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有趣的文章

2005-09-06 09:53郭學工
鑒藏 2005年6期
關鍵詞:下山陶瓷文物

郭學工

《鑒藏》是眾多收藏雜志中的一支新軍。所刊發的文章份量重、角度新,刊于第5期的望野先生的《鬼谷下山-----價值億元的陶瓷罐子》一文,更是近年來藏界不可多得的有趣文章。隨文發表的相關照片和背景資料,對于進一步理解當前市場中出現的超值收藏品的價格現象有一定的參考作用。2005年9月19日,香港《大公報》以《價逾兩億的陶瓷罐----鬼谷下山》為題目同時整版刊載此文。這在《大公報》是不為多見的,此文在海外藏界也引起巨大反響。

拜讀望野先生的文章,既為其文筆所傾,更為其嚴謹的治學精神所染。文理清晰,邏輯嚴密,引經據典,其文風的干煉與清新,在文物研究領域是有口碑的。他是用“心”去看,用“心”在揣摸,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文物鑒定就像基因鑒定,是通過比對才能確定的。每一件東西都有時間座標,要返回它原來的歷史和環境,如果脫出來就不是原來的它了。所以我們要讓文物說話,它本身的所有信息會告訴你它的由來?!?文章自始至終滲透著這樣一種極為樸實的心態。這是一顆誠實有責任的心,一顆熱忱而又執著的心,一顆對文物充滿敬畏和細致揣摩的心。

從文中得知,望野先生是花了很長時間,“極仔細的一寸一寸的看”,對這件“鬼谷下山”瓷罐進行了細致的研讀。我深感,他是把那個罐子做為一本書去讀的,因為他說過:“書中的歷史僅是紙上的歷史,而文物卻是活的歷史,它所附帶的歷史,是文字無法描述的”。

望野先生不惜重墨對陶瓷罐子造形和圖案進行了非常仔細的描述。其中把圖案分為四組,分別加以描述,僅這段文字就用了1400余字。我們不妨摘錄一段,看其是如何描述軍士衣著、神態、動作的:“頭一位頭戴四角纓盔、穿結帶戰衣、戴護臂、足蹬戰靴扎綁腿、腰系抱肚、右手握長柄纓矛扛于右肩、左手拉抱肚系帶、身體左轉微側做回顧狀?!痹诓幌ЧP墨描述人物的同時,也用重墨描述了人物以外的周邊環境。如“馬尾后側是山石嶙峋,一棵古柳垂條云煙之中,。馬頭前一叢矮竹,再往前又是山石犬牙,澗水從山縫中傾瀉而下?!?他描述的十分的細微:“三根圓木搭起的便橋”,“軍士們身前一叢芭蕉,最尾的軍士身后一株蛇曼齒葉花”,“車輪輻條成花牙狀”。即使沒有見過此罐的人,依據他如此精細的描述也會在頭腦中自然成像。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望野先生通過此文,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對文物的熱愛、對學問的執著、對讀者負責任的濃烈信息。

閱讀此文,我身上那股血樣的東西在噴涌。文章的字里行間無時不在流露出望野先生對人類文化有一種常人不可比的熾熱和真誠。他敢于碰那些別人不敢碰或是不愿碰的問題。他以自身的學識詮釋了人們已經提出諸多疑慮,比如:“軍士背后的團形花飾”,“軍士配刀有倭風”等。至于那些尙未提出的問題,有如這個罐子斷代的上下限說明、為何人燒造等重大問題,也盡力和沒有遮掩的表明自已的看法。我粗略的做了一個統計,在7000字的文章中所引用的古書、古歌、古畫就有12種;涉及的古瓷有15件,均指明了藏品的出處。足見其是一個學識淵博,且又負責的學者。

