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迪

  • 生命的禮贊 ——“張海迪”式的書法家楊文彪
    ◆曹雋平(本刊)我教書法28年,弟子無數,每當有人訴苦叫難,我就會說:“你比楊文彪還難嗎?”楊文彪何許人?請先讀一下他兩年前給我寫的信:曹老師:您好!我就是想告訴您我發燒半年多的病因終于找到了,雖然是一個聽上去有些可怕的結果,但我甚至感覺有些釋懷的歡欣!經過這許多年的傷病折磨,我漸漸學會了珍惜眼前的一切,人不能總抱怨當下,也許當下就是自己最好的狀態。我在生龍活虎的時候并不覺得自己是多么幸福,忽然只能坐輪椅,便覺得那些能一瘸一拐的人也比自己舒服多了;當我坐在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2年10期2022-12-14

  • 巾幗英雄故事
    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出生,山東文登人,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F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15歲時隨父母來到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為了學習醫學知識,克服了殘疾帶來的種種困難。1983年開始文學創作,經過不懈地努力,成功出版了《輪椅上的夢》等著名小說。1983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在北京舉行命名表彰大會,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17年6月19日,

    現代婦女 2022年4期2022-05-24

  • 做人要自強不息
    ”這讓我想起了張海迪的經歷,張海迪在五歲時就患病,高位截肢。但她非常樂觀,不被命運打倒。她自學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所有的專業課程。她十五歲時,就隨父母到了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里。她在那里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識,當一個鄉村教師,教那里的孩子讀書。她還自己努力學習了一套針灸的方法,在那個本來醫療條件就不好,可以說是條件極差的小村子里,為村民們針灸治病,并不要任何回報。她在莘縣期間竟無償為人民針灸治病一萬多人。無論是文學形象還是真實人物張海迪的經歷,都讓人感

    江蘇廣播電視報·少兒文學 2021年41期2021-12-03

  • 中國的『保爾』 ——張海迪
    李建鋒 王 赟張海迪,1955 年生,中共黨員,山東文登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她胸懷“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殘疾之軀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完成了很多正常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斗的力量,成為一代中國青年的楷模,被譽為中國的“保爾”。張海迪5 歲時被確診為硬脊膜外血管病變,此后的16 年間先后動過四次大手術,身體從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覺。但她以頑強的毅力向命運挑戰,克服種種困難,自學了小學和中學的基本課程,閱讀了1000多冊政治、

    黨員干部之友 2021年10期2021-10-24

  • 張海迪·立志書
    (編者注:指對張海迪的報道),我就一口氣看了兩天,很受感動,我的心情是很激動的。你是黨和人民哺育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的優秀代表。盡管你沒有上過學,卻學習了三四國文字;盡管你的疾病是那樣嚴重,你卻堅持不懈地為人民做出了那樣多的工作,成了治病救人的人民醫生。我很理解的,要做到和一個健康人能做的同樣的工作,你是要付出比他們多得多的勞動的。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這些天,我時常想,我們的時代,的確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就使得不僅僅是健康的人民,就是殘廢的人,只要他有一顆

    山東畫報 2021年7期2021-09-27

  • 我很愛我的身體
    ,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媒體記者隨即對她作了采訪:“您恨自己的身體嗎?”張海迪聽后笑了:“我干嗎要恨呢?我很愛我的身體,因為它撐起了讓我能夠思考的大腦?!庇浾哂謫枺骸凹偃缒軌蛘酒饋?,您的愿望是什么?”張海迪微笑道:“假如讓我站起來,我想我會去做飯,因為我想站著炒菜比坐著炒菜好,坐著炒菜我曾經被熱油濺到過?!薄皩?,您跟那油鍋太近了?!?span class="hl">張海迪接著說:“另外,真的能夠站起來,我希望我也能夠像很多的女性一樣,像媽媽一樣,在學校門口等我的

    做人與處世 2020年10期2020-06-29

  • 說災難
    人員百般苛責。張海迪5歲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這對她不啻塌天之災。然而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她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竭力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張海迪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完全靠自學讀完大學和研究生的課程,還掌握了英語、日語、德語等,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為了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后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張

