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選擇生命到選擇中國

1989-07-15 01:07吳懷連
讀書 1989年3期
關鍵詞:文明人類科技

吳懷連

一九七二年五月,也就是“七十年代爆炸性杰作”《增長的極限》發表不到兩個月,在英國倫敦一座精致的別墅內,房主人、當代最杰出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正和一位來自日本的客人——著名文化宗教界人士、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進行一場極富于象征意味的學術對話。談話內容由專人根據錄音整理成書,先用英、日兩種文字出版,受到國際學術界和讀書界的重視,被翻譯成法、德和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發行。一九八五年譯成中文后,受到中國知識界普遍歡迎。這部漫談對話式的著作,何以贏得了如此眾多的讀者?是文辭優美,通俗易懂,還是包羅萬象,一冊在手,天地盡知?答曰:皆非也!

一對科技——工業文明的深刻反省

英國,這個工業時代的日不落帝國,曼徹斯特高高的煙囪在藍天寫下了不列顛人的驕傲。而今,輝煌已成歷史,工業化浪潮沖擊了西歐以外所有的地區,在那里引起了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的極大變化。

社會變遷必然要反映到學者們的著作中來。面對時代大潮,兩位大師陷入了深深的反省之中。在他們看來,現代文明可以叫做科技——工業文明,這是建立在人類追求生理欲望滿足基礎上的一種文明形式。為滿足生理性的欲望,人類的生產活動偏重于物質生產活動。當農耕時代原始的自然農業不足以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和大幅度地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時,人們便轉而開發工業性技術與資源,由此引起了產業結構、社會文化和經濟體制方面的變革,如第二、第三產業取代第一產業(自然農業)成為社會的主導產業;科技取代宗教日益成為現代人的一種不可改變的信仰;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取代了溫情脈脈的倫理主義的自然經濟等等。這些變革,一方面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另一方面,由于把本來是一個生命體的世界系統人為地物質化(就像醫生看病人那樣,不把病人看作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看作是一個有病的肌體),把人——文化——自然之間的有機聯系任意分割開來,所以也導致了人類社會體系全球性的崩潰。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地區性戰爭持續不斷;,許多國家社會分化越來越不公正,政局日益不穩;由于放縱人類貪欲,存在于人類內心的惡德無所制御,一旦膨脹,人道主義、良心與愛便無處容身。社會常常處于這么一種狀態:不僅社會和集團內部分崩離析,就是一個人內心,也是經常存在著矛盾、沖突,嚴重的,甚至人格分裂。

當然,對人類危害更大的,還是科技——工業文明發展引起社會與自然以及自然內部關系的分裂,即自然環境的惡化和生態平衡的破壞。目前,自然災害越來越具有人為的性質,越來越與人災——人的活動密切地聯系起來。湯因比警告說:“人類的力量影響到環境,已經達到了會導致人類自我滅亡的程度,這種情況似已確定無疑。如果人類為了滿足貪欲而繼續使用這些力量,必將自取滅亡”(第38頁)。

有些科學家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環境會得到改善,生態平衡的破壞也會逐漸好轉;社會總會不斷進步。但湯因比和池田大作認為這種想法過于天真,夸大了科學技術的作用。因為首先科學認識論并非萬能,并非能解釋一切。有些客觀現象,科學能解釋;有些現象,科學則無能為力。如果說它在處理單一的非生命現象或物理化學現象時,有確定的成功率的話,那么,用它研究動態的系統的生命現象時,其成功率就要小得多。倒如人類精神活動,有意識和潛意識等多層次,意識只是表層,是冰山顯現在大海上的一角;而深層的潛意識則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主體,是隱蔽在大海之中的冰山。要了解人類精神活動的全貌,必須探究人類的潛在意識。然而科學的心理學迄今還只是停留在意識領域,潛意識的研究,雖然有弗羅伊德天才的探索,但離揭開潛意識之謎還很遙遠??茖W對其它問題的研究,也大體上是這個局面。這并非僅是一個時間問題,一萬年以后,科學也無法完全認識客觀世界,也不能窮盡真理。因為它將運動的聯系的活的對象看作是靜止的孤立的死的對象,獲取的信息只能是片面的和表面的,在這個基礎上作出的結論,因而也不具有絕對的真理性。

