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現代散文的抒情手法

2009-02-08 09:22焦文林
湖北招生考試·讀寫在線 2009年5期
關鍵詞:海子語句抒情

焦文林

抒情是現代散文的常用表現手法,對抒情手法的分析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散文藝術表現的理解和思想內容把握。

抒情是現代散文的常用表現手法,對抒情手法的分析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散文藝術表現的理解和思想內容把握。

分析現代散文的抒情手法,主要是關注以下六個方面。

1. 關注傾瀉激情的語句

現代散文中作者直接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傾瀉激情,這種抒情方式稱為直抒胸臆。

例:河的兩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楊樹林。這些樹,多數已經飄落了黃色的葉子,呈現出一種剛勁和蒼涼。車子向前,茂密的樹林,漸次變得稀疏。樹的腳下,已經薄薄厚厚地鋪上一片黃沙。獨立的樹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銅鑄;雖然,它們也許已經死去,年復一年的風沙折斷了樹枝,撥開了樹皮,可是樹的殘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強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頑強地傾訴著它們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歡這些樹,視它們為上天兆示給人類的精神榜樣。( 雷抒雁《彩色的荒漠》)

請解釋“我喜歡這些樹,視它們為上天兆示給人類的精神榜樣”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2009年全國卷Ⅰ第15題)

這是一個直抒胸臆的語句?!跋矚g”一詞,奠定了本句情感基調,而“精神”一詞則是“喜歡”胡楊的原因所在,那么,理解這個句子關鍵就在于結合語境,發掘出“精神”的具體內涵。而前面這些帶有濃郁抒情色彩的描寫句中的形容詞,則是我們解讀“精神”內涵的重要依據。在被風沙折斷樹枝,撥開樹皮的情況下,依然“挺立”如“強悍”的舞者,不難看出作者此句著力贊揚惡劣環境中的胡楊那種頑強的意志和信念,而這正是人類也應該具有的精神。因此,說是“人類的精神榜樣”。

這種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有時與排比、對偶形式相結合,抒情富有氣勢和力量。

2. 關注描寫景物的語句

現代散文描寫景物的語句是作者情感的載體。不同地域、季節、色調的景物往往表達不同的情感。明麗、溫暖的景物,多與欣喜、歡樂的情感相關;昏暗、冷澀的景物,多與悲傷、憂愁的情感相關。(有時作者也故意“以樂景寫哀情”)這種抒情方式稱為借景抒情。

例: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忙麥收前的雜事。開鐮前最后一集是“忙農會”,各類夏收物資一應俱全擠滿市場??h里劇團也到集市湊熱鬧,急鑼緊鼓唱《喜開鐮》。樹陰下,男人們三個一堆,五個一團,聚在一起聊天。無非是說,今年麥子長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臉上卻掩不住心里的喜悅。先前,從甘肅上來的麥客,早早就往關中趕。一路上從西往東,跟著麥熟先后,次第割過來,叫趕麥場。如今,麥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地吼個不停,所過之處,留下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著濕潤的麥秸香。收麥的時間由此大大縮短,種田人只需跟了機器,張開口袋,嘩嘩裝滿運回家就是。

(2007年江蘇卷選文 雷抒雁《麥天》)

畫線句“鮮紅的收割機”“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濕潤的麥秸香”共同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有味的現代麥收生活畫面。亮麗的詞語,火熱的生活里,涌動著作者對豐收景象和對農村生產方式變革的欣喜之情。

品味借景抒情的語句,除了注意景物的色調之外,還要把握作者對所寫景物的評價、態度等。

3. 關注描寫細節的語句

現代散文的細節描寫往往能達到“一瞬傳情,一目傳神”的藝術境界。細節描寫的方式有以下幾種:①以特寫鏡頭的方式,鎖定人物具有震撼力、個性化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人物內心情感。②以慢鏡頭的方式,將系列的動作分解,慢放,以蘊蓄豐富情感的慢動作觸動讀者的心靈。③以獨白、對話方式,將具有心靈震撼力、能表現人物個性的語言,安排在故事情節發展的關鍵處,為人物抒情找到合適的突破口。④以設置道具的方式,將一件蘊含人物情感的物體與人物動作、語言相結合,打造抒情載體。

例:劉衛的《回家》寫少年海子在距家20余里的一所中學讀書,為了節省每趟8分的車票錢,每周都跑著回家。甚至為了不磨破鞋子,光著腳跑著回家。

“地凍天寒,娘老遠的看見,海子赤著雙腳,一雙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氣跑回來。娘愣住了。海子看著爹娘,怯生生地說:‘我沒有穿鞋,我是光著腳跑回來的。娘猛地摟住了海子,緊緊地摟住,紅著眼睛流淚。爹卻轉身走出屋外,外面很冷,爹站在院子里一動不動?!?/p>

這段細節描寫,讓讀者看到了一顆在冰天雪地里跳動著的、熱氣騰騰的赤子之心。時間、空間、嚴寒、貧苦都不能阻隔海子對老家和慈母的思念與向往,裹一身嚴寒的海子,血管里奔流著親情的熱血。摟著海子流淚的母親,兀立寒風中的父親,心中同樣翻騰著親情的波濤,其中卻有陣陣的劇痛和絲絲縷縷的辛酸掠過。

