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軍損毀海鹽縣城的調查報告

2008-03-30 06:51海鹽縣史志辦公室
足跡 2008年6期
關鍵詞:海鹽縣縣城日軍

海鹽縣史志辦公室

2007年4月至12月,海鹽縣和武原鎮抗損課題調研組聯合對抗日戰爭期間日軍損毀海鹽縣城(以下簡稱縣城)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期間,共查閱檔案文獻資料20萬字,召開座談會10次,走訪知情老人378人次,實地調查12次,拍攝照片71張,收集各種資料284份。本次調研,基本查清抗戰時期日軍損毀海鹽縣城的歷史事實。

一、 抗戰前海鹽縣城基本狀況

海鹽縣城地處海鹽縣中東部,東臨杭州灣,縣城物阜民豐,抗戰前海鹽縣城區人口為13113人,是海鹽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37年,滬杭國道繞城東而過,水路交通比較發達。海鹽縣城具有1200多年歷史(見《清代縣城圖》復印件)??箲鹎?,古城四周有護城河和城墻,設有東(靖海)、西(吳望)、南(耒熏)、北(鎮塑)四城門。1932年,縣城區域設中大、西大、北大、南塘4鎮。1945年11月合并為武原鎮??箲鹎?,城內河道縱橫、街巷交叉,池、塘、浜、河遍布全城,有水多、橋多、巷多之特點,曾有“三十八座橋,七十二條半弄”之說。城內深宅大院星羅棋布,大多為明清時期磚木結構的古建筑,其中馮三樂堂、朱祥善堂(俗稱潮州府)、徐尚書廳等大戶廳堂各占地數十畝。城內有東大街、教育街、廟前街、中大街,城外有西大街、南塘街、北大街等主要街道。沿河兩岸房屋鱗次櫛比,不少臨街屋宇開設油醬百貨、酒館茶坊、蔬果熟食、煙紙糖果、銅鐵爐鋪、竹木柴坊、鐘表修配、書畫裝裱、理發洗衣等店鋪,生意興隆,市面繁榮??h城內古木參天,文物古跡和私家花園眾多。園林中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有朱園、徐園、綺園等,此外富家花園、百可園等也有相當規模。城內還有縣立圖書館、縣立醫院、蔚文書院和多所小學等公共設施??傊?,抗戰前,海鹽縣城是一座具有吳越文化特色的江南水鄉古城,在浙北地區及滬、杭、蘇一帶頗具盛名(見《抗戰前海鹽縣城示意圖》)。

二、 日軍炮擊轟炸海鹽縣城

(一)日艦多次炮擊縣城。1937年11月5日,停泊在杭州灣海面的日海軍3艘艦艇首次炮擊縣城,共發射炮彈百余發??h城古塔鎮海塔東北面塔身遭日軍炮擊受損,城內東大街被炸受損,北門外兩間民房被炸毀。11月6日日艦再次炮擊縣城,縣監獄被毀,130余名囚犯逃逸。

1938年5月15日,停泊在杭州灣的一艘日艦,向海鹽發射炮彈130余枚。鎮海塔再次遭日軍炮擊,塔身東北面嚴重受損。鎮海塔是縣城標志性古建筑,是原天寧永祚禪寺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元至元三年(1337)至至正元年(1341)。寶塔共7層,平面八邊形,高24丈,莊嚴綺麗。建造500余年來,巋然屹立。1937、1938年兩次遭日軍炮擊,東北半邊彈痕累累,千瘡百孔,塔身嚴重傾斜。1938年7月,一艘日艦再次發射炮彈數十發,炮擊縣城,炸毀大片民房,死傷多人。62歲的陳婆婆和一個13歲小女孩先后被日艦炮彈炸死。

