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

  • 類風濕患者要戒煙
    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而研究發現,吸煙會增加疾病的發生率。同時,吸煙還會影響治療效果。研究發現,吸煙者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緩解程度均低于非吸煙者,并且在治療過程中吸煙者的疾病活動度也高于非吸煙者。也就是說,吸煙者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更不易緩解。此外,類風濕關節炎吸煙患者早逝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吸煙作為不良生活習慣,進一步增加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改善類風濕關節炎的預后,從戒煙做起。摘自《家庭醫生報》 侯秀娟/文

    保健與生活 2023年7期2023-04-21

  • 類風濕關節炎得戒煙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醫生往往會再三叮囑患者戒煙,有人不免疑惑:只聽說支氣管炎跟吸煙有關,怎么吸煙還會導致類風濕關節炎呢?事實是,長期吸煙者更容易發生免疫紊亂,而且吸煙會增加類風濕關節炎的患病風險,并降低藥物治療效果。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而言,戒煙是控制病情必不可少的一步。而且,吸煙會影響肝臟酶處理藥物的效果,因此吸煙者往往需要加大藥量才能產生相同藥效,而藥量增加又可能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戀愛婚姻家庭 2022年21期2022-08-04

  • 預防類風濕關節炎,這些因素應避免
    ●林海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高致殘性自身免疫疾病,病情多反復且逐漸加重,最終造成關節結構破壞、畸形,導致患者殘疾、喪失勞動力,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類風濕關節炎病因雖尚未完全明確,但普遍認為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與遺傳因素密切關聯。此外,還與下列因素有關,如果父母一方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其子女患病的可能性要明顯高些,屬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易感人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尤其需要提高警惕,減少接觸這些可促進發病的因素,盡可能避免患病。避免長期處于寒冷潮

    江蘇衛生保健 2022年2期2022-02-26

  • 類風濕關節炎致病原因或與腸道菌群有關
    王延斌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多發的、對稱性多關節腫痛為主要表現的風濕免疫病,后期導致關節功能的喪失,甚至殘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增加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韓金祥團隊成員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的患病率高,預后差,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常處于中晚期。該研究發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維生素C水平過低,是由于腸道微生物影響所致,據此提出了類風濕關節炎“菌—腸—關節軸”的致病新機制。該研究發現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發生時,腸道菌群悄悄啟動了“菌—腸—關節軸”機制,大大降低

    科學導報 2021年52期2021-08-10

  • 風濕≠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
    疫科沈敏教授就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發病特點、是否可以治愈……為大家解惑。關節腫脹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風濕”一詞源于中醫,囊括了廣泛的概念,患者如若存在關節、骨骼、肌肉或者關節骨骼附近的肌腱、軟組織疼痛,都可以稱之為“風濕”,因此風濕所包含的疾病非常之多,例如遺傳性、代謝性、外傷、慢性勞損、自身免疫病等。自身免疫病中最為常見的以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就是“類風濕關節炎”,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和小關節為主的疼痛、腫脹等癥狀。而風濕性關節炎也是包含在“風濕”領域

    自我保健 2021年4期2021-06-16

  • 類風濕因子陽性是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嗎
    女士,體檢發現類風濕因子升高,擔心是不是得了類風濕關節炎。詢問病史后發現,年輕的H女士有齲齒,既往有白細胞減少和關節疼痛的病史,就建議其進一步完善了血沉、抗核抗體全套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檢查,最后發現H女士并沒有患類風濕關節炎,而是患了另一種風濕病———干燥綜合征。而另一位62歲的C女士同樣也因為體檢單上的類風濕因子升高就診。C女士既往有膝關節的疼痛,醫生同樣也為她完善了一些檢查,結果發現,C女士也沒有類風濕關節炎。其膝關節疼痛是因為長期負重勞動引起的骨關

    健康博覽 2021年3期2021-03-22

  • 關節腫脹僵硬,警惕類風濕關節炎
    李國青說到類風濕關節炎,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老年病”,甚至認為只是一種會引起關節疼痛的疾病。其實,類風濕關節炎遠遠不是我們想得那么簡單。它是一種以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系統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關節的畸形和功能喪失。類風濕關節炎,并不只是“老年病”類風濕關節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發病的高峰年齡是30~50歲,男女比例為1︰3。所以,臨床中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多為青壯年女性。臨床數據顯示,隨著生活、工作方式的不斷改變,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人群越來

