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四光

  • 尋找石油的李四光
    我國偉大科學家李四光說過的一句話。李四光,原名李仲揆。當年,他在去武昌學堂填寫報名單時,把“姓名”一欄錯看成了“年齡”,寫上了“十四”,當他發現寫錯時已經晚了。正犯難時,他抬頭看見前面大廳正中掛的橫匾上有“光被四表”4個大字,靈機一動,把“十”字添了幾筆變成“李”字,而在“四”后邊加了“光”字。就這樣,他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李四光。從此,這個14歲的少年開始了他嶄新的人生。1904年7月,李四光因為成績優異被破格送到日本留學。在留學期間,他接受了革命思想,

    科學大眾·小諾貝爾 2023年6期2023-05-31

  • 李四光拒評先進
    讓我們仰望星空李四光擔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期間,在工作上,投入了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有好幾次因為過度勞累而病倒,但他從來沒有任何怨言。有一年,地質研究所評選先進,有人認為應該把這個先進獎頒給李四光,他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果然,大家一致同意這個提議。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四光得知這個消息后,第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堅決不肯領受。人們不解,于是反問他:“每天第一個來上班的人是不是你?”“深夜了還在辦公室研究地震預測預報、研究怎么利用地熱的人是不是你?”“發著

    做人與處世 2022年18期2023-01-06

  • 把一切全部獻給我親愛的祖國
    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李四光,原名李仲揆,蒙古族,1889 年10 月26 日出生于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鎮下張家灣村。父親李卓侯是清末秀才,做個私塾先生,盡管家境不寬裕,但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5 歲時,李四光進入其父執教的私塾讀書,學習非常用功。1902 年,湖北開始大量興辦新式中小學堂,除了教授傳統的經書外,還傳授科學技術知識,李四光躍躍欲試??赡苁翘o張了,在填寫報名表時,他誤將年齡“十四”填在了姓名欄里。因為家里窮,他舍不得花錢再買一張表格,正在犯難

    農村青少年科學探究 2022年4期2022-07-29

  • 《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
    近日,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正式出版發行。該套圖書共分三冊,其中《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已于2019年出版,均由李四光紀念館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發行,北京大學李四光中隊講師團成員參與編輯。內容簡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緊密圍繞我國著名科學家、新中國首任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先生撰寫的科學普及讀本——《天文·地質·古生物》中關于古生物的講述內容,同時結合百余幅生動活潑的手繪插圖,將博大精深的古生物學知識以

    環境與生活 2022年6期2022-07-19

  • 《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
    近日,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正式出版發行。該套圖書共分三冊,其中《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已于2019年出版,均由李四光紀念館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發行,北京大學李四光中隊講師團成員參與編輯。地球的年紀有多大?早期的地球是什么樣的?海洋是如何形成的?海底為什么會存在沒有“頭”的山?為什么會有五顏六色的沙灘?浩瀚的大洋會消亡嗎?為什么會發生地震?是什么改變了地球的容貌——認識自然,就要先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環境與生活 2022年4期2022-07-13

  • 《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
    近日,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正式出版發行。該套圖書共分三冊,其中《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已于2019年出版,均由李四光紀念館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發行,北京大學李四光中隊講師團成員參與編輯。內容簡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緊密圍繞我國著名科學家、新中國首任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先生撰寫的地球科學普及讀本——《天文·地質·古生物》的內容,結合百余幅生動活潑的手繪插圖,將博大精深的天文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娓娓道來

    環境與生活 2022年5期2022-06-23

  • 將一生獻給大地的人
    提到一個人——李四光。與石頭相伴入眠先后破除“中國無第四紀冰川”和“中國貧油”的迷思;為“兩彈”的研發做出了間接貢獻;首創地質力學學科,為預報地震奠定基礎……李四光的一生,有太多的輝煌值得書寫,而這些與他對大地的熱愛分不開。李四光年輕時經常獨自一人騎著摩托車,東奔西跑去野外觀察地形,考察地質。有時候,李四光還會背著行李到附近礦山,和礦工同吃同住,同在黑暗、陰濕的礦井里勞動,就為了深入觀察地下狀況,得到第一手的地質資料,毫不在意這些事情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科學之謎 2022年5期2022-05-30