其次,許多自然災害和環境公害,本身就是近代以來由于科技——工業文明的發展而產生的,它與科技的關系是母與子的關系?,F在要用科技來消除環境公害和自然災害,是難以想像的。誠然,科技的發展,有可能根治一部分公害,但它不能根治全部公害;不但不能根治全部公害,而且在根治公害的同時,還會產生另外的公害和社會問題。從總的情況看,科學技術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問題。

此外,科技——工業文明在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創造了毀滅這些財富乃至全人類的物質和社會力量。當前人類手中已經掌握著可將自身毀滅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這個星球隨時可能毀滅幾次到十幾次??萍家呀浗o人類脖子上套上了絞索,“越掙扎就越可能加速死亡”(第51頁)。

科技——工業文明發展到破壞人類生存環境以至人類自身這一步,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貪欲性和侵略性,是自我中心主義的產物”(第52頁)。自我中心主義把人與自然看作是兩大不同的對立的世界,把人與社會關系同樣也看作是互相對立的關系,強調自我和個人的價值。這種觀念支配了人類的全部行為,使人類不去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去適度地合乎規律地發揮科技的作用,而是恰恰相反,其結果,不僅社會矛盾加深,而且也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因此,他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變革人類的思維方式和觀念,從本質上認識科技——工業文明,重新思考這個世界本來的秩序,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在社會中的位置,選擇生命。

二克制自我:人類的精神革命

從反省的角度來觀察科技——工業文明,并為它的前途設計,并不自今日始。早在科技——工業文明出世不久,同樣在英國,一位德國移民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研究了一些文獻資料后發表了一個見解:資本主義作為科技——工業文明的經濟體制必然滅亡,社會主義革命將在歐洲(具體地說在英、法)首先取得勝利。一百年后,雖然我們沒有見到紅旗在西歐上空飄揚,但是社會主義幽靈卻伴隨著工業化的腳步從歐洲走向了世界,一大批社會主義或準社會主義國家建立起來了。就是歐洲,眾多的福利國家、社會黨政府和公有經濟也越來越多地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盡管他們和我們的一些人并不承認)?,F在看來,社會主義或福利國家體制是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也產生了另外一些問題,如勞動積極性不高、生產效率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等等。湯因比和池田大作看到了這一點,認為體制革命不是拯救這個時代的靈丹妙藥?!敖鉀Q現代這種矛盾的鑰匙絕不在于技術上的嘗試。這種矛盾并不是單靠改革一種社會體制或機構便能立刻解決的?!薄耙维F代社會的弊病,只能依靠來自人的內心世界的精神革命”(第149頁)。

進行精神革命的前提,就是要樹立這樣的價值觀念:人不僅是一種以國家為基礎的社會存在,而且是一種與整個地球乃至宇宙相聯系的生命存在?!叭祟愔挥泻妥匀弧喘h境融合,才能共存和獲益”(第30頁)。因此,人類必須放棄自我中心主義世界觀,克制自我。因為在他們看來,“現代人之所以不能控制環境,原因就在不能克制自己??酥谱晕也攀潜苊庾约菏〉奈ㄒ环椒ā?第30頁)。由于宗教戒律最重要的是要人自我克制,所以,這一心靈的變革也是人類皈依宗教的運動,或者是無論如何要借助宗教來實現的運動。

湯因比和池田大作兩人都是宗教信奉者,在他們看來,宗教是文明的生機。池田大作堅信宗教應當而且能夠引導科學技術的發展;湯因比的觀點更絕對,他說,人類若要不自我毀滅,除了皈依宗教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些觀點,在一個無神論者看來是荒唐的。但通觀全書,作者所說的宗教,只不過是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信仰而已。湯因比信奉基督教,池田大作信奉佛教,雖然有時也免不了對各自所信奉的宗教有所偏愛,但從總的講,他們的宗教言論浸透了深沉的哲學和歷史學思考。宗教有古今之分,古代宗教幾乎全部是禁欲主義的,而今天的宗教——他們認為,國家主義、科技至上主義和共產主義是近代產生的目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三大“宗教”——則是“解放欲望,作為滿足欲望的手段而產生或利用的”(第374頁)。這兩類宗教各有其弊,因而需要建立一種未來全球統一的新宗教。新宗教必須賦予人類以力量,明辨和克服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的各種罪惡,包括貪欲、戰爭和社會不公正,以及由科技應用造成的環境破壞等等。這種新宗教正是他們主張的精神革命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進行意識形態和組織體制的變革

