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內膜

  • 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高血壓合并不同程度肥胖患者心肌分層應變
    蹤技術測定左室心內膜下、中層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縮期縱向應變在評價高血壓合并不同程度肥胖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心內科門診就診,臨床診斷為高血壓病的患者111 例,年齡在20-70 歲之間,所有病例均行常規超聲心動圖檢查。根據體重指數不同分為正常組(BMI<24 kg/m2,37例)、超重組(24 kg/m2≤BMI<28 kg/m2,39 例)、肥胖組(BMI≥28 kg/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23年25期2024-01-13

  • 運用超高密度標測系統對Marshall束介導的左房大折返房撲的標測及消融*
    過心外膜連接至心內膜,從而形成潛在的折返通路,而且不同的患者其具體連接的部位均不同,甚至還有多個連接存在[5]。運用常規方法如心房拖帶及傳統逐點激動標測可發現其折返機制,但難度較大,特別是經歷多次導管消融術及外科換瓣同時行Maze術的患者。為了進一步探索Marshall束介導房撲的心律失常機制,我院嘗試運用新的超高密度標測系統,針對Marshall束介導的房撲進行激動標測,總結其電生理特點,并根據標測的結果進行消融。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從2017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3期2022-08-15

  • 分層應變技術評價結直腸癌患者化療前后左心室功能的變化
    以有比較地測量心內膜下層和心外膜下層的應變,并量化心內膜、心肌中層和心外膜的縱向和圓周應變[4],從而評價心肌各層整體及局部收縮功能,也能對左室收縮功能進行更為細致準確評價。本研究旨在利用心肌分層應變技術評價mFOLOFX6化療患者化療前后心臟各層心肌功能的變化。1 資料與方法1.1 研究對象于2019年10月石河子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收集共30例在本院行結直腸腫物切除術且病理確診為結直腸癌、并接受mFOLFOX6方案化療的患者,年齡43~65歲,男19例,

    廣州醫藥 2022年3期2022-06-16

  • 低體重兒永久心臟起搏治療的適應證及途徑概述
    :心外膜起搏及心內膜起搏。心外膜起搏現在仍為低體重兒起搏治療的主要方式,然而,隨著起搏治療技術發展及起搏器設計的突破,心內膜起搏器也開始在低體重兒中應用。筆者旨在總結回顧國內外心臟永久起搏治療在低體重兒中應用的研究,為兒童心臟永久起搏治療的發展提供思路和經驗。1 兒童置入永久心臟起搏器適應證[1-4]根據AHA/NASPE/HRS2008指南中兒童心臟起搏治療適應證,可簡單歸類為以下:①心臟術后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②有癥狀的先天性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③無癥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22年5期2022-03-24

  • 力學刺激影響心臟發育的研究進展
    內皮細胞相比,心內膜細胞還接收除血流動力以外的其他生物物理力和機械應力,包括心臟舒張期的拉伸和收縮期的緊縮[3]。研究表明,血液的機械信號可誘導細胞水平上的基因表達,將分子水平事件的發生轉化為組織水平的結構改變,進而引導胚胎心血管系統發育與成熟[4- 6]。力學刺激對心臟發育的調節心臟形態發育過程在不同物種之間略有區別,但通常包括心管形成、心袢形成、心內膜墊及瓣膜、間隔形態發生、心室發育與成熟等階段。心臟發育涉及復雜的組織形態發生和重塑,其中力學刺激發揮著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23

  • 經心內外膜行起搏治療的24例體質量<8kg患兒臨床分析
    ,15例患兒行心內膜起搏器植入。手術方法:據患兒血管條件選擇穿刺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遞送起搏導線至右心室,將起搏電極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或右心室心尖部,將導線在右心房內打圈預留部分導線,在穿刺側鎖骨下靜脈下約1~2 cm處制作囊袋,將起搏器發生器置于胸大肌下,將起搏導線與之連接,然后逐層縫合。15 例患兒均行右室單腔起搏。另外9 例患兒行心外膜起搏。手術方法:切開胸骨或胸廓,將起搏導線貼近右室表面,尋找閾值最低點固定電極,胸腔內預留部分導線,穿刺膈肌,于腹

    臨床兒科雜志 2021年7期2021-07-16

  • 心肌分層應變技術評價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遠期左室收縮功能變化
    末期勾畫左心室心內膜,軟件自動勾畫心外膜,手動調整感興趣區的寬度與心肌厚度一致,軟件自動將心肌分為心內膜下(endocardium)、中層(mid-myocardium)和心外膜下(epicardium)3層,得到左室17節段各層心肌的收縮期整體縱向應變(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 峰值和應變曲線,并計算左室心肌縱向應變跨壁梯度[ΔGLS=左室心內膜下GLS(GLSendo)-左室心外膜下GLS(GLSepi)]。所有指

