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性

  • 美國高校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教育模式探析
    車道,培養具有創造性思維的新世紀人才已經成為我國高校建設的重中之重,發展創造教育已經迫在眉睫。然而,我國目前尚未構建起科學合理、體系完備的創造教育體系。相較而言,美國大學自20世紀初就開始專注于開展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創造教育,有著豐富的經驗以及完善的教育體系,值得我國高校學習借鑒。1 我國高校創造教育發展的現狀分析創造性人才是當前也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高校培養創造性人才同時是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1]培養創造性人才離不開創造教育,

    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4期2019-03-05

  • 創造性心理學》書評
    ation)和創造性(creativity)作為同義語,而且更偏愛采用“創造性”這一術語。那么,創造性的本質是什么?創造性的心理結構有哪些?不同個體創造性有何差異和共同的發展規律如何?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個體的創造性潛能,這些問題始終吸引著心理學家的目光,成為永久不衰的課題。為此,林崇德教授將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匯總并提煉,形成專著《創造性心理學》一書,將創造性的研究成果系統、清晰而又明朗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為我們提供了豐盛的創新“盛宴”。林崇德教授從1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8年5期2018-01-23

  • 培養創造力須先創新教育模式
    一步分解為三種創造性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性能力,我稱之為創造力“三要素”。這三要素有如下含義。創造性精神是一種心態或稱心智模式(mindset),它是一種永不滿足于現狀,總想與眾不同的渴望。愛因斯坦有創造性精神,他是科學家。體現在創業上,創造性精神就是企業家精神。創造性思維不是通常的思考,而是一種超越現有框架的思考,英文叫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是跳出框子的思考。創造性能力是指能把創新事干成的能力,包括把創造性思維轉換為創造

    商周刊 2016年8期2017-01-03

  • 淺談翻譯的“創造性叛逆”:忠實性及創造性的結合體
    莉淺談翻譯的“創造性叛逆”:忠實性及創造性的結合體郭 清 李學芹 袁 莉在當代中國學者們在英譯漢漢譯英的過程中,有許多關于翻譯原則的說法,但在其中有兩大最基本的原則:忠實性和創造性。在翻譯過程中學者們應該遵循什么原則,各家說法都不盡相同。本文認為忠實性和創造性的合體是“創造性叛逆”,從而對翻譯的“創造性叛逆”做一個簡要分析。翻譯 忠實性 創造性 創造性叛逆 翻譯原則一、忠實性和創造性的基本定義忠實性首先是指譯文須如實傳達原文的內容,對原文的意思不能隨意歪曲

    長江叢刊 2016年26期2016-11-26

  • 培養人才的創造力必須先創新教育模式
    一步分解為三種創造性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性能力,我稱之為創造力“三要素”。這三要素有如下含義。創造性精神是一種心態或稱心智模式(mindset),它是一種永不滿足于現狀,總想與眾不同的渴望。愛因斯坦有創造性精神,他是科學家。體現在創業上,創造性精神就是企業家精神。創造性思維不是通常的思考,而是一種超越現有框架的思考,英文叫think out of the box,意思是跳出框子的思考。創造性能力是指能把創新事干成的能力,包括把創造性思維轉換為創造

    成才之路 2016年32期2016-11-19

  • 大學生創造性4C認知及其與大五人格的關系*
    99)?大學生創造性4C認知及其與大五人格的關系*孫崇勇**(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吉林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吉林 四平 136099)為探討大學生創造性4C認知現狀及其與大五人格之間的關系,采用創造性4C認知量表和大五人格中文簡化版量表調查了2272名大學生。結果發現:(1)大學生創造性4C認知得分從高到低的順序是大C、微C、專C/小C、無C,大學生能區分各種類型的創造性。(2)專業對大學生創造性4C認知有一定影響。(3)創造性4C認知與大五人格各維度

    應用心理學 2016年1期2016-08-31

  • “要有創造性”指導語效應及其對創造性教學的啟示*
    006)“要有創造性”指導語效應及其對創造性教學的啟示*龐維國1,2韓建濤2徐曉波2林崇德1 (1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北京100875)(2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上海200062)“要有創造性”指導語效應 (effects of explicit instructions to“be creative”),是指在創造力測驗或實驗任務中,明確要求 “要有創造性”(be creative)的指導語,能夠促進被試的創造性表現的現象。該效應的理論解釋主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6年5期2016-02-02

  • 創造性”及其相關概念辨析
    0062)?“創造性”及其相關概念辨析陳 誠(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上海 200062)通過對“創造性”研究緣起與發展的分析,以及對“創造性”概念與“獨創性”“智力”“發散思維”“創造性人格”“創新”等相關概念辨析后發現:“創造性”內涵擴展的原因有四。第一,“創造性”概念研究受多學科不同研究視角的影響;第二,“創造性”內涵因不同領域研究而造成擴展;第三,對“創造性”概念因不同的歷史和文化階段而不同;第四,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對“創造性”內涵的理解不同。同時,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5年2期2015-04-14

  • 初中生創造性人格與說謊行為的聯系:自尊的作用
    ,也就是等于“創造性思維+創造性人格”(林崇德,2000)。其中,創造性人格指個體在創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能夠對創造性的發展起到穩定而統合的促進和保護作用(劉文,2010)。endprint一般認為,廣義的創造力是一種復合能力,包含智力品質與非智力品質,也就是等于“創造性思維+創造性人格”(林崇德,2000)。其中,創造性人格指個體在創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能夠對創造性的發展起到穩定而統合的促進和保護作用(劉文,2010)。endprint一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4年2期2014-12-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