(二)日機對縣城狂轟濫炸。1937年11月14日,日軍飛機首次轟炸縣城,沈家祠堂(海鹽模范壯丁隊駐地、今綺園路東)屋宇前后中彈2枚,房屋被毀20間;損毀清帝御碑1塊,炸毀古獅一對。1938年春,日機在縣城姜尺弄附近扔下兩枚炸彈,將朱之壽家的后墻炸塌,朱之壽家的長工當場被炸死。6月30日上午,5架日機襲擊縣城,投彈多枚,莫家地(今曲尺弄西)、混堂弄(今綺園路)、葉家橋弄(今葉家橋南堍)等均有落彈,炸死平民20多人,炸毀房屋多間。一枚炸彈落在董家弄口西下岸何長生豆腐店作坊,房屋倒塌,何長生的妻子被炸死;另有多名平民被炸死。日機還在天寧寺大柵橋扔下兩枚炸彈,彈片橫飛,李家雜貨店老板的兒子被彈片擊中身亡。7月18日,敵機再次轟炸縣城,元壇弄和西大街雙鳳園茶樓附近地區被炸,民宅被毀,居民死傷多人。7月31日,日機轟炸縣城北門,豆腐弄沈天觀家老廳中彈被毀。

1939年2月18日,5架日機轟炸縣城,廣福橋、西門吊橋(今五星橋)、城外莫家地遭日機轟炸,落彈數枚。廣福橋堍紙扎店老板唐圖、煤炭行老板倆人被炸身亡。是日,日機又在西門吊橋附近投彈,鐘表店老板(俗稱鐘表老虎)的妻子在廣福橋南岸附近被彈片削去頭顱,當場身亡;他的父親、母親及其他不明身份中彈罹難者多人。當天,日機又轟炸了莫家地,鎮上在此避難的平民被炸死多人,70歲的吳三太被炸死,路過莫家地的商人葉才子被日軍炸傷手臂。市民方俊卿路過馮三樂堂門前遭日機轟炸,被彈片擊中,不久因傷勢過重而死。鹽北村民卜桂榮在理發店(現秀水橋北堍)理發,聽到飛機聲后,從店里跑出來,被彈片擊中頭部,當場身亡。

1939年8月6日,天寧寺附近遭日機轟炸,炸彈落在黃春和餛飩店旁,譚老三的妻子等3人被炸死。

據調查,抗戰期間縣城遭日軍炮擊轟炸傷亡57人,其中死56人,傷1人;損毀房屋173間。

三、 日軍縱火焚毀縣城民房,劫掠財產,損毀文物

(一)日軍縱火焚毀縣城。1938年1月2日,日軍伊東部隊數萬人由杭竄滬,歷半月之久。伊東司令部設在縣城東門內朱谷人宅,日軍伊東大將坐鎮指揮。日軍在縣城停留一宿,從城里一直到北門黃泥橋一帶住滿日軍。日軍所到之處,砸開商店和民房,搶掠財物,奸淫民女,焚燒海鹽汽車站、南門福業寺、縣立圖書館、縣立醫院、天成絲廠,海鹽縣城民房,沿途農家亦慘遭其難。

1938年4月30日,國民政府軍62師官兵圍攻駐縣城日軍百余人,日軍殘部逃竄乍浦。次日,日海軍陸戰隊小川部隊復犯縣城,駐東門外火神廟,四處屠殺平民,放火燒房。5月2日,日軍又從乍浦調來援兵,施行報復。自這天起,日軍在縣城縱火焚燒民房,長達12晝夜,大半個縣城成為一片焦土。

5月1日,日軍小川部隊從乍浦竄犯縣城。首先在東門場圖(金山廟、東大街)、北網舍一帶縱火,當地朱家、楊家、宋家、高家、吳家、姚家、錢家、顧家、沈家、何家、魯家等各家民房,包括氏族四鄰都被日軍付之一炬。據原東門村高慕賢老人回憶:“村落稠密的北網舍僅存北邊馮雪桂和金東余兩家,東大街、金山廟全部被燒毀,場圖僅留下四戶?!比哲娫跂|門焚燒房屋337間,占全村90%以上。除焚燒民房外,日軍將東門附近的金山廟、火神廟、閻使君廟、會林庵、五圣堂廟、福業寺等6座寺廟和盲人院焚毀殆盡。