    中國臨床醫學 2021年3期2021-07-03

  • 縱向分層應變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
    蹤軟件程序描畫心內膜,軟件自動追蹤心肌,獲得各切面左心室內膜下心肌、中層心肌及外膜下心肌的應變曲線及應變值,記錄左心室整體縱向應變(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LVGLS)、心內膜下心肌(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in subendocardial myocardium, GLS-Endo)、中層心肌(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in mid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1年6期2021-06-28

  • 北京協和醫院經皮心內膜心肌活檢臨床操作規范
    00730經皮心內膜心肌活檢是利用導管式活檢鉗,經周圍血管到達右心室或左心室夾取心內膜心肌組織的技術。心內膜心肌活檢及心肌病理學診斷是心肌炎、疑難心肌病精準診斷、治療指導及療效評價的重要手段。為規范經皮心內膜心肌活檢的臨床應用,提高其操作安全性,提升我國心肌炎、心肌病的診治水平,結合北京協和醫院近年來的臨床實踐撰寫本操作規范。1 心內膜心肌活檢發展史1958年美國Rush-Presbyterian-St. Luke’s醫學中心Weinberg等[1]采用局

    協和醫學雜志 2021年3期2021-06-02

  • 二維斑點追蹤成像評價尿毒癥患者左室心肌分層應變
    分析界面,選擇心內膜及心外膜均被清晰有效顯示出的心動周期,跟蹤描繪上述各切面左室心內膜輪廓,調整感興趣區,準確界定心內膜與心外膜邊界,系統獲取各個切面對應的心內膜下心肌、中層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的縱向應變曲線、圓周應變曲線及對應的縱向應變峰值(LS)、圓周應變峰值(CS)、各切面各層心肌整體縱向分層應變(GLS)及心肌整體環向分層應變(GCS),計算各個應變之間的差值,得到相應的跨壁應變梯度即左室各層心肌整體縱向分層應變跨壁應變梯度(△GLS)和左室各層心肌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20年3期2020-03-30

  • 分層應變評估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肌功能
    敏感性不同,對心內膜最敏感,早期評價心內膜受損程度有助于了解心肌功能極早期改變?;诙S斑點追蹤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的心肌分層應變是近年來發展的超聲新技術,可同時分析左心室壁3層心肌運動情況,能夠突破常規心臟超聲對整體室壁運動分析的限制,有可能發現極早期心肌功能異常。本研究探討縱向分層應變技術評估PCI術后ACS患者心肌功能的臨床應用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20年1期2020-03-24

  • 磁共振診斷L?ffler's心內膜炎一例并相關文獻復習
    增厚,左室心肌心內膜下延遲強化灶(累及左室乳頭肌),結合病史,考慮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心內膜炎。討論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心內膜炎又稱為L?ffler's心內膜炎(L?ffler's endocarditis),最早于20世紀30年代由L?ffler報道,因此而得名。該病常見于中年男性,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常表現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持續增高及局部或多臟器浸潤為特點[1],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累及心臟

    磁共振成像 2019年10期2020-01-15

  • 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縱向收縮功能的效果分析
    期LS峰值相比心內膜層,均偏低(P<0.05),而左心室整體LS、平均LS峰值相比觀察組,均偏高(P<0.05)。見表1。2.2 兩組RS收縮期峰值對比對照組左心室各短軸的內膜層心肌的平均RS峰值及整體收縮期RS峰值相比心外膜層心肌,均偏高(P<0.05)。并且在各短軸水平上,RS峰值有明顯差異,最大的是乳頭肌水平;觀察組左室各短軸水平RS峰值相比對照組,均明顯增高(P<0.05)。見表2。表1 兩組LS收縮期峰值對比(±s,%)表1 兩組LS收縮期峰值對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9年23期2019-09-12

  • 感染性心內膜炎超聲心動圖診斷與術中所見對比分析
    徐 敏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指病原侵犯心內膜導致的炎性反應,患者病情重,并發癥多,病死率高[1]。隨著不典型IE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多,超聲心動圖診斷IE的難度增大,臨床漏診率和誤診率較高。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IE患者的術前超聲心動圖診斷與術中所見,明確超聲心動圖漏診和誤診IE的原因,總結超聲心動圖診斷IE的經驗教訓。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00年12月—2018年1月,蘇

