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迪、王佐良:在婚姻里詩意漫步26年

2009-01-21 08:27
新天地 2009年1期
關鍵詞:王佐良張海迪妻子

飆 塵

“我愛《莫多克》,我也愛你!”

1990年,張海迪、王佐良夫婦搬進了濟南市花園小區,這個小區是濟南市為解決市內各界知名人士“房困”問題

而建的,人稱“名士樓”,海迪一家已經在這里住了18年。

多年來,王佐良和妻子的生活已達成了默契。每天晚上,他們和父母一起吃過晚飯,看完新聞聯播,夫妻倆便回到書房,一人一張書桌開始了一個晚上的學習和寫作。屋子里靜悄悄的,兩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唯有敲擊鍵盤的聲音時疾時緩地在書房里回響著。

1998年上半年,張海迪和丈夫合作翻譯了20萬字的美國長篇小說《莫多克——一頭大象的故事》。張海迪本想獨立完成,但她經常被書內的章節感動得淚水漣漣,不能自已,于是便請丈夫相助,把那些感傷的章節交由他來完成。20多萬字的小說,就是在他們小小的書房里,經過幾百個這樣的夜晚誕生的。有時為了一兩個單詞的譯意,兩人也會爭得面紅耳赤。后來,張海迪在此書的《譯序》中說:“盡管我們曾為這本書爭論不休,但那都是為了我們的讀者朋友。在此,我想對我的合作者(我的先生王佐良)說——我愛《莫多克》,我也愛你!”

幾乎所有的夜晚,夫妻倆都這樣默守書齋,有時實在太累了,王佐良便推著海迪走一走,這時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快樂,走一會兒,海迪便說,現在就當我們是去公園,你說現在走到哪兒了?王佐良便說,走了還不到一半呢。于是,他們又在屋子里轉來轉去,而那個公園也永遠到不了。

其實,在濟南定居這么多年,夫妻倆還真沒去過一次公園呢,海迪舍不得花費時間,也怕給人添麻煩。更多的時候,他們選擇廝守在書房里,你對著我,我對著你,天南地北地“神侃”,談見到的人、碰到的事,談文學、談藝術、談社會,談人生,一任兩人的思想火花在那間小小的書房里一次又一次地碰撞、交織。

20多年的光陰,夫妻倆就是這樣,婦唱夫隨,相濡以沫。王佐良從沒有外出理過發,全由妻子打理。張海迪活在詩意里,活在自己單純的世界里,而王佐良就是那位讀詩的人。

“先生既是我的健康顧問,又是形象顧問”

“一個人病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進取的信心和力量?!碑斈陱埡5显趫蟾嬷姓f的這句話曾激勵了許許多多殘疾青年,也同樣激勵著她自己。這么多年來,作為丈夫,王佐良經歷了妻子遭受的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因此他照顧妻子也格外精心。

1985年,由于晝夜伏案創作《輪椅上的夢》,張海迪的鼻梁被眼鏡壓破一塊,從此不斷潰爛出血,可她全然沒有在意,邊用手絹捂著邊仍不停地寫作。就這樣拖到1990年,她被確診為鼻梁基底細胞癌,張海迪又一次面臨死神的威脅。

可張海迪依然無所畏懼,她笑著對醫生說:“該怎么治就怎么治吧!”在手術臺上,因為高位截癱不能麻醉,她就憑自己的意志去抵御疼痛,她甚至聽得見手術刀劃開自己皮膚的聲音。當張海迪面色蒼白、渾身無力地從手術臺上下來時,王佐良急步走上前握住妻子的手,難過加上緊張,讓他鼻梁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為了安慰丈夫,海迪風趣地說:“我想假如我是被捕的地下黨員,無論敵人如何嚴刑拷打,我都不會叛變的,可你就難說了,你看,你的手都嚇得冰涼了!”

經歷過生離死別,王佐良對妻子照顧得更加周到了。每天清晨,他匆匆忙忙趕到城東的學校上班,中午不管風吹日曬,再騎上半個小時的車趕回家,他不放心海迪一個人在家里,只要見到她便是一種安慰。

近年來,張海迪不能較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寫作了,王佐良為妻子添置了筆記本電腦。后來,張海迪甚至不能倚著床或平躺著寫作了,她必須將電腦放在身體的一側,扭著身子敲擊鍵盤,王佐良只要在家,就時常叮囑妻子注意休息,或給她端杯奶喝,或給她按摩肩膀放松。

兩人晚上經??磿ぷ鞯搅璩繒r分,有時,王佐良睡得早些,海迪常常過來叫醒他,急火火地說:“快去看看,電腦可能出了故障,文章被刪掉了一部分!”或者“是不是打印機出了問題?”作為家里和單位的“電腦專家”,王佐良總是責無旁貸地一骨碌爬起來調電腦,有時要熬到東方發白才能重新躺下,迷糊一會兒就該去上班了,可他從沒有任何怨言。

張海迪愛書成癖,每個月都會列出一串要讀的書目,然后,王佐良便會不辭辛苦地給妻子買回來,有些海迪沒說要買的書,他就把目錄抄下來,帶回家供她選擇。

張海迪喜愛畫油畫,寫作之余還創作了多幅畫作。2005年6月,張海迪讀海明威的小說《乞力馬扎羅的雪》,讀著讀著,小說里描繪出的意境讓她有種想用畫筆表達出來的沖動。于是,她轉著輪椅沖到畫架前,可她的顏料大部分都用光了。那會兒,張海迪很著急,她怕那稍縱即逝的靈感會離她遠去。

海迪把自己的感覺對先生說了,王佐良二話沒說就出了門。幾個小時后,他大汗涔涔地回來了。海迪打開箱子一看,天??!先生給她買了一大堆油畫顏料,畫筆也有十幾支,還有一大瓶調色油。海迪笑著說:“這些能讓我畫多少畫??!”王佐良呵呵笑著說:“怕你以后有靈感了,沒有顏料記錄下來,就多買些備份吧!”