  • 李四光的一步之長
    1920年,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任地質系教授。在課堂上,李四光常常對學生說:“到大自然中去學習,才能學到真正的地質學?!痹诮虒W中,他經常帶領同學們去野外實習,在實踐中向學生傳授地質知識,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1921年,李四光帶領學生在河北邢臺沙河縣實習時,在沙源嶺的大石塊中發現了冰川作用的遺跡。幾個月后,又在山西大同盆地發現了冰川U谷。長年野外地質勘測,李四光練就了一種特殊的走路方式,他邁出的每一步,距離驚人地相等,長度不多不少剛剛0.85米。有學生問:

    作文周刊·高二讀寫版 2022年25期2022-05-30

  • 我最崇敬的科學家
    張子涵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畢生從事地質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成就卓著,蜚聲中外。他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為我國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是我最喜愛、最敬佩的科學家。李四光是一個在工作上一絲不茍的人。他經常對學生說,搞地質研究經常要到野外去工作,腳步就是測量土地、計算巖石的尺子,要求邁出的每一步距離都相等并記住自己每一步的長度。李四光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養成了一個習慣,走路不緊不慢,步子大

    科學大眾(中學) 2022年8期2022-05-30

  • 我最崇敬的科學家
    張子涵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他畢生從事地質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成就卓著,蜚聲中外。他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為我國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是我最喜愛、最敬佩的科學家。李四光是一個在工作上一絲不茍的人。他經常對學生說,搞地質研究經常要到野外去工作,腳步就是測量土地、計算巖石的尺子,要求邁出的每一步距離都相等并記住自己每一步的長度。李四光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養成了一個習慣,走路不緊不慢,步子大

    科學大眾(中學) 2022年7期2022-05-30

  • 李四光的一步之長
    地質專業畢業生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任地質系教授。 在課堂上,李四光常常對學生說:“到大自然中去學習,才能學到真正的地質學?!痹诮虒W中,他經常帶領同學們去野外實習,在實踐中向學生傳授地質知識,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1921年,李四光帶領學生在河北邢臺沙河縣實習時,在沙源嶺的大石塊中發現了冰川作用遺跡。幾個月后,又在山西大同盆地發現了冰川U谷。李四光以《華北晚近冰川作用的遺跡》為題,寫了一篇英文報道,發表在英國《地質雜志》。正是這篇報道,打破了中國近代冰

    視野 2022年7期2022-04-26

  • 李四光的一步之長
    地質專業畢業生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擔任地質系教授。在課堂上,李四光常常對學生說:“到大自然中去學習,才能學到真正的地質學?!痹诮虒W中,他經常帶領同學們去野外實習,在實踐中向學生傳授地質知識,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1921年,李四光帶領學生在河北省邢臺市沙河縣實習時,在沙源嶺的大石塊中發現了冰川作用的遺跡;幾個月后,又在山西大同盆地發現了冰川U谷。李四光以《華北晚近冰川作用的遺跡》為題,寫了一篇英文報道,發表在英國的《地質雜志》上。正是這篇報道,打破了中國

    領導文萃 2022年7期2022-04-09

  • 李四光的一步之長
    玲1920年,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任地質系主任和教授。1921年,李四光帶領學生在河北省實習時,在沙源嶺的大石塊中發現了冰川作用遺跡。幾個月后,他們又在山西省大同盆地發現了冰川U谷。李四光寫了篇題為《華北挽近冰川作用的遺跡》的文章,發表在英國的《地質雜志》上。這篇文章打破了中國近代冰川研究方面的沉寂局面,引起了國內外地質界的重視。由于常年進行野外地質勘測,李四光養成了走路時邁出的每一步,長度都剛好0.85米的習慣。有的學生不明白:“老師的一步之長,為什么要保

