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雨前坪二十年(下)

2004-01-12 06:45楊聲金
中國三峽建設 2004年5期
關鍵詞:葛洲壩模型試驗三峽工程

楊聲金

通過不斷協調,前坪模型工程建設逐漸走上了正軌,饒冠生的心情也平靜了一些。不料,又得知兒子的病情出現反復,必須立即再次手術,但需家長參與治療方案的決策和簽字。這一次,作母親的一人不敢擔這個風險,饒冠生只好連夜趕回漢口,經了解,才知道兒了的喉管部位出現漏管,手術難度很大,若稍有出入,輕則留下癡呆或聾啞等后遺癥,重則可能危及生命??偹阈疫\,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孩子的病情終轉危為安,很快痊愈了,但高考卻耽誤了一年:為此,饒冠生感到內疚。作為父親,應盡的義務卻全推給作母親的代替了;作為丈夫,應互相體貼照顧的事卻又大部被工作時間占去了。為了還妻子的這筆“情債”,同時也彌補一點作父親的義務,他便想出了一個“絕招”:將女兒帶到工地就地上學,這樣既可減輕一些妻子的家務,又能抽空輔導一下女兒的學習。就這樣,饒冠生既當爸爸又當娘,白天工地跑,晚上燒飯洗衣裳,忙完家務還要忙工作,經常是搞到十夜三更才休息。幾年以后,女兒上大學離開了工地,但饒冠生案頭的燈光每天晚上仍然是持續到深夜。因為造模任務—個接一個,試驗報告一篇又一篇,他既要指揮現場施工,又要主持編寫試驗成果報告,怎能不夜以繼日地工作呢?然而,入主觀上是可延長上作時間,但卻無法抵擋自然的法則。前坪十多年的風雨,毫不留情地在饒冠生的額頭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當時才50多歲的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多了。他的青春年華在探索科學奧秘的風雨中雖然逐漸消失了,但黨和人民卻記下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功勞。他除了多次榮獲長江委全江先進工作者稱號外,1989年還被評為全國優秀歸僑知識份子,受到了全國僑辦和僑聯的表彰。1991年,長江委黨組又授予他全江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在前坪三峽工程模型試驗場,又何止一個饒冠生如此專心地一心撲在工作上呢?要舉例的活,信手便可拈來許多動人的故事。例如孫爾雨、劉乃宜、柏林等,他們各自的事跡都能寫成長篇敘事詩。

就說孫爾雨工程師吧,他的眼睛高度近視,又患夜盲癥,視力極差。他戴的一付眼鏡似乎很特別,迎光看去,全是一環套一環密密的圓圈。他在經常出入的平地上行走就是高一步低一腳地慢慢探索前進的,在雜亂的施工場地上行走,他每挪動一步,都要付出比視力正常的人多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力量。盡管如此,他卻長期堅守在施工現場,特別是制作模型河床時.有些地形的細微變化部分他很難看清楚.就用手摸,憑觸覺判別情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因為模型與實地相比是縮小了150倍的三峽江段,作模特別講究相似性,對細微的地形變化尤其不能失真。在制作三峽電站日調節模型的緊張階段里,正值酷暑季節,為了趁清晨天涼多做些事,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趕到工地.青年人瞌睡大,不能按時起床,孫爾剛便每天早晨提前起床,手扶著墻壁爬行似地慢慢摸到每一個青年人的床前.一個一個地叫醒他們.有的人叫醒后,翻個身又睡著了,他再去叫,直到把應上班的人傘部請到汽車上為止,連續幾十天都是如此。正在那時,孫工的妻子病倒在床了,他們的孩子又還小,不會照料病中的母親,孫工沒法,就請人在家幫助護理。自己天天仍堅持在前坪工地。

前坪科研人員在現場20年來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三峽工程技術論證階段和初步設計階段是這樣,開工建設10年來更是這樣。三峽工程設計方案實施10年來,前坪模型場和施工現場一樣如火如荼,日夜沸騰。從一期工程開始,科研人員就根據三峽樞紐采用“三期導流,明渠通航”的施工力案開展研究。首先進行導流明渠各種工況模型試驗。這種既導流又通航的設計方案本身就難度很大,其中包涵有許多未知數,如什么樣的流量適合什么樣的船只航行,這些水力學方面的問題,必須要通過模型試驗才能解開未知之迷。初設階段雖然已經作過這方面的試驗,但技術設計要求得更細微,更具體,必須要在更大比尺的水工模型上進行再試驗。當時,施工隊伍已開進壩區,千軍萬馬兵臨城下,三峽工程破土動工已經箭在弦上。設計為確保施工旗開得勝,一邊深入現場準備提供技術服務,一邊到前坪催促模型試驗,為設計提供科學依據。前坪模型試驗場為配合設計服務施工,晝夜不停趕作試驗。隨著施工的進展,模型試驗任務越來越重,特別是進人大江截流準備階段及截流實施過程中,前坪試驗場像實地截流龍口進展情況一樣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設計人員、施工人員以及各媒體記者輪番進入前坪,都想從這里預先知道大江截流的兇吉??蒲腥藛T既要作試驗,又要回答客人們各自的不同提問,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大江截流一舉成功后,前坪模型場緊接著又開始了雙線五級船閘通航試驗、三峽水庫排漂試驗、明渠截流試驗等等。上述每一項試驗成果都可以說是前坪“讀書人”的考試答卷。這每一份答卷都通過了權威專家的評審和工程實踐的檢驗,都得了高分,并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公認。因此,長科院宜科所先后獲得了水利部1998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2001年度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前坪這批“讀書人”在攻讀三峽工程水力學這本自然界的大書中,能取得如此優異成績,還得益于他們在二峽工程實戰準備——葛洲壩工程水工模型試驗中煉就的厚實功底和登攀不止的頑強精神。

