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國公司的核心技術防擴散機制及對策

2006-04-04 09:49鄭西鳳
中國經貿導刊 2006年5期
關鍵詞:合資企業核心技術跨國公司

鄭西鳳

根據英國學者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凈所有權優勢是企業跨國投資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而凈所有權優勢通常表現為跨國公司所具有的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對先進技術和管理優勢的壟斷是跨國公司賴以存在的基礎,跨國公司會極力避免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的擴散。因此盡管近年來跨國公司對華技術轉移的速度和力度不斷增強,但跨國公司技術控制的動機并未減弱。

一、 跨國公司核心技術防擴散機制的主要內容

在進行大規模技術投入和研究開發的同時,跨國公司核心技術防擴散的手段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

(一)技術鎖定

“技術鎖定”是指具有先進技術的跨國公司利用其技術壟斷優勢和內部化優勢在技術設計、生產工藝、包裝廣告等關鍵部分設置一些難以破解其訣竅的障礙,使東道國在本地化生產過程中難以破解,以嚴密控制尖端技術的擴散。這種策略是跨國公司基于實施全球戰略以及應對國際技術市場激烈競爭而采取的新舉措,許多跨國公司就是利用這種技術鎖定來加強東道國對他的技術依賴,從而牟取巨額的壟斷利益。在我國汽車、家用電腦、通信設備等產業中都可以找到跨國公司技術鎖定的蹤跡。如在計算機制造業中,雖然跨國公司不斷縮小技術鎖定范圍,但最終只鎖定芯片技術,這一鎖定始終成為我國計算機產業中的一道坎。

(二)對我國實行核心技術上的嚴密封鎖,僅向中方轉移“夕陽技術”

有些跨國公司密切注視著我國應用技術的研究進展,一旦我國經過艱苦努力自行研制出某種技術,即將投入商業應用時,跨國公司就急于謀求來華投資辦廠,以延長這種技術的生命周期,防技術失控。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感光材料業曾試圖從國外名牌企業引進先進技術,遭到了拒絕。當國內一家膠片廠獨立研制出我國第一代高溫快速彩色膠片后,卻有外商向國內另外兩家企業出售技術設備,獲得數億美元的資金,并加緊向中國傾銷其產品。當引進的生產線建成后,才發現是國外行將淘汰的技術,而且還要依賴進口原材料。

另外,工業產權具有一定的法律保護有效期,超過該期限,技術可以在未征得所有者同意下被他人合法無償使用。有些在華跨國公司利用我方對新技術了解方面的欠缺,以即將到期的工業產權作為出資資本來分享國內企業的利潤,不僅幾乎無償侵吞了國內企業的經營成果,而且使國內企業的技術進步走了彎路。

(三)設立獨資企業,或通過增資擴股加強對合資企業的控制,或者干脆“單飛”以防技術的擴散

隨著我國外資政策的放寬,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越來越傾向于采取獨資的方式。1997年外商獨資企業項目數開始超過合資企業,2002年獨資項目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占當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比重達到了60.15%,在各種利用外資方式中第一次居于首位。

在合資企業中,部分合資企業的外方通過增資控股等手段,取消中方原有的研發機構,或把中方的相關機構置于附屬地位,中方的技術人員受到冷落,使中方技術發展受制于外方?,F在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甚至干脆“拋棄”中方合資企業“單飛”。

(四)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機構主要采取獨資形式

從研發機構的投資方式和股權結構來看,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機構主要采取獨資形式,如摩托羅拉在中國的100多家研究中心都是獨資設立的,IBM、富士通、拜爾、英特爾、西門子、愛立信、朗訊等跨國公司在中國也設立了獨資研發機構??鐕驹O立獨資研發機構主要是出于防止技術外溢、延長技術收益期以及強化總公司對全球R&D;活動的控制等戰略考慮。商務部的《2005—2007年跨國公司對華產業投資趨勢調研報告》也顯示,在今后3年,61%的跨國公司有意繼續擴大在華研發方面的投資,其中46%傾向于建立獨資研發中心??鐕驹谌A研發機構的另一種重要形式是與我國的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合作開發,但跨國公司對合作的最終成果一般都提出了知識產權要求。

