品自設計系統可抽象為多目標與多變量的數學優化問題:以節約設計時間、成

    科學技術創新 2020年34期2020-11-30

  • 淅川蘭溝墓葬區M12 和M25考古發掘簡報
    體稍小,輪制。 器形為圓唇,子母口,弧腹內收,圜底,腹部飾兩道凸弦紋, 底平,腹部裝馬蹄形鼎足,兩側飾長方形耳,且頂端略外卷,耳中心有長方形鏤孔。 上承鼎蓋,平頂弧壁,壁外撇。 鼎身口徑18厘米,高18.8 厘米;鼎蓋口徑20 厘米,高5.2 厘米。(圖3-1)陶壺 1 件。 標本M12:3,器體較大,器壁較厚,泥質灰陶胎,質較密,手輪兼制。 器形為圓唇外侈,敞口,外壁近唇部有一道凸棱,束頸,頸下有兩道凸弦紋,兩側飾獸面環首耳,鼓腹內收,圜底附圈足,足壁外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0年8期2020-11-03

  • 羅 皓作品精選
    ,一浪近十載。在器形上創新追求自然隨性,只想讓瓷品回歸本真——可觀、可擺、可觸、可把玩,所以就有了這個玉泥小方器呈現給大家。希望收藏爰好者得到更優的性價比,(一件中意的作品有五個可獨立欣賞的畫面。)并期望這批新的器形作品被業內人士,瓷器愛好者接納,因為這個創意來自景德鎮?!短K麻離青傳奇》方器 組合圖羅皓 江西南昌人,江西畫院特聘畫家。自幼受過嚴格的中國書法及小提琴基礎訓練,藝術人生經歷豐富。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年考入江西師范大學藝術系,畢業后分配在江西社

    景德鎮陶瓷 2020年3期2020-09-11

  • 安徽六安經濟開發區碧桂園漢代墓葬M30發掘簡報
    ,表面大多髹漆。器形有鼎、盒、壺、蒜頭壺、扁壺、樽、雙耳釜、釜甑、洗、罐、杯、盤、耳杯、匕、斗、冥幣、器蓋等。鼎 9件。泥質灰陶,外髹棕漆。方唇,子口,覆盤狀蓋,微鼓腹,圜底。長方形附耳,上端微外撇,耳下有一周凸棱。根據器形差異,可分為兩型。A型 深腹矮足鼎。5件。蓋頂三個環狀鈕,矮蹄足,足截面呈外圓內平的半圓形,足下端微外撇。M30︰13,腹部殘,缺蓋。器身口徑16厘米(圖四︰8)。M30︰30,蓋鈕殘。蓋口徑19.6、器身口徑14.5、通高17.5厘米

    東南文化 2020年2期2020-06-18

  • 器以象制 觀物取象
    遺址;古代陶器;器形陶器的誕生對于人類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飛躍。人類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時代,距今有一萬多年的歷史。古代先民根據日常生活的需要,依據不同土質的特點進行篩選、研細、淘洗等處理,摻入細砂、貝殼碎末等制成適合燒制的陶土,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了多種不同性質的容器。1 原始陶器造型的演變原始陶器造型多樣,最初的構造是以模仿為基本特征,這個特征源于環境因素的影響。古代生產力較低,還停留在利用自然現有物質來加工改善生活的階段,先民們的衣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3期2020-03-03

  • 彝—斝—爵:夏商周酒器—禮器演進的多重變奏*
    進,不僅是酒器的器形變化,而且是觀念體系的變化。遠古酒器的演進,內容非常復雜,但由于類似于“成王敗寇”的歷史定律,目前被發現的,只有文獻上呈現的演進的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西北酒器由酉到尊的演進,第二階段是西北與東南互動而來的中原由尊到彝的演進,第三階段是夏商周的由彝到爵的演進。本文的重點是第三階段,但且先簡要介紹頭兩階段,以作為第三階段的背景。從雞彝到彝后面的觀念演進仰韶文化的尖底酉器在向禮器演進中,在考古上即由半坡型向廟底溝型以及由廟底溝向中原龍山文化的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1期2020-02-19