    祝您健康 2020年6期2020-06-12

  • RF、CRP、Ig檢測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
    400800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但是該病的發病機制并沒有統一定論,相關研究得出,遺傳、感染等均有可能為該病的發病原因[1]。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表現為關節反應,最為常見的是小關節損傷,在疾病早期,多數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的關節畸形,因此在臨床診斷中很難給予準確的評估,進而造成漏診的發生,影響患者預后[2]。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早期診斷非常關鍵,明確的診斷結果有助于為患者提供準確的治療,改善患者預后[3]。目前臨床對于類風濕關節炎的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0年3期2020-02-13

  • 血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及類風濕因子聯合檢測在診斷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價值
    643100)類風濕關節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醫生應盡早對此病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以防止其發生軟骨、骨關節損傷等并發癥[1]。以往臨床上常采用血清類風濕因子檢測診斷類風濕關節炎,但效果一般,診斷的特異度較低。相關的文獻指出,用血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及類風濕因子聯合檢測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準確率較高。為了進一步探討血清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及類風濕因子聯合檢測在診斷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價值,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1 資料

    當代醫藥論叢 2018年12期2018-08-16

  • 類風濕因子需要轉陰嗎
    生明重要提示:類風濕因子只作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志,并不是病情輕重的標志,在治療過程中不值得過分關注。李女士今年39歲,因為手關節腫脹、發僵、疼痛,6個月時已經沒有關節腫脹和疼痛癥狀了,于2015年底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規范治療,李女士的病情有了改善,全家人都很高興。治療6個月時已經沒有關節腫脹和疼痛癥狀了,但拿到復查的化驗結果時全家人又傻眼了,雖然很多指標都有所改善,但類風濕因子卻從原來的257單位/毫升增高至781單位/毫升。類風濕因子怎么越

    家庭用藥 2017年7期2017-07-29

  • 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關節炎嗎
    作26年,擅長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干燥綜合征、皮肌炎、復發性多軟骨炎、痛風、骨關節炎等的診斷治療;各類血管炎的診斷和治療。在中華系列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50余篇(SCI 9篇),參編多部醫學專著和醫學英語教材的編寫,計200余萬字。出診時間:每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上午出診。預約電話:0351-12580、118114、12320、96511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累及全身大小關節的慢性炎癥性疾病,患者大多有手關

    人人健康 2017年7期2017-04-11

  • 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和類風濕因子聯合檢測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價值研究
    056200)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特征為對稱性的關節滑膜炎癥,可導致關節強直、畸形和功能喪失[1]。對于臨床表現、X線檢查特征不典型,且類風濕因子檢測結果為陰性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而言,早期診斷較為困難,極易因錯過最佳診治時間而出現不可逆的骨關節破壞,嚴重時甚至導致終身殘廢[2]??弓h瓜氨酸肽抗體檢測對類風濕關節炎的具有較高的診斷特異度和靈敏度[3-4]。目前,臨床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據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于2010年發布的《類風濕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年6期2014-12-16

  • 老年發病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周武威 黃堅毅類風濕關節炎(RA)是我國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是以慢性多關節炎為主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國發病率為0.34%,其中老年類風濕關節炎占總數的40%[1]。為進一步探討老年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特點,現將廣西崇左市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類風濕關節炎與同期非老年類風濕關節炎進行對比分析,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本組病例為2011年~2013年2年間在本科住院的、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準的年齡>60歲的患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3年1期2013-11-12

  • 類風濕關節炎實驗診斷指標的比較分析
    214023)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最常見的系統自身免疫疾病之一,以關節滑膜慢性炎癥病變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人在發病2年內即可出現不可逆的骨關節破壞而致關節畸形和喪失勞動力[1]。因此,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癥狀隱匿多變,僅靠臨床表現進行診斷有一定困難。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的實驗診斷指標主要有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和類風濕因子,本文就兩者在類風濕關節炎實驗診斷中的敏感性、特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1年10期2011-08-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