縣城內被日軍燒毀的房屋,占全鎮房屋的90%,城內大戶宅第全部被毀。在1938年5月初的12晝夜焚燒中,在縣城較有影響的徐氏尚書廳被毀320間。大虹橋南堍吾士新家、張氏老宅、王子珍家被毀442間。潮州府朱宅(今海鹽賓館)被毀360間。南門何宅何頌聲何梅春父子倆在上海開設醬園發家致富后,于20世紀20年代修葺縣城西門的舊居后,又在南門(今新橋南路聯華超市)建造占地1200平方米的何家大院三處房屋及小何家花園,被日軍付之一炬,只留下一片瓦礫。年屆86歲高齡的何頌聲見父子倆用一生心血苦心經營的家產被毀,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在1938年8月患腦溢血去世。5月7日,虹橋南的縣黨部、周葆儒與陳大齊祖居、彭家、寺橋南(今朝陽東路)富家、朱世英宅、汪宅、南河灘方宅、顧宅等大戶人家232間房屋遭日軍焚燒,毀于一旦。

總鋪弄位于惠人橋(今東海橋)堍護城河兩岸,是抗戰前縣城東首的商業繁華地段??箲鹎白o城河東是縣衙所在地(國民政府駐地),東面城墻處設有監獄,西面是教場,教場四周有4棵古代銀杏樹。沿河建有謝觀橋、陶觀橋、仙河橋。河西岸道路長170米,寬6米,從惠人橋直通北城門,此道古代稱作驛站,專供傳遞政府公文的使者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之用,沿襲下來謂稱“總鋪”??備伵獌蛇吷习逗拖掳队袕埣?、姚家、仇家、孫七房、董家、戴家、諸家、陸家……住宅毗鄰,店鋪林立,是東大街連接北大街的交通要道。5月2日,日軍從東向西大肆焚燒民房,將總鋪弄30多戶171間民房、店鋪燒毀,還將弄底仇家桃園草棚燒光,又將看園人施陽華夫婦殺害。據現年84歲的孫家后代孫天麟回憶,日軍駐入孫宅后,將他們全家趕出家門,而后又將孫家大院三弟兄共77間房屋全部燒毀。昔日繁華的總鋪弄成了一片廢墟。

新橋北堍的中大街(今海濱東路一帶)原是縣城商業中心,街道南北兩邊店鋪大部分為徐氏、朱氏、馮氏三家所建。沿街下岸店鋪有沈玉堂2樓2底糖果店、王布榮2間茶館店、魏生2間茶館店、四祿3間豆腐店。中大街上岸有王春榮9間住宅及出租的熟食店,錢姓2間裁縫店與2間鞋子店,徐慶祥4間百貨店,明德2間裁縫店,還有許多向東西延伸的其他店鋪。這些店鋪1938年5月初被日軍燒毀,共計391間。從此以后,縣城商業中心被迫移至西門外西大街、南塘街及北門外北大街。

1938年5月7日,總鋪弄西側的縣立醫院、寺橋小學,虹橋南片的國民黨縣黨部、民教館、警察局,以及縣立第一完?。ㄎ挥诮窈穗姇脰|側)、城中小學(位于今秦山大廈西側)、私立培風小學(位于今虹橋新村)等幾所設備較完好的學校,被日軍焚毀。歷史悠久的學堂如蔚文書院(位于今核電會堂處)也被日軍付之一炬。

抗戰期間,縣城內名家園林古建筑遭日軍毀損殆盡。百可園,位于縣城新橋北面(今實驗幼兒園所在地),系明嘉靖年間(1522~1566)刑部尚書鄭曉(端簡公)幼年讀書處,占地4.5畝。院內道路俱石板鋪成,筑有房廊一所,大門上懸一“百可園”匾額,為董其昌所題??谷諔馉幥?,園內尚有祠宇數楹,古木參天??箲鹌陂g百可園遭毀,僅存堂屋3間。

