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序說序

2000-06-14 05:48吳道弘
書屋 2000年7期
關鍵詞:序跋后記序言

吳道弘

大約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斷斷續續終于把近十多年發表過的一些舊稿重新整理完成,取名《書旅集》。正是新千年的開頭,又逢舊歷庚辰年的立春時節。人們在歡度假期,電視、廣播里傳來的是歌聲和笑語,一片歡樂的春節景象。這時我并沒有感覺輕松,我的思緒正圍繞本書的序言在不住地思索著。我很感激河北教育出版社愿意出版這本書。我原本打算請求出版界的師友寫篇序言,人選是有好幾位的。但我又很遲疑,總覺得端給人家一鍋冷飯,豈不為難人家?便打消了請人作序的念頭。但序是不能沒有的。我是做編輯工作的,在工作中一向重視書籍的序跋文字,養成一種職業習慣,也希望讀者閱讀時讀序跋文字。一篇好的序言,可以給讀者正確的指引、有益的知識和審美的享受。時下出版的名家序跋集子可謂多矣!不少書評、散文集里也往往收進序跋文字。這類書籍是很受讀者歡迎的。

魯迅是很重視圖書序言后記文字的。我特別喜愛《吶喊》和他《自選集》的自序,以及《野草》的題記,從內容到文字,值得反復閱讀、細細咀嚼,是序言也是散文和散文詩,還具有文學史的價值。每次展讀,總有新的感受和認識。一些編輯的圖書,魯迅也要寫序言后記文字。他與鄭振鐸合編的《北平箋譜》,卷首就有他們二人各自寫作的序言。從《魯迅書信集》中可以發現,魯迅很不滿意生活書店在出版《高爾基小說選集》時想抽掉兩篇譯序的做法,魯迅說:“去掉譯序,是很不好的,讀者失去好指針,吃虧不少?!卑徒鹨彩侵匾晫懶虬衔淖值?,他為自己著作(特別是《隨想錄》)寫的序跋,對于研究作家和都有重要價值。

不久前讀到臺灣作家余光中在給人作序時一段精采的話。他說:“序言既為文章,就得滿足一般散文起碼的要求。若是把它寫成實際的書評,它仍應是一篇文章,而非面無表情的讀書報告,更不是資料的堆砌,理論的演習?!保ā稙槿俗餍颉獙懺凇淳挥行颉抵啊罚┧€說:“我為人寫序,于人為略而于文為詳,用意也無非要就文本去探人本,亦即其藝術人格;自問與中國傳統的序跋并不相悖,但手段畢竟不同了?!蔽乙詾?,這里揭示了序言的一般特征與要求,有時序言寫作還是相當自由的。余光中在為自己的《散文選集》寫的序,就更加著重議論圖書,不少地方是教給讀者如何識別好書方法的。

至于說到我國的傳統序跋,衡文評人,多精心之作;感時論世,筆底生風;即或隨意為之,也自然逼真,更見性情。序言又常是不拘文體,不論長短。李一氓為《江山如此多嬌攝影集》所寫的序,全篇是一首歌頌祖國河山和人民勝利歷史的散文詩。開頭和結尾重復三句話:“中國是新中國。風光是新風光。人民的精神面貌是新的精神面貌?!秉S裳稱贊這序“就是一篇壯美的詩”。(《讀〈一氓題跋〉》)而用詩詞作序的,還可舉出榮寶齋出版的木版水印《百花齊放》集時,郭沫若寫了《十六字令》三首作為代序。說到序的長短,古人多寫短序,歐陽修的《六一詩話·序》僅十三個字?!熬邮客司尤觋?,而集以資閑談也?!苯寺劶荫喌摹丁从旯娾n〉代序》,也只有五十多字。金庸為《鏡底世界》一書寫的序,也很短,只有九十八個字。長篇的序文,恐怕以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為最了,洋洋十多萬言。梁啟超在自序中說:“蔣方震著《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史》新成,索余序?!伺c相約作此文以代序。既而下筆不能自休,遂成數萬言,篇幅幾與原書埒。天下古今,固無此等序文。脫稿后,只得對于蔣書,宣告獨立矣?!保ā肚宕鷮W術概論·自序》)