    上海醫學 2019年4期2019-06-04

  • 胎兒心內膜墊缺損合并永存動脈干、脈絡叢囊腫、右側重復腎等多發畸形1例
    性心臟畸形:①心內膜墊缺損;②永存動脈干;③主動脈縮窄;④左右肺動脈狹窄;⑤動脈導管增粗;(2)胎兒脈絡叢囊腫;(3)胎兒鼻骨偏短;(4)胎兒右側重復腎并腎盂輕度擴張;(5)羊水偏多。胎兒左側脈絡叢內可見1個無回聲,大小約0.37 cm×0.28 cm圖2 超聲:左側脈絡從囊腫右腎內可見兩組腎盂,腎盂分離約0.56 cm圖3 超聲:右腎腎盂分離圖4 解剖:僅有一支大動脈自右心室發出解剖結果:胎兒心內膜墊缺損;僅有一支大動脈自右室發出,大動脈近端壁后下方可見

    重慶醫學 2019年8期2019-04-25

  • 輕微胸壁損傷致心臟挫傷死亡1例
    ,左心室前下壁心內膜下見約0.8 cm×0.8 cm×0.5 cm出血(圖2B),室間隔上段左心室面心內膜下及心肌見3.5cm×1.4cm×2.0cm出血(圖2C)。組織病理學檢驗:腦水腫,腦干未見出血等異常。左心室壁及室間隔大量心肌細胞肥大,心內膜下出血區域心肌纖維斷裂,心肌細胞胞核及橫紋消失,片狀收縮帶壞死,廣泛性心肌間質出血、水腫,間質少許中性粒細胞浸潤;傳導系統未見異常。彌漫性肺水腫。肺間質小血管、腎小球廣泛微血栓形成。腦、肺、脾等小動脈管壁未見明

    法醫學雜志 2019年6期2019-02-10

  • 三維標測指導下經房間隔動靜脈軌道法植入左心室心內膜電極的應用
    究表明,左心室心內膜起搏可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對CRT的反應程度,優化左心室電極導線位置是提高CRT療效的重要措施[4,5]。三維標測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心臟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消融術中,不但能直觀地標測各個心腔內膜的激動順序、重建各個心腔的三維結構,而且還可獲得左心室內膜的最晚激動點,指導左心室電極植入位置[6,7]。鑒于前述原因,本中心結合三維標測技術與左心室心內膜電極優勢,對2例無法行常規CRT植入的擴張型心肌?。―CM)患者,結合三維標測系統、采用經房間隔

    中國循環雜志 2018年12期2019-01-03

  • 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冠狀動脈慢血流患者左室心肌分層應變
    況下3層心肌(心內膜下、中層和心外膜下)肌纖維分布和排列各不相同[2],CSF可能對不同心肌層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從而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但目前國內外鮮有針對CSF患者左室心肌功能進行逐層觀察的研究報道。本研究旨在應用二維斑點追蹤技術(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評估CSF患者左室各層心肌收縮期應變特點,研究分層應變評估CSF患者心肌早期收縮功能異常的準確性及臨床價值

    復旦學報(醫學版) 2018年4期2018-08-08

  • 經室間隔穿刺植入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左心室心內膜導線的經驗
    間隔植入左心室心內膜導線的雙心室起搏技術,然而由于左心室電極導線需穿過左心房和二尖瓣方能到達左心室心內膜,因此導線相關的血栓栓塞及瓣膜損傷風險是其主要不足之處。針對上述方法的不足,Gamble等[5]在2013年首次報道了采用經室間隔穿刺的方法順利植入左心室心內膜導線,該團隊采用該方法先后對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左心室心內膜導線,顯示了該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我中心于2014-08在國內首次開展經室間隔穿刺植入CRT左心室心內膜導線的臨床實踐,現報道我

    中國循環雜志 2018年7期2018-07-30

  • 心臟再同步治療的選擇及發展
    數可位于左心室心內膜及心外膜)。1 CRT植入指征2017年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以及美國心力衰竭學會(HFSA)指南推薦[1],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35%,正常心電圖中幅度最大的波群(QRS)≥150 ms,呈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的患者行CRT或CRT-D植入,推薦等級Ⅰ級。但特別提到要注意以下幾點。1.1以上指征需在確診射血分數降低心力衰竭(HFrEF)(或心肌梗