4. 關注對比、襯托的語句

現代散文經常用對比、襯托的手法,表達鮮明、強烈的情感。閱讀時就應該對這類語句有高度的敏感:分清作者用哪些事物,從哪些方面對比(襯托)的,其目的是什么(抒發怎樣的感情)。

例:我們的村子原是一個破敗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擁擠著幾百間各式各樣的屋子。這些屋子,當年都是低矮的泥磚建筑,顯得零亂、破敗、蕭條和風雨飄搖。記不清什么時候起,村民省吃儉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磚,陸續蓋起了部分泥磚結構的新房子。后來,有人蓋起了紅磚的屋子。再后來,更有人蓋起來了水泥的樓房……

如今,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發福,成了個紅光滿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氣勢、屋里的擺設,更是把我鎮住了。啊!十多米長五層高的新樓,琉璃瓦頂,外表裝修白綠相間的玻璃馬賽克,光彩照人??蛷d里,一色的歐式家具,真皮沙發,彩電、錄像機、音響一應俱全。當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間老屋,是泥磚蓋的,和我的老屋相比,顯得太破舊。而今天他的這間新屋,據說是兩年前蓋起的。滄海桑田,世事更迭,十多年前,當我蓋新房時,他還住在那間破舊的老屋里,對我當時的新屋嘖嘖稱贊,認為我有本事攢錢。而歷史以一時難測的高速沖向前方。面對他的新屋,曾經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還算時髦的我,不得不自慚形穢了。

(楚巖《老屋》)

請你結合對文中“歷史以一時難測的高速沖向前方”這句話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為凸顯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2009年天津卷第20題)

考查把握文本主旨、理解藝術手法的能力。首先是句意的理解,所謂“歷史”,結合語境,這里指的是剛剛逝去的和眼前的生活,“沖向前方”指社會進步快速驚人。其次是主旨的把握,在這段話中,作者先寫當年“零亂、破敗、蕭條”的“低矮的泥磚建筑”,再寫“泥磚結構的新房子”“紅磚的屋子”“水泥的樓房”,然后突出童年的伙伴家“五層高的新樓”及豪華的家具,最后又聯想到自己的“老屋”。這里顯然用了對比的手法,“老屋”“新樓”的對比,顯現出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5. 關注比喻、象征的語句

現代散文經常運用比喻、象征手法,塑造比喻性、象征性形象,婉曲、含蓄地抒發情感。在這里,作者總是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之中,因此,也可以稱為“托物抒情”。

例:炮火與焰火,都是火藥爆炸產生的光芒,兩者的目的和效果卻是天差地別。炮火,是為進攻,為征服,為反抗,為破環,為殺戮,是人間最可怕最慘烈的景象,是戰爭、災難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為慶祝,為團圓,為展示和平的歡樂,為表現人間的繁華和喜悅。同樣是火花,同樣是爆炸,兩者所展示的,卻是人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

在滿天滿湖絢爛的焰火中,我默默地為人類的和平祈禱。但愿有這樣一天,人間本來用著準備戰爭的火藥,都被改做成了煙花,在一個全人類共慶的夜晚,讓象征和平團圓的火焰之花開滿地球的上空,萬紫千紅,此起彼伏。

有什么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

(趙麗宏《焰火的變奏》)

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收束全文,請對此簡要賞析。

(2007年四川卷第15題)

此句以反問的形式,抒寫對煙花“美麗”的贊頌之情。但若認識僅止于此,則是十分膚淺的。聯系上文,“炮火”象征戰爭、災難和死亡;“焰火”象征慶祝、團圓、和平歡樂,便可明白,這里“煙花”的美麗,不僅指形狀、顏色和光亮的美麗,更是和平團圓的象征。作者通過象征、反問的手法,強烈地表達了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情感。

6. 關注擬人修辭的語句

現代散文常用擬人的手法寫花鳥草魚,賦予它們人的動作、思想、性情,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接近山頂時,我無意地將疲憊的目光從嘈雜的人群轉向車外,突然,我感覺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那些樹,紛紛地沿著山體將身軀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樹梢吃力地翹起。在透明的,微微顫抖的空氣里,我仿佛看到一種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這些樹的軀干之上,使這些倔犟的生命在掙扎中發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這些樹的名字,就叫做岳樺。

(任林舉《岳樺》)

請解釋“我仿佛看到一種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這些樹的軀干之上,使這些倔犟的生命在掙扎中發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在文章中的含意。 (2009年全國Ⅱ卷第15題)

這是一個擬人句,對這類語句含意的理解側重考查考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忌鷳摽吹?這是一幅想象中的圖畫,而它的基礎是“那些樹,紛紛地沿著山體將身軀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樹梢吃力地翹起”,“匍匐”“吃力”,還有擬人句中“粗重的喘息”“尖利的叫喊”,顯示出絕地中的岳樺為了生存而迸發出巨大的生命能量,為生存掙扎而付出的沉重代價,讓讀者明白生命的痛苦與希望是同在的。

此外,帶著感情的敘述句,融入情感的議論句,夸張、雙關修辭句等也是分析抒情手法時應該關注的。

〔作者系河南省太康一中特級教師〕

猜你喜歡
海子語句抒情
德令哈,沒了“海子”你還剩下什么
會抒情的灰綠
真正的摯友
約會
基本算法語句
我喜歡
作文語句實錄
春天,十個海子(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