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提示我們

1989-08-24 05:50蘇紹智
中國青年 1989年1期
關鍵詞:五四運動民主科學

蘇紹智

1989年對于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特別是有志投身改革的中國青年人,有著特殊的意味: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紀念年。在這一年里,我們將要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70周年,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

看上去,這三個紀念日之間似乎并無直接的關系:一個是新中國誕生紀念日,一個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紀念日,另一個是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興起的紀念日。然而,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討伐封建專制主義,張揚民主科學精神。新中國的誕生標志著人民民主共和國原則在中國被正式確認,結束了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地位;五四運動吹響了現代中國反封建專制主義的號角,一批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意識到民族和個人的悲慘地位,法國大革命是人類歷史上對封建專制主義取得的最無情最偉大的勝利之一,《人權宣言》標志著人道主義和理性精神取代中世紀的神道主義和專制精神而成為社會和歷史的主導。

五四是青年人的節日。70年前,“德先生”和“賽先生”已成為《新青年》的旗幟和口號;70年后,《中國青年》仍在不斷揭露類似小說《家·春·秋》描寫的那種令人壓抑的事情—事實上,封建專制主義始終作用影響于我們的社會。五四運動的理想與今日中國現實的巨大反差尤其值得當代青年反思和警醒。

任何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會不承認現實中國的民主與科學之極不充分、極不完備的事實。在中國發展民主與科學的艱難道路上,封建專制主義始終是頭號大敵。這個舊制度、舊社會、舊道德的“幽靈”時常在現實中徘徊游蕩,并且不斷用改頭換面的形式作用影響于我們的社會。封建專制主義絕不只是一種殘余腐敗,而是潛在的一股強大勢力和意識形態。今天,封建專制主義從三個不同的層面上表現出來:第一,它是一種舊的倫理說教和道德規范,比如在中國農村和落后地區長盛不衰的迷信活動和綱常禮教;第二,它是一種舊的政治意識形態和文化專制主義,例如“穿小鞋”“劃禁區”“打棍子”等壓制批評、打擊爭議對手的方式等;第三,它表現為一種制度化、規范化的東西,例如:壟斷化的所有制結構和工廠之上的行政管理和操縱體系。它們的盤根錯節,阻礙著“德”“賽”先生的前進。封建專制主義不倒,中國的民主與科學無望。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搞了幾十年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搞了幾十年的社會主義,而封建專制主義卻如此根深蒂固、頑固不化?并非偶然的是,蘇聯東歐國家也在探討同樣的問題。它使我們不得不從現實社會主義的起源、特征和構造上,尋求理解實質的途徑了。

首先,與馬克思等經典作家的一般估計相反,現實社會主義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后資本主義社會”,而是一“前資本主義社會”(農奴的、封建的或半殖民地的社會)中產生出來的社會。因此,這個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道德等各個方面不可避免地打有舊制度的“烙印”,它也必然缺少近現代資本主義的某些進步成份。比如,它缺少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影響,缺少經濟自由主義、分權制衡思想和普選制代議制等現代政治經濟要素。

其次,對于現實社會主義而言,封建專制主義之所以特別頑強有力,是因為斯大林主義的模式和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使用的特殊方式為封建專制主義的存在和滋長提供了某種條件和方便。一方面,斯大林主義與封建專制主義有一脈相承之處,在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得到相互支持并產生同構內容;另一方面,一旦革命黨人在武裝斗爭的嚴酷環境中不得不使用的“大一統”方式、鐵的紀律、一元化領導被凝固化、教條化和神圣化,并且與和平建設的要求發生沖突時,優點變成了缺點、長處變成了短處,舊的做法日益變成了維護封建專制主義的工具。

再次,現實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存在著許多不利于民主與科學發展,有時有助于封建專制主義泛濫的地方。比如,在黨政合一、政企合一的條件下,計劃經濟變成了“統制經濟”,按勞分配變成了按權分配,國家所有制變成了國家崇拜主義的經濟基礎。再如,在“一元化”“一致性”的理由下,分權制衡的現代政體原則遭到否定,法律高于一切的神圣規范被“法大黨也大”的語言所褻瀆嘲弄,在不少地方和機構中,權力的集中和不受制約已到了使專橫和腐敗積重難返的程度。

