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找輕松的生活!”

1954-08-29 02:54徐本炫
中國青年 1954年6期
關鍵詞:團員共產主義蘇聯

徐本炫

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登載著這樣一則通訊:

“二十二日深夜,莫斯科人在喀山火車站熱烈地送走了第一批志愿去開墾新地的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他們告別了首都,出發到阿爾泰邊疆去。這些拓荒者中有許多先進的工人,能干的工程師和青年團的積極分子?!?/p>

隨著這第一列火車之后,莫斯科將有更多的人志愿到北哈薩克、西西伯利亞、南烏拉爾等地方去開墾新地?!?/p>

幾天來,莫斯科已有一萬二千五百人,烏克蘭有一萬人,白俄羅斯有近千人,全國各地共有二萬五千以上的青年團員申請去開墾新地?!?/p>

這篇短短的通訊,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因為在這里面,我們再一次從蘇聯青年的身上,學習到許多有益的東西。

首先,我們在這里又看到了蘇聯青年深刻地懂得一個真理:共產主義的幸福生活,是建筑在勞動的基礎之上的。因而他們熱愛著勞動,熱愛著共產主義的建設事業。當蘇聯共產黨中央為了進一步發展農業,提出開墾東部和東南部新地的計劃,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們,就響應了黨的號召,發起了到邊疆新地去拓荒的運動,不到幾天之間,各地青年風起云涌,成千成萬的參加。如果沒有對祖國對共產主義建設強烈的愛,沒有巨大的勞動熱情,這是萬萬辦不到的。

說起共產主義,有些人就往往以為:到了共產主義,人人都吃得好,穿得好,只享受,不勞動。對共產主義有這種片面理解的人,對於今天蘇聯青年這種光輝的行為就一定不免有些驚奇,他們會懷疑:“蘇聯今天的生活不是很好了嗎?為什么還要去墾荒呢?”是的,蘇聯是正在大踏步地向共產主義邁進,蘇聯人民的生活是夠豐裕了,但是他們知道:要使大家生活更富裕,更美好,社會生產更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不戰地向自然進行斗爭,這樣才能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東西,創造出更多的財富,來不斷滿足人民生活的最大需要;倘若大家都只愿享福,不好勞動,共產主義的幸福生活就會失去基礎,社會就會停滯不進。

正因為蘇聯人民和蘇聯青年在列寧斯大林的教導下,懂得了勞動創造幸福的真理。所以,一九二0年當年青的蘇維埃共和國處於國內戰爭的艱苦年代的時候,莫斯科——加桑鐵路工人就發起了“共產主義星期六勞動”,許多青年團員和青年們,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完成各種任務,為國家創造更多財富,如收集廢鐵,修理道路,裝卸火車,砍伐木材以及修理校舍等等。當時許多人不重視這些平凡勞動,但列寧曾熱情地稱贊過這種創造性的勞動,稱它為一個“偉大的創舉”。在一九二九年,當蘇聯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年代里,國內各地展開了大工業建設的熱潮,勇敢的蘇聯青年就熱烈地響應著黨和斯大林的號召,參加了社會主義巨大冶金業——馬格尼特哥爾斯克工廠的建筑。這里的第一批建設者都是青年團員和青年。他們來到不毛的荒野,在曠野上建立工廠并為自己蓋造宿舍。他們住在板房中,睡在木板上,而且不是經常能夠吃得飽。他們要冒著冬季零下四十度的嚴寒,敷設洋灰。然而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擋住這些熱情的建設者。他們終於以飛快速度,建設起了這座雄偉的工業基地。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有數百名青年團員又遠涉到黑龍江上的偏遠村莊別爾姆斯克村,以英勇頑強的勞動,建成了一座美麗的東方工業城市——“青年團城”。在共產主義建設中,我們從波列伏依的短篇小說“斯大林時代的人”中,巳經熟悉了許多蘇聯青年共產主義建設者的英雄形象:例如在工地上刻苦鉆研技術、渴望創造功動的女電焊工瑪莎和卓婭,走出學校、獨自跋涉到伏爾加河畔堅持要求參加第一批共產主義建設的見習生康士坦丁,對未來充滿著理想和自信的青年混凝土工作隊隊長格利高利,熱情地克服著工地困難的青年女工程師郭瓦廖娃,……現在我們又從報紙上看到了成千上萬的蘇聯青年,響應著黨的號召,爭先恐后,到東部和東南部去開墾處女地。熱愛勞動,在勞動上發揚首創精神,這是蘇聯青年的光榮傳統。

從這些蘇聯青年拓荒者的身上,我們還看到了蘇聯青年為了建設共產主義,為了創造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因而不怕艱苦、不畏困難的勇敢精神。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出發開墾的青年團員們給全蘇聯青年的信中說得好:“蘇聯男女青年從來不找輕松的生活——我們共產黨就是這樣教養我們的?!蔽覀兛梢韵胂竦剑哼@些熱情的青年人,響應著黨的號召,離開了他們習慣的工作、熟悉的親友、舒適的生活,而到偏僻遙遠的地方去開墾,去把荒漠變為良田,當然會碰到許多困難,在生活上要忍受大大小小的艱苦。如果一個只想過輕松的生活,留戀溫暖的家庭的人,一定會把它視為畏途。只有看重人民幸福,不計較個人得失、疾苦,敢於向大自然作戰的人,才會對這種創舉發生無限的響往。

