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政治失分原因分析

2009-01-05 10:35金本德
湖北招生考試·高考資訊 2009年9期
關鍵詞:本題考查學科

金本德

近三年文科綜合卷Ⅰ湖北考生政治試題得分情況如下表: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2009年得分是近三年來最低的,選擇題12題平均錯4題,得分率為69%,綜合題52分平均得分15.72,得分率僅30%。這既有試題難度大、綜合性強等因素,也有學生自身的原因。

本文以2009年文科綜合卷Ⅰ政治試題為例,從考生失分的角度分析考生存在的缺陷。

一、知識方面:不準,不細,不全,不活,不實

24.某小企業2008年生產一件甲種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8元,產量為10萬件,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6元。如果該企業2009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該企業2009年甲種商品的銷售收入與2008年相比

A.增加8萬元 B.增加6萬元

C.減少14萬元 D.不變

解析:該企業2008年甲種商品的產量為10萬件,2009年該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10%,則2009年的產量為10×(1+10%)=11萬件,比2008年增加1萬件,其它條件不變,該企業2009年銷售收入比上年度增加1萬件×6元/件=6萬元。正確答案是B。

得分情況:全省本題平均得分1.85分,難度值0.46。

考生缺陷:37.49%的考生錯選A項,反映出有關價值的基礎知識存在缺陷。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在上述計算中,一些考生使用的是8元而不是6元,導致錯選A。

26.當下,我國很多地方攤販經營非?;钴S,但存在經營不規范現象。有的地方以建立固定經營場所的方式給小販提供經營空間,加強市場管理,規范攤販的經營行為。促進這類個體經濟的發展有利于

①實現按勞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則

②擴大政府調控范圍

③解決低收入群體的就業

④方便群眾的日常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個體經濟的作用,課本關于這個知識講得很透徹。選項③④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D。

得分情況:全省本題平均得分2.74分,難度值0.69。

考生缺陷:27%的考生錯選了A或者B。錯選①是不懂得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范圍內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錯選②是不懂得各種所有制經濟一直都是政府宏觀調控范圍內的事情,不存在調控范圍擴大與縮小的問題。

33.2008年12月27日,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08年12月27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全國人大工作程序需要得到國家主席的認可

②國家法律只有經過國家主席簽署才具有法律效力

③國家主席作為國家機構具有審查法律的權力

④國家主席作為國家機構具有頒布法律的權力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有關國家主席的知識點,答案是D。

得分情況:全省本題平均得分1.97分,難度值0.49。

考生缺陷:45%的考生錯選了A或B,即錯選了①。原因是對國家主席的知識掌握有缺陷。國家主席是我國重要的國家機關,它不單獨決定國家重大事務。國家主席與全國人大的關系是,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定行使國家元首的職權,對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的職權有:頒布法律權,發布命令權,任免權,榮譽授予權,外交權等。據此可以斷定①是錯誤的。

二、能力方面: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差,不能正確而全面地分析解決問題

27.某鴨梨產區建立恒溫庫儲存鴨梨,為反季節銷售提供了條件,也為梨農增收提供了保障,據測算,每儲存1千克鴨梨可增加收入0.5元。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

B.延長農產品儲存時間可提高農民收入

C.商品銷售環節可創造更大的價值

D.商品的儲存成本提高了商品價值

解析:本題考查價值規律這一基礎知識。商品交換是等價交換,交換中要實現多盈利,必須提高價格,使價格高于價值,要使價格提高,必須在供求關系上做文章,當供大于求時,價格才高于價值。題中反季節銷售,就是改善了鴨梨上市時的市場供求狀況,賣出了好價錢。這是合理利用價值規律的表現。正確答案是A項。

得分情況:全省本題平均得分2.93,難度值0.73。

考生缺陷:12.08%的考生錯選C,9.98%的考生錯選D,反映出考生對價值規律沒有真正掌握。C和D項觀點本身是正確的,但這只能解釋經恒溫庫儲存的鴨梨價格本身應相對高一點,而不能解釋每1千克鴨梨增加收入0.5元的真正來源。

32.2009年初,在G市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現在是金融危機期間,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錯了,政府應廢除最低工資標準,工資由市場決定。該代表的觀點引發了社會廣泛議論。在下列有關該問題的議論中,正確的觀點是

①作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業經營者的立場發表意見

②該代表在人大會上具有自由發言而不受追究的權利

③該代表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寫成議案向市人代會提交

④該代表的言論過于偏激,應撤銷其人大代表的資格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D. 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民代表的權利這個知識點以及考查考生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人民代表具有發言、表決免責權、提案權,等等。根據教材知識可以直接選出答案B。