  • 明代青花瓷中的宗教文化元素
    關鍵詞:明青花;器形;紋飾;宗教文化明代是一個文化多樣性十分突出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伊斯蘭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等宗教文化相互交流融會,明代青花瓷中的宗教文化元素則反映出這段文化融會的歷史。1 明代青花瓷器形中的宗教文化元素分析1.1 伊斯蘭文化早期的青花瓷大部分是為滿足中東、西亞等地區國家的需要而制作的,這些瓷器被稱為“外銷瓷”。當時來中國的穆斯林商人會根據他們帶來的圖案訂購大量的青花瓷,這些設計是根據海外市場的喜好選擇的,他們會在港口直接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年22期2020-02-04

  • 姜寨一期陶明器研究初探
    判斷, 主要是從器形小、 器表相對粗糙、陶質酥松等不宜實用的方面來觀察,這個相對程度應是與居址相較而言的。 關于史前時期陶明器的研究不多, 主要討論陶明器的起源、發展、演變等。 姜寨一期處于明器萌芽的階段,資料豐富,本文通過對姜寨一期陶器進行初步觀察,判斷出陶明器的種類,對居址和墓葬的陶器器形進行數據統計, 分析對比各器類在居址和墓葬中的表現, 了解人們在隨葬陶明器時對器類的選擇傾向, 對姜寨一期陶明器的特點進行探討。二、姜寨一期明器器形分析本文對居址與墓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19年12期2020-01-09

  • 司馬光砸的是個什么“缸”?
    來,有學者從缸的器形和制作工藝等方面對“司馬光砸缸”提出質疑,認為司馬光砸的應該不是“缸”。那么事實真相又是如何呢?缸是我國古代常見的容器,它下窄上寬,敞口,體積有大有小。小的缸多為文房用具,置于室內;大的缸多為水缸,常擺放于庭院中央。古代水缸的主要用途是汲水、滅火,水缸里還可以養魚、養花,這也是中式園林的一道別樣景致。那么古代的水缸究竟有多大呢?以故宮的“太平缸”為例(這種水缸又稱“門?!保?,其口徑為1.6米,高為1.2米。在明清中原地區的水缸中,“太平

    養生保健指南 2019年8期2019-12-18

  • 明清漆器器形研究與應用
    升。二、明清漆器器形研究從整個明清漆器的發展來看,器形的多種多樣、不拘一格是其主要的特色。根據漆器外部輪廓與形狀以及功能的不同,明清時期的漆器器形主要表現在口、頸、肩、腰、腹、底等部位形狀的不同,在本文中主要選取幾種比較帶有代表性的漆器器形進行分析。1.漆盒漆盒從外部輪廓上來看,呈現盒狀,一般做為收納的用品,是明清漆器最為主要的一種。在明清時期的盒形漆器中,盒形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有圓形、方形、橢圓形、多邊形,仿生造型,花瓣形、瓜果形等,萬壽字形盒是帝后壽

    大眾文藝 2019年1期2019-07-12

  • 出土齊家文化玉器與龍山文化玉器的對比研究
    種文化同類器物在器形、制作工藝等方面的互相影響,同時也表現在各自的喪葬習俗中。齊家文化玉器作為齊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和代表性器物,在形成獨立的玉文化體系過程中同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龍山文化因素的影響。但齊家文化玉器的器形和制作工藝的形成和發展不只受到外來文化因素影響,更多的是繼承和發展了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玉石器的制作工藝。關鍵詞:齊家玉器;龍山玉器;器形;制作工藝;喪葬習俗近年來,隨著黃河流域眾多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古發掘的進行,特別是在這些遺址中出土大量造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3期2019-03-25

  • 宋瓷對商周青銅器美學的延續
    :宋代;青銅器;器形;紋樣宋代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紛爭的局面,社會的穩定發展,城市的繁榮昌盛,市民階層的興起,對生活需求的提高和城市商品流通的擴大與發展,都對這一時期工藝美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必要條件。瓷器就是宋代工藝美術最具代表性的產物,由于宋代青銅產量低,銅錢使用量大,因此對于青銅的使用有嚴格要求,加之貴族階層對青銅器有著憧憬,使得青銅更為珍貴。青銅的稀少,迫使皇權貴族在禮器及明器的鑄造需要找到可以替代青銅器的物品,制瓷業的發達便使得瓷器成為最好的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1期2018-08-07

