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服不是“定”出來的

2009-03-13 13:52
環球時報 2009-03-13
關鍵詞:中山裝審美觀西服

本報特約記者 陳正良

近來,認為中國缺乏一種能代表中華民族整體形象、風格統一的“國服”的聲音開始響亮起來,認為中國是文明古國,又是泱泱大國,沒有屬于自己的國服實在說不過去。

的確,中國近代曾出現過中山裝、列寧裝、軍便裝等所謂國服,但這些服裝的出現和流行,都有其特定原因,如中山裝源于日本學生裝,辛亥革命許多志士均穿著此裝,加上這種服裝貼合亞洲人身材,符合當時的時代風尚。如今已是五顏六色的時代,服飾也應以多色彩、多風格為妥。對傳統的汲取只能是有選擇的揚棄,而不應一味照搬。如將漢服之類古裝改頭換面作國服,或用類似中山裝的新設計取而代之,都似有刻舟求劍之嫌。而且,群眾的審美觀挑剔而多變,強求口味一致是吃力不討好。

也有人提出,國外許多國家都有國服,為什么中國就不能有?的確,不少國家都有“國服”,如阿拉伯人的白布長袍,印度人的紗麗,但這些服飾都是最適合當地氣候、條件和居民習慣的穿著。如印度婦女穿著的紗麗兼具遮光、透氣、散熱等多項功能,適合印度濕熱的氣候。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風土人情各不相同,劃一的國服,很難滿足各地不同的需要。

某種服裝的流行只能建立在大眾普遍認同、接受的基礎上。西服之所以在很多國家流行,并非因為它被指定為哪個國家的國服,而是因為它適合大多數國家的環境、審美觀和穿著需要。同樣,中山裝的邊緣化,則是因為呆板單一的“制服式”服裝已無法適應變化了的新環境。其實,不論中山裝、軍便服、旗袍還是西服,都沒有被正式指定為“國服”。相反,中國歷史上曾真的出現過諸如“國服裙”之類正式被推廣的“國服”,但都曇花一現。

同樣是古老的東西,編鐘如今只能在博物館中覓得一席之地,而竹筷卻一直被億萬國人普遍使用。說到這里,該如何看待傳統和“國服”,難道不是很明白的事么?▲

猜你喜歡
中山裝審美觀西服
造型多變的中山裝及派生服裝
中山裝團體標準首次發布
基于人體測量的現代中山裝造型研究
也析中山裝的政治含義
藏青色西服
約會
淺論美術基礎課程在廣告學專業構成中的必要性
美術欣賞深度介入促生學生幸福感研究
鋼琴演奏之音樂的美
賣西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