    老年教育(老年大學) 2020年3期2020-01-02

  • 張海迪 笑傲芳華,點亮未來
    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28歲的張海迪成為“80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2018年9月19日,她連任中國殘聯第六屆主席團主席。對于多年來公眾賦予她“榜樣”的想象,她這樣說:“我身上的光環只是人們的臆想?!比缃竦?span class="hl">張海迪已經64歲,“我能夠說我見證了新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和一些變化”。1955年9月,張海迪出生在山東省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在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然而,在她5歲時的一天,還在幼兒園蹦蹦跳跳玩耍的她

    中華兒女 2019年19期2019-10-12

  • 1980s張海迪 不屈并美麗著
    雷澤張海迪,英模輩出的20世紀80年代的一面旗。張海迪,“身殘志堅”的代名詞,曾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成為讓整個中國曾為之感動的“青年偶像”,她的事跡曾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確,她用自己的生命創造了一個勵志傳奇。對于多年來公眾賦予她“榜樣”的想像,她說:“我身上的光環只是人們的臆想?!背醮我姷?span class="hl">張海迪的人一般會大吃一驚,這位和高位截癱抗爭50多個年頭的女性竟然沒有讓歲月在臉上留下多少印痕,她面容清秀,雙目清澈,神態自信。這些年來,經常在全國兩會期間或中國殘疾

    中華兒女 2019年9期2019-05-23

  • 生命
    05班 黃銘淳張海迪年僅5歲便患脊髓血管瘤,做了六次可怕的手術,她因此沒有去學校,童年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15歲時,張海迪隨著父母到一個貧窮的小山村里,她沒有懼怕那艱苦的生活,而是發奮圖強,給孩子們當起小學教師,她還運用自學的針灸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張海迪的這種熱愛生命的精神令我震驚。她曾說過:“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彼龖阎@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張海迪把為社會,為人民做事,當成最大的

    小學時代 2019年11期2019-01-11

  • 從精神偶像到娛樂明星
    我媽狂熱喜歡過張海迪,張海迪是他們的精神偶像;我喜歡過很多明星,最喜歡的就是S.H.E,但只把她們視為陪我一起成長的姐妹淘?!?span class="hl">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出生,山東文登人,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引起高位截癱。長大后,她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把鏡子放在桌子上,反照書本,自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又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和德語以及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她15歲時隨父母下放到山東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里

    風流一代·青春 2018年12期2018-12-15

  • 生命
    的盲女孩兒……張海迪曾說:“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笔前?!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你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張海迪的人生是多么艱辛呀!1960年的一次跌倒,使她雙腿失去知覺,不知道腿怎么活動,連稍微抬腿對她來說都是白日做夢。張海迪得了什么???她患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復發作,非常痛苦。五年中她做了三次大手術,脊椎被摘去六塊,最后高位截癱。對于這種情況,醫生判定張海迪活不過二十七歲,但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8年30期2018-11-28

  • 我心中的英雄 ——張海迪
    以下全部癱瘓的張海迪來說,想做好一件事情,應該比登天還要難。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并始終對人生充滿了信心。雖然她下半身已癱瘓,但她用百折不撓的意志使生命綻放輝煌。她在五歲時因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面自學。一次手術后,她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甚至連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請媽媽在桌子上支一面鏡子,就可以從鏡子里面看書。后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給自己立下一條規定:每天背熟10個英語單詞,如果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18年13期2018-11-28

  • 我從來沒有一個榜樣
    為過我的榜樣,張海迪也沒有。小學的時候專門買了一本《雷鋒日記》來看,也沒有什么感動。小學老師說我是張海迪,我一下子就跳了起來:我是余秀華,我不是張海迪。我說不清楚這天然的抵抗從何而來,只是隱隱覺得:我不可能做到他們做到的事,我的生命歷程不可能和他們一樣。在不同的場合里見過不同的殘疾人,他們的家人會對我說:余秀華,在那么艱難的環境里,你是怎么堅持到現在的,你能給他們一些建議嗎?我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沒有。我的的確確沒有。且不說我能有今天是一種偶然,當然這偶然里

