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面

  • 陸面資料對復雜地形氣溫和降水模擬的影響 ——以濟南市為例
    京 100081陸面過程是指發生在陸地表層的所有物理、 化學、 生物過程及其與大氣、 海洋的相互作用過程[1]. 人類活動可以改變陸地下墊面的狀況并影響陸面過程, 進而影響局地或區域的天氣狀況[2-3]. 陸面過程對近地面氣象要素及云降水的模擬會產生較大的影響[4]. 研究陸面過程對提高數值模式的模擬結果精度具有重要意義, 而模式中的陸面資料是決定陸面過程的重要因子[5].作為中小尺度數值模式, 影響天氣研究與預報模型(Weather Research a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9期2023-09-28

  • 淺談地理變化類綜合題的解題方法 ——以2022年全國乙卷第37題為例
    人類活動等導致的陸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蓋消融形成的消融區內,冰蓋重力導致的巖層形變緩慢恢復,持續影響著該范圍的海岸線位置。距今約1.8萬年,北美冰蓋開始消融,形成廣大消融區。圖1顯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巖海岸區)、乙(位于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兩站監測的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是陸面和海平面共同變化的結果。甲站(1)分別指出冰蓋消融導致的海平面、消融區陸面的垂直變化,并說明兩者共同導致的海岸線水平變化方向?!窘馕觥勘締柗譃?/div>

    教學考試(高考地理) 2023年2期2023-04-18

  • 從一道綜合題看高考地理試題的特點和啟示 ——以2022年全國乙卷第37題為例
    人類活動等導致的陸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蓋消融形成的消融區內,冰蓋重力導致的巖層形變緩慢恢復,持續影響著該范圍的海岸線位置。距今約1.8萬年,北美冰蓋開始消融,形成廣大消融區。圖1顯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巖海岸區)、乙(位于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兩站監測的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是陸面和海平面共同變化的結果。圖1(1)分別指出冰蓋消融導致的海平面、消融區陸面的垂直變化,并說明兩者共同導致的海岸線水平變化方向。(2)根據地理位

    教學考試(高考地理) 2023年1期2023-04-13

  • 應用相對變化思想,突破高考難題
    人類活動等導致的陸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蓋消融形成的消融區內,冰蓋重力導致的巖層形變緩慢恢復,持續影響著該范圍的海岸線位置。距今約1.8萬年,北美冰蓋開始消融,形成廣大消融區。圖1顯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巖海岸區)、乙(位于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兩站監測的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是陸面和海平面共同變化的結果。甲站(1)分別指出冰蓋消融導致的海平面、消融區陸面的垂直變化,并說明兩者共同導致的海岸線水平變化方向。(3)說明導致乙

    教學考試(高考地理) 2023年1期2023-04-13

  • 例談高中地理教學中綜合思維的培養策略
    人類活動等導致的陸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蓋消融形成的消融區內,冰蓋重力導致的巖層形變緩慢恢復,持續影響著該范圍的海岸線位置。距今約1.8萬年,北美冰蓋開始消融,形成廣大消融區。圖7顯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巖海岸區)、乙(位于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兩站監測的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是陸面和海平面共同變化的結果。(1)分別指出冰蓋消融導致的海平面、消融區陸面的垂直變化,并說明兩者共同導致的海岸線水平變化方向。(2)根據地理位置,

    河南教育·職成教 2022年12期2022-12-11

  • 高考地理真題分析與一輪復習備考建議 ——以2022年全國乙卷37題為例
    人類活動等導致的陸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蓋消融形成的消融區內,冰蓋重力導致的巖層形變緩慢恢復,持續影響著該范圍的海岸線位置。距今約1.8萬年,北美冰蓋開始消融,形成廣大消融區。圖1顯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巖海岸區)、乙(位于墨西哥灣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兩站監測的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海平面的相對變化是陸面和海平面共同變化的結果。圖1(1)分別指出冰蓋消融導致的海平面、消融區陸面的垂直變化,并說明兩者共同導致的海岸線水平變化方向。(2)根據地理位

    教學考試(高考地理) 2022年5期2022-11-19

  • 兩種陸面模式對中國區域土壤溫度模擬的對比分析*
    熱與感熱變化,是陸面影響大氣的重要因子(Godfrey,et al,2008;Fan,2009;朱蒙等,2014;楊江艷,2021)。土壤溫度還可以通過改變土壤水分運動及相變過程進一步影響地面水分循環過程(Lavigne,et al,2004;孫丞虎等,2005;丁旭等,2018)。此外,土壤溫度對短期氣候、農業氣象、農作物生長也具有重要的影響(Landh?usser,et al,2001;Hawkes,et al,2008;馬柱國等,2000;孟現勇等,