得分情況:全省本題平均得分2分,難度值為0.50。

考生缺陷:45.96%的考生錯選A,即誤選①項,反映出考生解讀信息的能力差。僅從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能判斷該人大代表只是站在企業經營者的立場發表意見。事實上,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增強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不僅有利于企業,也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勞動者就業。只是政府不能采取損害勞動者利益的方式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而應采取減免稅費等財政措施為企業減負。

38.材料省略。(2)運用相關經濟知識,說明如何協調水資源利用與三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6分)

參考答案:在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首先要保證農業生產用水,確保糧食安全;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水資源開發與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節水型產業;合理分配用水,保證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得分情況:全省平均得分1.83分,難度值0.31。

考生缺陷:主要失分原因,一是知識結構存在缺陷,對產業結構及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分析問題時找不到合理的理論支撐;二是提取和解讀信息能力欠缺,對材料三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不充分,回答問題時脫離材料,泛泛而談。

解題思路分析:第(2)題是對第(1)的拓展,要求說明如何協調水資源利用與三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從實質上看,本題也考查了經濟學的核心問題——資源配置問題。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水資源是有限的,難以滿足三大產業的發展需要(農業屬于第一產業,造紙廠屬于第二產業,高爾夫球場屬于第三產業)。實現三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水資源的合理與優化配置?;卮疬@一問題,需要調用產業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一是實現水資源在三大產業之間的合理分配;二是實現水資源在三大產業內的有效利用。對第一個方面,依據兩點與重點相統一的原則,首先要保證農業生產用水,確保糧食安全(要點一);在此基礎上,要兼顧三大產業,即合理分配用水,保證三次產業協調發展(要點三)。對第二個方面,則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水資源開發與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節水型產業(要點二)。

三、思維品質方面:不規范,不嚴謹,不細膩,不具體

30.多年來,小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特點的脫貧致富之路。這說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盡管曲折但總是有規律可循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不斷創造致富經驗和規律

③社會實踐的發展不斷提升人們對致富規律的認識

④致富道路因時因地而變,沒有必然的規律可循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解析: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實踐可以獲得并不斷加深對規律的認識。選項①③符合題意。答案是B。

考生得分情況:本題難度系數為0.87。

考生缺陷:10%的考生錯選A、D,即錯選了②。②項的迷惑性在于把“規律”寫在了“經驗”的后面,考生思維如果不嚴謹細膩,很容易看漏了“規律”,而作出錯誤判斷。

31.小崗村農戶做出分田到戶和重新走上合作經濟道路的兩次重大決策都促進了當代經濟發展。這說明正確的決策

①有利于創造條件促進社會發展

②符合客觀條件發展變化的要求

③取決于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

④創造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規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了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也考查了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或意識的反作用),正確答案A。

得分情況:全省本題平均得分3.26分,難度值0.81。

考生缺陷:錯選④,原因是不嚴謹,沒有看清④后面的“規律”。

38.材料省略。(1)結合材料分析應如何運用經濟手段推動抗旱工作。(6分)

參考答案:加大財政支農投入,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加大技術推廣力度,改革灌溉方式;運用價格杠桿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們節約用水。

得分情況:全省考生平均得分1.51分,難度值0.25。

考生缺陷:本題沒有做好,主要原因不是對經濟手段的知識掌握不好,而是沒有規范操作,沒有在審題中準確獲取有效信息,沒有據此進一步有根有據地聯想有關知識,而是審題后慌慌張張地急想,漫無目的地亂想,最后亂寫一通,無根無據,無的放矢,答案中看不到“經濟手段”的基本線索。

解答思路提示:規范的解題過程應該是考綱所要求的“獲取的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過程。本題應該先“獲取信息”,抓住關鍵詞“經濟手段”“推動”,然后調動知識,從材料看,“推動者”是政府,從“經濟手段”應聯想到“宏觀調控”中經濟手段的知識,經濟手段包括三個層次:經濟計劃、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經濟杠桿(包括稅收、利率、信貸、物價等)。材料一中“緊急調撥資金、物資”,屬于財政投入。從材料三“有些地方因資金困難,農田水利設施嚴重缺位”,說明要加大財政支農的投入力度,建設農田基礎設施(財政手段);“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說明要加大技術推廣力度,改革灌溉方式,發展節水型農業(科技手段,產業政策);一些地方發展高耗水型產業,由此可以引出要運用價格杠桿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們節約用水(價格杠桿)。