    重慶醫學 2018年7期2018-03-29

  • 基于二維超聲心動圖心肌分層應變技術評估HeFH患者左心室功能
    ]。左心室壁由心內膜層、中間層及心外膜層心肌構成,其中心內膜層心肌對缺血損傷最為敏感[3]。相較于傳統基于心腔的超聲心動圖參數,如左心室容積、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njectionfraction, LVEF)及室壁運動指數等,應變可更直接評估心肌收縮功能[4-5]。斑點追蹤超聲心動圖無角度依賴性,可有效分析心肌形變[6]。早期的斑點追蹤技術只能將左心室壁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心肌分層應變可分別分析心內膜層、中間層和心外膜層的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 2018年1期2018-01-19

  • 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的超聲診斷及研究進展
    110004)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 (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 ,亦稱心內膜纖維彈性組織增生癥、心內膜硬化癥,是胎兒或嬰幼兒時期心內膜中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增生而導致心內膜增厚的疾病。EFE首次報道于1740年[1],1943年由WEINBERG等[2]命名為EFE。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大多數學者認為與宮內感染密切相關。EFE以心內膜增厚,心腔擴大為主要表現,并以心肌收縮和舒張功能下降為主要特征。EFE占先天性心臟病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8年8期2018-01-16

  • TDI等容收縮期參數評價冠心病節段性心內膜回聲增強與心肌缺血關系
    價冠心病節段性心內膜回聲增強與心肌缺血關系馬秀麗,劉書麗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 電診科,遼寧 沈陽 110031目的應用脈沖組織多普勒(Pulsed-Wave Tissue Doppler Imaging,PW-TDI)測量冠心病左室節段性心內膜回聲增強部位心肌運動速度,初步探討其與心肌缺血的聯系。方法應用超聲心動圖及PW-TDI技術檢測27例下壁基底段心內膜回聲增強病例組、18例后間隔基底段心內膜回聲增強病例組及20例正常對照組常規二維超聲測值及二尖瓣環速度

    中國醫療設備 2017年12期2017-12-23

  •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速基質消融療效比較
    于心外膜、既往心內膜消融不成功或心內膜標測未見瘢痕區域的情形下,行心外膜標測。關于心外膜瘢痕區域的定義與心內膜相同,但瘢痕區域的腔內電圖局部電位波形寬大(>80 ms)或為碎裂電位。我們在上述這些區域進行消融,直至所有室速都不能誘發出。2.2 缺血性心肌病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室速消融結果比較Proietti等[15]認為,對NICM患者行心外膜消融的比例高于ICM患者(25%vs. 1%),總的瘢痕區域反而更少(20%vs. 59%),最重要的是,心外膜消融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7年4期2017-04-03

  • 用于復雜心律失常的新型三維標測系統研究
    制研究需要獲取心內膜、心外膜共同標測的三維電解剖信息,現有的標測系統無法實現。為滿足這一特有需要,本文進行新型三維標測系統方案研究。方法 該系統從臨床實際需要出發,基于磁場定位原理,借助磁定位軟件,實現磁導管的多點同步磁定位;基于三維重建技術、圖像與信息融合技術,利用拓撲映射方法,結合心外膜分區技術,建立心內膜、心外膜及其共同標測的電解剖圖。結果 動物實驗初步結果表明,設計的新型三維標測系統能夠進行心內膜及對應區域心外膜標測,滿足復雜心律失常的臨床診治及機

    中國醫療設備 2017年2期2017-03-09

  • 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單純左前降支心肌橋患者左室縱向分層應變
    分析,在各切面心內膜面點擊二尖瓣瓣環兩側、心尖3個點,軟件自動勾畫出心內膜面并將心肌分為心內膜下、中層及心外膜下心肌,必要時手動調節,軟件自動給出心內膜下心肌整體縱向應變(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endo-myocardium,GLSendo)、中層心肌整體縱向應變(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mid-myocardium,GLSmid)、心外膜下心肌整體縱向應變(global longi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7年35期2017-03-07

  • 超聲心動圖在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和川崎病心力衰竭患兒診療中的應用
    )超聲心動圖在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和川崎病心力衰竭患兒診療中的應用伍志敏,陳芯夏,梁衡杰(欽州市靈山縣人民醫院彩超室,廣西 欽州 535400)目的評價超聲心動圖對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和川崎病心力衰竭患兒的診療價值。方法選擇2012年11月至2016年5月間我院收治的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和川崎病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兒30例為觀察組,以30例健康嬰幼兒為對照組,均接受超聲心動圖檢查。測量并比較兩組受檢者的左心房內徑(LA)、右心室內徑(RV)、左室舒張末期內