  • 試析紫砂器形文化
    詞:紫砂;文化;器形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8-0049-01宜興歷史上的紫砂藝術大師與文人雅士都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明清時期以宜興紫砂壺泡茶遂成風尚,尤其是文人飲茶風盛和對紫砂壺的提倡、參與,大大提升了紫砂壺的藝術品位,以至宜興紫砂壺達到與官哥窯器并傳的高境。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記載,由于飲茶法的改變,“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以至于“名手所作,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8年6期2018-07-23

  • 陶瓷杯:“一輩子”的前世今生
    有制作,所見實物器形為直口直腹壁,餅狀平底足,施青釉,開細碎紋片。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宋代斗茶之風大盛,因便于觀察茶沫白色的緣故,所以特別崇尚建窯和永和窯的黑釉盞。連宋徽宗趙佶皇帝也不例外。他在《大觀茶論》中直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玉毫條的盞即是人們常說的兔毫盞,產自福建建陽窯。宋時盞型大致有兩種:一為小淺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種為撇口,如喇叭,小淺圈足,腹壁斜直。元代黑釉茶盞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8年2期2018-04-11

  • 探究雞首壺的淵源與衰敗
    逝者安息。雞首壺器形是如何發展而來的,部分學者認為雞首壺是由盤口壺演變而來的,筆者對此觀點有所質疑。這種盤口雞首壺比同墓共出的盤口壺的器形小得多,盤口壺通常高達20厘米,而雞首壺不足10厘米。雖然在器形上相似,但無法證明兩者為發展演變的關系。就目前搜集到的資料來看,1998年安徽馬鞍山寺門口東吳墓[3]中出土的一件雞首壺與浙江天子崗漢晉墓[4]出土的一件雞首壺,均為雞頭短小、雙系、口部為短直口,與常見的盤口有所不同,初具雞首壺的雛形。該“雞首壺”腹身與吳、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年10期2018-01-23

  • 淺談制壺工藝與紫砂泥料
    鍵詞:制壺工藝;器形;紫砂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36-0045-01中國有四大名陶,即江蘇宜興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容昌陶和欽州坭興陶,其中宜興紫砂壺無疑是最佳的泡茶器皿。紫砂壺泡茶之佳處,在于能使茶之色、香、味俱全。另外紫砂壺小巧玲瓏,造型千變萬化,實用與藝術相結合,以深邃的文化品位和精湛的工藝特色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當今不少收藏家的鐘情之物。宜興的山水構成了宜興紫砂獨有的品質。山地文化給紫砂帶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2018-01-20

  • 安徽蕭縣前白岳石文化遺址
    夾砂陶陶質粗糙,器形可辨有甗、罐,及器足等,紋飾有附加堆紋、刻劃紋、壓印紋等。泥質陶有泥質灰陶、泥質黑陶、泥質紅陶等,泥質陶陶質相對細膩,可辨器形有豆、碗、罐、尊、紡輪,及蘑菇鈕器蓋等,紋飾有弦紋、繩紋、方格紋、米篩紋、云雷紋等。石器全部為殘件,有錛、斧、磨石等。銅器殘片1件,器形不可辨,似為削類工具。根據灰坑出土遺物特點,特別是以蘑菇鈕器蓋、尊、字母口罐為代表的器物特點,判斷遺址下層年代為岳石文化時期。從第4層、第5層所見的云雷紋泥質陶片看,遺址主體年代

    大眾考古 2017年8期2017-12-12

  • 四川金魚村窖藏宋瓷微探
    出土龍泉窯青瓷的器形分為罐、燈、碗、盤類生活用器和仿官窯的瓶、爐、壺類陳設用器。釉色以梅子青為主,兼有粉青釉和開片。大部分器形較為輕巧,有宋代文人的雅趣。此次出土的青瓷中還有一些極具特色的器形,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學術界的認知。梅子青釉荷葉蓋罐,厚重沉穩,往常被看作是龍泉窯在元代所燒造的器形。粉青釉葫蘆形水注,在宋代主要由定窯、耀州窯和景德鎮燒制,龍泉窯多在元代生產此造型,宋代較少。景德鎮窯青白瓷景德鎮窯在宋代燒制出一種白胎瓷,釉色界于青色和白色之間,因而得

