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中國.大事等

2005-07-18 05:11
旅游時代 2005年5期
關鍵詞:民間文化民間藝術民間

大事

民俗藝術研究大事記

1923年,北京大學成立風俗調查會,國立中山大學民俗學會設立了“民俗物品陳列室”,此后幾年間,共收集了首飾、衣服鞋帽、音樂、應用器具、工用器具、小孩器具、賭具、神的用具、死人用具、科舉遺物、官紳遺物、民間唱本及西南民族文化品物十四類陳列品凡數萬余件。

1935年正月,“第一屆全國木刻展覽會”在魯迅先生的直接指導下在北京舉辦。會上展出了鄭振鐸收藏的《金瓶梅》插圖和金肇野收集的楊柳青年畫,這是經過整理和選擇的民間藝術首次公開展出。

1937年,臺灣畫家顏水龍先生用了5個月的時間對山地民族的民間手工藝進行了調查,并收集了許多的實物資料。同年,杭州舉辦了“民間圖畫展覽會”。

1930年前后和1937年至1942年間,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導下,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博物院組織調查團分別在東北、西南和臺灣等地進行了科學而系統的田野調查,收集了服裝、飾物、手工業工具等數千件,由中央博物院作為民族文物收藏。由于方法科學、資料完整,使得這批資料有著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審美價值,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

1942年,毛澤東同志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缎氯A日報》等邊區報刊上發表了延安美術工作者學習民間藝術的文章。這些文章與國統區的民俗學者撰寫的《民俗美術漫談》等文章,均可視作最早的民間美術的研究文章。

1949年7月,中央博物院舉辦了“中國西南部及南部少數民族文物展覽會”,在社會上引起轟動。

1950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成立。

20世紀50年代,各地在政府文化部門組織下,舉辦了多次民間美術展覽。

1980年4月,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山西分會成立,后改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西分會。

1981年5月,“全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展覽會”、“全國少數民族服飾展覽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美術》雜志開辟了“中國民間美術”的專欄介紹民間美術,掀起了一個學習、研究民間美術的高潮。

1983年7月,“民間美術學術討論會”和“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召開。

1986年,中央美術學院成立了民間美術系,中國藝術研究院開始招收民間美術專業研究生。

1988年,全國民間美術工作會議召開,中國民間美術學會成立。

20世紀90年代,國家投資的《中國美術全集》之“年畫”、“皮影”、“剪紙”等卷和多卷本的《中國民間美術全集》、《湖南民間美術全集》等大部頭著作先后出版。

2002年10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率領部分專家、山東電視臺《中國民俗》攝制組,前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后溝村進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范本的采樣工作。

2003年1月,“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作為國家重點文化建設項目“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子項目正式立項。

2003年3月25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搶救工程全面展開。

2003年4月,“山西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正式啟動。這項工程將對山西省民間藝術及民俗進行大規模搶救性的普查、搜集、編纂出版,征集典型民俗實物;拍攝大型電視系列專題片《山西民俗》;建立“山西民間文化圖文資料數據庫”及“山西民間文藝網站”。編纂出版《中國民俗志》山西系列、《中國民俗山西分布地圖集》;編制“中國民間文化遺產山西代表作名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005年3月,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調查認證和命名的項目正式啟動。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包括民間文學講述人、民間藝術傳承者、民間工藝美術師等。

人物

民間代言

馮驥才:拯救民間文化的唐·吉訶德

今年已經年過50的作家馮驥才仍然被人親切的稱之為“大馮”,不僅是因為他1.90米的身高,也是因為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平民化和親切感。如今的馮驥才不僅是作家、畫家和學者,更是一位為保護中國民間文化而大聲疾呼四處奔走的挽救者。馮驥才放下了他想寫的小說,想畫的畫,先是拿出自己的稿費收入,組織一百多位攝影師對天津進行了搶救性拍攝;隨后他又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身份各方呼吁,在2003年2月正式啟動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這兩年中,馮驥才跑遍了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一邊指導文化志愿者進行田野普查,一邊勸說地方政府出資扶助搶救事業,累得腱鞘炎發作。馮驥才白天忙于各種活動,晚上十二點夜深人靜時進入畫室開始創作,右手生生的磨出一塊硬繭,義賣自己的28幅作品,為搶救工程籌款100萬。如此玩命地投入心血,大馮,是位真正的中國文化人。