在葛洲壩千程建設的前奏曲中,有一段“七天七夜”趕造座水工模型的故事,30多年過去了,至今還清晰地印在參戰者的記憶中。這故事還得從20世紀70年代第一個春天說起。

那年頭,中國大地上的“文革”狂熱還在不斷升溫,派仗象瘟疫似的仍在繼續蔓延。社會上除了“三忠于”“四無限”的叫喊聲還算熱鬧以外,至于生產、建設、科研等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活動幾乎全部停止了;因此,人才濟濟,藏龍臥虎的長江委及它所屬的長科院,那時也早已門庭冷落,長委大院及試驗大廳也靜如古廟。模型場上悄悄地長滿了雜草,成了蟲蛇之類的安樂窩。但是,長江委萬余職工卻沒有閑過一天,什么早請示,晚匯報,天天讀,大批判等等,晝夜忙個不停。本來是以搞長江水電建設為己任的這支技術隊伍,那年頭卻統一改行去搞“文革”專業了。因為“專業”不對口,絕大部分技術人員總在盼望著早此有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做。人心所向.必有所應。初夏的—大,長江委領導突然接到上級指示:葛洲壩要立即上馬,為三峽工程作實戰準備。希望在十大之內趕造一座水上試驗模型,盡快拿出試驗資料和初步設計方案上報中央審批。這項任務交給了長科院,消息傳開,全院沸騰,科研人員壓抑了長久的生產積極性一下子進發出來了,促使他們歡呼雀躍,摩拳擦掌,感到由衷地高興。

特急的任務也帶來了特大的困難,喜人的事情也帶來了焦心的憂慮。首先是十天建造一座如此之大工程的水工模型,前所未有,難以想象。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的大古力水電站的水工試驗模型搞廠兩年,前蘇聯的努力克水電站的水工模型試驗也搞了兩年多,還有巴西的伊太普水電站、扎伊爾的大莫加下程等都是經過廠相當的時間才拿出試驗成果的。葛洲壩如此宏大的工程,要十天造出它的水工試驗模型,在當時的條件下,確實令人難以置信。其次是長科院當時的現有模型場地太小,無論如何也擺不下這么人的模型,實在無法開展工作。

直接抓葛洲壩工程上馬準備的湖北省當時的主要領導同志得知這些情況后,經過深思熟慮,便以他政治家的卓識和指揮員的策略.敏捷地一邊盤算著如何縮短這“兩年”與“十天”的特大時間差距,一邊立即下令派出了一架專機,并親自帶領著第一批科研人員及時從武漢飛往宜昌,到葛洲壩現場新找模型場地,以解決“擺不下”的問題。

說來也巧,科研人員經過考察選擇,很快就在現在的三江壩頭附近找到一塊得天獨厚的場地。這里原有一條天然的于河溝,只需稍加修整,就可作模型的河床基礎。高坡處有一個水塘,清徹碧透,微波漣漪,可代替臨時平水塔。更遠處還有一股潺潺流淌的泉水,是補充模型用水的理想水源。造模需用的河沙、石子等填料和混凝土骨料等這里就近可取,應有盡有。

這一良好的大然條件,給急于解難的科研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喜悅.并使他們開始體驗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大的困難,解決它的路子總是寬得多?,F場察勘結束后,經研究決定就在工地開辟新的模型場地,并立即破土動工。

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造模動工的早晨。碧空萬里,艷陽滿天??墒?,眨眼之間,濃云遮住了太陽,狂風大作,緊接著雨點象倒豆似的潑了下來。一連幾天就這樣大雨連小雨地下個不停,給造模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天有天的脾氣,人有人的辦法。風雨盡管肆虐,模型場上仍是人聲鼎沸,熱火朝天??蒲腥藛T和前來支援造模的一千多軍民一起,頂風冒雨,僅一個晝夜,竹席結構的臨時試驗棚就搭起來了,它擋住了如注的暴雨,創造了方便的施工條件。