    海南醫學 2017年1期2017-03-01

  • 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表阿霉素對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縱向分層應變的影響
    逐層遞減,即:心內膜下心肌>中層心肌>心外膜下心??;3組間心外膜下心肌、中層心肌L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與B組心內膜下心肌LS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與A組心內膜下心肌LS、C組與B組心內膜下心肌L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斑點追蹤成像;表阿霉素;分層應變;心室功能,左表阿霉素(Epirubicin, Epi)的心臟毒性作用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死亡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隨著Epi劑量的累積,乳腺癌患者早期可出現左心室功能障礙的亞臨床表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6年12期2016-12-27

  • 應用超聲二維應變評價左心室不同構型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收縮功能
    平即心尖位切面心內膜層、心肌中層和心外膜層心肌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SSL)。結果:(1)對照組、NLVH組和LVH組患者心肌各層SSL均保持梯度特征,即心內膜層>心肌中層>心外膜層。(2)與對照組比較,NLVH組和LVH組左心室節段不同水平的心內膜層心肌SSL均減低,心尖四腔水平:[(-24.11±3.52)%和 (-22.78±4.11)% vs (-27.49±2.95)%],心尖兩腔水平:[(-22.79±5.20)%和(-21.92±4.88)%

    中國循環雜志 2016年8期2016-09-26

  • 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左心室心內膜下心肌收縮功能
    血壓患者左心室心內膜下心肌收縮功能劉泳1a,羅楠1b,王詒焓2目的:應用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監測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左心室心內膜下心肌應變,探討其變化規律及臨床意義。方法:選擇原發性高血壓患者73例,依據左心室心肌質量指數,將其分為無左心室肥厚組(NH)33例和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組(CH)40例,并與正常對照組40例進行比較。應用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分別測量左心室整體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GLPSSa)、心內膜下心肌的收縮期縱向峰值應變(GLPSSi)、左心室整體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6年5期2016-09-19

  • 特發性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累及心臟的超聲心動圖診斷
    血栓、心肌炎、心內膜心肌纖維化、限制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冠狀動脈病變等,致死率及致殘率高。因相關癥狀缺乏特異性,臨床易漏診、誤診。超聲心動圖在IHES心臟受累的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IHES伴心臟受累的病理、臨床表現及超聲心動圖診斷進行闡釋。嗜酸性粒細胞;特發性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超聲心動圖描記術特發性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指無明確致病因素的血液和/或細胞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6年5期2016-06-23

  • 左心房心內膜去神經化射頻消融治療難治性血管迷走性暈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張澍?左心房心內膜去神經化射頻消融治療難治性血管迷走性暈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孫巍,鄭黎暉,姚焰,喬宇,侯炳波,吳靈敏,郭金銳,張澍摘要關鍵詞暈厥,血管迷走性;心內膜;導管消融術作者單位:100037 北京市,北京協和醫學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醫院 心律失常診治中心Email:ianyao@263.net.cnSafety and Efficacy of Left Atrial Endocardial Vagal Denervatio

    中國循環雜志 2016年3期2016-04-21

  • 假性deta波時限在室性期前收縮中的診斷價值
    )起源于左心室心內膜,52例(占53.6%)起源于右心室心內膜,27例(占27.8%)起源于主動脈竇,5例(占5.1%)起源于心大靜脈。②4組不同有效靶點室性期前收縮的PdW時限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2組心外膜(主動脈竇和心大靜脈)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縮的PdW時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按照起源部位將室性期前收縮分為心內膜和心外膜起源,其PdW的時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比較PdW的時限,可以區分心內膜和心外膜

    溫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6年1期2016-04-06

  • 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研究進展
    400014)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研究進展況建華綜述,余更生審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心內科/兒童發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兒科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400014)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心肌疾??;心力衰竭;嬰幼兒;綜述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endomy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又稱心內膜硬化癥、嬰兒心內膜心肌病等,最早在1941年由Gross命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嬰幼兒心肌病,心泵功能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病因尚未完全

    現代醫藥衛生 2016年11期2016-02-23

  • 12導聯心電圖計算機算法在識別心外膜室性心動過速中的臨床應用
    在識別心外膜或心內膜室性心動過速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收集患有室性心動過速的43例患者進行常規12導聯心電圖檢查,記錄患者相關信息和12導聯心電圖QRS波的特點,圖像計算機處理采用MATLAB軟件,采用圖像的斜率作為區分心外膜和心內膜起搏MoG模型的特征性區別,通過訓練樣本設置區分閾值,驗證此法識別心內膜和心外膜室性心動過速的精確度和可信性。結果12導聯ECG起搏標測對心內膜和心外膜混合模型的識別總精確度為84%,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1%和80%。采用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24期2016-01-28