    意林·少年版 2022年4期2022-04-04

  • 李四光的一步之長
    地質專業畢業生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任地質系教授。在教學中,他經常帶領同學們去野外實習,在實踐中向學生傳授地質知識,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常年野外地質勘測,李四光練就了一種特殊的走路方式,他邁出的每一步,距離驚人的相等,長度不多不少剛剛0.85米。有學生不明白:“老師的一步之長,為什么要保持如此精準的距離?”李四光回答:“我們搞地質研究的,常年在野外踏勘,用一步之長代替尺子,有助于我們第一時間測量巖石長度,丈量地塊面積,推測地質成因?!?正是因為對地質野外

    文萃報·周二版 2022年11期2022-03-23

  • 李四光的一步之長
    地質專業畢業生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任地質系教授。在教學中,他經常帶領同學們去野外實習,在實踐中向學生傳授地質知識,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常年野外地質勘測,李四光練就了一種特殊的走路方式,他邁出的每一步,距離驚人的相等,長度不多不少剛剛0.85 米。有學生不明白:“老師的一步之長,為什么要保持如此精準的距離?”李四光回答:“我們搞地質研究的,常年在野外踏勘,用一步之長代替尺子,有助于我們第一時間測量巖石長度,丈量地塊面積,推測地質成因?!闭且驗閷Φ刭|野外工

    中外文摘 2022年5期2022-03-21

  • 李四光的一步之長
    地質專業畢業生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任地質系教授。在教學中,他經常帶領同學們去野外實習,在實踐中向學生傳授地質知識,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常年野外地質勘測,李四光練就了一種特殊的走路方式,他邁出的每一步,距離驚人的相等,長度不多不少剛剛0.85米。有學生不明白:“老師的一步之長,為什么要保持如此精準的距離?”李四光回答:“我們搞地質研究的,常年在野外踏勘,用一步之長代替尺子,有助于我們第一時間測量巖石長度,丈量地塊面積,推測地質成因?!?正是因為對地質野外

    文萃報·周二版 2022年12期2022-03-21

  • 李四光 ——急國所急 赤誠報國
    設祖國而奮斗,李四光的一生一直為實現救國強國之夢而拼搏。努力向學 蔚為國用李四光1889年10月出生于湖北黃岡,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李四光報考湖北第二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錯把年齡“十四”填寫在姓名欄,不舍得再買一張報名單的他,靈機一動將“十”添了筆畫改為“李”,又將上方懸掛的大匾所書“光被四表”之“光”作為姓名最后一字,就這樣,通過考試后,14歲的“李四光”被學校錄取。天資聰穎、勤奮努力的他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學習未滿兩年,李四光考取了學校提

    地理教學 2022年9期2022-03-17

  • 李四光為毛澤東寫地質科普書
    6日,地質學家李四光(1889-1971),與氣象學家竺可楨、物理學家錢學森一起,赴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的菊香書屋探討科學問題。 毛澤東與三位科學家圍繞天文、地質、古生物、尖端技術等重大科學問題,進行了廣泛交談,大家暢所欲言,毫不拘束。談話中,毛澤東對李四光從事的石油勘探、制造原子彈的鈾礦石勘探、地震預報等,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關注。 關于這次會談,錢學森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毛主席講了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矛盾斗爭推動事物前進的道理?!?竺可楨在當天的日記中也

    華聲文萃 2022年1期2022-02-08

  • 李四光:被石油點燃的激情歲月
    用1905年,李四光參與了中國同盟會籌備會,認識了孫中山先生。孫先生親口勉勵他:“努力向學,蔚為國用?!边@8個字,后來也成為李四光求學與創新征程上的核心信念。1913年,孫中山在二次革命失敗后去了日本,李四光愈發感到“力量不夠,造反不成,一肚子穢氣,計算年齡還不太大,不如讀書十年”。他看見“科學報國”的時機尚不成熟,真正的革命,或不在一兵一卒。正所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1919年,李四光獲得了地質學碩士學位,導師包爾頓教授勸他在英國繼續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1年11期2021-11-14