像所有女性一樣,張海迪很愛美,也更喜歡打扮自己,有時一條紗巾、一件毛衣的顏色,她都會精心挑選,在身上比來比去。王佐良出差總不忘給妻子捎件紗巾、毛衣之類的禮物,而且買回來的衣服常常讓海迪眼前一亮。在多種場合,很多人都對張海迪的著裝大方、新潮贊不絕口,海迪總會笑著說:“這要感謝我的先生,他可是我的‘健康顧問兼‘形象顧問??!”

張海迪愛好廣泛,她參加過殘疾人運動會的氣手槍比賽,歌也唱得頗具水準。有時工作累了,他們拿起麥克風來個夫妻對唱。她的MTV《我的夢》曾在央視播放過,還獲得了1994年首屆中國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對于妻子的歌唱天賦,王佐良贊不絕口,更是妻子的鐵桿“粉絲”。他倆還是不折不扣的足球迷。2006年的足球世界杯,兩人甚至凌晨三點爬起來看球賽。德國對阿根廷的那場比賽,到了最后罰點球的關鍵時刻,王佐良分析阿根廷罰點球的技術不行,他覺得德國能贏,而張海迪則希望心目中的英雄球隊阿根廷勝出,最后,結局不幸被先生言中,海迪大慟,淚花閃爍地唱起了《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王佐良趕緊安慰妻子。

生活中,王佐良與妻子志趣相投,琴瑟和鳴,很少紅過臉。有一次,海迪問先生:“你對我厭倦過嗎?”王佐良俯下身子,在妻子的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握住她的手說:“怎么會呢?我永遠都不會的!”“為什么呢?”“因為你每天都給我新的熱情和活力?!?/p>

聽了這話,海迪開心地笑了。

“退休后,你當咖啡館老板娘,我就做個老‘侍應生!”

20世紀90年代初期,國內報紙曾經發起過討論:張海迪到底應不應該結婚?對于這些爭論,張海迪和王佐良一笑置之。張海迪覺得,拋開她賴以代步的那張輪椅,她和先生跟中國千千萬萬平凡的夫婦沒有太大的區別。

張海迪雖然只能靠輪椅移動,但這不妨礙她對生活的熱愛。平時在家里,她盡可能地做些家務,譬如掃地、擦桌子等。張海迪還很喜歡做飯,但家里廚房太小,她的輪椅進不去,她就讓不善烹飪的丈夫代她“操作”,做她發明的菜品,比如“豐收在望”(薪蓉辣椒醬拌胡蘿卜)、“金谷滿倉”(番茄沙司炒雞蛋)。做菜時,海迪在廚房門口說步驟:“先放油,放蔥花,用急火炒……”而菜做出來時,海迪總會吃得津津有味,因為這里面有她的智慧,而王佐良更是開心。

張海迪和王佐良當然渴望有自己的孩子。張海迪非常喜歡女孩,她曾對丈夫說,如果我們有孩子的話,現在也該上大學了。說這話時,張海迪的語氣里透出掩飾不住的傷感。有一次,張海迪問丈夫:“我們沒有孩子,等我們老了,該怎么辦呢?”王佐良將妻子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平靜地說:“到那時,我們一起上敬老院!”海迪動情了,她看著先生,定定地說:“也不知能不能熬到那一天,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定要找一個健康的人來陪伴你!”王佐良笑著制止妻子說:“怎么說出這種不爭氣的話來,現在醫學這么發達,我們還要活上一百歲哩!”

雖不能成為幸福的母親,但張海迪卻把愛給了更多的孩子。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勵下,她為孩子們寫書、譯書,還在幾年前捐出巨額稿酬建了一所希望小學。對于殘疾兒童,張海迪更像母親一樣處處關懷,在每年的“兩會”上她都要提交很多切實的議案。

張海迪和先生不僅愛孩子,對小動物也有一種悲憫情懷。他們曾養了一條白底黑花的“西施犬”,海迪給它取名“板凳”,可有一天他們發現“板凳”不見了。

王佐良夫婦竟難過得吃不下飯。王佐良跑遍了寵物市場,到處張貼尋狗啟事,并印上了“板凳”的相片。經過10天的苦苦等待,終于有人打來電話,告訴他們,“板凳”已被人送到了煙臺。夫妻倆喜極而泣。

對待孩子和小動物,張海迪和先生都有著共同的情感,生活中的他們也心靈相通。有一年,王佐良被派往加拿大學習,遠隔重洋,彼此只能靠書信和電話表達思念。張海迪發現,結婚這么多年了,他們的感情依然濃得化不開。

時光荏苒,張海迪夫婦如今都已過天命之年。一天晚上,王佐良推著妻子散步,張海迪感慨地說:“歲月不饒人??!轉眼咱們都成了快退休的人了,退休后,我想開個咖啡館,過過當老板娘的癮!”王佐良則笑著說:“你若不嫌我老,我就給你做個‘老侍應生,開不開工資都行?!币痪湓捳f得海迪朗聲大笑。

如今,張海迪已當選為中國第五屆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作為另一半,王佐良清楚妻子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最希望的是自己退休后,邊做學問邊照顧勞碌的妻子,然后兩人一起頤養天年。

(責編:辛婭)

猜你喜歡
王佐良張海迪妻子
往昔的時光(節選)
為何妻子總是憂心忡忡?
道理重要,還是妻子重要?
北京外國語大學:挖掘外國文學優秀研究成果的價值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第二個妻子,第二次生活
共青團中央宣傳關于深入學習張海迪,開展“當代青年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討論的通知
書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