    記者觀察 2018年25期2018-11-18

  • 面 孔
    勝朝鮮隊奪冠。張海迪2018年9月16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閉幕,宣布了中國殘聯第七屆名譽主席、主席團和執行理事會名單。張海迪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屆主席團主席。張海迪,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2017年6月19日,張海迪獲得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參選提名?,F任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中國殘奧委會主席。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18年10期2018-10-20

  • 張海迪的讀書故事
    佚名五歲的張海迪因患有脊髓病,無論做什么事情她都只能在輪椅上進行。不久,她做了一次手術,手術后她只能一動不動躺在床上,可她仍然刻苦學習知識,她從鏡子里面看書。就這樣,她自學了小學、中學的課本,后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對自己要求嚴格,因此進步很快,漸漸地,她開始替有關部門翻譯英語資料。有一次,她翻譯了《海邊診所》。當張海迪捧著厚厚的翻譯稿來到出版社時,老編輯被她深深地感動了。張海迪給自己立下一個規定:每天背熟10個單詞,如果背不全,就狠狠地咬幾下自己的手指。

    科學導報 2018年49期2018-05-14

  •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1981年,張海迪和王佐良經朋友介紹認識,然后兩人一直保持通信聯系,友情與日俱增。幾個月后,王佐良長途跋涉來到山東莘縣,向張海迪表達了愛慕之情。顧及到自己的身體,張海迪拒絕了王佐良的愛意。王佐良卻執著地在她家里住了下來,主動擔負起伺候張海迪的任務,幫她學習英語、德語。王佐良還找來雜木, 精心為張海迪制做了輪椅,學習累了王佐良就推著張海迪到外面轉轉。漸漸地,張海迪被王佐良打動了,兩人走到了一起。為了方便照顧張海迪,王佐良夫婦一直和她的父母住在一起。 每天晚

    晚報文萃 2017年4期2017-07-01

  • 我一見你就笑
    總宣傳一個人叫張海迪,她身體殘疾,但努力學習英語,能做翻譯,還會針灸。學校宣傳她,意思是一個殘疾人能努力學習,身體健全者就更應該好好學習。我不喜歡這樣的宣傳,但也沒做出什么叛逆之舉。過了好多年,我看到一道試題,要求用關聯詞連接四句話——張海迪姐姐癱瘓了;張海迪姐姐頑強地學習;張海迪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張海迪姐姐學會了針灸。所謂正確的答案是,張海迪姐姐雖然癱瘓了,但她頑強地學習,不僅學會了多門外語,而且還學會了針灸。但我看到了這樣一個答案:張海迪姐姐不但學會

    新民周刊 2016年39期2016-10-22

  • 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書中的人物——張海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海迪五歲雖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但她面對殘酷的命運,并不沮喪,卻發奮學習,自學成才,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足足的超過了一百萬字。她??赐鹿牙先撕蜌埣矁和?,給他們送去溫暖,激勵他們自強自立。張海迪面對自己殘疾的身軀,能夠克服重重困難,而我如今的生活又是怎樣呢?從改革開放以來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小縣城變成了現代化的城市,到處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城區內潔凈又美好;高樓大廈拔地起,繁華街道寬又長,男女老少變時尚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 2016年7期2016-09-21

  • 在婚姻里詩意漫步
    引住了。玲玲是張海迪的小名。反復讀了幾遍文章后,他對身殘志堅的玲玲姑娘升起了一股傾慕之情,立即提筆寫了封熱情洋溢的信,寄給了千里之外的張海迪。隨后,兩人書信往來頻繁,友情與日俱增。幾個月后,王佐良長途跋涉來到山東莘縣。向張海迪表達了他的愛慕之情。對于彼此的第一印象,他們各自寫過一段文字。海迪這樣寫道:“十多年前那個難忘的春天,一個晴朗的早晨,他站在了我的面前,還給我帶來了很多有趣的書。這些書都是我向往已久的。我不知道他怎樣猜出了我的愿望。我對他并沒有陌生感