  • 李四光為毛澤東寫地質科普書
    6日,地質學家李四光(1889-1971),與氣象學家竺可楨、物理學家錢學森一起,赴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的菊香書屋探討科學問題。毛澤東與三位科學家圍繞天文、地質、古生物、尖端技術等重大科學問題,進行了廣泛交談,大家暢所欲言,毫不拘束。談話中,毛澤東對李四光從事的石油勘探、制造原子彈的鈾礦石勘探、地震預報等,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關注。關于這次會談,錢學森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毛主席講了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矛盾斗爭推動事物前進的道理?!斌每蓸E在當天的日記中也有記述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43期2021-11-12

  • 李四光:被石油點燃的激情歲月
    撓。篳路藍縷,李四光一步步地走,每一步都精確到“0.85米”,將它留在肌肉記憶里。他對學生說,搞地質研究要到野外考察,腳步就是測量土地、計算巖石的尺子,因此,“每一步的長度都要相等”。蔚為國用1905年,李四光參與了中國同盟會籌備會,認識了孫中山先生,孫先生親口勉勵他:“努力向學,蔚為國用?!边@8個字,后來也成為李四光求學與創新征程上的核心信念。1913年,孫中山在二次革命失敗后去了日本,李四光愈發感到“力量不夠,造反不成,一肚子穢氣,計算年齡還不太大,不

    領導文萃 2021年19期2021-11-05

  • 精研求索路中國地質力學創立者石跡耿千秋現代地球科學奠基人
    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因患動脈瘤破裂,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82歲。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的一個普通人家,原名李仲揆。父親為他取這個名字,是希望他學業有成,通過科舉之路高中魁首。1903年,14歲的李仲揆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新式學堂,在填寫入學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看成了年齡欄,填上了“十四”兩個字。當他發現以后,已經無法修改,便干脆

    中國科技教育 2021年4期2021-10-18

  • 讀《李四光隨筆:穿過地平線》有感
    陳語菡“李四光是中國地質事業也可以說是地球科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對中國地質學的貢獻、他的治學精神和高風亮節,都堪稱后世師表?!边@是葉連俊評價李四光先生的話,而在我看了《李四光隨筆:穿過地平線》這本書后,我覺得確實如此。在這本書中,多處細節描寫的都極為生動。例如:《地質力學發展的過程和當前的任務》一文就值得我們細細品讀,他寫道:“構造體系的概念是無根據的,是主觀臆造的,是不成立的?!边@句活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讓我們感受到李四光先生對科學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

    教學博覽 2021年6期2021-09-10

  • 李四光失而復得的“寶石”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廣西良豐縣找到一塊石頭,那是一塊彎曲的礫石,是冰川堆積的實證。李四光認為很有可能因此而找到石油,這對于當年“貧油”的中國來說,簡直是個喜訊。李四光為石頭照了相,還專門給它做了一個盒子,總把它帶在身邊。他說,從來沒見過這么好的石頭,它比寶石還要珍貴。但是,這塊石頭還是丟失過一次。有一年,廣西大學邀請李四光作報告,李四光拿出石頭給學生們傳看,大家一看果然神奇,這塊不足一寸長的石頭,彎曲達九十度,看上去恰似一根手杖的柄。石頭在眾多學生中傳來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30期2021-09-06

  • 李四光追求正義,捍衛民族尊嚴
    李四光一生追求正義,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1933年春,李四光得知北大師生準備為李大釗舉行公葬的消息后,立即拿出一筆錢送去,襄助這一義舉。1934年12月,根據中英兩國交換教授講學的協議,李四光應邀到英國講學。在船上,李四光認真審查并修改了自己將要在英國講學的講稿。他認為中國地質有其獨特的區域特點,有其自在的完整性,絕不能生硬套用那些僅僅根據西歐區域地質建立起來的地質術語和概念去闡述中國的地質現象,去解釋中國獨特的地質構造問題。他根據多年搜集和積累的地質

