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巴西去種地

2008-05-14 17:15
中國新聞周刊 2008年42期
關鍵詞:中西部農場全球化

薛 涌

全球化的“國際農夫”,比在祖產上安分守己地種地、坐等運氣砸在自己頭上的父輩要成功得多

這一潮怎么又被美國人趕上了?!怎么又沒有中國人的份?!

我懊惱得直跺腳。我看到的,是一位21歲的美國小伙子,臉上的青春痘還沒有退,舉止仍不脫鄉下的土氣。但他卻站在眾多的CEO面前,在高級商務會議上報告自己在巴西的事業。

這是美國財經電視網CNBC在報道巴西經濟起飛的專題節目中的一個鏡頭。這位小伙子是來自美國中西部艾奧瓦州的農民。艾奧瓦是典型的窮鄉僻壤。他家里世代務農,自己也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但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到巴西種地比在艾奧瓦劃算得多。首先,巴西的地價便宜得多。典型的美國農地要5000美元一英畝(比一個標準足球場略小),在巴西只需要2000。第二,巴西的農工也便宜得多。美國不斷收緊移民政策,對非法勞工查得越來越嚴;而這種掙著市場價值之下的工錢的非法移民,正是維持美國農場生存之必須。第三,巴西不僅土地肥沃,而且氣候好。在艾奧瓦只能種一季,巴西則可以種兩季。于是,他和父親商量去冒險。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的父親勉強湊足了資金借給他,十幾歲的兒子就這么遠走高飛了。

幾年下來,這位毛孩子在巴西的農場已經發展到了52000英畝,比父親在家鄉經營的幾千英畝的祖產要大十幾倍。他要開著飛機巡視自己的農場,雇傭著上百名當地勞工,每天通過計算機了解市場動態、最新技術。目前,他正考慮明年再購買兩萬多英畝的農地。雖然他還自認為是個農民,但當記者把他每天的日程和CEO相比之后,他勉強承認自己確實就是個企業的CEO。

如今在巴西,已經云集了一群這樣的美國農民。他們大多來自中西部的艾奧瓦、蒙大拿和伊利諾斯,而且幾乎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所經營的農場規模一般都是上萬甚至幾萬英畝。傳統上,中西部鄉下是美國最為落后、封閉的地區之一。當地居民世代務農,所受的教育很少,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結果,他們的價值觀念也非常保守,本能地抗拒變革。60年代世界掀起“綠色革命”,導致全球農業產量大增、農產品價格暴跌,這些農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沒有聯邦政府的補貼,家庭農場很難維持。然而,人們萬沒有想到,在這里生長出來的“80后”的新一代農民,竟然和華爾街、硅谷的高級白領一樣,成為全球化的先鋒。

他們的業績,當然有天時地利的因素。當今世界,又一次進入了“農業革命”的時代。人口的增長還在其次,中國和印度等發展國家的崛起,迅速改變了這些國家的飲食結構,肉食比例猛增。要知道,“草食”比“肉食”節約很多糧食。從人吃谷物轉化到肉(牲畜)吃谷物、人再吃肉的營養供應鏈條,需要增加數倍的谷物才能維持。另外,能源危機刺激了植物能源的誕生,大量玉米、甘蔗被用去制造代替燃油的乙醇,進一步削減了人類的食品資源。最近幾年,農產品價格翻倍地漲,使原來靠政府補貼生存的農業,一下子成了賺錢的產業。美國中西部的大量農戶,如今年收入都有十幾萬美元。

另一方面,巴西正在崛起為一個能夠挑戰美國、澳大利亞的新農業大國。巴西雖然是左翼政府執政,但堅持親企業的政策、歡迎外資、擁抱全球市場,和美國、中國、乃至古巴等不同政治陣營中的國家都能保持良好關系,在國家上交友而不樹敵,進而獲得了在全球市場中的穩定地位。更重要的是,巴西地大物博,土地和美國差不多,人口卻少得多。巴西政府堅持積極的農業政策,通過大規模的施肥,把中部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領土規模的土地從荒地轉化為世界最重要的大豆種植中心之一。這么迅速的發展,單靠自己的力量當然不可能。而掌握著最先進的大規模耕種技術的美國農民,正好抓住了這個機會而捷足先登。他們的成功,又帶動了美國農業機械、肥料、種子等方面的跨國企業的擴張。美國終于為自己優待農民而嘗到了甜頭。

相比之下,要解決十三億人吃飯問題的中國,在這個農業全球化的時代,卻無法成為弄潮兒。中國的農民長期受到不正當的盤剝,農業資本積累微乎其微。他們種的地不被非法圈占就已經算不錯了,哪里有錢投資擴張自己的事業?看不起農民、甚至把農業視為“落后”經濟的后果,使農業只能在溫飽線上維持。制度性的問題,就是有錢燒也解決不了。中國在全球化的“農業革命”中只能錯失良機。這一慘痛的現實,也該讓我們猛醒了。

猜你喜歡
中西部農場全球化
快樂農場
農場
對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開心農場(1)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東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嚴重
農民工回流釋放中西部崛起積極信號
對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 協助中小企業全球化
從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選擇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是實體經濟的全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