    北方人 2016年17期2016-09-14

  • 張海迪:在婚姻里詩意漫步33年
    。1981年,張海迪和王佐良經朋友介紹認識,然后兩人一直保持通信聯系,友情與日俱增。幾個月后,王佐良長途跋涉來到山東莘縣,向張海迪表達了愛慕之情。顧及到自己的身體,張海迪拒絕了王佐良的愛意。王佐良卻執著地在她家里住了下來,主動擔負起伺候張海迪的任務,幫她學習英語、德語。王佐良還找來雜木,精心為張海迪制做了輪椅,學習累了王佐良就推著張海迪到外面轉轉。漸漸地,張海迪被王佐良打動了,兩人走到了一起。為了方便照顧張海迪,王佐良夫婦一直和她的父母住在一起。每天晚上,

    晚報文萃 2016年5期2016-07-14

  • 在婚姻里詩意漫步
    引住了。玲玲是張海迪的小名。反復讀了幾遍文章后,他對身殘志堅的玲玲姑娘升起了一股傾慕之情,立即提筆寫了封熱情洋溢的信,寄給了千里之外的張海迪。隨后,兩人書信往來頻繁,友情與日俱增。幾個月后,王佐良長途跋涉來到山東莘縣。向張海迪表達了他的愛慕之情。對于彼此的第一印象,他們各自寫過一段文字。海迪這樣寫道:“十多年前那個難忘的春天,一個晴朗的早晨,他站在了我的面前,還給我帶來了很多有趣的書。這些書都是我向往已久的。我不知道他怎樣猜出了我的愿望。我對他并沒有陌生感

    北方人 2016年9期2016-05-14

  • 心中有夢
    陽臺上,看完了張海迪的自傳《輪椅上的夢》,不經意間,淚水已模糊了雙眼。我想:張海迪的堅強、偉大都源于她心中有夢。從小,張海迪就被疾病奪去了健康,她幼小脆弱的心靈自卑過,怨恨過,憤怒過,失望過。對命運的不屈服,使得她決定去開辟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道路。路途的坎坷沒能阻擋她去實現心中的夢,因為在夢里她有著一雙健全的雙腿,她多么渴望飛奔在地平線上??!她本應是快樂的,可是她生活的世界卻充滿了風霜雪雨,厄運給她的眉心帶來一縷憂愁,生活在她的眼中布滿了重重陰影。然而,孤

    好家長·青春期教育 2014年6期2014-07-09

  • 小草頌
    命力,我就想到張海迪姐姐。張海迪姐姐是個高位截癱的人,可是,她還刻苦學習,掌握了好幾種外語,頑強拼搏,成為了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贊美小草,因為它有頑強的生命力。我更要贊美和小草一樣富有頑強的生命力的人。張海迪姐姐是我的楷模,我要向張海迪姐姐學習,在學習、生活和事業中,都要做一個永不認輸的人?。ㄝo導教師:臧瑞運)

    科學導報 2012年32期2012-10-23

  • 張海迪:輪椅上的飛翔
    5歲那年,張海迪患上了難以治愈的疾病,再也無法在陽光下奔跑。小小年紀的她一次又一次躺在醫院的手術臺上,接受痛苦的治療。她沒有進過學校的大門,在媽媽的幫助下,在病床上自學小學和中學的課程。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到山東莘縣一個偏僻落后的小鄉村。在更加艱難的條件下,她沒有消沉。她自告奮勇當起了村里小孩的老師,教他們識字讀書。她還自學了針灸知識,為鄉親們治病。一直以來,張海迪以人們難以想象的頑強毅力,與病魔頑強地搏斗。從小到大,她一共動過五次大型手術,飽受病

    小學生導刊(中年級) 2009年10期2009-11-18

  • 迷茫年代引燃一團火
    人物檔案:張海迪,1955出生,山東省濟南市人,中共黨員。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1983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出版了長篇小說《絕頂》?,F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殘聯主席。精神偶像很小的時候,她也像別的孩子一樣,擁有許多美好的夢想,而她最大的夢想就是上學讀書??墒?,她卻從來都沒有得到走進校門的機會。在5歲時,她因患脊髓血