民間旋律

女子十二樂坊:民樂的精致與時尚

《茉莉花》、《敖包相會》、《翻身道情》、《阿拉木汗》……在流行音樂、電子音樂、Hip-Pop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夠讓聽眾因為這些古老的民歌民樂而瘋狂的演奏者,確實值得人刮目相看。女子十二樂坊仿佛打開了一個缺口,民樂的清新流暢如山泉般噴涌而出,直達聽者的耳膜。許多人恍然發現,原來民樂中藏著這么多好聽的東西,可以幽怨柔情,可以空靈激越,也可以活潑俏麗。她們用了最古老的方式———樂坊,用了最傳統的樂器———古箏、揚琴、琵琶、笛子、二胡、獨弦琴,卻以時尚的方式迅速地流行,并在一向迷戀大唐文化的日本聽眾中間得到了狂熱的追隨。在國內,甚至有歌迷為十二樂坊每一個成員寫了一首宋詞。民間文化的旋風一旦以適當的方式刮起,力量簡直勢不可擋。

民間聲音

阿寶:真正的民歌就是這么唱的

他曾經參加過無數次唱歌比賽,幾乎都是在首輪即遭淘汰;他曾被專家評價發聲方法不科學,被所有專業藝術團體拒之門外,但是他卻用嘹亮婉轉的民歌聲打動了許多人的心,許多人說從他的聲音里聽到了久違的淳樸感動。阿寶,地地道道的山西大同陽高縣農民,一個唱原汁原味兒晉陜蒙民歌的民間歌手。當他披荊斬棘終于獲得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節目的月冠軍的時候,36歲的小伙子居然哭了,半天不能說話。半天才憋出一句:“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拿第一……真正的民歌都是這么唱的,我們那兒的農民,都是這么唱的?!卑氃诿耖g唱了二十多年,歷盡艱辛仍然頑強歌唱,真心熱愛。歡快、辛酸……這樣的民間藝人,這樣的歌聲,感謝他的不畏苦難,讓我們坐在家中便聽到了來自最鄉土中國的聲音。

民間記錄

管祥麟:鏡頭記錄民間大美

孤獨行走18年的管祥麟是一位自發的民間藝術拯救者。曾經腰部以下高位截癱的

他,康復之后停薪留職卻沒有“下?!?,而是一頭扎進了民間藝術的海洋,行走18年,走遍了除高山族之外的所有民族聚居地搜集民間藝術資料。先后拍攝了6萬余張彩色照片,拍攝錄像片6000余分鐘,征集各類精美的民間工藝美術品1萬余件,撰寫考察筆記180余萬字。一路上,他挨過餓,遇過劫匪,遇過車禍,在云南陸良縣沒錢餓得不行的時候甚至討過飯,在招待所被服務員當作叫花子趕出來。甚至在走之前,他已經為自己寫好了遺書?!拔矣幸粋€很堅定的信念,中國的民族民間藝術在未來有一天會引起人們的關注?!笔敲耖g藝術的美,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促使他走完這一程?,F在管祥麟在著手建立一個中國民間藝術博物館。他希望通過展覽,讓人們看到、了解民間藝術的美,讓他們去愛民間的美。

民間印象

鞏俐:民間美人兒

在影壇上已經領風騷多年的中國影星鞏俐在57屆戛納電影節上又以一身華美旗袍令眾人驚艷。曾經有人說,如果要在現代女影星中選擇一張面孔來代表最為傳統最為地道的中國民間味道,那么鞏俐是無人可出其右的。無論是《紅高粱》中的紅艷奔放,還是《秋菊打官司》中的質樸執著,《菊豆》中的灰色抑郁,都給人留下深刻的民間鄉土印象。盡管鞏俐高大的身材,較為寬大的臉部輪廓和略粗的眉毛與中國傳統文學中柳眉削肩小口的柔弱美女形象略有差異,但是觀眾的評價就是硬道理。不管張藝謀的“中國風”刮到哪里,那里的人們都會迅速地認可鞏俐“中國美人”的形象。鞏俐在落日余輝下佇立在鄉間的倩影無疑充滿了一種近在咫尺的中國民間感覺。再縱觀鞏俐為影為人,溫婉厚道,處事低調的她也恰如其分的體現了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