    氣象學報 2022年4期2022-09-06

  • 湯秋鴻:打開水與人類之間的一個個“盲盒”
    用水活動過程引入陸面水文模擬中,初步解決了陸面模擬中人類用水過程參數化問題)到“知水善用”(推進對地遙測技術與陸面過程研究的融合,探討了各類遙感產品提高陸面水文參數的模擬和預報精度的可能性),20多年來,他打開了水與人類之間的一個又一個“盲盒”。人物素描1 熱愛始于實踐有一次,湯秋鴻與導師前往塔里木河考察,發現塔里木河有嚴重的徑流散耗現象,越到下游,河水越少,直至下游斷流。仔細研究后,他們找到了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斷流的“真兇”——上游農田灌溉過度擴建導致的過

    意林·作文素材 2022年10期2022-06-06

  • 海岸帶與海岸線
    線水平變化方向、陸面垂直變化的原因、導致海岸線位置變化的人為原因、不同區域海岸線水平變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異等,主要考查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由此可見,海岸帶與海岸線知識需要同學們重點關注,在復習備考過程中,要將海岸帶與海岸線知識理解透,以在考試中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海岸帶是指海洋與陸地之間相互作用的地帶。陸地與平均海平面的交線稱為海岸線。海岸帶是地球四大圈層——水圈、巖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共同作用、相互影響的地帶。此處自然條件優越,歷來是人類聚居

    中學政史地 2022年35期2022-02-06

  • 海岸帶與海岸線
    線水平變化方向、陸面垂直變化的原因、導致海岸線位置變化的人為原因、不同區域海岸線水平變化的方向和幅度的差異等,主要考查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由此可見,海岸帶與海岸線知識需要同學們重點關注,在復習備考過程中,要將海岸帶與海岸線知識理解透,以在考試中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海岸帶是指海洋與陸地之間相互作用的地帶。陸地與平均海平面的交線稱為海岸線。海岸帶是地球四大圈層——水圈、巖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共同作用、相互影響的地帶。此處自然條件優越,歷來是人類聚居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22年12期2022-02-02

  • EAR70、CLDAS和ERA-Interim表層土壤溫度在中國地區的評估
    重要變量,是衡量陸面和大氣之間能量交換的重要表征[1]。中國地面氣象觀測網所包含的地面觀測站點已超過6萬個,但在空間上呈現“東多西少”分布不均勻的格局。除國家級站點外,氣象站的觀測在時間上存在不連續的現象(如大部分自動站冬季停止觀測降水和土壤濕度),土壤溫度觀測的有無和深度也因地區存在較大差異。這就造成中國氣象觀測網中土壤溫度數據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數值模式可以連續模擬出土壤的溫濕狀態,借助于同化技術可以加入精度高的觀測信息,大氣再分析和陸面數據同化技

    氣象科技 2021年6期2022-01-04

  • CLDAS和GLDAS土壤溫度數據在 陜西省的適用性評估
    究表明土壤溫度是陸面模式中影響陸氣相互作用的關鍵參數,因此研究土壤溫度對于陸面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Sarith P.P.Mahanama等[8]利用AGCM模式研究了土壤溫度對地面氣溫變化的影響,結果表明開啟了土壤溫度與氣候系統耦合的試驗能顯著影響地面氣溫變化。土壤深層中的正熱異常會逐漸將額外的熱量釋放到淺層,在土壤淺層熱異常會通過對土地覆蓋和植被條件的影響而產生地表熱異常和水分通量異常。通過影響年際和年代際的地表熱通量和水汽通量,深層土壤溫度異??赡苁?/div>

    氣象科技 2021年4期2021-08-25

  • CLM5.0對東北地區地表溫度的數值模擬及評估
    的變化情況.利用陸面模式模擬地表溫度,不僅能獲得高空間分辨率的模擬值,而且在時間上也更加連續,是目前研究地表溫度變化特征的一種有效手段.辛羽飛等學者利用CoLM模式對典型干旱區和青藏高原區地表溫度進行數值模擬[7].結果表明:CoLM模式對該區陸面過程模擬較好,模擬的地表溫度與觀測值相關系數高達0.885,對地表溫度模擬較好.劉少峰等利用陸面過程模式(CLM)對東亞地區不同下墊面(水田、高原稀疏植被下墊面、森林)進行數值模擬,結果表明,CLM模擬的高原稀疏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21年3期2021-07-06

  • CLM5.0對東北地區地表溫度的數值模擬及評估
    的變化情況.利用陸面模式模擬地表溫度,不僅能獲得高空間分辨率的模擬值,而且在時間上也更加連續,是目前研究地表溫度變化特征的一種有效手段.辛羽飛等學者利用CoLM模式對典型干旱區和青藏高原區地表溫度進行數值模擬[7].結果表明:CoLM模式對該區陸面過程模擬較好,模擬的地表溫度與觀測值相關系數高達0.885,對地表溫度模擬較好.劉少峰等利用陸面過程模式(CLM)對東亞地區不同下墊面(水田、高原稀疏植被下墊面、森林)進行數值模擬,結果表明,CLM模擬的高原稀疏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21年2期2021-07-06

