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達世情人性的莎劇寶鑒

2009-02-01 01:34鄧年剛
外國文學研究 2009年6期
關鍵詞:莎士比亞戲劇

內容提要:資深莎學專家王忠祥教授新編《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與鑒賞》是一部集通俗性和學術性為一體的高質量莎劇故事大全,適于青年讀者了解莎士比亞的世界,了解世界的莎士比亞,洞達世情人性,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實現從高山仰止到更上層樓的跨越。

關鍵詞: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莎劇寶鑒

作者簡介:鄧年剛,廣東韶關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外國文學。

《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與鑒賞》(王忠祥賀秋芙編著)為我國眾多愛好文學的青年開辟了一條探究莎士比亞戲劇的快車通道。王忠祥教授是我國外國文學界資深前輩,著名莎學專家,他老人家集幾十年莎學研究的功力,運用簡潔而富有中國韻味的語言新編莎劇故事;窮畢生深湛的學術知識,對莎劇故事細讀精解,為我們開辟了一條極其難得的接近莎士比亞的捷徑。作為率先踏足這條捷徑的幸運兒,我滿心喜悅地推介這一珍貴的莎劇寶鑒。

《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與鑒賞》是一部通過精心選擇、剪裁和概括的莎劇故事大全,其主體結構由故事新編、題解考證、評論賞析三個部分組成?!肮适滦戮帯笔窃趪栏褡鹬卦A上對39部莎劇的散文化改編,各篇故事風格統一,剪裁、梳理、概括適當,評議文字生動活潑,通俗練達,每篇故事都精選了適當的人物對話或獨自、警句,保持了原作的原汁原味。莎劇故事的篇目,采用中國古典章回式小說標題,如“孿生兄弟成雙成對,錯上加錯笑話連篇”、“黑白相戀暗箭難防,聽信讒言悔恨交加”,雙行對稱,既突出戲劇的基本主題,又兼顧人物的獨特性?!邦}解考證”介紹每出莎劇的來龍去脈,如劇本的編寫、出版、演出、影響、傳布等信息?!霸u論賞析”探究每出莎劇的內容、形式、主題、人物及國內外的重要評述等信息,尤其難得的是評論賞析時,還將各篇莎劇故事跟中國古今戲曲或戲劇進行比較,為讀者深入理解莎劇提供了非常好的參照系統。編排體例上,將39部莎劇按戲劇名目分類排列,采用歷時縱向與共時橫向的編撰體系,將歷史劇、喜劇、悲劇、傳奇劇作縱向安排,各類型中的劇本按問世年代順序排列,歷史劇按歷史事件發生先后順序排列,將《暴風雨》作為全部莎劇故事的總結放在最后,這樣,王著自身也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有利于讓讀者在閱讀時體悟各類型莎劇的主題和藝術特征。全書主體部分之前的長篇緒論,之后的三個附錄,也蘊藏了大量寶貴的信息。在緒論中,王教授對莎士士亞的生平、詩歌、戲劇創作實踐和理論,進行了精細的梳理,字字珠璣,堪稱他老人家畢生莎學研究成果的濃縮精華。在附錄部分,除莎士比亞年表和莎劇分類目錄外,還有一篇莎劇人物形象分析的論文,堪做莎評論文的范例。

在談到如何欣賞莎詩、莎劇時,王先生強調欣賞者一定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因為莎士比亞的詩歌、戲劇創作就像迷人的大海,“……記錄了他寫詩、編劇、演戲、觀察人生世態的經驗體悟,深藏其中而耐人思考的是他的藝術審美觀,以及務實求新和寓教于樂的戲劇創作論”(18)。文學本身就是一個讓人在精神上豐富、強化自己的途徑,閱讀莎士比亞的戲劇故事,也就是讓自己步入一個從精神上豐富、強化自己的旅程。莎學史上,有許多由莎學專家改編的莎劇故事,比如英國蘭姆姐弟合著的《莎士比亞故事集》、A.T.庫奇改寫的《莎士比亞歷史故事集》,美國H.A.瓦特等合著的《莎士比亞戲劇提要》等,它們都是改編者注入飽滿的思想情感而寫成,都是將莎劇通俗化的成功之作。這類莎劇故事在世界范圍內影響也很大。比較遺憾的是,它們都主要是針對英語世界的青少年讀者并用英語改寫而成的,相對于我們漢語世界的讀者來說,難免有諸多缺憾,《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與鑒賞》及時為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誠如王先生所說,莎劇“不是精英社會所特有的文化資本”,它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對莎劇的散文化改編,一方面要“撩起神秘化的面紗,呈現自然生動、明凈秀麗、雅俗共賞的特性”(25)。另一方面還要從生態美學視角來關注莎士比亞及其劇作對21世紀社會文化的影響?!渡勘葋啈騽【s和鑒賞》即以弘揚綠色莎士比亞的審美理想與現代闡釋為要務,突出表現了莎翁構建崇高和諧的真善美烏托邦、懲惡揚善、凈化人性環境等基本主題。

