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報告

2009-03-16 09:57王愛群
關鍵詞:矩形數學課程創設

王愛群

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課程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薄稑藴省分械倪@一理念從內容上強調了過程,不僅與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緊密相連,而且使學生的探索經歷和得出新發現的體驗成為數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幾年來,我一直利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努力實現這一理念。

一、教學模式的流程圖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發現問題,提出猜想——自主探究,驗證猜想——自主練習,科學應用。

二、教學環節介紹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閉攵越萄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盡量將教材中抽象的、單一的、枯燥的知識,通過身邊熟知的喜聞樂見的情境,以動促靜,從而引發學習的動機與欲望,從創設的情境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輕松學到知識。

例如:在講授函數與方程關系這一節課時,我就在課前就移動手機收費問題讓學生幫父母選擇付費方式,將學生分組,展開調查,在講授前讓學生展示他們的選擇結果。這些問題都是他們生活中常見問題,所以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卑壓鉤珊捅硐幟騁桓鍪學問題的各種層面的元素用一種或幾種軟件工具(如幾何畫板,FLASH等開放系統)制作課件。即在電腦平臺上構建一個問題情境,有教師對各種元素有序的控制操作,變換各種情境,并通過學生小組的協作學習,去觀察問題、驗證結論、體驗本質、歸納和發現結論。

3弊⒅匱菔臼笛椋注意學科聯系。例如:在學習不等式的性質時,我用物理天平做了演示,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會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發現問題,提出猜想

在數學的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數學問題可以在數學情景中直接提出,也可以讓學生圍繞教師創設的情境提出情境問題。問題的產生可以給我們的教學起到導航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確定本節課需要解決的知識重點。

例如在講“旋轉”這節課時,旋轉的特征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如何發現旋轉的特征?我讓學生利用手中的三角板進行操作,如果以直角頂點作為旋轉中心,在旋轉過程中能形成的圖形形狀及各部分的數量關系,顯示可猜想結果。幫助學生借助直觀演示進而發現問題,提出猜想。

(三)自主探究,驗證猜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币氤珜А白灾魈骄俊钡膶W習方式,自主學習是探究的前提、基礎。學生主要是觀察實驗、體會變化、自主參與、發現規律。從而驗證猜想的正確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例如:在發現三角形內接矩形的面積變化規律的“數學”實驗中,我首先出示圖形,在△ABC中P是BC邊上的任意一點,以P為頂點在三角形內做矩形,使矩形的一邊在BC上,當點P在BC邊運動面積會怎么變化。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提出猜想,自主探究,探究完成后接著設BP為X,矩形面積為Y,建立X與Y間的關系,讓學生觀察當X變化時,Y變化的特點及其最值,讓學生繼續提出猜想探究結論的正確性。最后總結規律。幾何定理的教學則更能充分體現這種教學模式的優越性。在自主探究驗證猜想的環節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所提出問題的猜想結論加以驗證,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學會理性思考,同時培養學生推理論證的能力。

(四)自主練習,科學應用

雖然新課程追求學生主動、愉快學習,但雙基不能忽視,因此,在新知識結束后,為讓學過的知識達到鞏固的效果,自主科學練習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通過練習可以消化理解并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可以提高學生解題技能、技巧的形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自主練習是讓學生有機選擇適合自身水平的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有時候可以讓學生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有練習都努力體現應用性和科學性??傊?,新課程提倡數學教學重活動、重合作實踐。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猜想探究,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課堂生動活潑,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

猜你喜歡
矩形數學課程創設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利用繪本優化大班數學課程之淺見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創設未來
矩形面積的特殊求法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從矩形內一點說起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巧用矩形一性質,妙解一類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