我記得望野先生常言:“天下沒有鑒定家,只有比對家”。他在此文中又一次十分熟練的為讀者展示了比對法的運用。和一些讀過此文的朋友們交流,最深的體會是從文章中領悟到了區別和看待文物藝術品價值的基本方法,他的行文思路恰恰深刻的說明了這個問題。他把“鬼谷下山”罐,與世人已知的9件元青花人物罐逐一做了比較。其比較的方法是“就物論理”,“就理論值”。其論說既有宏觀的,也有微觀的;既有表象的,也有實質的;既有文化的,也有藝術的;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傊?,對這個不可多得的傳世之寶的價值做了準確的定位。我們不妨把他對這個罐子的基本結論做一個羅列:此罐的藝術價值是,“這罐腹的圖案構思的確較那些聞名天下的人物紋飾元樣青花,更勝一籌”;此罐的歷史價值是,“它們屬于特殊的‘元明過渡期漢樣青花,其中蘊涵了更多的社會環境及人民心理變化的痕跡,這對研究當時元王朝的衰落,蒙古大帝國的崩潰會提供更多的社會背景信息”;此罐的社會價值是,“無疑預示著一個全新的關于中國藝術品價值衡量的開始。同時也在顯示中國藝術品在一步步,步入世界藝術審美的中心。藝術背后巨大的經濟價值反過來會進一步的推動藝術的細致解讀與認識”。這就是他對這個罐何以價值億元的看法。如此精準獨到的結論,又一次為文物藝術品鑒賞提供了實際的“戰例”。

最為精彩的是,他在提供文本的同時,又為讀者進一步理解和認識“鬼谷下山”,提供了日本公文書館所藏的話本版畫。這材料不但極為寶貴,而且更令人驚嘆兩者之間的淵源。多年以來,望野先生所讀之書,丈量車載,他的書房用“書林”形容也絕不為過。到他書房的人,只能在“書林”中小心翼翼的繞行。如此的刻苦好學,使他往往給人以“天才”的感覺;如此的廣知博學和超群記憶,又使得他在研究中如魚得水。他已出版圖書20余本,又于新近推出了《天邊的彩虹---中國10—13世紀釉上多色彩繪研究》巨型圖冊,這是一本被國際知名古陶瓷學者長谷部樂爾先生稱之為“無與倫比,是此類研究的驚世之作”的著作。此書同時更得到享譽海內外的頂級中國文物考古學者宿白、徐蘋芳、汪慶正、劉新園等先生的褒譽。它為中國學人在國際古陶瓷研究領域中爭得新的榮耀。

望野先生在“就物論理”全面闡述“鬼谷下山”的看法后,沒有就此罷筆,文中最后一段“就理論理”的提出了一個更加催人深醒的問題。他在講出“陶瓷和絲綢絕對是那個時間段世界上最高科技含量的信息知識化工業產品”的結論后,順著歷史形成的牽絲,又將硅土這種自然礦藏把陶瓷和電腦有機的聯系在了一起。他說:“陶瓷-----電腦,表面看來風馬牛不相及,細思量兩者同宗一源,都是對硅土,在不同歷史時期,進行最高科學技術的開發”。這一問題的提出,沒有獨特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是不可能的。研究文物是為了了解歷史,而了解歷史是為了指導今天, 這是望野先生一貫的原則,我想,這也可能就是望野先生熱衷于文物研究的初衷吧。更讓人動情的是最后一段,詞字裂金,猶如重錘砸身:“1000年間中國用最高水準的科學技術將硅土燒成陶瓷,傳遍世界。今天西方國家將硅土用最先進的技術質變,將其關聯制成品電腦等,銷往全球?!钡惨稽c有責任心的文物愛好者看到這段文字是不會無動于衷的。文尾形成的高潮,成就了驚人之筆。在就我而言,那一刻確有思緒萬千、熱血涌動,猶如重擔壓肩。每每讀到這里,我總感到望野先生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想來不是他沒想到,而是有意留給讀者。那就是,1000年前中華民族的先人曾經創造了奇跡,在不遠的今后他們的后人也同樣有能力再造輝煌,我們共同期待的那一天不會太遠。

猜你喜歡
下山陶瓷文物
胖虎下山
趣圖
過年好
雙下山
下山的路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讓文物講述天路文化
陶瓷藝術作品
文物失竊
文物掉包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