  • 黃河源區陸面蒸散量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
    源研究所/寒旱區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蘭州 730000)引言陸面過程(Land Surface Process,LSP)通過陸-氣間水、能量、動量和碳交換影響氣候變化,是氣候系統中最基本的物理和生化過程之一[1],同時也是影響大氣環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GCM)和區域氣候模式(Regional Climate Model,RCM)模擬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陸面與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其中,陸面過程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 2021年4期2021-05-24

  • 強化氣象科技支撐 攻堅干旱前沿難題 ——記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岳平
    適合我國干旱區的陸面過程參數化方案;通過觀測試驗研究,揭示了半干旱區生態系統水-熱-碳耦合機制,發現了水分利用效率隨干旱強度的轉換規律,發現了荒漠化地帶與沙漠腹地起沙物理特性的差異,創新研究成果多次獲得省部級基礎研究和科技進步獎勵。雨養農業生態系統干旱監測作為承擔著干旱氣象專業優勢領域核心攻關任務和區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的國家級科研院所,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以下簡稱“干旱所”)緊緊圍繞現代氣象業務發展需求和專業定位,以加強氣象科技創新、突破氣象核心

    科學中國人 2021年4期2021-04-26

  • 兩種陸面方案對陸霧與海霧模擬效果的對比研究
    、云微物理方案與陸面方案尤其重要。很多研究者已經對前兩個方案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對比分析[13-15],然而對陸面方案的研究工作相對較少。在WRF模擬中,陸面方案承擔著描述陸面物理過程的任務,如定量刻畫大氣邊界層下墊面動量、熱量與水汽的收支平衡[16]。研究者在采用WRF模式研究陸霧與海霧時,針對陸面方案的選擇存在明顯不同的兩種傾向(表1)。表1 已有陸/海霧模擬研究中陸面方案的選擇由表1可以看到,模擬陸霧時傾向于選擇物理過程簡單的SLAB陸面方案,而模擬海霧

    海洋氣象學報 2021年1期2021-04-16

  • 不同大氣強迫作用下陸面模式CAS-LSM多年凍土活動層厚度模擬與不確定性研究
    測數據稀少,利用陸面過程模式結合各種觀測進行模擬是研究多年凍土活動層厚度在大尺度空間和時間上變化的重要工具。通過對凍土參數化方案的改進,陸面過程模式對凍土的模擬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Lawrence et al., 2008, 2012; Xie et al.,2018; Gao et al., 2019)。Guo et al.(2017)利用陸面過程模式 CLM4.5(Lawrence et al., 2012)模擬的土壤溫度插值得到活動層厚度,由此研究了

    氣候與環境研究 2021年1期2021-02-24

  • 6套格點土壤水分數據集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適用性評價
    2]。土壤水分是陸面過程模式和分布式水文模式關鍵的初始條件之一,通過影響感熱通量和潛熱通量的交換以影響陸面能量平衡和調節底層大氣[5-6]。同時,土壤水分也控制著陸面降水入滲和產流而影響降水的分配[7-9]。此外,土壤濕度的記憶作用對天氣和氣候模式模擬的影響可達數周到數月,深刻影響著降水和氣溫的模擬[6,10-12],故而準確的土壤水分數據對于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準確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研究意義[13-14]。土壤水分數據的獲取途徑主要有臺站觀測、衛

    水土保持通報 2021年6期2021-02-14

  • CLDAS驅動陸面模式模擬中國區域潛熱通量的精度評價*
    5℃[1],可見陸面通量交換對大氣系統的顯著效應。同時,水熱傳輸過程也與植物生理生態過程、環境特征密切相關,張功等[2?5]準確地定量了解各時間尺度的潛熱通量,對農業、水文、生態、氣象等相關領域意義重大。近年來,一系列大型野外觀測實驗站的建立,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觀測資料,這些資料揭示了陸面過程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時也對陸面模式的發展和驗證提供了參考依據。地面站點觀測主要采用的是渦動相關儀法(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EC)直接測

    中國農業氣象 2020年12期2020-12-18

  • 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土壤熱通量的陸面過程與衛星遙感研究
    要:利用Noah陸面模型對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塔中站土壤熱通量進行了模擬,采用SMAP衛星地表土壤熱通量數據及風云2號FY-2G衛星陸表溫度數據對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塔中站地表土壤熱通量進行估算。結果說明:(1)Noah陸面模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模擬土壤熱通量精度較高,決定系數R2為0.972,能夠反映塔中站土壤熱通量的變化情況;(2)SMAP衛星地表土壤熱通量數據與塔中站的實測值變化相位基本相同,決定系數R2為0.855;(3)FY-2G衛星數據反演的地表