或許有人會說:“你說得不對,蘇聯青年到邊區去墾荒,使用的都是機器,還有什么苦呢?”是的,誰也不否認蘇聯今天的勞動條件是很好的,報紙上也明明載著這次墾荒要使用數以千計的拖拉機、播種機、卡車……。但是我們如果把向大自然進軍、大規模開拓荒野的共產主義建設工程,了解為只開開機器坐在沙發上按按電鈕,那就是天大的笑話。要叫荒野成林,要在平地上建起巨大的工廠,要開鑿運河,絕不是垂手可得,它需要人們披星戴月,飲風宿露,用辛勤的勞動去換取。

在這里,最重要的問題不僅在於我們應該認識建設共產主義仍然有許多艱苦,而更在於我們應該學

習蘇聯青年把貪圖享受看做是可恥,把為建設共產主義而艱苦地進行創造性的勞動認為是榮譽的事業,光榮和豪邁的事業。在《斯大林時代的人》一書中,有一個短篇《給后代的信》,描寫著三個伏爾加河-頓河運河的青年建設者,在他們想寫一封信給后代的公民們的時候,女電焊工人娜佳·鮑勃羅娃說過這樣的話:“戰爭的時候很困難,就是現在有時也不輕松,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雖然困難,孩子們,咱們卻是在開辟道路呢!最初幾個共產主義建筑物是誰修造的?是咱們。是誰擋住了灼熱的風?是咱們。改造氣候的工作是誰開始的?是咱們。是誰使那些大河往回流的?又是咱們。第一個踏進共產主義社會的又是誰呢?孩子們,那也是咱們??!是咱們!”這段話,是充滿著多大的勞動的自豪感??!這是只有把勞動認為是榮譽的事業、光榮豪運的事業的人才能有的自豪感。在這次蘇聯青年出發開墾荒地前,以馬林科夫同志為首的蘇聯黨和政府的領袖們還親自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歡送大會。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赫魯曉夫,還在會上發表了演說。從此也可看出,蘇聯黨和政府對於蘇聯青年的這一光榮行為是如何的重視。

蘇聯已經開始向共產主義邁步,蘇聯人民和青年已經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然而他們尚且不貪戀輕松生活,勇敢地去向大自然宣戰;我們剛開始建設,就更沒有理由貪圖享受。要建設共產主義社會,就需要我們付出更加艱苦的勞動。我國到處正在開展著如火如荼的建設,到處正在興建廠房,架設橋梁,開拓新地。青年朋友們,我們是未來幸福生活的創造者。第一批社會主義的宏偉建設,將在我們雙手勞動中矗立起來,我們是多末值得驕傲和自豪??!在我們中間已經出現了許多英勇勞動的生產革新者,但是,可惜還不是每個青年人都已經自覺地看到自己勞動的偉大意義,看到社會主義是要靠辛勤勞動來建設的。我們中間還有不少這樣的人,當他想到社會主義的理想的時候,不是想怎樣親手去做平凡、艱巨的工作,面是天天扳指頭:再過多少多少年,就可享受幸福了。我還聽說某地,有一批高小和初中畢業的學生,被派到某工廠當技術工人,參加一項巨大的社會主義建設工程,這是怎樣光榮的勞動動業??!但是他們卻不愿意當工人,怕勞動太臟、太累;有些青年帶著美麗的幻想到建設工地,然而當他們看到工地上要睡帳篷,宿舍很擁擠,吃飯要排隊,看不到電影,而且有的還要爬山越嶺,野行露宿,他們就怨不絕口,多用挑剔,埋怨組織照顧不周。有些農村青年不安心農業生產,認為搞農業生產太苦,沒有前途。有的知識青年甚至錯誤地把參加工農業生產勞動認為是可恥的事情。朋友們,在我們的面前,已經閃露出社會主義的壯麗曙光,但我們的生活的確是遠非輕松、閑適的。多少困難等待著我們去克服。要想貪圖逸樂,尋找輕松的生活,社會主義是建設不起來的,反而只會拖延了幸福日子的腳步。我想你們都一定能理解加里寧的話:“兩者中只能選擇一種:或者我們去建設共產主義,或者我們只在口頭上說共產主義,而實際上卻慢慢吞吞地,——如果可以這樣說,——簡直是歪歪倒倒地,又打呵欠,又伸懶腰,這樣向共產主義蠕蠕而前,欲進不進。但是,大家要知道,這樣向共產主義走去是很冒險的,這樣可能過份遷延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時日?!泵飨栒傥覀兗泳o學習蘇聯。我想,我們不僅要學習他們的先進理論和科學技術,而且還要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忘我勞動的氣概。朋友們,學習蘇聯青年的榜樣吧,讓我們清除殘留在我們身上輕視勞動的思想影響,建立新的勞動態度,不要貪圖輕松的生活,在各個崗位上付出更加辛勤的忘我的勞動吧!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的幸福日子早日實現。

猜你喜歡
團員共產主義蘇聯
黃龍飛: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
團員想入黨怎么辦
一位兒童團員的抗戰記憶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共產主義思想麒當代啟
蘇聯出版節的由來及其變遷
“五形態論”與共產主義學說
蘇聯克格勃第五局
東歐的后共產主義變革
揮之不去蘇聯人心態
關于蘇聯解體: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錯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