此刻要為自己的小書寫序,不知為什么頭腦里一片空白。忽然想起魯迅在《自選集·自序》里的一段話:“我向來就沒有格外用力或格外偷懶的作品?!毕襁@樣坦誠地向讀者說明寫作態度的,我想起了巴金在《隨想錄》中的序跋文字。同時,還想到外國作家中的一些例子。記得法國作家蒙田為其《隨筆集》出版所寫的序中也說,“這部作品我是認真寫的”,“讀者,這是一部真誠的書”。近年出版了《蒙田隨筆全集》中譯本,季羨林為中譯本寫了序。季老說:“隨便扯幾句談,勉強湊成一篇序八股,也并不難??蛇@不是我的作風,這樣既對不起出版社,也對不起讀者,而且也對不起自己?!庇谑侵刈x原作,翻看校樣,覺得有話可說,“一旦拿起筆來,不覺就寫了二三千字,而又沒有說假話,全是出自內心的真話。這是我始料所不及,這一篇序總算給我帶來了點安慰?!睂懽餍蜓远嗝葱枰嬲\和認真。詩人普希金在《普加喬夫事件》的序中也說:“我這篇東西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寫得很認真?!痹谶@一點上,也許正是我能夠向讀者申述的話。

自然,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早就說過:“在大多數作品中,我看到了寫書的人?!逼障=鹨灿蓄愃频囊馑?,他說:“我想書前面起碼應該有一篇序言,同時作一點解釋,不過現在我認為這些東西是完全沒有用處的?!保ā鄂U里斯·戈都諾夫》序)錢鐘書在《圍城》日文譯本序中就說得更直截了當:“關于這部書本身呢,作品好歹自會說它的話,作者不用再搶在頭里,出面開口;多嘴是多余的?!边@樣看來,我確實可以擺脫掉寫序的困惑了。相信讀者在這本小書里是能夠看到作者的水平、風格、思想和情感的。

出版家范用是個愛書藏書的人。在他策劃下,一九六三年三聯書店翻譯出版過《為書籍的一生》,作者綏青是俄國一位著名出版家,他在這本回憶錄里敘述了自己的有趣身世,介紹了他從事圖書出版工作的經驗,也介紹了同時代的作家的軼聞。綏青的特點是,愛好書籍,勇于創新,鉆研業務,重視圖書裝幀,提高出版物質量,努力圖書發行,把圖書作為文化與進步的工具。他與許多作家建立了友誼的關系。高爾基曾經給綏青寫過信。對他的工作是這樣評價的:“他過分謙虛,不讓我談論他的半世紀以來的工作的意義;但是我仍然要說:這是一件巨大的工作。一個人把五十年的光陰全部獻給了這一件工作,然而完成了以后并沒有感到疲倦,并沒有失去對工作的愛好……”我曾經讀過綏青這本書,留下深深的印象。我國近代出版事業走過一個多世紀的道路,新中國也有五十年的出版歷史,人才輩出,也有不少綏青式的出版家,他們把一生獻給了編輯出版事業。值得高興的是,我國在迎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后,著名的老一代編輯家、出版家趙家璧的回憶錄陸續出版:《編輯生涯憶魯迅》(1981年)、《編輯憶舊》(1984年)、《書比人長壽》(1988年香港版)。后兩種書雖然沒有序言,但作者都寫了《后記》,敘述了他從一九七七年寫回憶編輯出版生涯的經過。趙先生說:“因為編輯,在我看來,是個光榮的職責和稱號。我認為,只有認識了我們過去的進步文化文藝出版事業,怎樣在舊世界中,作家和編輯,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并肩作戰,奮斗圖存,才能體會社會是一條通向人類文明、自由、幸福的唯一大道,而文藝讀物是一精神產品,是可以發揮極大的推動和鼓舞作用的?!保ā毒庉嫅浥f·后記》)又說:“我完全同意費正清博士給我復信中的一句名言——‘書比人長壽。要把更多的好作品送到千千萬萬的讀者手中,發揚文化,交流文化,造福人類,還得靠干編輯這一行的我們,努力做好各自的本位工作,因此取作書名,愿與同行共勉之!”(《書比人長壽·后記》)斯人已去,風范長存。這位編輯出版界的前輩留下的經驗,值得后人學習。我希望今后能夠讀到更多的編輯出版回憶文字,也希望有更多的編輯出版同行關心出版史料和出版史的寫作和出版工作。

拉拉雜雜,行筆至此,竟是寫序說序了。也許是編輯積習難改,就此束筆。從立春開始醞釀寫序,下個月初該是清明了。今年清明前,我三十三年前不幸逝世的母親將遷葬在故鄉的陵園,祈愿這位含辛茹苦、勤勞一生的女性、我的慈母安息!此刻我飄忽的思緒又向著遙遠的江南水鄉了。誠懇地請求讀者原諒。

二○○○年三月五日于北京西總布胡同

猜你喜歡
序跋后記序言
序言
序言
《潛夫論》版本考述及其序跋題識輯錄
序言
明清戲曲序跋研究筆談
《名人傳》序言
《李爾王》漢譯的序跋研究
后記
后記
鄒著序跋兩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