(五)通過專利和技術標準及技術的逆向擴散實現技術控制

跨國公司為了在中國市場上保持長期的技術領先優勢,十分注重對專利的保護。據科技部統計,1996年我國共進行發明專利授權2976件,其中本國人和外國人的授權數所占的比重分別為46.5%和53.5%。到2002年發明專利授權猛增到21473件,而本國人和外國人的授權數的比重則變為27.3%和72.7%。2004年,中國市場的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中,外商投資企業約占一半,申請的專利數約占高新技術產業申請專利數的2/3??鐕驹谥袊暾垖@呀洶ê诵募夹g和應用技術領域各個領域。此外,外資研發機構用優越的條件從國企、科研單位挖掘了中方大量高級科技人才,導致中國企業或科研院所向在華外資企業逆向的技術擴散現象愈演愈烈。

(六)采取內部技術轉讓方式

技術轉移內部化現在已漸漸成了跨國公司技術轉移的主要方式。2002年我國45%的技術引進項目屬于跨國公司內部技術轉讓,同比上升了15%。另從不同行業跨國公司對華技術轉讓的情況來看,內部轉讓仍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中,電子行業跨國公司內部技術轉讓的比重為95.64%,機械行業為82.44%,輕工行業達到了100%??鐕静捎眠@種方式牢牢地將技術控制在自己的公司以內。

(七)通過設計“研發鏈”上的位置實現技術控制

跨國公司通過“研發鏈”詳細具體的“研發分工”,在中國的研究內容重點仍然在應用研究、產品開發和地方化等方面,而基礎性研究進行的較少,基礎性研究項目往往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跨國公司輕易不會將這類研發移出國外,而且,基礎性研究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類研究的保密性要求也很高,因此,跨國公司往往把這類研究置于其總部附近。

二、 針對跨國公司核心技術防擴散機制我國應采取的對策

(一)關注世界科技發展動態,防范跨國公司的“機會主義”

針對有些在華跨國公司利用我方對新技術了解方面的欠缺,向我國轉移“夕陽技術”或以即將到期的工業產權作為出資資本來分享國內企業利潤的做法,國內企業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在引進技術前多了解該領域技術發展的新動態,多關注工業產權期限的問題,同時上級主管部門在審批這樣的引進項目時更要把好關,避免國內企業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二)加強我國企業與跨國公司的前后向聯系,鼓勵它們結成戰略聯盟尤其是知識聯盟

激勵跨國公司與我國企業建立分包商或供應商關系,加強兩者之間的前后向聯系,以實現跨國公司對我國企業的人員培訓和技術轉讓。與跨國公司加強前后向聯系可以獲得許多市場信息資源,同時又可從廣泛的技術聯系中獲得額外的利益。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相應的政策限制在華跨國公司從國外進口零部件、原料等,例如汽車行業中規定合資企業生產汽車的國產化率等等,迫使其在國內尋求合適的供應商,并進行技術轉移。

(三)完善國內企業的報酬機制,促進跨國公司的高素質人才回流到內資企業

人員流動是技術溢出的主要渠道,國內企業高素質人才向外企流動,或者在不同的外企間流動,而很少有回流的現象。這樣不僅不能使跨國公司的先進技術隨著人才的流動轉移到國內企業,反而會出現技術由國內企業向跨國公司的逆向擴散。建議完善國內企業的報酬機制,實現真正的按勞取酬,給回流人員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要改善國內企業的任用選拔制度,唯才是用,使回流人員認識到在本國企業內有同樣或更多的發展機會,促進人才回流。

(四)鼓勵在跨國公司就職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自己創業

一項研究表明,在跨國公司中服務的技術、管理人員有相當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資本后會自己創辦公司,對此政府應積極采取相關措施鼓勵這種行為。如對創辦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優惠政策,設立諸如青年企業家基金,以幫助解決其創業初期的資金問題等等,從而促進先進技術在國內的擴散。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猜你喜歡
合資企業核心技術跨國公司
核心技術是厚積薄發的過程
掌握核心技術 贏在精益制造
不忘科創板的初衷
核心技術,造船強國第一要素
我國跨國公司現狀及發展研究
中國鐵建將在阿爾及利亞成立合資企業
商務部鼓勵服務外包業
2009跨國公司之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