    黨史博覽 2021年7期2021-07-22

  •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發現了我國存在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里。怎么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后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李四光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中國地質學之父
    姜士冬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是我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我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為我國石油的勘探和開發、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等做出了重大的貢獻。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李四光在家里排行老二,他的父親便給他起了李仲揆這個名字。李四光的父親是一名教書先生,工資不多,所以家里生活比較拮據。李四光從小就非常懂事,他一邊在父親教書的私塾里讀書學習,一邊在家里幫助母親做一些家務活兒。一有閑暇,李四光就抓緊時間努力學習。李四光14歲

    快樂作文(3.4年級) 2021年3期2021-04-09

  • 李四光家風
    李四光一生都踐行著孫中山對他的寄語:“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彼呐畠豪盍?、女婿鄒承魯同樣是杰出的愛國科學家,書寫了科技界“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鮮為人知的是,李四光是同盟會第一批會員之一,也是其中年齡最小的會員。武昌起義爆發后不久,李四光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民國建立后,李四光被選為實業司司長。這條路走不通,李四光遂走上了“科技救國”之路。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2期2021-03-28

  • 李四光和許淑彬:“知我者妻也”
    頭”風波之后,李四光意識到:事業與家庭是相輔相成的,家庭問題處理得好,是事業的推進劑;處理得不好,就要拖事業的后腿他們結婚時,婚禮上名流云集,學界泰斗蔡元培特地到場為他們證婚由于李四光鐘情于事業,他的婚姻問題遲遲未解決。直到1921年,由著名化學家、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丁緒賢介紹,他才與江蘇無錫才女、23歲的許淑彬結識。許淑彬出生于大戶人家,其父許士熊是著名外交家,20世紀初奉調回國任教育部秘書。許淑彬隨父回國后,曾在上海天主教會辦的一所中學念了5年書。她天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2期2021-03-28

  • 李四光找石頭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廣西良豐縣找到一塊石頭,那是一塊彎曲的礫石,是冰川堆積的實證。李四光認為很有可能因此而找到石油,這對于當年“貧油”的中國來說,簡直是個喜訊。李四光為石頭照了相,還專門給它做了一個盒子,總把它帶在身邊。他說,從來沒見過這么好的石頭,它比寶石還要珍貴。但是,這塊石頭還是丟失過一次。有一年,廣西大學邀請李四光作報告,李四光拿出石頭給學生們傳看,大家一看果然神奇,這塊不足一寸長的石頭,彎曲達九十度,看上去恰似一根手杖的柄。石頭在眾多學生中傳來

    老友 2021年3期2021-03-28

  • 大地之子,光耀四方
    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縣(今黃州)回龍街下張家灣一個貧寒的農村塾師家庭。李四光的祖父庫里是蒙古族人,他落戶黃岡后和一個漢族婦女結婚,生得一子,取名卓侯,字康爵,并且改姓李。李四光原名仲揆,是李卓侯的次子,上有一兄,名伯涵。后來又添了兩個弟弟,一個叫叔和,一個叫季壽;兩個妹妹,一個叫希白,一個叫希賢。李四光的生母姓龔,是一個樸實的農村婦女。李卓侯為人耿直,愛打抱不平。鄉親有為難的事,都愿意找他商量。他同黃岡革命黨人吳貢三、殷子衡等人來往密切,并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2期2021-03-28

  • 李四光:“努力向學,蔚為國用”
    親愛的祖國?!?span class="hl">李四光(1889—1971),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李四光1910年7月畢業于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1912年,出任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部長;1928年1月,任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

    今古傳奇·人物版 2021年2期2021-03-28

  • 從小愛動腦的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發現了我國存在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里。怎么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后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李四光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20年8期2020-09-12