    江蘇農業科學 2020年20期2020-12-14

  • 基于陸面水文耦合模型的淮河流域水文模擬與極值分析
    損失[5-6]。陸面水文模型在水文氣象業務應用與科學研究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實現大氣—陸面—水文耦合是完整認識地氣系統水循環過程、模擬地氣水循環的歷史演變、預估水循環未來變化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大氣模式和水文模型的預報精度,延長水文水資源預測的預見期,并可用于研究水循環過程及其對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響應[7-10]。高時空精度的陸面水文模型也是實時洪水預報預警、氣象水文災害防治、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工具,直接服務于水資源供需矛盾的緩解及區域經濟可持續發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5期2020-12-04

  • 夏季風過渡區下墊面非均勻性對一次暴雨影響的數值模擬
    0020)引 言陸面與大氣之間的動量、能量及物質成分的交換,對大氣環流及天氣氣候狀況有重要影響[1]。太陽輻射進入大氣層后,除云、水汽、沙塵氣溶膠粒子和臭氧等吸收外,近一半被地表吸收。地表吸收太陽短波輻射后,除一小部分能量直接返回太空外,大部分能量以感熱、潛熱以及長波輻射的形式輸送到大氣中。由于陸地下墊面構成多樣、性質復雜、分布極不均勻,其性質不同勢必造成感熱、潛熱及輻射通量的差異,形成局地環流[2-3],從而對局地天氣、氣候產生影響[4-6]。天氣模式中

    干旱氣象 2020年5期2020-11-09

  • 利用陸面模式和遙感經驗模型估算半干旱區陸面蒸散量
    2]。不僅如此,陸面蒸散發對水資源管理、農業種植規劃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研究還表明,蒸散發的變化趨勢在干旱監測預警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4],尤其是當前經常發生的驟發性干旱主要是由區域蒸散量劇增造成的[5]。在不同的氣候背景下,各種氣象要素和陸面特性對蒸散發的影響并不相同,因而不同區域的陸面蒸散發存在顯著差異,其對陸氣相互作用、氣候變化及干旱等的影響并不相同[6-7]。因此,陸面蒸散發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國際國內研究的熱點科學問題。一般而言,陸

    水土保持研究 2020年5期2020-08-25

  • 高分辨率(30 m)土壤水分數據構建
    框架,將高分辨率陸面模式(LSM)、輻射傳輸模型(RTM)和貝葉斯方法相結合,將粗分辨率遙感水文變量降尺度到30 m的空間分辨率。該框架以HydroBlocks為基礎,HydroBlocks是一種通過相互作用的水文響應單元(hru)來解決陸面過程田間尺度空間異質性的陸面模式。通過在土壤水分主動被動衛星(SMAP)中使用的Tau-Omega-RTM與HydroBlocks耦合,然后將HydroBlocks-RTM和SMAP L3的亮溫合并,即可得到30 m土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年2期2020-06-03

  • 戴永久:砥礪前行,永遠奮斗
    戴永久長期致力于陸面過程的規律和機理、陸面模式的構建以及將陸面模式與氣象/地球系統模式進行耦合等相關的研究工作。他創建了三個陸面模式(IAP94,CLM,CoLM), 建 立 了 與模式相匹配的完備的全球陸面數據集,建成了集模式、數據集、參數優化、資料同化和高性能計算為一體的陸面模擬系統。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為我國大氣科學學科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發明與創新 2020年1期2020-04-20

  • 戴永久: 砥礪前行,永遠奮斗
    戴永久長期致力于陸面過程的規律和機理、陸面模式的構建以及將陸面模式與氣象/地球系統模式進行耦合等相關的研究工作。他創建了三個陸面模式(IAP94,CLM,CoLM),建立了與模式相匹配的完備的全球陸面數據集,建成了集模式、數據集、參數優化、資料同化和高性能計算為一體的陸面模擬系統。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有重要影響,為我國大氣科學學科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發明與創新·大科技 2020年1期2020-04-17

  • 利用“模擬—校正”法估算黃土高原半干旱區陸面蒸散發
    是基于能量平衡的陸面蒸散發模型,如結合遙感和地表面觀測估算蒸散發的SEBS,SEBAL模型[12-13],通過這類模型可以獲得像元尺度的蒸散發,但受限于衛星遙感產品的反演精度,存在的問題是估算誤差較大;第3類詳細考慮了蒸散發實際物理過程的陸面過程模式,如CLM,NOAH等,但是這類模型通常在單點運行模擬,難以估算區域或流域尺度的蒸散發。楊澤粟[14]利用實測資料分別驗證了目前國際上主要的8個蒸散發估算模型,包括Wang經驗模型、平流—干旱AA模型、能量平衡

    水土保持研究 2020年2期2020-03-19

  • 基于衛星遙感的旱情監測方法及應用
    ,大尺度區域范圍陸面蒸散和土壤水分狀況及其在生態環境中轉換機理研究的有效工具[2]。大面積的遙感地表輻射和溫度觀測,可直接提供土壤-植被-大氣系統的界面能量信息;多光譜、多角度的遙感資料可反演下墊面的特征參數;多時相的遙感觀測信息可反映土壤和植被的水分狀況。衛星遙感為旱情監測、評估與分析提供了新視角,其形式由光學遙感發展到微波遙感,被動遙感到主動遙感,可以實現區域性、大面積的旱情監測及應用。但由于受到衛星過境時刻、重訪周期、幅寬、降雨、云層等因素的影響,衛