靈感

音樂

朱哲琴《黃孩子》

1995年朱哲琴的《阿姐鼓 Sister Drum》,成為國際唱片史上的第一張全球發行的中文唱片。許多人被這張以西藏為背景,融進了西藏音樂元素的唱片所深深打動,很多人稱她為“中國的恩雅”。然而其實在《阿姐鼓 Sister Drum》之前,朱哲琴的另一張唱片《黃孩子》已經嘗試將這種民間自然的感覺融入配樂和歌聲。沒有懶散俏皮的“花腔”,沒有濫俗的抒情,可是它掀起的感動卻是良久的。迷人而富于幻想的氣息,在連綿的笛聲、簫聲里過度得天衣無縫。

劉索拉《中國拼貼》

《中國拼貼》是一盤音樂CD,它融合眾多中國傳統的音樂元素。琵琶和人聲效果、民族音階和民間素材,用拼貼這樣的現代方式組合出奇妙的魅力。它的創作者,既是知名作曲家又是知名作家的劉索拉自己說:“我是在傳統里找一種東西。布魯斯一類東西讓我找到了血液里的東西,但我同時感到中國或任何一個地方同樣的野性,因為這種東西被啟發出來了,于是很本能地就返到了中國音樂里去。因為即使再深刻地感受布魯斯或爵士,但文化背景和30年的中國經驗依然是我的,我用自己的身體體驗到了中國音樂中的野性?!?/p>

美術

呂勝中 “小紅人”

呂勝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小紅人”是他用剪紙形式表達的藝術符號,更是一種靈魂符號。他對剪紙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已經著迷了二十年,在過去的十七年中,幾乎只使用剪紙作為惟一的介質進行藝術創作。

潘魯生 《神碼系列》

這是一套組畫,看到它的人會覺得親切熟悉,因為它的題材來自于中國民間的傳統神仙,依稀可以分辨出灶王爺、玉皇大帝。大紅大綠的暈染表現手法源于中國傳統年畫。它的作者山東大學教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不僅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民間藝術研究者。

安東尼·葛姆雷 《亞洲土地》

在這個名為“亞洲土地”的雕塑展覽上展出了192000個泥土制成的手掌大的小人兒。這次活動的創意者是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而這些小泥人的三百多名制作者幾乎都是來自于廣東東北部花都地區的普通村民。葛姆雷說,他之所以選擇中國做《亞洲土地》是因為中國古老的歷史和影響力:“從這項工作和作品本身,我也體會到了這個國家蘊藏的無窮的力量?!?/p>

攝影

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主辦的這項國際性大賽,已經舉行了4屆。它不僅是為攝影家們提供了一個從民俗文化中攝取靈感的機會,更是發動了千千萬萬的攝影家們將他們的眼睛和鏡頭對準最為民間的點點滴滴,親身地參與對民俗的了解,留下寶貴的資料,喚起更多的熱愛和保護。同時和國際的接軌擴大了年賽的視野與影響,吸引了多方面高層次的關注與思考。如今已有超過世界1/4國家的攝影師參與了這一大型圖片記錄活動,所保存的文化內容更是涉及世界的各個角落。它以攝影的記錄性,為人類的文化遺產提供最真實的佐證;以組照的完整性,為人類的文化遺產提供最系統的研究樣本。

2004年第4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

年賽部分獲獎作品

大獎 中國 周偉《中國私塾教育的最后遺存》

人物服飾類一等獎 中國 唐躍武《大涼山深處的彝族人》

節日文化類一等獎 中國 江浩《老解的莊戶劇團》

建筑文化類一等獎 美國 Jason Eskenazi《重建阿富汗》

生活習俗類 一等獎 中國 耿云生《烏蒙礦工》

文體游藝類 一等獎 澳大利亞 Glenn Hunt 《蒙古那達慕大會》

書籍

普通人的傳奇

《剪花娘子庫淑蘭》

說這是一個民間藝術大師傳奇一生的故事,倒不如說這本書帶領人認識了一個親切、活潑、風趣的農村老太太,生于1920年的陜西旬邑縣赤道鄉富村的民間剪紙大師庫淑蘭。仿佛看得到老太太坐在炕沿一邊剪紙一邊唱著“剪花娘子是誰嗎,剪花娘子是我?!奔词箤艏埶囆g沒有興趣,也完全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本為民間普通老百姓所寫的傳記來看。不禁會感嘆,一個生長在封閉貧瘠的陜北農村的婦女,在單調的農耕生活,簡陋的物質條件,繁重的農活家務以及性情暴烈的丈夫管制之下,竟然還能如此純樸樂觀,竟然還能有如此生機勃勃的藝術生命。尤其是,書中的主人公庫淑蘭老人已經辭世,在書頁一張張翻過時,書中的音容笑貌和那些大俗大雅的剪紙一起已經成為了歷史。