    科學啟蒙 2009年9期2009-11-16

  • 張海迪:讓缺憾告訴你什么是完美
    病作斗爭。她叫張海迪,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后來,她又從事文學翻譯和創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返扔⑽淖髌?,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作品。那么,張海迪是怎么自學的?又是怎么堅持下來的?下面,我就講給你們聽。誰是玲玲?玲玲是張海迪的小名。1955年,張海迪出生在山東濟南。在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高中生·青春勵志 2009年9期2009-09-17

  • 張海迪:把“缺陷”變成優勢
    了生命的奇跡。張海迪就是其中的一個成功典范。一直以來作為平民偶像的張海迪,因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成為人們心中身殘志堅的榜樣。2008年11月13日,作為全國政協常委的她,被推選為中國殘聯新一屆主席團主席,她這只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再一次成為令人矚目的殘疾人明星。而她的成功,則是多年來與疾病抗爭,在奮斗中將“缺陷”變為優勢,樂觀向上、努力拼博的結果。1955年9月,張海迪出生在山東省文登縣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五歲之前,她的童年是快樂的。在她六歲那年的一個早

    做人與處世 2009年2期2009-08-11

  • 張海迪“六一”兒童節前看望殘疾兒童
    ,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來到濟南濼源學校,看望慰問殘疾學生(智力殘疾兒童),并與殘疾孩子共同慶?!傲弧眱和?。山東省政府副省長郭兆信、副秘書長張傳亭,省殘聯理事長仉興玉等陪同參加了活動。在活動現場,少先隊員向張海迪主席及省、市陪同領導獻花并佩戴了紅領巾;隨后,濟南濼源學校殘疾孩子們進行了高蹺表演,展示了架子鼓表演、超市購物、縫制紅領巾及加工線圈、賣報紙、賣書簽、制作油餅等技能和手指肌力訓練(穿鞋帶、系紐扣、擰螺絲)、肢體協調訓練(三項階梯行走訓練)等康復訓練

    中國殘疾人 2009年6期2009-06-15

  • 張海迪、王佐良:在婚姻里詩意漫步26年
    良。 王佐良和張海迪走進圍城26年來,他們的愛情已遠遠超越婚姻的范疇。對于張海迪來說,王佐良就是她最知心的愛人,特殊的知己,貼心的兄長。張海迪曾深情地說:“如果沒有先生給我營造了一個充滿愛意的家,我不會活到今天,更談不上有今天的成就!”“ 我愛《莫多克》,我也愛你!”今年59歲的王佐良是上海人,曾在安徽廬江縣插過隊,他為人謙和,儒雅溫文,現為山東師范大學外語培訓中心的資深教授。王佐良清楚地記得,那是1981年12月19日的上午,他翻開當天的《人民日報》,就

    老年世界 2009年4期2009-04-22

  • 營造的觸動與無意生成的觸動
    我講了一個有關張海迪的故事。因為我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受張海迪、賴寧等的影響最大。所以說著說著,我就不由自主地講了這么一個“題外話”。講了之后,我又后悔了。因為我覺得現在的學生不會對“過氣”的人物感興趣,這對他們來說太遙遠了。但沒想到的是,在隨后幾天的學生日記當中,一些學生都不由自主地談到張海迪的故事對他們的影響,他們都覺得海迪的堅韌給了自己學習生活的動力。說實話,這是我意想不到的,完全在我的計劃之外。在知道學生崇拜張海迪后,我便介紹有關張海迪的作品給

    廣東教育·綜合 2009年3期2009-03-30

  • 張海迪:殘缺的完美傳奇
    吳志菲張海迪,英模輩出的20世紀80年代的一面旗。張海迪,“身殘志堅”的代名詞,曾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成為讓整個中國曾為之感動的“青年偶像”,她的事跡曾被選人中學語文課本。的確,她用自己的生命創造了一個勵志傳奇。初次見到現為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的人一般會大吃一驚,這位和高位截癱抗爭40多個年頭的女性竟然沒有讓歲月在臉上留下什么印痕,她面容美麗,雙目清澈,神態自信。這些年來,記者經常在一些會議上見到她,她的臉上始終掛著溫和的笑容:“生命就是每天在克服困難中行