    老年世界 2017年9期2017-11-01

  • 古代陶瓷碗有多少種造型?
    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頂斗笠,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艨谕氡彼我詠磔^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窯燒制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樂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糁T葛碗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于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底與碗心呈雙層夾空,底面有孔與空腹相通。此獨特造型,源于“三

    益壽寶典 2017年25期2017-10-30

  • 淺論北宋汝窯瓷器的風格特征與審美價值
    窯;青瓷;胎土;器形中圖分類號:K8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089-01一、北宋汝窯發展的歷史宋代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其中汝窯是第一位,作為我國制作瓷器從古至今非常有名氣的傳統工藝技術,汝窯的生產基地位于汝州市,在河南省境內,此地原命名為臨汝縣,古代被稱為汝州,所以得其名。汝窯最初的時候是在北宋時期設計制作,當時是御用的器皿專門進行燒制,在當時的北方是最有名氣的也是最先的青瓷窯,制作的形狀非常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2017-08-17

  • 玖申文化創意從日用到時尚
    過設計上的創新,器形的變化,讓搪瓷產品重新走進現代人的視野。他們想顛覆中國人心中對搪瓷的固有印象,決定先從圖案入手。保留一部分中國特色,同時引入現代的設計概念。在制作工藝上,玖申選用貼合器型的方式涂搪,使產品更加細膩。在團隊的努力下,玖申不再只是裝飾圖案的創新變化,而是更多地考慮產品器形和功能的變化。他們與餐廳、美食欄目合作開發搪瓷衍生品,也嘗試制作不會掉瓷的搪瓷,讓搪瓷與人、與生活更緊密關聯。

    中華手工 2017年6期2017-07-06

  • 浙江衢州黑釉瓷賞析
    多。這類黑釉瓷從器形和胎釉來看,與福建建窯黑釉瓷基本類似。但與建窯產品相比,胎質相對粗糙一些,其中還有一種胎不是像建窯黑釉瓷那樣為黑褐色,而是灰白色。釉發色也要差一些,釉層不均,釉面略粗糙,光澤度欠佳。從江山市碗窯鄉和衢江區一些宋元瓷窯址堆積和江山碗窯龍頭山窯址發掘出土情況來看,沒有專門燒制黑釉瓷的,一般都與青瓷、褐釉瓷或青白瓷同窯燒制,是夾雜在其他瓷種中燒制,數量與其他瓷種相比較少。從多數窯址采集標本來看,其器形比較單一,這可能與宋代民間流行斗茶的習俗有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12期2017-04-25

  • 寶慶竹簧器形制作技藝及創新傳承途徑初探
    術價值上,而對于器形往往是忽略的,導致現在的竹簧器形面臨著即將失傳的局面。文章分析了寶慶竹簧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及發展現狀,旨在向廣大人群宣揚寶慶竹簧器形的重要性、藝術價值,并對于傳承途徑提出了建議。關鍵詞:寶慶竹簧;器形;傳承一、寶慶竹簧概述自古以來,具有“歲寒三友”與“四君子”之稱的竹競相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的文化藝術載體。而處于湘西南的寶慶更是將這一中國傳統文化象征的代表發揮到極致,在竹器的工藝美術制造中獨樹一幟。寶慶,今湖南邵陽市。因地處湘西南,氣候溫

    大觀 2016年11期2017-02-04

  • 收口
    ,當是工藝考究、器形完美、釉彩瑩潤,傳達出的視覺美、意境美直抵人心。瓷器的鑒賞也是先從造型開始,然后推及胎土、釉質、畫風、包漿。令人賞心悅目的瓷器,無一不是造型精湛絕倫,通體玲瓏雅致。說起來,瓷器的造型并不見得有多難:無非是將陶泥踩煉揉和,放在緩緩轉動的機輪上,用雙手拉坯、旋坯,制作出各種器形。一個毫無基礎的門外漢,只需練上兩三個月,一樣能做得有模有樣,惟妙惟肖。不過,造型工序很費時間,慢工才能出細活。陶泥在工匠手中或拉或揉或按或擠,至少要在機輪上轉上幾千