  • 超聲心動圖診斷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的臨床分析
    動圖診斷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的臨床分析范宏艷,張 娜,王艷朋,趙 靜 (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河北 保定 072750)目的 探究超聲心動圖診斷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常規心動圖與超聲心動圖對患者進行檢查,對比分析檢查結果與病理結果的符合率以及檢測結果的情況。結果 超聲心動圖的檢測結果符合率為96.00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5年35期2015-10-25

  • 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對冠心病患者狹窄冠脈灌注區域局部應變的評價
    P<0.05;心內膜面積應變-41.42±14.87 比-33.54±11.74,P<0.01。②回旋支狹窄<50%組與狹窄≥50%組的回旋支灌注區域各項應變均值分別為:縱向峰值應變-14.95±6.01 比-12.04±4.25,P<0.05;周向峰值應變-28.46±15.09 比-24.23±10.22,P<0.05;徑向峰值應變31.81±14.45 比 26.59±12.45,P<0.05;心內膜面積應變-37.15±13.83 比-30.47±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5年1期2015-09-15

  • 解剖M型超聲在早期心肌缺血左室舒張特性診斷中的應用
    左室舒張期局部心內膜位移變化特征診斷中的應用。方法 45例患者根據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掃描結果分為心肌缺血患者28例(缺血組)及正常者17例(正常組)。采集左室短軸中段動態超聲圖像,采用解剖M型超聲經前間隔-后壁、后間隔-側壁及前壁-下壁節段3條取樣線,分別測量各節段舒張早期速度、幅度及幅度率,計數心內膜面收縮后收縮及短暫舒張延遲的節段數。比較兩組舒張變化特征。結果 與正常組比較,缺血組缺血節段舒張早期幅度、幅度率更低(P 0.05)。結論 解剖M型超聲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5年6期2015-06-23

  • 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1例尸檢病理特征
    ?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1例尸檢病理特征王雪瑤1,姜云鵬2,杜偉2,吳珊2*,王勇3*(1.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2.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 病理系,吉林 長春130021;3.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心外科,吉林 長春130021)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endocardial fibrorelastosis)是嬰兒一種心肌病,發病率較低,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2%,10%的病例表現為家族性發病[1],是嬰兒期心衰的常見原因之一,病死率高。本文報道1例4個月大嬰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5年7期2015-02-24

  • 卡維地洛治療小兒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臨床效果評價
    治療小兒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臨床效果評價陳鳳霞(黑龍江省鶴崗市鶴礦集團婦嬰醫院,黑龍江鶴崗154100)目的 本文就經卡維地洛治療小兒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治療中的臨床價值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方法 選擇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間收治的小兒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患兒7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兒均35例,對照組采用洋地黃進行治療,實驗組采用卡維地洛治療,對兩組患兒的心內膜彈力纖維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5年4期2015-02-23

  • 小兒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的超聲診斷和臨床分析
    0053)小兒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的超聲診斷和臨床分析谷慧慧,霍亞玲,王 丹,左汴京 (鄭州市兒童醫院超聲醫學科,河南 鄭州 450053)目的 了解小兒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患兒心內結構的改變,探討超聲心動圖對EFE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患兒30例,總結超聲心動圖心內結構及心功能變化,重點觀察房室內徑、室壁運動、心內膜回聲、瓣膜啟閉及血流、心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5年10期2015-01-21

  • 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內膜心肌活檢的組織學病理特點及心功能變化
    制型心肌病患者心內膜心肌活檢的組織學病理特點及心功能變化洪舟1,潘龍飛2,杜英俊3(1.西安市第五醫院急診科,陜西 西安 710082;2.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陜西 西安 710004;3.西安市第五醫院病理科,陜西 西安 710082)目的探討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內膜心肌活檢的組織學病理特點以及相關心功能變化。方法對我院急診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病組)進行心內膜心肌活檢,并做實驗室檢查、右心導管以及

    海南醫學 2014年19期2014-05-02

  • 心肌速度向量成像技術評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各節段旋轉速度和旋轉角度
    患者心肌各節段心內膜和心外膜的旋轉角度和旋轉速度,評價其在定位左前降支病變中的價值。資料與方法選取2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狀動脈造影示罪犯血管為左前降支閉塞的患者和24例冠狀動脈造影正常的患者。超聲檢查均在冠狀動脈介入術后1周內進行,記錄心臟心底水平和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軸切面,并脫機分析左心室心肌各節段心內膜和心外膜收縮期旋轉角度和旋轉速度。結果心肌梗死組心底水平前間隔、后間隔心內膜收縮期旋轉速度和后間隔心外膜旋轉角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4年12期2014-03-10