    中華兒女 2009年1期2009-03-10

  • 張海迪:我的愛情跟平常人一樣
    張 強日前,張海迪被選為第五屆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在二十多年前,她是“時代的先鋒,青年的楷?!?。當時,醫生斷言,她活不過27歲,可至2008年,她已經53歲了。對于一個胸部以下全無知覺的人來說,生遠比死要痛苦。所以,當第一次聽說自己得了癌癥,她甚至感到欣喜——終于可以解脫了。但是,她卻活了下來,而且寫小說,畫油畫,跳芭蕾,拍電視,唱歌,讀碩士……活得有滋有味。她甚至結了婚,并且與丈夫相親相愛生活至今。與疾病作頑強斗爭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那

    人民周刊 2009年1期2009-03-07

  • 張海迪:品嘗48年的痛苦和幸福
    京西賓館閉幕,張海迪當選為新一屆主席團主席。面對眾多的媒體和朋友們如潮的祝福,張海迪本人卻選擇了沉默。會議結束后,張海迪獨自一人回到賓館房間,在桌邊沉靜地打開一部書稿,這又是一部為孩子們翻譯的外國作品,出版社剛剛寄來清樣。這一天,她依然會工作到深夜。11月17日凌晨,張海迪的博客悄然更新,回答著所有關心她的人的疑問……上世紀的偶像如果二十年前有偶像與粉絲的稱謂,那么,在上世紀80年代,張海迪是絕對的偶像,無數50后、60后、70后就是“海迪姐姐”忠實的粉絲

    環球慈善 2009年1期2009-03-02

  • 張海迪、王佐良:在婚姻里詩意漫步26年
    ”1990年,張海迪、王佐良夫婦搬進了濟南市花園小區,這個小區是濟南市為解決市內各界知名人士“房困”問題而建的,人稱“名士樓”,海迪一家已經在這里住了18年。多年來,王佐良和妻子的生活已達成了默契。每天晚上,他們和父母一起吃過晚飯,看完新聞聯播,夫妻倆便回到書房,一人一張書桌開始了一個晚上的學習和寫作。屋子里靜悄悄的,兩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唯有敲擊鍵盤的聲音時疾時緩地在書房里回響著。1998年上半年,張海迪和丈夫合作翻譯了20萬字的美國長篇小說《莫

    新天地 2009年1期2009-01-21

  • 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全國典型
    紙上第一次報道張海迪到團中央命名表彰,只用了一年三個月時間?,F旅美自由撰稿人、曾在團中央負責宣傳工作的高伐林回憶當時的情景時,接連稱:“驚人,確實驚人!”對張海迪而言,1983年3月7日,也是特殊的一天。在那一天,她被授予了“優秀共青團員”,這也是她最廣為人知的頭銜,此后,媒體對這位28歲的山東姑娘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報道,她也相繼被冠以“中國的保爾”、“八十年代新雷鋒”的稱譽。盡管張海迪一再強調,自己在過去和現在都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在當時,她已經被團中央

    中外文摘 2009年1期2009-01-16

  • 幽默與漫畫
    是這樣的:1.張海迪姐姐癱瘓了2.張海迪姐姐頑強地學習3.經過多年的努力,張海迪姐姐學會了多門外語4.張海迪姐姐學會了針灸請用關聯詞把上述句子連接,表達完整意思。答案是:雖然癱瘓,但頑強學習,因此不但學會外語,而且學會針灸。結果:誤答1:雖然張海迪姐姐學會了針灸,可她還是癱瘓了。誤答2:張海迪姐姐不但學會了外語,還學會了針灸。她那么頑強地學習,終于還是癱瘓了。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08年14期2008-08-23

  • 向優秀共青團員張海迪同志學習
    年五月十日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鄧小平一九八三年五月四日青年先鋒,時代楷模。鄧穎超學習張海迪同志頑強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精神彭真一九八三年五月學習張海迪的頑強奮斗精神,投身于偉大的共產主義實踐中去。李先念一九八三年五月四日以張海迪為榜樣,勤奮學習,熱心助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鋒。陳云八三·五·七學習張海迪同志的不怕困難,堅強奮斗的革命精神徐向前一九八三年四月廿九日要象張海迪同志那樣頑強地學習,工作和生活。聶榮臻

