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深刺夾脊穴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8例療效觀察

2009-01-14 09:35
社區醫學雜志 2009年18期
關鍵詞:進針腰椎間盤腰部

姚 磊

[中圖分類號]R245.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4208(2009)18-0053-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盤),尤其是髓核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引起腰部及下肢麻木酸痛為主的一系列臨床證候群。我科采用針灸深刺夾脊穴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8例,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54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28例與對照組26例。均來自我科針灸門診,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齡35-55歲;病程最短15d,最長1年。兩組一般情況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1)有急性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有急性腰痛或慢性腰痛反復發作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3)脊柱側彎或后凸,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動受限。(4)下肢局部淺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都可出現肌肉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減弱。(5)X線攝片檢查: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腰椎間隙變窄。CT、MRI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需要排除腰椎后關節紊亂、腰椎管狹窄癥、腰臀筋膜炎、腰椎結核椎體轉移瘸、脊膜瘤及馬尾神經瘤、神經根炎及梨狀肌綜合征。

1.3治療方法

1.3.1治療組針灸方法:側突型取患側相應夾脊及下一夾脊為主穴,配以秩邊、環跳、殷門、風市、委中、陽陵泉、承山、懸鐘、昆侖,中央型以雙側相應夾脊穴及下一椎旁夾脊為主穴。針刺華佗夾脊時,穴位常規消毒后用0.30mm×75mm毫針垂直進針至椎板后,遂改變針尖方向,向關節突內側間隙方向緩進針,使針感向患側下肢放散,呈觸電樣感覺時停止進針,并把針身略上提,然后接G-6805電針治療儀,選擇連續波,刺激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留針30~45min。并配合特定電磁波治療儀理療。牽引治療:牽引采用臥位牽引,牽引重量因每一位患者的自身狀況和肌腱韌帶素質不同,及耐受力的差異而定。一般以其體重的50%為宜。但對老年人來說以患者的感受為主,以免牽引力不當而影響牽引效果。每日牽引1次。每次30min,10d為1個療程。注意事項:孕婦、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禁用牽引。

1.3.2對照組取患側相應腰椎夾脊穴,配以腎俞、腰陽關、秩邊、環跳、陽陵泉、足三里等基本用穴,穴位常規消毒后用0.30mm×40mm毫針,針下得氣后,留針30~45min。

兩組治療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1.4療效判定標準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復原工作,能行走1000m以上。好轉: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2結果

由表1可見,治療組痊愈8例,占28.6%;對照組痊愈4例,占15.4%。兩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3討論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多樣,療效確切,其機制可能是由于針刺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神經根炎癥和水腫、松解粘連,改善突出物與神經根的關系,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增強肌肉的興奮性,預防和治療肌肉萎縮。萬變不離其宗,無論采取何種針刺手法,均強調得氣,氣至方有效,要求針感有向下肢遠端傳導,傳至足趾者最佳:并且應及早治療、臥床休息。雖然針灸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保守治療方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仍需要結合牽引治療,針灸配合牽引可校正腰椎的病理結構,使突出的病變部位得以回納,是當前治療腰突癥較為理想的方法。

猜你喜歡
進針腰椎間盤腰部
肌骨超聲引導針刀進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腰椎間盤突出診斷中MRI和CT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
一套動作 緩解腰痛
腰椎間盤的“害怕清單”
掌握這些竅門,打胰島素不疼
掌握這些竅門,打胰島素不疼
老年人鍛煉腰部仰臥屈膝挺髖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帽子莫亂扣
腰部鍛煉瑜伽八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