徐園,位于舊縣城新橋弄東側(今經協賓館),系清光緒間(1875~1908)兵部尚書徐用儀私家園林。園呈長方形,占地約10余畝。園內山水亭橋,布局精美。全園以“竹隱廬”為中心,長廊環園一周,隨地勢起伏,呈波浪形,別具一格??谷諔馉幤陂g,徐園被日軍所毀。

朱園,位于舊縣城新橋弄西側(今海鹽賓館),系清同治間(1862~1874)鹽邑進士、潮州知府朱丙壽私家園林。園內分前后兩部分。前園主體建筑為廳堂、經樓、方亭、長廊、池塘、曲橋、水榭,以及竹木、山石等。后園以林木為主,小山間有楓林、梅林等??谷諔馉幹衅?,被日軍焚毀。

綺園,又叫馮家花園,為清代詩人、劇作家黃燮清之次婿馮纘齋私家花園。位于縣城混堂弄(今綺園路),占地14.8畝。園內亭臺樓閣布局別具匠心,古木山水交互映襯,融為一體。1939年3月,馮三樂堂連同綺園被日軍侵占,設為日軍憲兵司令部。1940年3月26日,日軍鈴木部隊再次侵占縣城,警備司令部設在馮三樂堂大宅,大宅內設木籠、地牢、水牢等多種刑具,用于拷打、屠殺平民??箲鸷?,園內樹木凋零,滿目瘡痍。

1938年8月1日,日軍松木部隊一師團分三路攻打縣城,其中一路日軍從嘉興方向開來,強占縣城西市天成絲廠作為據點。日軍以“妨礙視線”為借口,縱火焚燒天成絲廠附近朱進昌、周永德、姚順等3戶21間民房,焚燒朱永德、朱信法和楊家木橋附近等14戶106間房屋及全部財產。

據統計,抗戰期間,日軍炮擊、轟炸、焚燒縣城,被燒、炸及搗毀的民房有2685間,其中樓房678間,平房1329間,經濟損失達268500元(依1937年法幣計算)。

(二)日軍劫掠縣城財產,損毀縣城文物檔案。日軍在大量焚毀房屋古跡的同時,還大肆掠奪財產,損毀文物檔案。

1938年春,住在楊家弄里的書畫家任小田家的文房四寶、書畫篆刻等遭日軍搶劫。

1938年5月,日軍放火焚燒縣城城隍廟(今秦山大廈南)。廟內祭器錫爵、竹蘭、木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等80件,宋明清舊石碑一座、明代銅佛一尊均被焚毀。

1938年11月,縣抗敵自衛委員會創辦《海北日報》傳播戰時消息。1940年3月,縣城又一次淪陷時,《海北日報》被迫???。1942年9月,報社印刷機、鉛字、紙張全部被日軍劫去。

1938年11月,日軍將平民沈梓祥之父親與張幼儀兩人花三千銀圓購進的一艘輪船(海鹽開往平湖)強征軍差,爾后又將輪船沒收,造成交通中斷。

抗戰期間,縣城古碑、牌樓、家譜、書畫等文物遭日軍搶劫和焚毀嚴重。1937年12月,日軍鈴木部隊進駐海鹽縣城,將國民黨縣司法處看守所(今武原鎮東海橋東堍)100余宗文卷及國民黨縣司法處1000余宗文卷焚毀。1938年3月,日軍又將縣城區慈善機關等6單位200冊文卷焚毀。1938年8月,日軍將縣城東門(現武原鎮東海橋東北處)國民黨縣政府730宗文卷焚毀。原海鹽縣政府的28箱公文卷宗,幾經轉移,仍難逃厄運,于1942年11月在塘東南鄉低田及南莊(今沈蕩鎮齊家莊星村)附近被日軍如數劫走,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四、日軍大肆屠殺縣城平民,奸淫婦女