  • 斑點追蹤成像評價左心室構型正常的原發性高血壓心肌功能
    心室整體心肌和心內膜下心肌收縮期長軸應變率(GSrL S)、舒張早期長軸應變率(GSrL E)、房縮期長軸應變率(GSrL A),心底水平旋轉角度峰值(MV-Prot)、心尖水平旋轉角度峰值(AP-Prot)、等容解扭轉率(UntwR)等左心室扭轉參數。結果與對照組相比,A組心內膜下心肌GSrL S減低,GSrL A增高(P<0.05);A、B組MV-Prot、AP-Prot較對照組增加,UntwR減低,解旋減半時間延長(P<0.05);B組AP-Prot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4年4期2014-03-09

  • 聲學造影對比心血池核素評價老年人左心室收縮功能
    獲得完全清晰的心內膜顯像。聲學造影技術有利于計算出的射血分數更為準確,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映左心室的功能狀況[2-3]。無創性影像學方法中核素心室顯像以其放射性核素標記為基礎,評價左室功能不受心腔大小和形態、節段性室壁運動異常、心室重構等因素的影響,可作為測量左室射血分數(LVEF)的金標準。本研究擬通過心血池核素顯像作為金標準,選用注射六氟化硫微泡,分析聲學造影技術是否可提高LVEF測定的準確性。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1年4月至2012年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14年4期2014-01-29

  • 超聲心動圖診斷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合并動脈導管未閉1例
    臟??;②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③動脈導管未閉。圖1 房、室之間十字交叉結構消失(LV:左心室,RV:右心室,LA:左心房,RA:右心房) 圖2 主肺動脈內可見來自降主動脈的返流信號(MPA:主肺動脈,DA:降主動脈)討論: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又稱完全性房室通道,是一種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病,占先天性心臟病患病率的7%左右[1];是由于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腹背側心內膜墊融合不全及原發孔房間隔發育停頓或吸收過多,形成房室共同通道即心內膜墊缺損[2]。臨床上多見于嬰幼兒。

    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 2013年5期2013-11-13

  • 基于時空概念研究慢性腎臟病患者心內外膜的旋轉
    究對象的基底段心內膜與心外膜均呈逆時針旋轉,3組對象基底段心內外膜的旋轉角度均無統計學差異 (P>0.05);心尖段心內膜與心外膜均呈順時針旋轉,3組對象心尖段心內外膜旋轉角度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表 2)。表1 CKD 1,2組與對照組超聲心動圖常規測值比較表2 CKD 1,2組與對照組在等容收縮期心內外膜旋轉角度比較(°)2.2.2 射血期末3組研究對象的基底段心內膜與心外膜均呈順時針旋轉,基底段心內膜的比較,CKD 1組與CKD 2組的旋轉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3年10期2013-09-28

  • 超聲心動圖對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診斷臨床意義
    店463000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 (EFE)臨床上又稱為原發性的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內膜心肌病,好發于嬰幼兒時期,該病死亡率較高且預后較差,嚴重威脅著患兒的身心健康[1]。由于其常常以急慢性心力衰竭為首發癥狀,可累及左心室、心腔、瓣膜以及心肌,很容易導致臨床診斷出現偏差或者誤診[2]。為研究超聲心動圖診斷EFE的臨床意義,該院選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間收治的47例患有EFE兒童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期該院47例行體檢的健康

    中外醫療 2013年24期2013-08-21

  • 實時三維超聲聯合右心聲學造影評價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右心室收縮功能的價值
    EF),并根據心內膜是否清晰可辨分為心內膜邊界清晰者、心內膜邊界欠清晰者,比較兩者三維超聲參數的組間差異。結果代償組、失代償組RVEDV較對照組均明顯增加,RVEF值減低(均P<0.01),代償組與對照組RVSV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失代償組RVSV與代償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失代償組RVEDV較代償組明顯增大,RVEF明顯減低(均P<0.01)。心內膜邊界欠清晰者造影后較造影前RVEDV、RVEF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浙江醫學 2013年11期2013-04-19

