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紅柿的悲哀

1989-08-24 05:50申尊敬
中國青年 1989年1期
關鍵詞:瑪納斯縣政府柿子

申尊敬

這是公元1988年的9月8日,新疆瑪納斯縣。

黃昏??h城附近的河灘里,縣委書記張平心情沉重地一聲令下,200多噸已經腐爛的西紅柿被當作垃圾,“撲啦啦”地倒在亂石灘上。

殘陽如血,映照著比血還紅的西紅柿。

——這是被稱為“瑪納斯西紅柿事件”中的一幕。

豐收的災難

瑪納斯有個番茄醬廠,建于1987年,1988年正式投產,是中外合資企業,名為新孚番茄制品有限公司。

1988年4月,番茄公司與瑪納斯和石河子市一個鄉的農民訂了8000畝西紅柿產銷合同。4個月后,西紅柿成熟了,并且獲得了出人意料的大豐收。往年,瑪納斯大面積試種西紅柿時,平均畝產才2.03噸,而眼下畝產最低的也有3.5噸,最高的一畝產量達10噸!

瑪納斯的柿農應開懷大笑,按照合同規定的價格,一畝地的西紅柿可以收入500元左右,而許多農民種的西紅柿達十幾畝乃至二三十畝!

然而,在向番茄公司交售西紅柿的農民中,找不到一張笑臉。8月的驕陽下,匯聚在番茄公司門前的農民正受著“豐收罪”。為了賣掉幾百公斤西紅柿,大部分農民已經排了三四天隊,排隊時間最短的也有一天一夜了。記者前來采訪時,二三十名農民立即圍過來爭訴苦衷:

“我們算是倒了血霉啦!雇上拖拉機和汽車來賣西紅柿,排了幾天幾夜隊,吃不上熱飯,喝不上開水,白天在太陽底下曬著,夜里趴在石頭灘上睡覺,可是他們就是不好好收,大磅秤壞了一天都沒人管?!?/p>

來自蘭州灣鄉一村的劉國慶老漢火氣最大:“我按合同種了40畝,如今柿子摘下5天了,一天最多才能賣一小車,不過幾百公斤。這么好的柿子,公司的人還要壓級壓價,說扣多少就扣多少,有的扣10%,最多的扣30%?!?/p>

另一位老漢說:“我家的房子和院子里現在堆滿了西紅柿,本來應該一天賣一車,現在3天才賣一車,一天半爛一車柿子,沒奈何,只得用爛柿子喂牛,3頭牛都吃不完?!?/p>

公司工廠的日子也不好過。8月4日開始收購西紅柿以來,從四面八方涌到廠門口賣西紅柿的大小車子一天比一天多。8月中旬有四五百輛,到9月初已達上千輛,工廠門口的廣場變成了“紅海洋”。那條從意大利引進的世界一流生產線,每天最多只能消化三百零幾噸西紅柿,可是農民每天拉到廠門口的柿子至少也有500噸。

豐收使縣委和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如同坐在火山口上,每天提心吊膽過日子。8月中旬以來,因為賣西紅柿難而滿腔怒火的農民,絡繹不絕地到縣委、縣政府來告狀,有的訴苦,有的罵娘??h長、書記數次來到番茄公司門口,向排了好幾天隊的農民做解釋工作,不料走到哪里,農民就在哪里“圍攻”他們。

烈日下,田邊地頭和番茄公司門口的許多西紅柿在變質,帶著酸臭味的湯汁一股股往外流,流得農民直想哭。

合同風波

番茄公司與農民訂的合同上,要求農民每畝地產4噸西紅柿,但他們認為畝產達不到這個數字,因為前一年平均畝產才2.03噸,今年能有2.5噸就不錯了。

沒想人努力、天幫忙,瑪納斯西紅柿平均畝產達到了4噸。番茄公司70天的生產季節,最多只能消耗2.5萬噸左右,可是西紅柿的總產量在3.2萬噸以上。

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番茄公司應該無條件執行合同,照理說,這是不成問題的。實際卻不然,番茄公司一部分干部對排隊等待的農民說:“合同不算數了!”

8月25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召集了西紅柿收購協調會,參加會議的有縣、鄉有關部門和番茄公司的負責人。會議吵成一團,縣、鄉干部主張,要保護農民利益,番茄公司應按合同及時收購西紅柿。番茄公司的負責人卻要保護企業利益,堅持說能消化多少收購多少。最后縣領導決定:現有的西紅柿要全部收購,若工廠吃不掉,就收購后倒掉。番茄公司的領導礙于縣太爺的面子,同意了。

“8·25”會議的決定,番茄公司并沒有貫徹執行。公司門口有兩臺地磅,公司只派2個人用一臺磅秤收購西紅柿,且時收時停。廠門外,農民正把一車車西紅柿往這里運,車子越來越多。有人估計,單是在門口待收的西紅柿,少說也有800噸左右。農民吵著,嚷著、罵著,但沒人理睬他們。

8月30日下午,一群農民沖擊番茄公司大門,找公司領導講理,發生了打人事件。

那位公司領導一氣之下,下令停機停產,停止收購。說完從司機手里搶過一把小車鑰匙,開著公司的車子跑了。

次日,幾名農民因打了人,被公安局關了起來。為了控制農民賣西紅柿,番茄公司想出了這樣的高招:高峰期按畝發票,每畝地3天只能賣50公斤柿子,這個數額以內每公斤0.147元,多余的每公斤8分錢,而且2天之后票就作廢。實際上,由于交售西紅柿的隊排得太長,由于番茄公司有意識拖延收購時間,農民當時3天才能賣一次西紅柿。有人算過一筆帳,照此賣法,一畝地的西紅柿得賣半年多。

西紅柿的收購權操在番茄公司手中,如今這個最應信守合同的中外合資企業不執行合同,而且把合同變成一紙空文,農民無可奈何。有人說,農民應該到法院告番茄公司。但農民沒有告,告得贏么?縣政府是番茄公司的股東之一,告番茄公司等于告縣政府,和土地爺鬧翻了臉,農民能有好果子吃?