(一)日軍大肆屠殺縣城平民。東門位于縣城東首,緊靠滬杭公路西側,西南起于惠人橋(今東海橋),東臨敕海廟,北經總鋪弄,與北門連接。朝東向北兩處沿街店鋪相連,商業繁榮??箲鹎?,從場圖里至北網舍有住戶近120戶,人口居住集中有400多人。

1938年1月2日,日軍侵占縣城,東門是日軍進入縣城的第一站,日軍伊東部隊司令部又駐扎在東門朱谷人宅,為防中國軍隊和民眾襲擊,日軍便對東門沿海一帶大肆燒、殺、搶、掠。

同年5月上旬,日軍在北網舍將60多歲的朱寶全、顧芳囡和朱寅生的二公公、三公公和婆婆刺殺后,拋入大海。同日,趙家坊60多歲的金老太太、81歲的和尚婆婆、顧吾男一家3口亦慘遭日軍殺害。日軍又抓走10多名未及逃走的老人,捆綁后押至白洋河葦塘邊,用刺刀捅死后推入河中。8月的一天,日軍抓走13名村民在金山廟前(今錢塘江鹽平塘管理處),用鐵絲將他們捆綁后,推入樹柴堆上活活燒死。

同年5月6日,南門福業寺(今核電會堂東)12個和尚沒有逃走,日軍將他們一個個抓住、拷打,用粗鐵絲穿住和尚鎖骨,押至敕海廟海邊,用刺刀將和尚一一捅死,然后推入大海。

同年6月一天早晨,日軍一艘汽艇停在蔣家橋堍(今武原鎮勤儉南路蔣家橋),全副武裝的幾名日本士兵上岸盤查過往行人。將5個路過的外地人,一個是住在韓家場(今武原鎮城南村4組)欲去老家喂家禽的韓福榮,另一個是住范家場(今武原鎮城南村14組)去縣城茶葉店開門的范張男。疑7人是“支那兵”,抓住押往橋南田里(今武原鎮方池路)進行拷打、盤問,然后用刺刀刺死。

1940年夏,日軍將從外地抓來的抗衛隊隊員楊永觀等3人,押至西門外大柵橋示眾、毒打。楊永觀被日軍連捅數刀,鮮血直流,跳入橋下河中游至小柵橋下,被日本兵開槍打死。另一人被日軍用刺刀砍斷頸部,頭顱和頸部只連著一層皮。還有一人被日軍剖腹,挑出腸子而死。當時鮮血從大柵橋上沿著臺階一直流淌到橋南堍街上,令人毛骨悚然。

1940年初冬,日軍開一艘汽艇攔截縣城開往西塘橋的航快船,以抓“支那兵”為由,把15名乘客(其中有一燙發婦女)全部抓走,爾后押至大營弄柿子樹下,先放出狼狗咬傷,然后將15人割頭、剖腹、挖肝,并把心肝洗凈后食用。

1941年5月,日軍抓捕國民政府澉浦區區長陶伯敏家人,在馮三樂堂將陶伯敏72歲母親祝陶太太恐嚇威逼致死。后日軍將其弟陶月初關押,拷打致殘。幾天后日軍又將其15歲侄兒陶鴻儒關押2個月,最后綁在馮家花園一棵橘子樹上,開膛剖腹,挖心、肝及腦子食用。

1944年6月,日軍在東方旅館(今楊家弄口)門口設一崗哨,放出狼狗將路過的12歲的沈士林撕咬致死。

在對東門村社會調查中,大量證詞顯示,日軍無惡不作、手段殘忍、滅絕人性。村民中有被日軍砍頭、剖腹、焚尸的,有被日軍放狼狗咬死的,也有婦女被奸淫、割乳的……據統計,死亡人數77人。

(二)日軍奸淫縣城婦女。據《申報嘉興史料》記載:“日軍所到之處,真所謂雞犬不寧?!瓔D女為所見,則擄掠奸淫,不從則殺之,向鄉民勒索女人不得,威脅其男人以槍殺刀刺或焚其廬舍,逼令其交出婦女而后已……竟有80歲老嫗與12歲幼女,亦無一能幸免者?!?/p>