實在地說,他們主張精神革命,想重溫農業時代的舊夢,回到田園牧歌式社會,是不可能的,完全按照傳統宗教理想對未來進行設計,也只是幻想。但是精神革命的出發點,在于糾正人類對世界的不正確認識和錯誤的生活態度,提高現代社會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這種革命在西方達到高消費水平的國家,有現實要求,但要在發展中國家推行,大概又會像當年科技——工業文明推進一樣艱難,因為這些國家月前仍在為衣食奔波,同時又在做趕超西方之夢,需要的是科技與工業化觀念,不可能有心思理會這些軟工程。但是,正因為發展中國家在滑向工業化誤區,重蹈西方國家的覆轍(學西方,不可能像西方那樣發達),所以,更有必要言之在先,當頭棒喝!對于中國也是這樣,我以為發展商品經濟似乎更應該保持良好的精神秩序,雖然不必求助于基督,也無需奉迎佛骨,但不可以沒有民族精神,不可以沒有主導思想,正如一個人不可以沒有靈魂一樣。

三未來,湯因比選擇中國

由于對科技——工業文明深刻的反省和對宗教的社會學意義進行再認識,兩位大師堅信近代科技的發展,不但沒有解決現代社會的基本問題,而且還導致了它的分裂。解救社會危機的根本出路,不是讓這種分裂繼續下去,而是相反:通過人類的精神革命使世界整合。由此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未來必定是現實和歷史的革命性發展。湯因比,這位西方最有遠見卓識的歷史學家,透過西方表面的繁榮和強大,認定二十一世紀的太陽,絕不會從西方升起。未來,他從東方一系列有希望興起的地區中,最后選擇了中國。

在湯因比看來,這個世界只有統一起來,走向單一化,才能避免人類的集體自殺。但這種統一是不能靠武力征服來完成的,一定是和平方式的統一。他說:“在原子能時代的今天,這種統一靠武力征服——過去把地球上的廣大部分統一起來的傳統方法——已經難以作到。同時,我所預見的和平統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軸為中心,不斷結晶擴大起來的”(第294頁)。

這種地理和文化的主軸就是世界主義,而不是民族主義。西方近代以來各國都是民族主義的,因而它們不可能成為未來世界的主軸。非洲、中東和南亞盡管在未來肯定會成為有希望的大陸,但也不可能成為未來世界的主軸。那么,真正具有世界主義的思想,有可能成為未來世界文化和地理主軸的國家,只有中國。他說:“將來統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歐國家,也不是西歐化的國家,而是中國”(第289頁)。因為中華民族的政治統一經驗和世界主義精神,儒教世界觀中的人道主義和合理主義,中國哲學中天人合一的觀念和東亞人對宇宙神秘性的敬畏與敏感,東亞民族的活力、勤奮、勇氣與聰明,內聚力很強的文化觀念等,正是未來世界統一所必須的條件?!爸袊撕蜄|亞各民族合作,在被人們認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類統一的過程中,可能要發揮主導作用,其理由就在這里”(第294頁)。當然,這種統一,絕不能看作是中國人對世界的政治或軍事征服,不是東半球對西半球的統治,而應看作是全球對中國文化的選擇,是世界的中國化,是歷史的回歸。

湯老先生這種超越時代的驚人預言,絕不是空疏學者的迂腐之見。十四年來東亞——太平洋地區經濟的發展,已經為它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然而要讓它得到進一步證實,還有待于大陸中國的起飛。但中國人目前似乎還沉浸在西方化——現代化的狂想之中,沒有注意到或沒有理解湯氏預言的要義,當然也不可能在農業文明和科技——工業文明、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農業化和工業化之間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發展的第三條道路。中國社會的發展經常是在非此即彼的選擇中左右搖擺,徘徊不前而坐失良機,目前的改革似乎又一次地落入陷井,再一次證明,在西方中心主義者或它們的奴隸所主宰的時代,中國要想起飛是很困難的。但從長遠趨勢看,這并不嚴重影響世界的中國化,不影響世界對中國文化的選擇和對東方的回歸。湯氏預言的實現,甚至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正是在這一點上,它提高了中國文化的威望,同時也加重了未來中國人的負擔。希望之路,還得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

(《展望二十一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荀春生、朱繼征、陳國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第一版,2.80元)

猜你喜歡
文明人類科技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第一殺手
漫說文明
文明過春節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誰變成了人類?
對不文明說“不”
科技在線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