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山人后裔在澳洲創辦金龍博物館

2005-06-22 10:13梅偉強
新寧雜志 2005年4期
關鍵詞:雷先生金龍巨龍

梅偉強

去年7月初,我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出席了梅光達國際學術研討會后,同中山大學的吳潛龍教授一起前往墨爾本班迪戈市,參觀由臺山人的后裔雷揚名先生創辦的“金龍博物館”。

1851年,這里發現金礦,隨即掀起了一股“淘金熱”,大量四邑人開始涌入,他們把班市稱為“大金山”。金礦的開采促進了班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它成為維多利亞州僅次于墨爾本市的第二大城市。1860年,班市約有2萬人,華人占了四分之一,其中大多是四邑人?,F在,班市人口近10萬人,華人不足千人,絕大部分是上個世紀中葉以后從東南亞地區移民來的,老一代華人的后裔已不足百人,且多是混血兒,外表看不出是中國人了。相比之下,雷揚名先生似屬“例外”。雷先生雖然不會講中國話,但一看他的模樣,就知道他是中國人的后裔。

雷先生夫婦得悉我和太太來自家鄉臺山,且我太太也是雷姓,顯得分外興奮。雷先生對我們說:他今年68歲,祖籍臺山大江。他的先祖很早就來到班迪戈謀生。他的名字非常吉利,是父親起的。他的英文名叫RUSSELLJACK,妻子是一位白人,很賢慧、能干,專責幫他收集和整理資料,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我饒有興味地問雷先生:您為什么想到在班市興建一座博物館,并命名為“金龍博物館”?雷先生十分坦誠地答道:班迪戈的華人都喜愛中國文化,特別喜歡舞龍,所以,班市又稱為“龍城”、“金龍之都”,但過去華人舞的龍既小又陳舊。1969年,我用集資款在中國訂做了一條可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新龍,它金光閃爍,長達100米,龍頭高2米多,要100多人才能舞動。這條新龍深受華人喜愛,他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金龍”。許多華人向我提出,應該建造一座博物館好好安置這條巨龍。我也有這個愿望,但經濟上一時有困難,因為早些時候我把積蓄全部捐給了慈善事業。從1970年起,我和太太下定決心,省吃儉用把錢攢起來,同時向公眾募捐,并向州、市政府求助。經過幾年努力,我終于湊足了建設費用。接著,征地、投標、設計、建造、征集文物,經歷了不少坎坷,才把博物館建起來。我接受華人的建議,把它命名為“金龍博物館”。1991年3月2日,金龍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石春來、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代總領事楊翀分別寫來熱情洋溢的賀信予以祝賀。石大使在賀信里指出:金龍博物館“致力保存華人史跡,弘揚中華文化,意義深遠”。

金龍博物館是雷揚名先生夫婦花了20多年的心血和數以千萬計的金錢才創辦起來的,其精神令我們肅然起敬。

據說,金龍博物館所在地原是華人淘金者的聚居區,有房屋204間,有的還是兩層小樓,有不少商店,曾是一處頗為繁榮的華埠。時過境遷,這些舊房子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金龍博物館毗鄰中華公所和中國蘇州式花園———愉園,是一座中國式建筑。其正門入口處上方寫有英文“金龍博物館”,最高處正中的紅墻上寫的是中文“金龍博物館”,旁邊的題字為“錢君陶八十五歲題”,錢先生是我國著名書畫大師。門前有兩座石獅,左右兩邊各飄揚著3面金黃色長方形旗幟,分別書寫中文“龍”、“金龍博物館”和英文“MUSEUM”(博物館)。據稱,10多年來,慕名前來參觀金龍博物館的人絡繹不絕,每年有4000到7000人,既有華人,但更多是西人。參觀者無不對雷揚名先生嘖嘖稱贊,不少西人還熱情捐獻出珍貴文物。

在雷揚名先生的引導下,我們進入博物館寬敞明亮的展覽大廳。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條象征中華民族“族魂”的綢制巨龍,金龍兩邊掛著一對寫有“大金山”、“中華會”的大燈籠,把金龍和大廳裝扮得金碧輝煌。金龍博物館實際上是一座展示19世紀淘金年代四邑人傳播到澳洲的中國民間傳統工藝--巨龍的文物博物館。該博物館以這條巨龍為中心,配以嶺南民俗乃至華夏文化的各個方面內容,以及華人當年淘金時使用過的工具實物、圖片資料、服飾、字畫、書報、陶瓷器、絲織物、蠟像、模型等,展示了150多年前華僑先輩在大金山淘金的血淚史和輝煌創業史。雷先生說,博物館里有許多展品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如1875年11月班迪戈英國殖民當局發布的一份中文告示,勒令華人除要繳付由香港至大金山的人頭稅銀10英鎊外,還要加收4英鎊居留稅;1858年協和興陳勝等39戶華裔和淘金華工的稟貼原件,控訴當局對他們的無理盤剝;手寫的天地會(洪門二十一例開列)文告原件;北洋政府財政總長熊希齡給中華公所的表功執照及一枚四等愛國徽章;中華公所、寧陽會館的收據;一幅彩色“大中國偉人像”,有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林森等數千人,等等。據說有的還是"世界孤品"呢!每一件展品都有中英文對照說明,使參觀者一目了然,我們也大開眼界。

參觀了金龍博物館后,我對雷揚名先生夫婦更增添了幾分敬意,同時感到,研究澳洲華僑的歷史,如果不親臨金龍博物館參觀和收集資料,將是終生的遺憾!

參觀畢,時已中午,雷先生把我們帶到餐廳休息,他卻親自下廚炒了幾道美味可口的粵菜款待我們,令我們感動不已,食欲大振。飯后,雷先生送給我們一批珍貴的資料,我給他回贈了拙著《五邑華僑華人史》,以示感謝。分手時,雷先生夫婦還應我們的要求,在展覽大廳前愉快地同我們合照留念,使我們的參觀活動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猜你喜歡
雷先生金龍巨龍
十二生肖·龍
村聘治安員受傷為何未獲賠償
龍的傳人
知恩圖報
網購二手車被坑怎么辦
受氣包小分隊·卡爾大王
三龍變四龍
江湖人情味(中)
一代名師———雷海宗先生
奧運公園立鐘塔 五巨龍異域揚國威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