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07-03-13 13:51張家慶
糖尿病之友 2007年3期
關鍵詞:基因治療肝細胞胰腺

張家慶

人類基因圖譜的破譯,引起了世人的普遍關注。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起因,除了與生活方式等環境因素有關外,還因基因上有缺陷所致。因此,很多患者寄希望于改善基因以防治糖尿病,基因療法應運而生。糖尿病的基因療法有幾個途徑,目前研究得較多也比較易行的是體內基因轉移,具體來說就是用胰島素基因治療,即在機體的胰腺外組織建立生理模式調控的胰島素分泌,以達到持續、穩定、有效地控制血糖。如果此種方法研制成功,那么,一次治療就有可能治愈糖尿病,目前全世界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近年來,在我國大眾媒體廣告中,治療糖尿病出現了不少“新發明”,有些聲稱能對糖尿病起基因治療的作用,是“突破”,是“世界領先”。事實果真如此嗎?

糖尿病基因療法的研究進展緩慢

要知道,糖尿病的發病確與體內有易感基因或有缺陷基因存在有關,但要改變這些基因談何容易。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島素缺乏,除了用基因療法來防止其發病外,更實際的是轉移上述體內基因。而2型糖尿病除了胰島素分泌異常外,還存在更加復雜的胰島素抵抗。因此,雖然從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糖尿病基因療法的研究,但進展緩慢。

2003年10月底,第9次全國糖尿病學術大會專門邀請了加拿大的Wong教授就此問題作了報告。他是世界上研究糖尿病基因療法的權威,談的是全球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體內基因轉移首先要找到能改變基因并使之產生胰島素的靶細胞。研究結果認為肝細胞最合適,因為它與胰島都是消化道細胞,與食物的關系很密切,同時肝細胞內有許多必須的酶。其次要制造出改變肝細胞基因的武器,即人胰島素基因。經過多次研究得出一段DNA,他們稱之為S14。S14在肝細胞中對葡萄糖有反應,可因進餐與否及胰高血糖素的多少而調節。再在S14上連接一段人前胰島素原啟動子DNA,稱之為S14Ins。將這一段DNA植入肝細胞中后,在培養基中發現產生了胰島素。之后將S14Ins注射到糖尿病模型大鼠,可見其血糖下降,糖耐量恢復正常,進食后胰島素升高,空腹時胰島素正常。將S14Ins用于正常鼠,則一切如常,并不產生過多胰島素,也不產生低血糖,這也就是基因療法與降糖藥的不同之處。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用S14Ins治療的大鼠僅在注射后8~10天內血糖正常,之后血糖又上升,藥物作用效果消失。其原因至今不明,可能因免疫反應所致。

不要相信廣告中的“基因療法”

近年來,糖尿病基因療法又有不少進展。2006年,美國學者首先將含有基因的“細微氣泡”注入小鼠的胰腺,然后用超聲波使氣泡破裂,胰島素基因得以滲透進入整個胰腺。在正常情況下,胰腺是產生胰島素的重要器官。通過這種方式,滲透進入胰腺的基因就可以保護胰腺免受糖尿病的破壞,從而遏制病情的進一步惡化。與直接注入胰島素相比,這種方式對于糖尿病患者的損害相對更小。還有學者用其他基因已能預防小鼠發生1型糖尿病。近年來,有關干細胞研究也有不少進展,如從羊水中取得干細胞,可以避免胚胎干細胞的倫理問題等。

但總的來說,基因療法還在動物實驗階段,尚未進入臨床,至少在幾年內沒有希望。

(編輯/鐘卉)

猜你喜歡
基因治療肝細胞胰腺
釓塞酸二鈉增強MRI肝膽期瘤周低信號與肝細胞癌術后早期復發的相關性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細胞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胰腺損傷CT診斷及注意事項
胰腺超聲檢查
肝細胞肝癌精準肝段切除術的療效觀察
涎腺組織再生的研究進展
類風濕關節炎基因治療的研究進展
胰腺微創手術,第二天可下床
探析介入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觀察
基因修飾的臍血MSCs移植對帕金森病大鼠旋轉行為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