  • 李四光與許淑彬:事業之外更熱愛生活
    后面加了光字,李四光便成為他的名字,以后長期使用。許淑彬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父親許士熊是甲午舉人,南洋公學師范班畢業,廣東省官費出國留學,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科畢業,做過國務院參議,外交委員會委員。父親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工作,許淑彬小時候在英國長大,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英語、法語、音樂學習得很好,回國后繼續讀了幾年書,開始擔任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英語教師。許淑彬容貌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追求她的貴族子弟趨之若鶩,她不想把功名富貴放在心上,沒有將京城

    現代婦女 2019年11期2019-11-25

  • 李四光與許淑彬:事業之外更熱愛生活
    愛無須門當戶對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黃岡縣,父李卓侯在家鄉創辦私塾,依靠辦學掙錢維持生活。14歲時,李四光被派往日本公費留學。許淑彬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小時候在英國長大,容貌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追求她的貴族子弟多不勝數。24歲那年,李四光考入英國伯明翰大學,經過6年勤工儉學,用英文寫出長達387頁的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拿到碩士學位。中國急需有真才實學的人,李四光還沒有回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就給他發出聘書,聘請他回國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教授,主要講授

    37°女人 2019年11期2019-11-18

  • 從貧困家庭里走出的地質學家
    李四光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里,全家人只靠父親做私塾老師的一點點收入生活.有時候父親收的學生不多,家里就可能斷炊,生活非常困苦.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這樣的環境中,李四光從小就非常懂事,總是搶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放羊、砍柴、挑水、打掃房子等.6歲的時候,李四光開始跟著父親念書.他非常喜愛學習,每天一有閑暇,就忙著背課文、練書法、寫作文……李四光非常有同情心,因為自己家里貧困,特別能理解其他窮人.一次,一個小偷悄悄鉆進私塾,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時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9年10期2019-11-16

  • 李四光與許淑彬:事業之外更熱愛生活
    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真愛無須門當戶對李四光,1889 年10 月26 日出生在湖北黃岡,他的父親是一名私塾先生。14 歲時,李四光考取了官費留學生資格,然后,便去了日本留學。1905 年,他在日本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后,他回到國內,出任了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部長,后實業部改為實業司,仍任司長。不久,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成果,他憤然辭職。辭職后,又去了英

    北廣人物 2019年46期2019-11-15

  • 李四光:把入黨作為生命新起點?
    新中國成立后,李四光沖破臺灣當局的重重阻撓,在國外輾轉數月安全回到祖國。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李四光長期掩藏在心中的一個愿望。他曾對夫人許淑彬說:“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但很長時間以來,他自認為條件不夠,沒有向黨組織提出申請。后來,他經過認真考慮,于1957年正式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1月,李四光因患病到杭州療養。3月的一天,周總理特意來看望他。周總理關切地詢問了他的病情和治療情況,并詳細問及他對于加入共產黨的想法。李四光袒露了自己要求入黨的心

    實踐·黨的教育版 2019年8期2019-10-10

  • 奇怪的大石頭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二、教學過程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1.今天咱們教室里來了很多客人,還有一位特殊的客人還沒現身,他要和我們一起來學習。(出示李四光照片)請看,他是誰?請同學來介紹介紹。2.今天我們要去學習李四光的一個小故事——《奇怪的大石頭》初讀課文請你打開語文書,書拿好,人坐正,按老師的要求讀課文。老師的要求是:A、遇到生字和新詞要特別注意,讀準確。句子讀

    大眾科學·中旬 2019年6期2019-09-10

  • 李四光與許淑彬:事業之外更熱愛生活
    了光字,從此,李四光成為他的名字,以后長期使用。許淑彬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父親許士熊是甲午舉人,做過國務院參議,外交委員會委員。父親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工作,許淑彬小時候在英國長大,回國后繼續讀幾年書,開始擔任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英語教師。許淑彬容貌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追求她的貴族子弟趨之若鶩,她不想把功名富貴放在心上,沒有將京城闊少看在眼里。24歲那年,李四光考入英國伯明翰大學,經過6年勤工儉學拿到碩士學位。中國急需有真才實學的人,李四光還沒有回國