當進入模型河床放樣時,又遇到了新的難題:一百多條河床斷面的連接將要許多天,時間卻義不允許再拖延了,而這道工序又是保證造模精度的重要環節,萬萬馬虎不得。慣用的模型河床放樣,是用三夾板鋸成斷面圖形后,再一塊一塊地粘接起來嵌入河床糊泥而成。這種精雕細刻的辦法特別費工時,而當時的限期快到,情況緊迫,使得科研人員心急如焚。

在現場“諸葛亮”會議上,指導模型建造的水工室和泥沙室的幾位老工程師,分別將河床斷面放樣的意義利所面臨的緊迫困難向應邀參加會議的能工巧匠們作了詳細介紹,請他們各自獻計獻策,共克難關。確保優質高效完成造模任務。話畢,會場上一陣沉寂,各自都在開動心靈的機器。坐在會場一角的一位木匠師傅,嘴上含著一根旱煙桿,手里拿著一把曲尺。他用尺尖在地上比劃一陣后。又看了看大家,見還沒人開口。便說:“你們來,我做,你們看,看這個辦法行不行”木匠師傅說罷.用斧頭向地面打進一個木樁,“這一個木樁就代表一點江底高程。需要多少點就打下多少木樁,然后再用木條將直線上的木樁一連接。江底斷面不就出來了嗎,把所有的斷面再用泥連成一片,模型河床不就出來了嗎?”幾位在場的工程師看了木工師傅的圖解后,緊鎖的眉頭頓時舒展了,情不自禁地連聲叫道:“這個辦法好!這個辦法好啊!這是一項新發明!這樣搞,省料又省時.精度有保證,這一關算是又攻下來了!”就這樣.原來發愁幾天也難完成的工作,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結束了。

人心齊,泰山移。在科研人員的積極努力和湖北省、宜昌小及宜昌軍分區等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經過七天七夜的激烈戰斗,一座規模宏大,技術復雜,上起三斗坪,下至宜昌港,總長40多公里的葛洲壩水工試驗模型終于比要求的時限提前三天建造成功了!蓄水池、擋水堰、回水渠等等,一切都按技術要求配套完整,簡樸實用。遠瞧近看,縮小了一百倍的長江葛洲壩汀段,同樣波濤滾滾。白浪滔滔,模型電站巍峨壯觀,令人神往。透過這萬里長江第一壩的縮影,人們仿佛陶醉在“高峽出乎湖”的現實生活之中了。

現在看來。那時應急趕造的這個模型及它的竹席結構的試驗大廳,與今天蓋有玻璃鋼瓦并有現代化先進設備的試驗模型相比,是顯得簡陋粗笨??墒?,它的歷史功績卻是不可磨滅的。當年毛澤東主席為葛洲壩工程的興建親筆寫下的“贊成興建此壩”的批示,最初的科學依據就是從這七大七夜趕造的模型上試驗出的成果資料 以后不斷修改的沒計方案,也是以這最初的試驗資料為基礎。通過實踐逐漸深化的。

葛洲壩工程尚未完建時,三峽工程前期科研提到了議事日程。長江委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另選試驗場地,為三峽工程開展史大規模的水工模型試驗。前坪模型場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參加葛洲壩工程模型試驗的科研人員也隨著場地的轉移自然成為前坪試驗場的拓荒者,他們的青春是在葛洲壩工程建設中度過的,他們的智慧才能和厚實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是在葛洲壩工程的多項課題試驗研究中積累的,為在前坪試驗場攻九高難度的水工研究課題奠定了基礎。

愛因斯坦說過:“科學決不是也水不會是一本寫完了的書。每一項重大成就都會帶來新的問題。任何一個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出現新的嚴重的田難?!眻允卦谇捌涸囼瀳錾系目蒲泄ぷ髡呱钌疃眠@一點,他們說,前坪20年的奮斗成果,雖然得到廠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肯定,但不等于解決了三峽工程水工研究課題中的一切問題。隨著利學的飛躍發展和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深入。需要繼續研究的問題還很多。自然界雖然是一本不隱藏自己的大書.但要真正讀懂它,必須付出畢生的精力。目前,前坪模型場又承擔了新的研究課題:三峽水利樞紐泄洪運行水力學試驗研究等多個項目,這是前坪科研人員深入攻讀自然界這本“大書”中的另一章了。(全文完)

猜你喜歡
葛洲壩模型試驗三峽工程
Say Goodbye,葛洲壩
葛洲壩的最后一份年報
三峽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鄭州龍湖調蓄工程1#出口控制閘閘門及啟閉機布置研究
張文發扎根葛洲壩
葛洲壩情結
低路堤在車輛荷載作用下響應的模型試驗
阿爾塔什水利樞紐水墊塘消能方式選擇
規模第一的水利工程
為三峽工程集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