非常民間

《漢聲》雜志

《漢聲》是一本著名的臺灣民間文化雜志,2004年開始在內地發行簡體中文版。

《漢聲》雜志一直以“只聞聲,難見面”而在文化界和收藏界聞名。它的許多期已成絕版書,在“《漢聲》迷”和收藏家手中流傳著。不僅僅是因為《漢聲》每期600余元的價格和比一般書籍都要厚的頁碼?!稘h聲》的設計裝幀古色古香,極為精美,圖片原汁原味,內容鮮活深刻,充滿了濃郁的中國民間色彩,有時還會隨刊贈送一些民間藝術精品,令每個拿到手中的人都愛不釋手。許多文化人以收藏有《漢聲》而喜?!稘h聲》關注最“傳統的、中國的、民間的、活生生的”的中國傳統民間鄉土文化。如第31期淮陽泥人、第42期貴州蠟花、第44期陜西東路華縣皮影、第65-66期福建土樓、第70-71期侗族服飾藝術探秘、第98期中國門神等,涵蓋了黃河及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的民間藝術精品。

科學指導

《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普查手冊》

這不僅是一本細致的展示了民間文化的好讀的書籍,也是一本嚴肅的、極富使命感的工作手冊。它以嚴謹的態度提供了對民間文化遺產進行搶救的“嚴格、清晰、齊全”的科學方法和量化標準。使得民間文化工作者和熱心于民間文化搶救的廣大志愿者能夠統一認識、統一目的、統一標準、統一方法,更直接的了解民間文化大普查的要求和方式,盡快的投入其中。在這本書及其附帶的光盤里,由中國民間文化遺產工程的發起人,著名作家馮驥才邀請了當代重要的民俗和文化學者、民藝專家以及長期在民間文化搶救前沿工作的攝影家和攝像家,組成專家小組,前往山西榆次后溝村等地進行采樣考察,做出了文字、攝影與攝像三個方面的調查范本。書中提供了對民間文化的普查提綱、普查表格等。如果你不只是想對民間文化表示興趣和發表感慨,而是想要行動起來,真正把這種情感化為力量的話,那么就在下一次旅行的時候,把這本手冊放進背包吧。

民間的自救

《西留花燈陣圖詳解》

和專業、精美的民間藝術書籍相比,這一本厚約百余頁的書也許不足為道,但是它卻是

七旬老翁趙進書歷經10年時間精心修編的收尾,是一位民間老藝人自發對民間藝術的拯救。趙進書老人是河北深州市北溪村鄉西留村人?!拔髁艋簟?,是河北深州、武強、饒陽三市縣交會處民間的一種主要娛樂形式,北溪村鄉西留村則尤為火爆,“西留花燈”據此得名,相傳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每年正月十五,一些藝人將街上持燈的人們組織起來,并編創出各種隊形排列及舞蹈動作,加之鼓樂相伴,形成了一種街頭文藝形式。所走隊形由先前單一的圓形發展到菱形、方形、蓮花形、“桃陣”、“八寶折”等?!段髁艋絷噲D詳解》中收錄花燈演出隊陣圖四十多幅,每幅陣圖都附簡要說明以及排演要領,對花燈歷史、演變過程等都有詳細介紹,可以說是老藝人一生心血的積累。

藝術家的行動

《民間,黃河———黃河流域民間藝術田野考察報告》

一本目前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關于黃河流域民間文化的著作,一本站在美術工作者角度整理的圖集。作者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版畫家楊先讓及其女兒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楊陽。這本書是在中央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創建伊始,當時的工藝美術系主任楊先讓歷時4年沿黃河流域甘肅、青海、陜西、寧夏、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省田野考察的結果,包括“寶雞布制品”、“高密撲灰年畫”、“河北灤縣皮影”、“民間瓦當”、“安塞農民畫”、“陜北剪紙”、“安塞腰鼓”、“陜北布制魚”等76種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圖文從數十萬字原始考察筆記和近千張反轉片中整理而成。但是這本書不是學術著作,其風格是詩性的,更像一個行吟詩人邊走邊唱的札記。

猜你喜歡
民間文化民間藝術民間
文化強國語境下的文化學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獲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陽江江城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民間藝術篇
傳承·民間藝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民間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