  • 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死亡1例
    200063)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死亡1例陳圓圓1,張建華2(1.贛南醫學院法醫學系,江西贛州 341000;2.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技術研究所上海市法醫學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063)法醫病理學;嬰兒猝死;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1 案例1.1 簡要案情某女嬰,7個月,某日11:00因咳嗽到某私人診所就診,給予對癥治療后好轉。當日18:00,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發紺等癥狀,對癥治療后無好轉,經搶救無效于當晚死亡。1.2 尸體檢驗尸表檢查:女嬰,身長68 cm,發

    法醫學雜志 2013年5期2013-04-18

  • 超聲心動圖在診斷胎兒心內膜墊缺損的臨床應用價值
    102600心內膜墊缺損(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s)是一種心臟間隔缺損,又稱房室間隔缺損,范圍廣,累及房間隔、室間隔及房室瓣膜。其發生率約占先天性心臟畸形的7%,出生嬰兒中發生率約1/3 000[1]。心內膜墊缺損的自然病程預后很差,完全型心內膜墊缺損患兒80%在2歲內死亡[2],該畸形已被中華醫學會超聲指南列為在孕18~24周中必須明確診斷的胎兒致命性心臟畸形,在超聲檢查中具有重要意義[3]。本文回顧性總結分析了自2007

    中國醫藥導報 2012年3期2012-09-17

  • 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縮功能的研究
    阻滯患者的左室心內膜下心肌功能的改變情況。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根據心電圖及臨床檢查明確診斷為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CLBBB)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齡28~73歲,平均53歲;正常志愿者20例,作為對照,男11例,女9例,年齡21~78歲,平均56歲,病例組除外心肌梗死、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積液、肺動脈高壓及左室射血分數小于50%的患者,除外左心室擴大患者;正常對照組經體檢、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證實無心臟疾患。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G

    中國實用醫藥 2012年16期2012-06-02

  • 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8例誤診診治體會
    8例患兒左心室心內膜面回聲增強,左心室呈球形擴大,左室壁運動彌漫性減弱,左室舒縮功能明顯受損,其中3例同時存在動脈導管未閉,2例發現少量心包積液。依據此結果8例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確診。1.4 治療控制心衰,改善心功能,營養心肌,防治感染,對癥支持治療,加強護理和監護。1.5 結果住院期間死亡1例,家長拒絕尸檢,心衰控制好轉出院6例,放棄治療自動出院1例。1.6 隨訪自動出院的1例出院后因再次氣促發紺加重未行治療于20余天后死于家中;好轉出院的6例中4例規

    中外醫療 2012年3期2012-01-29

  • 超聲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對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患兒左心室短軸二維應變的研究
    追蹤成像技術對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患兒左心室短軸二維應變的研究曲 冉1QU Ran任衛東1REN Weidong劉 爽2LIU Shuang肖楊杰1XIAO Yangjie孫菲菲1SUN Feifei目的應用超聲斑點追蹤成像技術(STI)定量研究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EFE)患兒左心室短軸各節段心肌的二維應變,探討其變化規律。資料與方法23例EFE患兒取胸骨旁左心室短軸基底段、中間段和心尖段連續5個心動周期圖像(3個平面顯示左心室16節段)。應用QLab

    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2年11期2012-01-12

  • 基于DT-MRI數據的三維心室組織分層方法
    方向總體上是自心內膜向心外膜擴布,而復極過程在心外膜開始較早,依次是心內膜和中間層,如圖1(a)所示.從圖1(a)中可以看出心外膜復極最早,中間層細胞復極最晚,且其時程較心內膜細胞和心外膜細胞要長.由于不同心室肌細胞的動作電位間期和去極、復極時間先后差異,形成了ECG的QRS波群和T波.1.2 線性分層方法依據在心室組織中,心肌細胞處于細胞液的包圍中,水分子在細胞中的擴散運動在心肌細胞纖維方向較垂直纖維方向要明顯得多,DT-MRI[4]即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1年7期2011-03-12

  • 嬰幼兒置入心內膜主動電極導線永久心臟起搏1例
    脈麻醉下,應用心內膜主動電極(Medtronic 5076,58 cm)行右心室間隔部起搏,模式為VVIR,脈沖發生器為St Jude Medical Zephyr SR 5620(17 g)。術中即刻起搏器參數心室電壓1.0 V,阻抗1508 Ω,R波高度8 mv。最低心率90 bpm,心率110 bpm。6個月后隨訪,患兒一般狀態良好:身高81 cm,體重10 kg,起搏器參數測試:心室電壓0.8 V,阻抗850 Ω,R波高度10 mv。討論: 嬰幼兒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1年3期2011-02-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