    讀書文摘·經典 2016年10期2016-10-11

  • 收口
    ,當是工藝考究、器形完美、釉彩瑩潤,傳達出的視覺美、意境美直抵人心。瓷器的鑒賞也是先從造型開始,然后推及胎土、釉質、畫風、包漿。令人賞心悅目的瓷器,無一不是造型精湛絕倫,通體玲瓏雅致。說起來,瓷器的造型并不見得有多難,無非將陶泥踩煉揉合,放在緩緩轉動的機輪上,用雙手拉坯、旋胚,制作出各種器形。一個毫無基礎的門外漢,只需練上兩三個月,一樣能做得有模有樣,惟妙惟肖。不過,造型工序很費時間,慢工才能出細活。陶泥在工匠手中或拉或揉或按或擠,至少要在機輪上轉上幾千圈

    莫愁 2016年16期2016-08-23

  • 收口
    ,當是工藝考究、器形完美、釉彩瑩潤,傳達出的視覺美、意境美直抵人心。瓷器的鑒賞也是先從造型開始,然后推及胎土、釉質、畫風、包漿。令人賞心悅目的瓷器,無一不是造型精美絕倫,通體玲瓏雅致。說起來,瓷器的造型并不見得有多難,無非將陶泥踩煉糅合,放在緩緩轉動的機輪上,用雙手拉坯、旋胚,制作出各種器形。一個毫無基礎的門外漢,只需練上兩三個月,一樣能做得有模有樣,惟妙惟肖。不過,造型工序很費時間,慢工才能出細活。陶泥在工匠手中或拉或揉或按或擠,至少要在機輪上轉上幾千圈

    讀者 2016年16期2016-08-01

  • 收口
    ,當是工藝考究、器形完美、釉彩瑩潤,傳達出的視覺美、意境美直抵人心。瓷器的鑒賞也是先從造型開始,然后推及胎土、釉質、畫風、包漿。令人賞心悅目的瓷器,無一不是造型精湛絕倫,通體玲瓏雅致。說起來,瓷器的造型并不見得有多難,無非將陶泥踩煉揉合,放在緩緩轉動的機輪上,用雙手拉坯、旋胚,制作出各種器形。一個毫無基礎的門外漢,只需練上兩三個月,一樣能做得有模有樣,惟妙惟肖。不過,造型工序很費時間,慢工才能出細活。陶泥在工匠手中或拉或揉或按或擠,至少要在機輪上轉上幾千圈

    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6期2016-06-21

  • 現代建盞鑒賞
    】:建盞;鑒賞;器形;釉;紋飾二十世紀30年代后燒制的黑釉瓷建盞統稱現代建盞。黑釉瓷指釉橫切斷面為黑色的瓷?,F代建盞鑒賞從器型、胎、釉、紋飾四個方面進行。1、器型鑒賞北宋早期建盞器型比較隨意,經過幾十年發展到北宋中期以沿口到腹部銜接演變為四大類、即撇口盞、敝口盞、束口盞、斂口盞。每類盞又分化不同形狀、如束口盞就有深斗束口盞、香爐型束口盞等。每種盞直徑、高、底徑都有較為嚴格的比例、如香爐型束口盞直徑一般10.5—10.8cm、高5.0—5.2cm、底徑3.8

    西江文藝 2016年24期2016-05-30

  • 簡析《僧帽壺》的壺韻意境
    極為深厚。紫砂的器形創作通常模古而作,或者變通設計,重組再創造,設計的過程中,靈感來源于紫砂藝人,通過對紫砂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態度,所總結出的壺藝創作。創意設計由于個人風格的差異,對事物的認識理解不同,其創作的壺都有其個性鮮明的特征,造型之奇,巧奪天工,令人觀之賞心悅目?!渡眽亍肪褪沁@樣一把好壺。方器是光貨中的一種,也是幾何形體,光貨的設計制作是最能鑒別功力的,要求每個過程都要做到有骨有肉,骨肉亭勻,都要有自己的特質、性格和規范,這些明確要求就要看簡單的線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6年9期2016-02-14