在討論創作分期時,王先生很明晰地分析了莎士比亞不同時期創作的特點:第一時期,向往綠色自然,追求和諧人間,對人類充滿希望,作品充滿歡喜氣氛和樂觀精神,對生活充滿人文關懷,主要寫詩,寫歷史劇和喜劇,寫悲劇也讓人哀而不傷。第二時期,綠色之旅經受嚴峻考驗。人文主義思想進一步發展、深化,深切感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充滿了阻力和艱辛,但仍有信心,堅持上下求索,主要手段就是以悲劇和悲喜劇的形式,揭批假惡丑,頌揚真善美。中期作品仍關注歷史劇所宣揚的政治理想和喜劇所展示的人類應走的人生道路,但加深了社會批判力度,創作風格也帶上沉郁的悲愴色彩,此期的喜劇也帶有悲劇性。第三時期,莎翁“采用神話式傳奇性人物故事,再現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揭露社會現實的陰毒殘酷,提倡人文主義的人性感化、恕道精神和道德自我完善,描繪化敵為友、改惡從善的范例,構建綠色的自然與人、人與人親善和美的烏托邦”。這樣的綠色烏托邦,當然有幻想色彩,“但對照黑暗的現實,其諷刺意味深長,不乏批判效應”(14)。

王先生在改編莎劇故事時,始終把握住人文主義這條紅線,即牢牢扣住莎劇的基本內核來凸顯莎士比亞創作的不朽價值。人文主義是以個人為中心的資產階級的價值理念,它反對封建的社會關系和倫理觀念,如反對包辦婚姻和禁欲主義;主張建立資本主義的社會關系和倫理觀念,如贊成自由戀愛和世俗幸福,提倡個性解放,提倡人性人權等等。通過改編的莎劇故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400年前英國從封建時代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的社會生活情況。王先生強調指出,莎士比亞的詩歌主要寫愛情和友誼,“表現詩人對真實人生的熱愛,對善良心靈的感悟,對美好未來的憧憬”(4)。莎士比亞的歷史劇探索英國從13世紀初到16世紀初300年的歷史進程,再現英國封建主義時期的一些戲劇性歷史場面。在歷史劇中,莎士比亞寄望于“倫理舒展,道德凈化”,他心目中的“開明君主政體應有強勁的親和力,在主體統一下,使各方面保持平和而生機勃勃的態勢”(6)。莎士比亞的喜劇寫愛情的力量,寫友誼的珍貴,寫有情人終成眷屬,熱情謳歌了一種新型的愛情婚姻關系。莎士比亞的悲劇以巨大的藝術力量反映時代的重大社會政治問題,悲喜劇寫陰謀與愛情等內容,亦諧亦和,亦悲亦喜,都表現人的自覺意識。四大悲劇充分體現了作家對人的尊嚴的關注和思考,對超越自我、超越時空的倫理規范的追索。莎翁悲劇實質上寫的是人文主義者的悲劇,但他從未喪失對人文主義理想的信心。他通過展示悲劇人物性格形成的過程,反映各種社會矛盾,“通過悲而引起的快感”激發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良好意愿,因此,他的悲劇都具有倫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作用。莎士比亞的壓軸之作《暴風雨》“集中反映了劇作家畢生的求索,即人文主義生活、政治與道德理想:清除人間罪惡,消滅貧富差別,反對紛亂爭斗,追求和平諧美”(14—15)?!斑@出綠色的傳奇劇……客觀地宣揚了和睦共處的人類生態化、詩意化、審美化的生存發展?!甭撓诞敃r英國的殖民現實,完全可用后殖民主義理論考察《暴風雨》,但卻不必拘禁于這種理論,“務必強調指出,這種文化意識的流露是不自覺的,并非作品的主體?!侗╋L雨》的主旋律仍是期待通過懲惡揚善,提升道德,優化人性,達到天地萬象全面和諧之境”(16)。

《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與鑒賞》是專門針對我國的青年讀者而編寫的莎劇故事,它的讀者包括大、中學生和年輕的文藝愛好者,同時也兼顧了相關專業的文藝研究者,因此,該作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可讀性。全書語言淺顯,行文流暢,敘述故事繪聲繪色,分析內容深入淺出,題解要言不煩,賞析言簡意賅,通篇文字精美?!渡勘葋啈騽【s與鑒賞》又不是一般的通俗讀物,它不是一般性地復述故事,而是將閱讀欣賞性和學術研究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對于青年讀者體悟莎劇故事的精妙處每每提供恰如其分的幫助。對于青年讀者來說,《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與鑒賞》不僅有助于他們探索莎士比亞的世界,而且還為他們了解世界的莎士比亞提供重要導航。我深信在它的幫助下,青年朋友們在世界文學巔峰之莎士比亞面前,必將獲得從高山仰止到更上層樓的豐收的喜悅。

注解【Notes】

①文中引文均出自:《莎士比亞戲劇精縮與鑒賞》,王忠祥賀秋芙編著(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后面的引文僅標注頁碼,不再加注。

責任編輯:蘇暉

猜你喜歡
莎士比亞戲劇
“雙城劇匯”共促戲劇發展
傳統戲劇——木偶戲
戲劇評論如何助推戲劇創作
論戲劇欣賞與戲劇批評
你在引用莎士比亞的話
莎士比亞
威廉·莎士比亞的肖像
An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Rhetorical Figures in Sonnet 60
小語絲
“像莎士比亞一樣說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