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劇·悲劇·超越

2008-01-08 09:38葉衛平
安徽文學·增刊 2008年2期
關鍵詞:普契尼浮士德威爾第

葉衛平(美國)

閑暇時喜歡聽點兒西方古典音樂,包括歌劇,雖不至“三月不知肉味”,但的確深以為樂。歐洲歌劇流派,大多出自意、德、法、奧等諸國作曲家筆下。許多古典樂迷因聽不懂其中唱詞敬而遠之,殊為可惜。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不同類型的西方歌劇,讓門外漢有機會接觸此集視聽之娛于一身的藝林奇卉,增添一些生活情趣。

喜劇與悲劇

人生有悲有喜,反映人生的歌劇自然也有喜劇和悲劇。大名鼎鼎的莫扎特便喜歡寫愛情喜??;意大利美聲泰斗作家之一的羅西尼也鐘情于喜劇。另一著名的喜劇作家,是浪漫時期匈牙利作曲家李哈,其作品《風流寡婦》,望名思意,聲色犬馬。莫扎特、羅西尼、李哈等等全都功力非凡,寫出非常動聽的獨唱、重唱、合唱和管弦樂旋律。

浪漫時期,愛情悲劇大行其道。法國作曲家比捷歷演不衰的《卡門》便是其中之一。純就音樂而論,《卡門》的成就不低,即便是與比捷樂人相輕的巨匠勃拉姆斯,聽過《卡門》首演后,也私下里贊不絕口。但《卡門》一劇所宣揚的意識,爭風吃醋,導致兇殺,可歸“非禮”一類。

意大利歌劇大師威爾第和普契尼同是悲劇歌劇作曲家。不同于比捷的是,他們的作品,如威爾第的《阿依達》、《茶花女》,普契尼的《蝴蝶夫人》、《波希米亞人》、《托斯卡》等等,鞭撻時弊,有同情弱小的立場,無取悅權貴的味道,錚錚傲骨,其哲理性比較莫扎特、羅西尼和李哈等的歌劇作品,是一大進步,值得激賞。

送炭與添花

威爾第比較從廣義的角度來表達悲劇,在《阿伊達》劇中,埃及的衛國英雄拉達美斯和阿伊達以死相殉的愛情,與祭司藍菲斯的冷血、兇殘、無情和道貌岸然,形成極強烈的廣義反差。威爾第以謳歌拉達美斯和阿伊達對愛情至死不渝的忠貞,無情地鞭撻了祭司這一宗教貴族既得利益階層的腐敗、墮落和人性的泯滅。

普契尼則直接聚焦于與貧苦民眾息息相關的每日瑣事和柴米油鹽?!恫ㄏC讈喨恕防锏母F詩人魯道夫,因無力照看他重病的愛人,而向窮畫家朋友訴說心中苦衷的一段,還有第五幕賣花女孩Mimi臨終前與窮詩人一道回憶初戀的對唱,賺人熱淚。普契尼借著反映一群窮藝術家的潦倒生涯,勇敢地指斥時代和社會的不義,以及一群面對不義卻無動于衷,只會在喜劇中嘻嘻哈哈的“腦滿腸肥”。

威爾第的大合唱雷霆萬鈞,普契尼則是最偉大的抒情男高音詠嘆作曲家之一。

喜劇作品,橫豎聽來,卻給人一個不過爾爾的感覺?!讹L流寡婦》的旋律不可謂不優美,也不能說劇中人愛得不夠投入。不過,誠如哲人所說:“幸福的家庭全是一樣的?!笔郎系南矂?,多屬一格,再多幾樁,也不過是嘻嘻哈哈的錦上添花,除此外再沒有什么轟轟烈烈和蕩氣回腸。

喜劇用以取悅富貴大戶輩,大概還可以。事實上,不少喜劇作品是為王宮貴族而創作。但放眼這大千世界,悲多于喜,喜劇之于人間疾苦,可以說是一無建樹。

也誠如哲人所言:“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边@世間,不幸如潮。但,從信仰的角度上思考,苦難是千古的奧秘,它極可能是祝福的先驅。取材自苦難的悲劇,可以把人性里面上天所賜,但因為罪的污染而日趨麻木的同情和憐憫喚醒。

悲劇越過了喜劇的假面具,而直接進入到現實生活的甜酸苦辣中,讓觀眾把發生在自己身旁的悲歡離合,聯系到劇情里去。因此,悲劇比喜劇更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比如最近發生的東南亞海難,驚心動魄,能令全世界伸出同情之手。喜劇則難達此效。

世上事有兩種,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喜劇乃是錦上添花一類。熱衷錦上添花的人,這世界多的是,雪中送炭的卻不多,筆者因此也更加欣賞那種正氣真情。相較于錦上添花嘻嘻哈哈的淺薄,雪中送炭當然更加雋永情真。圣經《新約》之中,迦拿的婚筵,大概勉強可以算是基督生平唯一錦上添花之舉。細看基督的樣式,屈指幾乎全是雪中送炭的風范,不亦發人深???