    中國青年 1983年6期1983-08-21

  • 共青團中央宣傳關于深入學習張海迪,開展“當代青年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討論的通知
    優秀共青團員”張海迪的熱潮。為了把這一學習活動引向深入,《中國青年》雜志在今年第八期上發表了“張海迪幸福嗎?”的來信,就此開展“當代青年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的問題討論。這一討論對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有益的。為此,希望各級團組織將這一討論列入開展學習張海迪主題討論活動的內容之一,積極組織團員、青年參加討論,并加強對討論的指導。通過討論,引導青年進一步認識張海迪先進事跡的精神實質,明確人生的真正價值是什么,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

    中國青年 1983年9期1983-08-21

  • 假如張海迪沒有成功
    潘建國“張海迪幸福嗎?”無疑,張海迪是幸福的。因為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她能行;她流下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果實。然而,奮斗者千千萬,成功者畢竟是少數。假如張海迪沒有成功,她幸福嗎?我想,她也應該是幸福的。翻開世界科學的歷史,有多少科學工作者一輩子勤勤懇懇地工作,卻不為世界所知。然而,他們的努力卻為后人開拓了成功的道路。沙鷗盡管沒有當上世界冠軍,但一個世界冠軍的獎杯卻包含著幾代人的汗水和努力,當中國女排高舉獎杯,向歡呼的人群致意的時候,沙鷗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中國青年 1983年9期1983-08-21

  • 幸福就是幸運
    苦執張海迪是幸福的,但她也是夠幸運的。我認識一個人,工作了十八年,奮斗了十八年。技術革新一項又一項,廠里的產值一翻又一翻。無論工人還是工程師都稱他是廠里的“老大”。然而,就因為他是個初中生,迄今為止還是個集體制的四級工。領導所關心的只是讓他快出成果,至于職稱和待遇卻沒人出來過問。從奮斗的角度講,他也是張海迪式的人;但從幸福的角度講,他卻沒有張海迪幸運。象他這種被幸運冷落的人,生活中實在是太多了。我在羨慕“女排”的同時,常常這樣想:比賽場上的輸贏和人們的褒貶

    中國青年 1983年10期1983-08-21

  • 奮斗者的“力學”
    柯察金式的英雄張海迪,她雖然只有一介病殘之軀,但是卻充滿著蓬勃的活力,旺盛的精力,堅強的毅力……她以自己特有的強大力量,戰病魔,求知識,辦好事。物理學中有一門學科叫做力學,是研究物體機械運動規律的。這位癱瘓姑娘的人生運動規律,構成了一門新的“力學”——奮斗者的“力學”。力與命的較置命運對張海迪的安排是夠冷酷的。她五歲那年,突然患了脊髓血管瘤。于是,她成了一個“高位截癱”者。命運奪走了她用雙腿走路的權利。命運奪走了她上學校讀書的權利。命運奪走了她為人民服務的

    中國青年 1983年4期1983-08-21

  • 交談和歌聲永遠不會停下來
    都從電視里看到張海迪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的場面。報告結束之前,張海迪高興地邀請一位外國女青年到臺上和她一起用英語唱大家熟悉的美國歌曲《哆來咪》。這位女青年就是本文的作者。在人們生活的長河中,且不談他們生長在什么樣的國土上,幾乎永遠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自己的進取過程和為國謀利的事業中,少說也得遇到一兩個障礙和困難。能否蔑視它們,勇敢地克服它們,便最終成為衡量一個人的尺度。兩個星期以前,我有幸見到了敬愛的張海迪小姐。這位年輕的中國姑娘聰明、可愛,是我結識的人中

    中國青年 1983年5期1983-08-21

  • 張海迪幸福嗎?
    編者按:《張海迪幸福嗎?》這封青年來信,反映了一些青年對幸福的不同理解。他們認為:人的生活道路,一種是自我設計—奮斗成才—實現自我價值;一種是既要貢獻,也要索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一種文明的、現代的、實惠的生活。這兩種說法,實際上提出了一個人生價值觀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近年來青年人議論較多的。應該怎樣認識張海迪的人生道路?怎樣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當代青年應該具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在歷史重任、時代責任對青年一代提出了更高要求的今天,這個問題必須得到正確的