    衛星應用 2019年11期2019-12-18

  • WRF模式參數化方案對濱海某廠址風場模擬的適用性分析
    案、邊界層方案、陸面過程方案和近地面層方案。如果能夠根據地形、氣候背景等特點對各種參數化方案進行優化組合,就能更好地發揮各方案的優勢,提高模式的最終模擬效果。本文以濱海某廠址作為研究區域,利用WRF中尺度氣象模式,采用目前通用的幾種陸面過程和邊界層參數化方案進行組合,對該廠址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4個代表月做風場模擬,并將高分辨率模擬結果與廠址的10 m、30 m、50 m、70 m和100 m塔層風觀測數據進行

    輻射防護通訊 2019年4期2019-06-22

  • 陸面模型Noah-MP的不同參數化方案在沙漠區域的適用性研究
    齊830046)陸面過程是地球系統能量物質交互過程中最關鍵的過程之一,并始終影響不同時空尺度的天氣和氣候變化[1]。陸面為天氣和氣候模式提供必要的下墊面條件,陸面的物理特征實時作用于地表和大氣之間的能量、熱量交換[2],從而作用于邊界層的發展。由于陸氣耦合過程的非線性特點,這種不確定主要是陸面過程的參數化方案的不確定性導致[3]。完善的陸面過程能夠比較準確地模擬陸氣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間接提升天氣預報模式的準確性[4]。隨著陸面觀測資料的獲取和計算機技術進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8年6期2019-01-16

  • 基于區域氣候模式RegCM4的長江流域降水預報效果分析
    egCM4新增了陸面方案clm 3.5,同時原有的陸面方案bat也有了調整,增加了兩種陸面類型,并進一步調整簡化版原始水汽方案[6-7];原來Zeng海洋通量方案中的SST為海面上層的平均溫度,考慮到這段距離的冷卻或加熱,修正后的溫度更接近實際。ICTP開發的RegCM系列模式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區域氣候模式之一。該中心最新發布的RegCM 4.5模式在原有BATS陸面參數化方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clm方案,包括clm 3.5和clm 4.5[8-9]。本文評

    水利水電快報 2018年10期2018-11-05

  • CLDAS和GLDAS土壤濕度資料在黃土高原的適用性評估
    物理量,它是檢驗陸面水文過程中的重要指標[1],也是自然生態系統最直接的水分來源,直接影響著植被的生長發育[2]。其通過控制陸面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和收支平衡,影響著大氣環流狀況和氣候變化[3]。了解土壤濕度特征對理解水文循環、天氣與氣候變化、干旱監測等具有重要的意義[4-5],因此對于土壤濕度的研究顯得尤為必要。土壤濕度傳統的方法是定點監測,精度較高但是觀測站點較少,費時費力,不確定性較大,研究大多數針對單點進行研究和分析。而較大時間序列和區域尺度的研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8年5期2018-10-25

  • 基于Penman方法和互補原理的蒸散發研究歷程與展望
    的重要環節,也是陸面和大氣之間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關鍵過程。對實際蒸散發量進行準確估算和預測對水文模擬、水資源管理和灌溉用水管理都非常關鍵。目前,人們對自由水面、飽和土壤表面和充分供水條件下的稠密植被冠層等下墊面蒸散發理解較為深入,將其稱為潛在蒸散發。實際蒸散發量一般根據潛在蒸散發進行估算,主要理論方法有兩種:Penman方法[1-2]和互補原理[3]。Penman方法從田間尺度蒸散發過程出發,將潛在蒸散發作為大氣對陸面蒸散發過程的外部驅動力,根據實測或模擬的

    水利學報 2018年9期2018-10-18

  • 基于大氣、陸面與水文耦合模式在遼河流域徑流的模擬研究
    向于對參數方案、陸面過程以及大氣驅動場本身的優化方面的研究。但值得關注的是,在考慮演進與徑流匯流過程時大氣相關學者考慮得并非準確和深入,特別是對于復雜模式的水文研究。據此,為深入優化和改進大氣、陸面與水文耦合模式,本文以遼河流域為例,結合大氣學科研究人員有關成果和理論,高精度逐小時地模擬預測了地表徑流過程,并對模擬結果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為該流域洪水預警和大尺度徑流模擬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大氣驅動場自身的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模式預測結果的不準確性與

    中國水能及電氣化 2018年7期2018-08-01

  • CMA高分辨率陸面數據同化系統(HRCLDAS-V1.0)研發及進展
    ,國內外在離線的陸面數據同化系統建設方面已經做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3],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將陸面的數值模式和衛星、雷達、站點觀測等信息進行融合,獲取更為可靠的地面氣象要素場和陸表土壤溫濕度、地表熱通量等數據。同時,高時空分辨率的陸面數據同化系統也在逐步發展,如美國大氣研究中心(NCAR)的高分辨率陸面數據同化系統(HRLDAS)[4-5]已經具有能夠提供土壤溫濕度的預報能力;韓國氣象局(KMA)發展的韓國陸面數據同化系統(KLDAS)[6]與H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年1期2018-04-02