1938年1月2日,日軍伊東部隊途經縣城留宿。當晚,從北門吊橋到慶豐橋整條街道都是日軍散兵游勇,不少婦女遭奸淫。是日,“小橋頭”一戶人家擺結婚宴,新郎新娘還未進入洞房,新娘就被日本兵糟蹋。一天晚上,日軍在谷倉頭將18歲女子沈XX拉去侮辱,然后強奸,直到第二天才放回。

1940年,俞榮奎一家逃難在縣城西門廣福米行顧XX家。一天傍晚,兩家正在一起吃飯,日軍敲門尋找“花姑娘”,一開門日本兵便把顧XX妻拖到灶墻處強奸了。北門謝家辦喜事,19歲新娘在回娘家的半路上,被日本兵拖住后在路邊強奸。北大街黃泥橋徐家18歲姑娘,聽見日軍抓“花姑娘”,逃到竹園里躲了起來。日軍抓住徐的母親,逼她交出女兒,并揚言要燒房子。徐母無奈,叫出女兒,在屋后頭被日軍奸污。5月,日軍竄入南門外仲家場(今梅園弄),將在仲XX家做童養媳的13歲女孩輪奸,導致其大出血后死亡。

據統計,縣城內婦女遭受日軍性侵犯事件有案可查的有41起,被強奸輪奸41人,其中遭強奸后死亡6人。不少婦女遭受日軍傷害后,有苦難言,身心受到嚴重摧殘。

五、日軍焚毀海鹽縣城的歷史影響

(一)古城格局和風貌喪失殆盡。海鹽縣城作為具有江南特色的古(下轉第46頁)(上接第43頁)鎮,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日軍侵占縣城期間,造成古城街道、望族宅邸、商貿集市、城墻廟宇、古代建筑和眾多民房損毀,整個縣城一片瓦礫廢墟,到處斷垣殘壁。千年古城遭到嚴重破壞。

(二)人文景觀、文化遺產遭受重創。由于戰火肆虐,自古文人輩出、千年傳承的古鎮文明淵源被中斷廢止,大量公共文化教育設施被毀,文化教育事業受到摧殘。海鹽名門望族朱氏(朱昌頤、朱希祖)、徐氏(徐用儀)、張氏(張元濟),以及何氏、富氏等園林建筑、文房四寶、文物古跡亦在戰火中毀于一旦,望族后裔均舉家外遷,人才紛紛外流??箲鸷?,縣城人口銳減至7642人,比抗戰前減少6471人。

(三)文教衛生事業一蹶不振。日軍入侵海鹽后,造成縣城12所學校毀損停辦,教師失業,學生失學??h立醫院、蔚文書院、縣立圖書館被日軍焚毀,國民文化和健康素質明顯下降。

(四)中心集鎮地位嚴重削弱。享有“鐵海鹽”之稱的海鹽縣城,抗戰以前,其商業、文化、教育、中醫治療等在周邊地區具有一定影響,釀造業更作為地方品牌而享譽上海灘。經抗戰一劫,海鹽縣城市場蕭條,商鋪歇業,社會事業停頓,地方經濟遭受重創,發展速度長期落后于周邊市。無論是城鎮規模和經濟、文化實力等各方面,無法與周邊地區縣城相比。海鹽縣城作為海鹽及周邊地區中心集鎮的地位被嚴重削弱。

(張英榮執筆)

猜你喜歡
海鹽縣縣城日軍
“回流縣城”是這代年輕人的時代機遇
縣城的“飯碗”
縣城買房:未完成的城市化
愛吐皮的爸爸
延津縣榮獲省級衛生縣城稱號
頑強的落地生根
吃晚飯
嘉興市海鹽縣美術教師作品
巢縣鳳凰集東南八村慘案
神頭嶺巧殲日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