    華聲文萃 2019年2期2019-09-10

  • 李四光與許淑彬:事業之外更熱愛生活
    聞名李四光,字仲揆,原名李仲揆,著名地質學家。經過多年努力奮斗,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并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制、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真愛無須門當戶對李仲揆出生于湖北省黃岡縣,父李卓侯在家鄉創辦私塾,依靠辦學掙錢維持生活。14歲時李仲揆被破格派往日本公費留學,填寫出國護照時他將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中,填好后的表格不能改動,只能把十加幾筆變成李字,覺得名字李四過分俗氣,又在后面加了光字,李四光成為他的名字,以后長期使用。許淑

    人民周刊 2019年14期2019-08-20

  • 從窮孩子到地質學家
    文/李 莉李四光出生在一個窮人家庭,全家靠父親做私塾老師那點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李四光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一次,同學們在私塾里抓住了一個偷棉衣的小偷,大家一擁而上,把他打倒在地,然后用繩子吊在院里的樹上。李四光是唯一一個沒有動手的學生。小偷個頭不大,面黃肌瘦,明顯營養不良。李四光一看,就知道小偷也是窮人家的孩子,肯定是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偷東西的。等大伙走開了,李四光給他拿來一張凳子放在他的腳下,免得他被吊得難受,然后勸他說:“以后不要再偷東西了,人再窮,

    快樂語文 2018年26期2018-10-20

  • 撞擊中升華心靈
    家和社會活動家李四光長得高大英俊,然而由于忙于事業,他的婚姻問題遲遲未解決。直到1921年,由著名化學家丁緒賢介紹,他才與無錫才女許淑彬結識。許淑彬出身于大戶人家,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英語、法語、音樂都學得甚好。他們相識后,雙方互有好感,建立了戀愛關系。然而,這對才子佳人的婚事,也與許多平常人一樣,經歷了風風雨雨。許淑彬的哥哥因為李四光家境貧寒而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但李四光對許淑彬愛意甚堅。所幸的是,許淑彬的媽媽很喜歡李四光。她認為,李四光為人樸實厚道,柔

    保健與生活 2018年13期2018-08-07

  • 李四光忘我工作不識女兒
    小歐李四光,字仲揆,蒙古族,湖北黃岡人,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中國古生物學、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研究的開拓者。他是大清的工科進士,中華民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創立大地構造理論地質力學,對亞歐大陸東部山脈體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對中國的能源、地震、礦產資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李四光在北京大學地質系搞科研任教的時候,常常夜以繼日地工作,很少休息。每

    創新作文·初中版 2018年10期2018-04-23

  • 李四光:為石頭而狂
    ◆吳 慶李四光:為石頭而狂◆吳慶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他熱愛地質科學,為地質科學而獻身的精神,令人佩服。嚴格律人律己一天,一位大學生在上海街頭徘徊,忽然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個熟悉的背影,那是李四光的背影。奇怪,李四光的學生為什么一眼就認出了他的背影呢?原來,李四光從事科學研究一絲不茍,對學生要求也非常嚴格,連走路都要練好基本功。他常對學生說,搞地質工作需要經常到野外去,腳步就是丈量土地、測量巖石的尺子,邁出的每一步距離都要相等,并

    發明與創新 2016年47期2016-12-14

  • 李四光中隊精神傳承座談會
    ?李四光中隊精神傳承座談會山東省青島朝城路小學六(2)中隊是青島市唯一一個曾經在2006年榮獲全國“李四光中隊”榮譽稱號的集體。近日,學校召開了李四光中隊精神傳承座談會,并邀請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來校了解“李四光中隊”的建設情況。座談會上,鄒老師向隊員們介紹了李四光爺爺的生平事跡,詮釋了李四光精神。她希望隊員們能本著求真求證的科學精神,勇于追求真理,做新時代好少年。她還呼吁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生態保護意識,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共同愛護地球家園。(徐云龍)(