  • 基于CLDAS2.0驅動數據的中國區域土壤濕度模擬與評估
    )土壤濕度是反映陸面表面狀況的一個重要物理量[1-2],也是農業干旱監測中的重要指標[3-5]。土壤濕度在時間尺度上具有周尺度甚至月尺度的記憶能力,可直接影響短期氣候變化和中尺度天氣過程[6];同時土壤濕度可以通過影響地表反照率和蒸散發,進而對農作物生長產生影響[7]。盡管土壤濕度在農業氣象、氣候變化等研究中非常重要,但是觀測值的有限密度和數量制約了相關研究的開展[8-9],因此研究者通過使用陸面模式對陸表狀況進行模擬[10],獲取時空分布連續的土壤濕度模

    江蘇農業科學 2018年4期2018-03-26

  • 新疆典型綠洲農田陸面過程特征的模擬研究
    新疆典型綠洲農田陸面過程特征的模擬研究井長青,安沙舟(新疆農業大學草業與環境科學學院/草地生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烏魯木齊 830052)【目的】驗證CoLM陸面模式對新疆典型綠洲農田生態系統的模擬效果,分析綠洲農田生態系統陸面過程特征?!痉椒ā坷眯陆碁晨h典型綠洲農田站點烏蘭烏蘇試驗站2009~2010年兩年的氣象數據驅動陸面模式,驗證模型精度,分析新疆典型綠洲農田生態系統能量分配,及其日、季變化特征?!窘Y果】烏蘭烏蘇站站點能量通量表現為凈輻射通量>潛熱

    新疆農業科學 2017年1期2017-04-13

  • CoLM陸面模式對中亞干旱荒漠草地生態系統陸面過程的數值模擬
    052)CoLM陸面模式對中亞干旱荒漠草地生態系統陸面過程的數值模擬井長青,安沙舟*(新疆農業大學草業與環境科學學院,新疆草地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鑒于陸面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區模擬性能較差,本研究運用Common Land Model(CoLM)陸面模式對中亞干旱荒漠草地生態系統進行了站點驗證,檢驗其在該區域的模擬性能,并分析了其陸面特征。結果表明,不同水分狀況的草地生態系統在能量分配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干旱特征明顯的阜康站和

    草業學報 2017年3期2017-03-31

  • NCAR/CLM系列陸面模式對內蒙古地表溫度的模擬評估*
    AR/CLM系列陸面模式對內蒙古地表溫度的模擬評估*張 超,宋海清,吳國周,李云鵬**(內蒙古自治區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 呼和浩特 010051)地表溫度是影響陸-氣之間能量和物質交換的重要地球物理變量,對調節全球氣候系統能量循環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為探討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公共陸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對地表溫度的模擬能力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 2017年2期2017-02-16

  • Comparison of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s in RegCM4 experiments over China with CLM as the land surface model
    新版中引入了新的陸面模式CLM,為了考察在選用CLM時不同對流參數化方案在中國地區的表現,本文進行了五種不同對流參數化方案下 - Grell、Emanuel、Tiedtke,Mix(陸地上位Emanuel方案,海洋上為Grell方案)和Mix2(陸地上為Grell方案,海洋上為Emanuel方案)的模擬試驗。將模擬的冬、夏季平均氣溫和降水與觀測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Emanuel方案是綜合模擬效果最好的。在使用RegCM-CLM進行中國區域模擬研究時,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6年4期2016-11-23

  • 不同陸面方案對雷州半島一次局地性暴雨的影響分析
    24088)不同陸面方案對雷州半島一次局地性暴雨的影響分析張仲1,徐峰2(1.廉江市氣象局,廣東湛江524400;2.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廣東湛江524088)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資料、逐小時觀測實況資料、FNL再分析資料研究了雷州半島地區一次局地性暴雨的成因,并利用WRF模式研究了3種不同陸面過程方案對該次局地性暴雨的模擬效果。研究結果表明:該次局地性暴雨是弱冷空氣與西南暖濕氣流交匯所形成的切變線降水;3種陸面方案都較好地模擬出了雷州

    廣東氣象 2016年4期2016-09-18

  • 北京大學陸面過程模式PKULM(Peking University Land Model)介紹及檢驗
    081?北京大學陸面過程模式PKULM(Peking University Land Model)介紹及檢驗鄭輝1, 劉樹華1*, Prabhakar Clement2, 劉振鑫3, 候旭宏4,王姝1, 趙靖川1, 李源1, 繆育聰1, 鄭亦佳1, 盛黎5, 朱琳61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北京100871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Auburn University, Auburn, AL 368