大概沒有誰比意大利作曲家更有功力寫悲劇歌劇。有興趣者,可從《波希米亞人》或者《蝴蝶夫人》開始。不須懂意大利文,單是音樂便可令閣下動容。

流離與突破

在歌劇的藝術成就上,威爾第、普契尼二位無疑登峰造極。但認真品味之后,卻注意到以他們二位為代表的意大利近代歌劇作品(“近代”指距今150年內),似乎都欠缺了一些什么。意大利歌劇,一直在悲劇的范疇之內流離,見不到有什么哲理性的突破。

法國作曲家古諾的《浮士德》(原著為德國大文豪歌德所作),則是根據《圣經》的架構,以絕對的善(基督)與絕對的惡(撒旦),以及可憐無助的人類在二者中的掙扎和出路作為題材的歌劇作品。

《浮士德》里的角色,是世人每天都在扮演的現實角色,因此沒有說教的呆板、流行的媚俗和哲學遙不可及的感覺?!陡∈康隆吩诟鑴≈制娣逋怀?,是一部十分值得推介的歌劇作品。

歌劇故事是以浮士德博士在幻覺中,看到自己晚年的境況,而惶惶不可終日開始。博學但無望的浮士德,向撒旦(劇中名為梅菲斯托菲利斯)求計,撒旦應允浮士德青春常駐,但條件是,浮士德必須把靈魂交給撒旦。

浮士德答應了這樁交易。不用說,罪惡的網羅,因此也鋪天蓋地地撒出。

愛情與死亡,幾乎是西洋悲劇永恒的主題。普契尼、威爾第也描寫愛情和死亡。在他們筆下,愛情的終結幾乎全是死亡,因此,劇終人散,觀眾可以帶著淚眼離場;和眼淚一道帶走的,卻是無奈。因為愛情與死亡這一藝術上的永恒主題,無法把人類引領到真正的永恒當中。

令古諾的作品超越這一限制的,是《浮》劇對死亡的黑幕以外的表述?,敿嘻愡_作為罪犯被關進了牢房。在悔恨中,瑪嘉麗達吁求上帝饒恕。梅菲斯托菲利斯卻一直對她說,上帝已鄙棄了她,慫恿她在無望中追隨魔鬼。

瑪嘉麗達在生死關頭,拒絕了撒旦的謊言。她因為痛悔前非,并且對上帝專一的仰望而得到拯救。全劇以瑪嘉麗達的靈魂升往天堂,浮士德目睹而禱告,撒旦在天使的劍鋒之下瑟縮戰抖

而終結。

《浮》劇有十分精彩的男高、中及低音嘆。這些首詠嘆被列于大師級作品當中,百聽不厭。第五幕撒旦向彷徨可憐的浮士德展示魔鬼權勢下萬國榮華的一段,則更是以女高音合唱應和男低音獨唱的上上佳作。悅耳的女高音大調上行單線條合唱,加上法國號、小號、豎琴以及弦樂等等構成的和聲與回響,令燈紅酒綠的世界在撒旦這位陰間歌王充滿誘惑和磁性的陰險低音之中,赤裸裸地閃閃生輝。

音樂聲中,我常常想,撒旦的手段十分厲害,十分誘人。而且,今天他還在以同樣的手段去引誘新時代的許多“浮士德”們。昔日,浮士德求取的是青春;今天,人們以靈魂和生命交換求取的,又是什么?學位、高職、股票、產業、成功、名聲?……在撒旦的手段前,你和我都可能是現代的浮士德。

很多人知道古諾是法國作曲家,卻不怎么知道古諾敬虔的為人。據悉,古諾的志愿是當一位神父,侍奉上帝,但一直沒有如愿。因此,古諾經常把他對基督耶穌的尊崇,填寫到他的音樂作品里?!陡∈康隆凡恢苯右檬ソ浌适?,但古諾通過《浮》劇對人性、罪惡、引誘以及救贖的演繹,發出對淺薄世俗的深省。

古諾的時代,是音樂史上的所謂浪漫時期。那個時代留芳百年,至今仍然令樂迷們為之傾倒的一大群作曲家,在藝術上的造詣,彼此平分秋色。而古諾的音樂作品能夠超越花都平面的奢華色彩,以嚴肅的熱情,透過音樂抒發出一個有深度音樂家成熟的哲學思維,這絕對是一個偉大音樂家在群芳爭艷的環境中,難能可貴的超越。

感觸與慨嘆

音樂在某種程度上,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因此,聽歌劇不須通曉多國語言。

作為信仰者可否,應否聽音樂、歌???我想無所謂不可罷?只是要注意,他們處身塵世,可賞其間萬紫千紅,但絕不可因此而樂不思永恒國度。

人間藝術,再出類拔萃,不過是對造物主完美和諧之本性的反應與模仿。人應該從藝術中看到造物主的偉大與完美,而不是只把贊美停留在歸給藝術的這個層面。

欣賞古典音樂、歌劇,也應有助教會的音樂侍奉。不久前在《舉目》雜志中看到文章,慨嘆今天華人教會音樂事工普遍的馬虎、蒼白,深有同感。優秀的音樂作品,其實浩如瀚海,許多圣樂起初都是為宇宙至高者的榮耀而寫,以催促圣徒同心、同聲贊美,但今天都讓世俗音樂團體當玩物表演去了,是為今版的“禮失求諸野”,作為信仰者豈能無動于衷?

猜你喜歡
普契尼浮士德威爾第
李斯特,音樂界的浮士德
普契尼歌劇的戲劇性分析與解讀
“歌劇之王”威爾第的故事(二)
論浮士德博士的性格缺陷與相對應的五宗罪
“歌劇之王”威爾第的故事(三)
“歌劇之王”威爾第的故事(一)
賈科莫·普契尼:歌劇界的泰斗
普契尼的自我評價
浮士德魅惑工廠
最后的戰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