春天時節,是縣政府搖唇鼓舌動員農民種的西紅柿。眼下出現這難堪局面,責任在誰?

農民對縣政府發生了信任危機。

沒有利用的機會

8月21日上午,縣委縣政府聯合發出緊急通知清理腐爛的西紅柿。于是各單位派來卡車,把番茄公司堆料場上爛掉的西紅柿通通倒進縣城附近的莫合渠里。

據不完全統計,從8月21日至9月12日,僅番茄公司收購后倒掉的西紅柿就有2300噸,價值34.5萬元。爛在農民家中和地頭的西紅柿,更是不計其數。

9月28日,《新疆日報》在一版刊登了一張照片:荒野上,西紅柿堆積如山,“山”頂上,幾十只綿羊正在美滋滋地飽餐西紅柿。

被棄之荒野的瑪納斯西紅柿,估計有6000噸左右,價值近百萬元,相當于1000多畝土地的收成。

然而,當瑪納斯的西紅柿被一車車扔進水渠,毀在荒灘時,當瑪納斯的農民因交售西紅柿而叫苦不迭時,130公里外的烏魯木齊市,喜歡做西紅柿醬以備冬食的居民正因西紅柿價格太高而搖頭嘆氣;烏魯木齊縣的安寧渠番茄醬廠,也因原料不足而經常停機。烏魯木齊蔬菜市場,每公斤西紅柿的價格0.30元左右,瑪納斯西紅柿的售價是每公斤0.15元,把這個縣的西紅柿運到烏魯木齊,每公斤運費只需2.7分。

但瑪納斯的農民不知道這些寶貴的信息。如果番茄公司把這些信息及時傳給農民,或者主動與烏魯木齊取得聯系,瑪納斯多余的幾千噸西紅柿很可能用不了幾天,就會被擁有百萬居民的烏魯木齊人吃掉。

遺憾的是,這個化解瑪納斯賣西紅柿難的大好機會,卻沒有人充分利用。自從瑪納斯出現農民交售西紅柿高潮后,縣委召開過3次以上的專題常委會,但一次也沒有認真討論過向外地攤銷西紅柿的辦法!

番茄公司的領導還比較有頭腦,8月25日公司決定,派人到烏魯木齊推銷西紅柿。如果這個決定能立即得到執行,一部分西紅柿還可以有個好去處??杀氖?,時至9月2日,才有人去執行這個本已遲作的決定。公司的兩名職員坐一輛車子,在烏魯木齊蔬菜市場上匆匆轉了一圈,簡單地問了幾句,人家要他們送貨上門,他們嫌麻煩,就“打道回府”了。

教訓何在?

9月6日至27日,《人民日報》刊登3篇報道,披露了瑪納斯西紅柿事件的主要問題,其間新疆本地的報紙、電臺、電視臺也先后報道了這次事件中的許多事實。9月6日晚,自治區黨委一位副書記打電話,要求縣委盡快設法解決農民賣西紅柿問題。

番茄公司總經理姜連基對我們說:“我們既承受政治壓力,又要承受經濟損失?!?/p>

是啊,壓力是不小??蛇@該怪他們自已。與農民訂合同時,他們只怕西紅柿欠產,設備吃不飽,于是一下子與瑪納斯農民訂了7100畝合同,后又與石河子市農民簽了近千畝合同。合同中規定:農民如果種植面積不夠,達不到規定產量,缺額部分要罰款200%。他們卻不去想,農民也更意識不到:一旦西紅柿豐收超產,公司收購不了,農民該罰公司多少?

縱觀全國,這種缺了一半的“合同”不在少數。賣糧難、賣棉花難等等,概因如此。難怪農民嘆氣:與官兒打交道,越打越吃虧!我們想:究其根源,主要還是官方同農民訂合同時,仍帶著長官意志,而缺少平等交易的意識!

按說,瑪納斯西紅柿事件的主要責任者—瑪納斯番茄公司的領導應該認真反思,總結教訓。

然而,在回答記者關于“明年如果出現賣西紅柿難怎么辦”的問題時,公司領導說:“今年受到報紙批評,主要是收購點設在靠近交通要道的公司大門口了,明年準備把收購點移到公司后門口去!”

——如此教訓?多么可悲!多么發人深思?

瑪納斯西紅柿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令人痛心疾首。該公司副總經理周全說:“我們算了一筆帳,大約有250萬到30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1988年我們的利潤,完成計劃也就是200萬元,這樣的話,企業就等于白干?!?/p>

如果這筆巨額“學費”能使番茄公司的干部真正變成聰明人,端正企業意識,這倒也罷了。但是,看來這只是局外人的美好愿望。

然而人們在想:以后,農民是否還會老老實實去種西紅柿?

猜你喜歡
瑪納斯縣政府柿子
柿子樂
留一些柿子在樹上
紅色記憶:國家博物館藏“衡水縣政府印”
山里的柿子紅了
雞澤縣人大常委會 對縣政府組成部門開展監督工作評議
縣政府規范性文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簡析
來自柿子的煩惱
民族史詩入夢來——歌劇《瑪納斯》觀感
一律作廢
近60年瑪納斯河徑流變化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