    地球物理學報 2016年1期2016-07-29

  • 基于自動站資料的WRF-EnSRF陸面同化系統的效果檢驗及應用
    RF-EnSRF陸面同化系統的效果檢驗及應用閔錦忠①,車淥②*,郭亞凱②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44;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442014-04-04收稿,2014-06-03接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37計劃)項目(2013CB4301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4g109);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10057)摘要基于集合平方根濾波方法(EnSR

    大氣科學學報 2016年3期2016-06-22

  • 內蒙古多種地表溫度資料的初步評估
    物理變量,是控制陸面能量平衡的重要參數,其對多年凍土有直接的影響,是諸多區域陸面過程模式的重要參數之一,在氣候變化和農業氣象研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1]。它的變化能夠影響表層土壤水分的運動和三態變化。因此,對地表溫度進行研究,盡可能地精確估計地表溫度,對提高氣候變化的認識和凍土及農業氣象研究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農林業的農作物播種、農作物霜凍和加強對地表溫度的認識有重要參考價值。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地表溫度的研究大多對單一站點資料進行分析,如李棟梁等利用青

    北方農業學報 2016年5期2016-04-25

  • 沙漠陸面過程與沙漠小氣候研究進展
    16001)沙漠陸面過程與沙漠小氣候研究進展霍文1,2,金莉莉1,2,王囝囝3,慕文玲1,2,楊帆1,2,楊興華1,2,劉永強1,2,艾力·買買提明1,2,劉新春1,2,何清1,2*(1.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2.塔克拉瑪干沙漠大氣環境觀測試驗站,新疆塔中 841000;3.大連市氣象局,遼寧大連 116001)陸面過程是影響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的基本物理、生化過程之一。沙漠陸面過程及相應的小氣候效應已經成為當前沙漠氣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6年5期2016-04-10

  • 城市陸面模式研究進展與展望
    孟春雷城市陸面模式研究進展與展望孟春雷(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北京 100089)城市陸面模式對于城市精細化天氣預報以及城市化氣候效應研究至關重要。從城市陸面模式發展、城市陸面模式參數化、城市陸面模式同化、城市陸面模式應用等四個方面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城市陸面模式研究進展。指出了當前城市陸面模式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且提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城市陸面模式,城市地氣相互作用,城市精細化天氣預報,城市化氣候效應0 引言全球變化研究因為關系到人類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年1期2015-12-20

  • 不同陸面方案對珠三角春季晴天邊界層特征模擬效果的影響*
    通過耦合Noah陸面方案和單層城市冠層模型優化WRF模式,研究北京夏季晴天邊界層日變化特征,并指出精確的地表使用類型分類對于提高模式預報準度意義重大;王騰蛟等[2]利用WRF模式下YSU和MYJ兩種邊界層方案對黃土高原丘陵地形條件下的大氣邊界層結構進行細致模擬,發現近地面溫度場模擬效果要好于其他氣象要素,YSU方案對于對流邊界層結構的模擬較為準確,而MYJ方案模擬穩定邊界層表現更優;張振州等[3]利用WRF模式模擬分析海南島地區大氣邊界層高度的時空變化特征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英文) 2015年3期2015-06-06

  • WRF模式對西南地區干旱事件的模擬研究
    估WRF模式兩種陸面方案在中國西南地區干旱事件中的模擬性能,該文采用Noah陸面方案和Pleim_Xiu陸面方案兩種WRF模擬方案對西南干旱事件進行模擬研究。兩種陸面方案都合理的模擬出了西南地區極端干旱事件中的降水空間分布與時間序列,但與觀測資料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誤差。兩種陸面方案的相互比較表明,在極端干旱事件模擬中,Noah陸面方案在降水模擬中有著一定的改進作用。在對西南干旱時期的蒸發模擬當中,Noah和Px方案相比有著更低的誤差,采用Noah陸面方案能

    中低緯山地氣象 2015年6期2015-03-20

  • 復雜地形區陸面資料對WRF模式模擬性能的影響
    北1?復雜地形區陸面資料對WRF模式模擬性能的影響何建軍余曄劉娜趙素平陳晉北1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寒旱區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蘭州730000 2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100049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耦合Noah陸面過程模式,對比研究了使用不同精度陸面資料:WRF默認陸面資料、中國1 km分辨率數字高程模型數據集、2006年MODIS(MODerate-reso

    大氣科學 2014年3期2014-08-03

  • GRAPES模式中不同陸面方案對新疆一次強降水事件的模擬
    PES模式中不同陸面方案對新疆一次強降水事件的模擬琚陳相,李淑娟,于曉晶,李曼(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用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GRAPES_Meso V3.3.2.5版本以及NCEP的GFS資料,分別選用模式中不同陸面參數化方案(SLAB、LSM、NOAH)對2013年9月14—17日新疆強降水過程進行數值模擬試驗,結果表明:(1)陸面方案對主要雨帶的落區和大致走向影響并不大,但對降水強度的預報還是敏感的,SLAB陸面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4年6期2014-02-14