  • 淺述“卻月壺”的文化脈絡
    失靈動。卻月壺;器形;神韻由于曼生壺在紫砂壺的發展史上非常有名,是收藏愛好者們重點搜求的目標,所以,曼生壺到底有多少種壺式,也是一直令人關注的話題。曼生壺是清代嘉慶年間出現的一類有文人情趣的紫砂壺式;由文人陳曼生和一群懂書畫、金石的幕僚設計,制壺高手楊彭年兄妹制作,器形設計中寄寓了文人的巧思和雅趣,并利用壺銘的藝術聯想予以強化,還根據壺形,分別采用不同的泥質,做出天青、黯肝、朱砂、梨皮、調砂、團泥等顏色肌理。曼生壺器形簡潔凝重,壺式以幾何形為主,可分為四類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6年7期2016-02-12

  • 紫砂壺茶藝傳統文化
    著豐富多彩的完美器形,匯集著歷代藝人的創作智慧。經過數百年來人類社會在文化藝術上的演進,很多器形經過不斷反復提煉修改,日臻完善,雖古尤新。紫砂;藝術;智慧中國傳統紫砂茶壺是宜興地區獨有的寶貴資產,紫砂茶壺豐富的器形匯集著歷代藝人深厚的創作智慧,孕育著獨特的造型風格和審美內涵。造型上的仿古和創新使紫砂茶壺一系列傳統經典的器形延續下來,并發展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造型寶庫。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純粹以紫砂茶壺造型為研究對象的先例。以科學方法和數學思想詮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5年12期2015-10-29

  • 試析清末醴陵窯釉下五彩瓷瓶器形的分類
    瓷瓶為例,試對其器形的分類進行淺析。1905年,湖南鳳凰人熊希齡和清大學士、醴陵人文俊鐸擬就萬言書,呈請清政府在醴陵創辦瓷業公司和瓷業學堂。清光緒三十三至三十四年(1907-1908年),坐落于湖南醴陵的中國最早的陶瓷專業學?!瞎倭⒋蓸I學堂成立。該學堂研制出海碧、草青、赭色瑪瑙紅等多種釉下料。學堂的“陶畫班”畢業生們和湖南瓷業制造公司的繪畫名師一道,采用自制釉下色料,歷經反復研制,運用國畫雙勾分水填色和“三燒制”法,創燒了“可與景德鎮之瓷后先輝映”的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4期2015-09-28

  • 一地的碎片(創作談)
    復原成一個完整的器形。猶如漫長而零零散散的歲月,拼湊起來就是我們經歷的過程。國家如此,單位同樣,生命也毫無例外。盡管拼接的裂隙如同蛛網,但是完整,是由一塊一塊的碎片構筑則毫無異議。當然小說它不是流水的賬簿,它去掉了不易察覺的粉屑和很難粘合的碎渣,挑揀了那些輪廓分明、擔負責任而又閃光醒目的塊面。斑駁的裂紋更像歷史。時間如同棒槌。最近,我剛剛殺青一部列入二○一四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十八萬多字的長篇《一塊一塊的瓷片》。原本的雛形叫做《尖銳的瓷片》,是試

    星火 2015年1期2015-08-10

  • 識瓶
    春瓶:酒名變瓶名器形:撇口、細頸、圓腹、圈足如果說梅瓶是“豐胸”,那么玉壺春瓶就是“大腹”,重心完全下移,為中國瓷器造型中的一款典型器物。從外觀看,玉壺春瓶就是左右兩個對稱的“S”形,線條優美柔和,有圓形,還有八方形,最初也是酒器。其得名由來,存在不少爭議。筆者認為,“玉壺春瓶”的名稱是因“玉壺春”酒而來?!端疂G傳》第三十七回講:“酒保取過兩樽玉壺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可見,玉壺春是一種酒名。唐代稱酒為“春”,后代沿用,直到現在,仍有酒叫某某春