    中國青年 1983年8期1983-08-21

  • 共青團中央關于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稱號和向張海迪學習的決定
    張海迪同志今年二十八歲,共青團員,在山東省聊城地區工作。她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嚴重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全部失去知覺。在黨的培養教育和群眾的熱情幫助下,她以頑強的毅力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她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無限熱愛。她雖然沒有進過學校的大門,但卻惜時如金,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的英語教材,還學習了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十六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她刻苦學習和鉆研了《人體解剖學》、《內科學》、《針灸

    中國青年 1983年3期1983-08-21

  • 海迪精神 催人奮起
    編者按:在學習張海迪的活動中,本刊收到大量讀者來信、來稿。從這些信稿中,可以看出具有時代意義的海迪精神正在激勵一代青年努力奮起。下面摘發幾篇文章。雷鋒和張海迪在我心中已經融為一體如果說雷鋒的事跡是平凡而偉大的,那么,張海迪的事跡則是非凡而驚人的。雷鋒的共產主義精神,曾在六十年代引起強烈的反響,造就了一批雷鋒式的青年;張海迪的形象是八十年代青年的一座豐碑,也必將造就一大批奮發向上的青年。雷鋒和張海迪在我的心中已經融為一體了。他們都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人民,他們都

    中國青年 1983年7期1983-08-21

  • 對“自我”要有一個客觀的估價
    孫燕新有人認為張海迪的幸福就在于她走了一條“自我設計——奮斗成才——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這說法是不妥的。自幼癱瘓的張海迪是不幸的,如果說她得到了幸福,也是因為她終于實現了“為人民做點什么”的目標。應該指出,她學醫、學樂器、畫畫兒,以及搞外文翻譯的目的并不是脫離社會需要單純去實現什么“自我價值”,而是在謀求為社會服務的手段,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為人民貢獻出一點微薄的力量。黨中央號召青年學習張海迪的正是這一精神。我們應該鼓勵青年有理想有抱負,但必須認識到,僅僅

    中國青年 1983年9期1983-08-21

  • 投身到奮斗者的行列中去
    張海迪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她要在社會上生活,稍微給社會作出一點貢獻,都需要同病痛和困難抗爭。所以,她十分欣賞貝多芬的一句話:“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彼鲞^四次手術,多次面臨死亡的威脅,卻總是奮勇搏擊,從不悲觀消極。在與磨難的不屈的抗爭中,張海迪形成了百折不撓、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堅定地相信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寬。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在前進的路上“就是累死也不‘閑死”,決心成為體魄健全的青年的同路人。張海迪的生活態度,對我們這一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8期1983-01-01

  • 人生的意義在于貢獻而不是索取
    索取?!边@就是張海迪的力量源泉和能夠成為八十年代新雷鋒的奧秘所在!這也正是我們應該向張海迪學習的最根本之點!如何認識人生的意義,歷來是一切追求正義、追求真理的人所探討的重大課題。這個重大課題,只有共產主義思想才能給以最完全最正確的答案。馬克思十七歲時寫的《青年選擇職業的考慮》,就回答過人生的意義,他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服務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沉重的負擔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得到的將不是可憐的、有限的和自私的歡樂?!贝撕?,更多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8期1983-01-01

  • 讓信仰的明燈永遠在心中閃亮
    張海迪說:“既然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把一切奉獻給人民?!边@話講得多么好啊!在浩瀚無垠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每個人都很象一顆流星,來去匆匆,稍縱即逝。流星的光亮有強弱,一個人的能力也有大小。但是,如何把握住短暫的人生,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獻給社會、獻給人民,卻是每個人都應當思考的。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使自己成為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必須有正確的信仰作指導,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信仰是事業的基礎。沒有正確的信仰,注定做不出偉大的事業。從張海迪的事跡中,我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8期1983-01-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