四、學科積累方面:缺乏必要的學科背景

所謂學科背景,就是指與學科相關的其他理論知識(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實際問題。我們的學習就應該理論聯系實際,在應用知識的同時,關注和思考實際問題,積累更多實際知識。2009年的試題尤其是綜合題比較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試題的設置充分考查了考生的學科積累。有些考生由于學科積累不夠,導致解題存在諸多不足而失分。

25.某餐館適用的營業稅稅率為5%。小明和爸爸去該餐館吃飯共消費200元,在結賬索要發票時被告知,如果不要發票,可以獲得一瓶價值4元的飲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館少繳納6元稅款

②使餐館多獲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費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這是大多數學生經常親歷的社會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學生是否能正確思考和處理這個問題,我們表示懷疑,估計大多數學生會采取題中主人公的做法。這就是學生學用脫節的體現,采用這樣的態度學習政治課是不可能積累出強大的學科背景的,所以,這樣的考生面對這樣的反映生活常識的試題一定感到突兀,而且不一定能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本題選 B。

得分情況:全省本題平均得分2.18分,難度值0.55。

考生缺陷:37.2%的考生錯選A,即錯選①,漏選③。在小明和他爸爸的這次消費中,餐館應繳納稅額是:200×5%=10(元)。無論餐館給了消費者價值多少的物品,不開發票,就意味著餐館偷稅10元。故選項①錯誤。餐館用飲料誘惑不要發票,付出4元成本,偷逃稅款10元,多獲得6元的收益,故選項②符合題意。發票也是消費行為發生的憑證,一旦發生什么糾紛,不開具發票,消費者沒有維權的憑證。

綜合題中,第38題以2008年冬到2009年春北方大旱為背景,考查了“三農”問題和(水)資源問題。事實上,本題也可以看作是2008年高考第38題糧食安全問題的延續。2008年關注的是糧食安全的市場風險(因各種市場因素導致糧價上漲),2009年關注的是糧食安全的自然風險。試題設置了4個問題,從經濟、哲學、政治等多角度考查考生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第39題以歷史上“三角貿易”為背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地理、歷史、政治等學科知識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得分情況:5個綜合題的得分情況如下表??梢钥闯?考生得分率很低。

考生缺陷:綜合題得分低,表明考生在知識、能力、思維品質等各方面都有缺陷,更反映出考生的學科積累有重大缺陷。由于考生學科積累方面的缺陷,導致考生的“題感”很差,因而對試題的理解和把握很淺很偏??忌鷮W科積累的缺陷不是學生的錯,由于各種外在原因,考生平時學習幾乎不可能按照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去做,學生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在書本里、資料里、考試里,做著簡單、重復的腦力勞動,因此課本知識和解題技巧是我們的主要收獲,學科積累嚴重缺失。學科積累的缺失是制約我們考好的根本原因。

五、學習建議

1.學科知識的學習,要做到細、準、全、活,尤其是核心概念、觀點、原理。如“實事求是”的基本含義是: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從客觀實際(非主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這個含義包含三個層次:①從客觀實際(非主觀實際)出發;②認識事物的規律;③以規律性認識為指導,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

2.培養學科能力。第一,靜以致遠。平時學習要靜下心來細細體會、領悟所學的知識、所解答過的試題,要有意識地領會學科思想方法,如水資源的配置問題,這是經濟學科思想方法的具體體現。第二,高度重視課本,如課本的邏輯結構、論證思路、知識體系、對核心知識的解析等。課本是我們備考的根本?!叭f變不離其宗”說的就是高考試題無論怎么變化,最終都是對課本的考查。高考命題遵循的就是學什么考什么。第三,要掌握學科題型,不同題型的解答規則是不一樣的。

3.錘煉優秀的思維品質。習慣決定命運,好的解題習慣將會使我們在考場上得以充分發揮。在平時的練習、考試中解題要有強烈的規則意識、規范意識,有意識地培養解題動作的規范性、思維的嚴謹性具體性,使自己有良好的解題習慣。這里特別建議同學們用好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你將從這些經典試題中獲得很多很多。

4.加強學科積累。高考今后將更加體現新課程理念。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強調政治課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因此,我們考生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關注社會,關注實際,努力把政治學科的基本概念、觀點、原理、方法融入生活中,加強對實際問題的思考。這樣學習的好處是,既加深了對課本理論的理解,又能正確看待社會現實生活,積累更多的社會知識和實際知識,并能正確應用書本知識指導自己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自己的學科背景不斷厚實。

[作者單位:武漢二中]

責任編輯周漢橋

猜你喜歡
本題考查學科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創新視角下高考中關于統計的考查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變的考查要點
“超學科”來啦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今天是幾月幾日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