改革,為消滅封建專制主義,弘揚民主與科學精神創造了新的契機和機遇。在這歷史關鍵時刻,新一代青年應當具有更多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奮斗意識和革命改造意識,讓民主與科學為國家造福。

正是由于舊的體制和觀念形態極大地阻礙了民主與科學的發展,社會主義各國不約而同地發動了被人們稱為“改革”的新的一輪歷史運動。今天,改革不僅是農業改革,也是城市和工業改革;不僅是經濟體制改革,也是政治體制改革;不僅是制度形態的改革,也是觀念形態的改革,不僅是對內政策的改革,也是對外政策的改革。改革是一場全方位的革命和重建。

在這里,特別應當指出建立市場經濟和多元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前者是經濟改革應當遵循的目標后者是政治改革必須發展的方向。經驗證明:惟有市場競爭機制才能徹底根治“大鍋飯”“懶漢主義”和低效率的弊端惡習,才能沖垮權力拜物教意識和小農生產方式孕育出來的狹隘意識;事實也顯示,惟有多元政治局面才是發展現代法治社會的有效途徑,才是制約執政黨過份巨大的權力、防止官僚腐敗現象的一劑良藥。當然,經濟的市場化和政治的多元化絕不是沒有代價、沒有痛苦的改革。它們的真正實現是一個漫長曲折,艱難困苦的歷史過程。當代中國青年應當有勇氣承擔起應盡的歷史責任和代價,這便也是對五四運動70周年的最好紀念。

中國的改革開放,應當在民主與科學的旗幟下震開和推進,而不應使之打上任何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或意識形態的色彩,否則,就不會有真正的現代化。

民主與科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茖W的巨大飛躍往往伴隨著民主精神的啟蒙與生長,科學的落后或停滯經常是政治破壞或干預的后果。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證明,沒有民主就沒有科學的進步,沒有民主就不會有真正的現代化;現代化絕不止是經濟的現代化或“四個現代化”,它同樣應當是政治的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

民主與科學是沒有地域、膚色、國籍或階級之分的,它的對立面僅僅是專制與愚昧。凡是符合現代民主與科學的做法和觀念,不論其來自何方,我們都應借鑒學習;凡是違背現代民主與科學的做法和觀念,不論它罩有多么神圣的“光環”,我們都要拒絕否定。惟此中國才有希望,社會主義才有希望。

魯迅先生曾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比绻f萬的青年自覺地使自己站在民主與科學的旗幟下,改革的前途便有望了。

中國青年和五四運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

70年前,我們曾經年輕著的父兄在五四運動中覺醒,高舉起馬列主義和民主科學的大旗,走上探求真理。救國救民的道路。走過70年的風風雨雨,今年正年輕的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拔逅摹辈粌H成為青年人的節日,更意味著我們肩上的責任和使命。為銘記70年飽含著一代又一代青年青春與熱血,追求與備爭的光榮歷史,為激勵一茬又一茬后來人為艱難的現實與光明的未來而努力奮斗,中國青年雜志、共青團蘇州市委、蘇州大學聯合舉辦五四運動70周年紀念活動。

一、在《中國青年》1—5期上開辟紀念五四運動70周年專欄。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反思歷史、省察現實、探討問題。

二、征集改革開放10年來,在探索和發展民主科學精神方面有創見、有影響的論文和文章。精選優秀論文編輯出書。希望廣大青年朋友熱情推薦和撰寫。

三、1989年“五四”青年節前后召開紀念五四運動70周年研討會。有志參加者請將選定的研討課題和論文在3月中旬寄中國青年雜志一編室。

(以上來稿均請在信封上注明“五四”字樣)

猜你喜歡
五四運動民主科學
百年大黨 壯闊歷程 《五四運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論五四運動的啟蒙辯證法
《過五四運動趙家樓》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關于現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好民主 壞民主
科學拔牙
95年前的“五四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