  • GRAPES NOAH-LSM陸面模式水文過程的改進及試驗研究
    際的。因此,利用陸面模式對土壤含水量模擬,影響著熱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計算,并且直接和間接的影響著近地面氣象要素的預測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陸面和大氣之間主要的反饋因素——感熱和潛熱通量,主要取決下墊面的土壤含水量狀況。陸面模式的陸面水文過程就是對水量平衡進行描述的: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被葉面截流,一部分到地面;經葉面截流的部分用于蒸發或滴落到地面,與直接落到地面的降水一起滲入土壤中或形成地表徑流;土壤中的水和葉面截流的降水通過蒸發返回大氣,植被的根系從土

    大氣科學 2013年6期2013-09-22

  • 關于中國西北干旱區陸—氣相互作用及其對氣候影響研究的最近進展
    主要研究濕潤地區陸面過程的特征,在大、中、小三種尺度方面,關于濕潤區的水汽和蒸發通量與氣候變異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取得進展(André et al., 1986);(2)在20世紀90年代初,在歐洲進行了歐洲干旱化區域野外觀測試驗(European Field Experiment in a Desertificationthreatened Area,簡稱EFEDA),此計劃的完成不僅對歐洲半干旱地區陸面特征有了新的認識,而且在干旱化過程及機理方面取得進展(

    大氣科學 2013年2期2013-09-22

  • SCE-UA算法優化土壤濕度方程中參數的性能研究
    81 引言參數在陸面過程模擬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陸面模式模擬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模型的物理參數化方案、初始場和驅動數據的質量,也取決于參數的代表性和準確性(李新等,2007;林朝暉等,2008),對參數的合理校準可以改進陸面模式的模擬效果(Henderson-Sellers, 1996; Duan et al., 2006;房云龍等,2010;梁曉和戴永久,2010)。陸面模式中的參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明確物理涵義的參數,如地表反照率、植被覆蓋度、地形坡

    大氣科學 2013年5期2013-09-22

  • WRF模式不同陸面方案對一次暴雨事件模擬的影響
    9WRF模式不同陸面方案對一次暴雨事件模擬的影響曾新民1,2,吳志皇1,宋 帥2,熊仕焱1,鄭益群1,周祖剛1,劉華強11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南京 2111012中國科學院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3.1版本及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分析資料,就20

    地球物理學報 2012年1期2012-12-15

  • 綠洲-荒漠過渡帶陸面溫度與地表能量關系分析*
    830046)陸面過程是連接近地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之間關系的紐帶,也是它們之間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橋梁以及發生相互作用的必然環節[1-2]。由于其深刻影響著區域環境的形成、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陸面過程的研究日益成為大氣物理學、生態學、氣象氣候學、地理學等相關學科的重點研究領域[3-4]。以地表能量平衡為主的地-氣能量交換過程是陸面過程研究的主要內容,它直接關系到陸面(土壤)溫度的形成和變化。而土壤溫度作為陸面過程中的重要物理特征,又反作用于地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英文) 2012年5期2012-05-10

  • 巢湖流域典型站點的風場特征分析
    表受湖陸風影響的陸面站點,以及1個湖中小島代表受湖陸風影響的湖面站點。利用這5個站的風、溫資料分析了湖面和陸面風場的季節和日變化特征,使用風向差分析站點風向的變化,并給出了站點風向變化與湖陸溫差變化之間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 資料主要采用5個站點1 a的風場及溫度資料,包括:1)2006年6月到2007年5月姥山島的逐時風向、風速及溫度(風向分為17個方向,即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

    大氣科學學報 2012年2期2012-01-16

  • 全球春、夏陸面熱力狀況變化特征:NCEP/NCAR與ERA40再分析資料的比較
    44)全球春、夏陸面熱力狀況變化特征:NCEP/NCAR與ERA40再分析資料的比較鄭旭程1,2,陳海山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氣象災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大氣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44)利用目前國際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兩套再分析資料:NCEP/NCAR再分析的陸地表面溫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r skin temperature,簡稱LST)及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RA40表層土壤溫度(ECMWF-STL1)

    大氣科學學報 2012年1期2012-01-09

  • 淮河流域陸面水文過程的數值模擬
    001)淮河流域陸面水文過程的數值模擬趙瑾,程興無(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安徽蚌埠 233001)采用生物—大氣傳輸模式(BATS模型)模擬了淮河流域山丘區和平原區在1998年汛期的暴雨洪水過程,從陸地—大氣間水量交換的角度揭示了徑流量、土壤含水量、土壤質地、植被分布的內在聯系。結果表明:對于山丘區和平原區而言,根系層土壤含水量、土壤質地以及土壤顏色的變化對徑流量的影響具有相似性,但是敏感性不同;而山丘區和平原區深層土壤含水量和植被覆蓋率變化對徑流量

    大氣科學學報 2010年6期2010-10-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