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瘀血綜合征58例療效分析

2009-01-14 09:35
社區醫學雜志 2009年18期
關鍵詞:瘀血壓痛盆腔

李 艷

[中圖分類號]R71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4208(2009)18-0054-02

盆腔瘀血綜合征又稱盆腔瘀血癥,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常以下腹墜痛、低位腰痛等為主要癥狀,多見于體弱多產、子宮后位的婦女。其病理本質雖非炎癥變化。但由于組織長期瘀血,相對的缺乏營養,使盆腔靜脈血流受阻,并發組織炎癥。我院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盆腔淤血癥58例,取得滿意療效?,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1年3月。2006年6月期間共收治盆腔瘀血癥患者58例,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38歲,病程5個月-10余年。其中發生于產后13例,輸卵管結扎及置環后27例,流產后11例,不明因素7例。

1.2診斷標準本組病例的診斷標準:(1)盆腔墜痛及低位腰痛,以夜間為甚,或經期加重;(2)月經多,白帶多;(3)性感不快;(4)體位實驗陽性(即膝胸臥位時疼痛消失或減輕);(5)外陰、陰道及宮頸充血或呈紫藍色。宮頸搖舉痛。子宮后位或下垂;雙側附件壓痛,觸診有柔軟的增厚感或包塊,壓之界限不清;(6)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子宮兩旁雙側附件區子宮靜脈及卵巢靜脈分布的區域可探及管狀無回聲結構,呈申珠狀或網狀改變內為縱橫交錯、流速緩慢的彩色血流顯示。(7)腹腔鏡檢查:可見子宮后位、肥大瘀血,子宮、卵巢靜脈充盈、曲張、增粗;(8)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及腫瘤。確診需要做盆腔靜脈造影,可見子宮卵巢靜脈增粗、彎曲,靜脈顯影消失時間延長。

1.3方法

1.3.1一般治療(1)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促進盆腔血液循環;(2)體位治療,避免久站,睡眠以側臥位為宜,每日早晚堅持胸膝臥位或蹲起10min。以利盆腔血液回流,減少瘀血;(3)飲食避免過于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應多食用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增加腹壓;(4)節制房事。

1.3.2中醫治療原則上以益氣活血化瘀為主?;A方:黨參、黃芪、大熟地、茯芩、川芎、當歸、蒲黃、五靈脂、元胡、肉桂、赤芍。臨床加減:屬腎虛者,加補骨脂、川斷等;有實熱者,加白花蛇草、敗醬草;腹脹加烏藥、川楝子、女真子;經前乳脹、心煩加香附、陳皮、夏枯草;肛門下墜加升麻、枳殼;月經量少,經色紫黯有塊加坤草、澤蘭;每日1劑,水煎服,30d為1療程。

1.3.3中藥灌腸治療處方:黃芪、丹參、赤芍、夏枯草。臨床加減:經前乳脹、經期腹痛拒按者加用三棱、莪術。月經量少,經色紫黯者加桂枝,細辛。用法:每天1劑,濃煎至100ml,藥溫在38~40℃?;颊呷∽髠扰P位。用一次性輸液器,剪去過濾器,接上8號導尿管,涂潤滑油,插入肛門約15-20cm,每次10-15min灌完,30d為1療程,經期停用。與口服中藥相互配合。

1.3.4西醫治療針對癥狀適當應用抗生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出現植物神經癥狀者加谷維素、維生素E0.1g,每日2次,復方丹參液12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或者適當給右旋糖酐促進血液循環。

1.4療效判定痊愈:自覺癥狀完全消失,雙合診時宮頸、后穹隆及雙附件區壓痛明顯減輕,體位試驗陰性。有效:平時無癥狀。月經期仍時有腰骶部疼痛。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

2結果

停藥1周后判定結果:痊愈45例(77.6%),有效10例(17.2%),無效3例,總有效率94.8%。1個療程治愈10例,2個療程治愈28例。3個療程治愈7例。不良反應:僅有3例患者在灌腸后出現腹瀉癥狀,停藥后2d內癥狀消失。后仍繼續用藥治療至療程結束,未再出現不良反應。

3討論

3.1臨床表現臨床癥狀多于月經中期開始,隨月經來臨,癥狀逐漸加重。主要表現為下腹部疼痛,多為恥骨上彌漫性疼痛,或下腹兩側疼痛,且疼痛程度不等;腰骶部痛。以久站、經前期、性交后加重;極度疲勞,雙下肢沉重無力;白帶過多但無異味,性感不快,痛經,月經量增多,色黑外陰及肛門墜脹,且1/3以上患者伴有泌尿系感染癥狀,但尿常規檢查無異常,癥狀與體征不符是其特點。查體的唯一發現是下腹部壓痛但無固定壓痛點,無腹肌緊張、反跳痛。宮頸紫藍著色,子宮后倒于骶窩內,觸宮頸或后穹窿有相當嚴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宮旁及附件區有明顯的壓痛及飽滿感。近年來腹腔鏡技術的廣泛應用。診斷此病并不困難,但仍需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盆腔炎相鑒別,

3.2中醫辯證施治本病屬于祖國醫學“腹痛”“腰痛”“痛經”等范疇,按中醫辯證屬血瘀證。其病因病機不外乎:情志所傷,肝郁氣滯:產育過多或過度勞累,脾虛氣弱;感受寒濕,客于胞脈,以致血運被遏,瘀血郁滯盆腔脈絡。其癥可見腹痛、痛經、帶下等。病程綿長,遷延難愈,勞后易復發。常見舌有瘀斑或紫暗,脈澀或沉弦?!梆觥笔钱a生盆腔瘀血癥一系列癥狀及體征的主要原因,治療上歷來多以活血化瘀法為主,多采用王清任《醫林改錯》中的少腹逐瘀湯。方中八珍湯健脾益氣以治其本,黃芪能加強補氣之功,香附、五靈脂、蒲黃、元胡理氣活血祛瘀、改善盆腔微循環。利于血液回流。當歸、大熟地養血補血、濡養血脈??v觀全方,補氣不留滯、活瘀不傷正。配合中藥保留灌腸及輔助體位療法,調動整體正氣,內外合治,使藥力直達病所,利氣機。通血脈。

3.3西醫治療給予維生素等藥以維持肌肉、神經的正常興奮性及免疫和體液調解等生理功能。另外,由于婦女盆腔器官與外界相通,加之分娩與流產以及手術后原因使機體抵抗力降低,細菌易侵入引起感染,故同時加抗生素治療效果更佳。

另外,心理精神調護在本病中起很大作用,要使患者保持樂觀舒暢的心情,消除緊張與憂慮,正確對待病因,積極治療利于疾病的好轉。

猜你喜歡
瘀血壓痛盆腔
婦科超聲見盆腔積液診斷探討
兩種全口義齒修復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比較
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效果探究
內熱針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近期及遠期臨床療效觀察
盆腔積液是盆腔炎嗎?
瘀血被清除掉,身體會有什么變化?
周靜老師運用加味治濁固本丸治療濁毒內蘊證2型糖尿病腎病經驗
盆腔積液怎么辦
有一種口渴和瘀血有關
經腹及經陰道超聲在診斷盆腔腫塊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