    輔導員 2016年13期2016-04-14

  • 聯語情牽在人間
    的眼簾,他就是李四光。兩個人的認識頗有戲劇性,因為舞會主持人向大家介紹一些應邀的嘉賓時,即興要求嘉賓編出對聯上半句,如果現場有異性來賓對出下半句時,便與該嘉賓搭檔為舞伴。當時身為京城地質研究院骨干的李四光欣然說出上聯“魂牽小妹去京城”時,未承想來賓中即刻有人爽快地答道:“夢攜情郎還故鄉?!痹谝魂嚐崃业恼坡曋?,李四光牽起許淑彬的手翩翩起舞。末了,兩個人一邊品嘗咖啡,一邊饒有興致地攀談起來。在那個浪漫的晚上,李四光的厚學博識與侃侃而談的口才深深打動了許淑彬,待

    做人與處世 2015年10期2015-09-10

  • 地質學家的愛情
    佚名世人皆知李四光是著名地質學家,卻鮮有人了解,他不僅事業有成,還有一個溫馨美滿的家庭。好事多磨 終成眷屬李四光相貌高大英俊,性格溫和,含蓄沉著,遇事冷靜。由于鐘情事業,婚姻問題遲遲未解決,直到1921年,經人介紹,與無錫才女許淑彬結識。許淑彬出身名門,其父曾在駐英大使館任職,二十世紀初奉調回國任教育部秘書。許淑彬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英語、法語、音樂學得甚好,彼時是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英語教師。他們相識后,雙方互有好感,建立了戀愛關系,感情日益升華,

    北方人 2014年4期2014-04-03

  • 愛思考的發現者
    李一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黃岡的回龍山下,一共有7個兄弟姊妹,爸爸是一個鄉村教書先生。李四光從小就很愛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并努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有辦法的乖小孩李四光小時候,家境比較困難,全家都指望著爸爸微薄的收入,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就是媽媽。李四光從小就很懂事,總是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媽媽分擔家庭的重擔,提水、摟樹葉、撿柴火這些事經常主動做,讓媽媽甚感欣慰。盡管有很多事情做起來不容易,但是他總會想辦法來解決。有一次,李四光看到在舂米的媽媽非常疲憊,就想去幫媽媽舂

    科學啟蒙 2011年9期2011-09-22

  • 英國伯明翰大學設立李四光獎學金
    伯明翰大學設立李四光獎學金2010年10月12日,英國伯明翰大學在上海舉行招待會慶祝伯明翰大學與中國的世紀合作。招待會上,英國伯明翰大學宣布設立李四光獎學金,紀念李四光先生對科學和社會做出的杰出貢獻。李四光先生于1914—1918年就讀于伯明翰大學,被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曾在伯明翰大學任研究員的龍長興博士應邀出席了招待會。伯明翰大學校長David Eastwood教授還將一份李四光先生的博士論文原件贈給了李四光先生的

    地球學報 2010年6期2010-04-05

  • 貫穿《奇怪的石頭》的兩條線索
    “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并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先來看第一條線索:同學們可以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如“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說明它是獨立的;“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說明這塊巨石體積龐大;老師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說明時間之久;老師說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并且連父親也不清楚,說明它的由來連大人都弄不清楚。上述幾個方面都說

    作文周刊·小學三年級版 2009年38期2009-08-31

  • 地質學家——李四光
    李四光的家鄉在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鄉的一個窮山村。他14歲出國留學,憑的是自己勤奮努力獲得的成績。李四光先去日本學造船,后去英國學采礦,最后把地質學確定為自己的終身事業。李四光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科學家。他不僅散文寫得好,舊體詩也寫得好。即便是地質學的論文,他同樣寫得有聲有色。他的音樂造詣(yì)也相當深厚,尤其愛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寫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是中國人創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晚年的李四光生活很簡樸。飲食上不沾葷腥,衣著也很簡樸,甚至補丁摞補

    作文周刊·小學三年級版 2009年38期2009-08-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