    中華手工 2014年7期2015-02-06

  • 盤點這其中的“黑馬”
    ,卻容易被造假;器形繁多,卻不知如何入手……這些都成為困擾愛瓷之人的大難題?!按善饔屑y,不值一文;缺一角,不值一角”。只青掌握技巧和方法,才催保薺好瓷昌,使瓷器“永葆”價值。青釉竹節盤口瓶器形規整,造型端莊,口部外撇,細長竹節頸,豐肩,腹部渾圓,圈足外撇,整體器形非常的飄逸以及秀逸。此瓶通體施青釉,呈青灰色,釉色勻凈,釉面光潔瑩潤,古樸拙雅,顯得幽淡雋永。周世宗曾語“雨過天晴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而這件瓷器就是實現了“者般顏色作將來”,它的釉色“青如天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4年5期2014-10-10

  • 古瓷辨偽六大要訣
    :古代的一些獨特器形,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對象。只有熟記真品的器形特征,才易于識破贗品。四、看制作工藝和裝燒方法:伴隨新工藝的出現和新窯具、新式裝燒方法的運用,瓷器的面貌也產生了變化。這些因工藝、裝燒所導致的細微特征,也是鑒定時不可忽視的因素。五、看裝飾:包括裝飾方法(彩繪、顏色釉、刻、劃、雕、鏤、堆、捏、印、貼等)、題材、構圖、紋樣形象、畫風和彩料等方面所表現的時代特征和窯口特征等。裝飾的更新換代及其產生的種種變化,要比其它鑒定因素的變化顯得平凡、活躍,鑒定

    金點子生意 2014年8期2014-08-04

  • 工藝美術陶瓷器型分類芻議(二)
    球體的直徑。這種器形利用向上矗立的瓶頸將視線向上拉動,整個器形視覺的重心仍然在球體的中部,但是實現了向左右兩端的無限循環延伸。這種重心的上移使整個器形更加生動、活潑,創作中如果能夠巧妙的利用瓶頸的位置,和球體的主畫面遙相呼應,就能夠達到流暢、大氣,意猶未盡的創作效果。代表作品是“當代·斗雞蒜頭瓶”(圖10)。第三類瓶是玉壺春。玉壺春和蒜頭瓶的最大區別在于球體部份和瓶頸部份實現了自然的過渡,甚至因為二者直徑相差懸殊,為了實現過渡得不露痕跡,球體部份開始向上變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1年8期2011-11-16

  • 工藝美術陶瓷器型分類芻議(一)
    彩陶瓷創作的陶瓷器形大體分為板、盆、缸、罐、瓶和異形器等六種類型。其中以瓶的種類較為復雜,數量也占到整個作品器型的一半以上?!鞍濉笔潜容^容易掌握的陶瓷器型,一般有圓板、方板和異形板等幾種。板的形狀和宣紙最為接近,屬于平面創作,因而也最容易為繪畫者所掌握,但是,正因為其器形簡單,使得創作者很難借助陶瓷的特性來表達創作主題。除了釉下五彩瓷器的釉面完全瓷化工藝能夠給作品帶來一種鏡框裝裱的效果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任何效果。實踐中一般用來創作釉下書法作品和特定內容的瓷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1年6期2011-11-16

  • 收藏古玩舊銀器正當時
    有許多新的技法,器形多姿多彩。因而深得當時的皇室貴胄、庶民百姓的寵愛,被視為富貴的象征。不久前,在國外某拍賣公司舉辦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只清早期的小銀盒,器形雖然不大,但其精致典雅的紋飾卻吸引了眾多投資收藏者的眼球,在經過數輪爭奪后,被一藏家以一千多美元的高價捧走,折合人民幣近萬元,但在國內市場上,四五百元就可以到手。再如清代的一只銀盤,國外要賣到數千美元,一只小銀碗也要賣到七八百元,而在國內,一只元代的銀耳環僅花二、三百元就能到手。隨著人們懷舊心理以及崇古

    金點子生意 2009年1期2009-04-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